今天是開館的第六天,有感於我們不夠下沉,沒有觸達通山本地的用戶,於是便去做了一天的地推。
我們坐在涼亭上,交流讀書感想。
上午,我上門陌拜一個半小時,一共加了10位好友入群。下午我們去擺地攤,從5點多出門,9點回家,加了9個好友進群。
總得來說,地推的方式非常低效,但很有必要。只通過公眾號寫文章,對通山本地的用戶,影響少之又少。
對我們來說,每一天都是對讀書、對創業、對教育的一種對真理的實踐,無論是在做推銷,還是讀繪本,或者做遊戲。
好的東西更要努力讓別人知道
「孩子要上網課沒有時間」「孩子不愛看書」「孩子要練舞蹈、練鋼琴,沒有時間看書」,在今天的線下推廣中,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拒絕的理由。
所有的理由匯總起來,無非有三:一是對少兒閱讀不理解,孩子太小不會讀,孩子愛玩不願讀,孩子太忙沒時間讀;二是,對我們不信任,免費不信任,收費也不信任;三是,繪本閱讀也好,親子共讀也好,甚至是閱讀,通山人民接觸地不夠多,這東西太遙遠了。
在書館裡,用撐衣杆,模擬《這不是棍子》的場景。
在這些所有的理由中,沒有一條是「我們的初心不好,我們的方式不對,我們的閱讀沒有好處」。相反,正是堅信好的閱讀是有價值的,真正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探索和推廣的,向日葵少兒圖書館是為了推廣通山人民全民閱讀的,我們才更要加倍努力。讓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傳遞到真正需要他們的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的東西很好,只是用戶沒有理解它。不是用戶傻,而是沒見過。在一線城市繪本閱讀、親子共讀已經非常普及,在十八線小縣城無異於天方夜譚。
作為全民閱讀的先行者,需要有傳道士一般的信念,通過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寫作,接近教育的本質。只要我們的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優秀,一切地方式都值得嘗試。
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熟人推薦
儘管我是通山本地人,但在北京上大學、工作了7年,而媳婦則是地地道道的川妹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不是純正的通山人。
沒有通山的人脈,沒有通山人的思維方式,自從開館以來,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傾聽顧客的機會,希望能夠更加理解通山的一切,成為一個更純粹的通山人。
經過今天的地推,我再次確信一件事:最有效的推廣,是靠我們的書友,拉他們的好友進群,將我們的活動連結、文章,發到朋友圈去。
和孩子們一起推廣閱讀,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受到新冠疫情肆虐的湖北,通山聽到病毒兩個字應該頭痛吧,但我們要做的就是能夠實現病毒式傳播。
要做這點,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用戶真的能夠書館獲益,能夠從心底接受我們的課程,她能夠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分享出去;二是能夠找到相互需要的群體,比如舞蹈老師、漢服老師或者繪畫老師,對於這類人群,我們能夠互利共贏。
無論哪點,我們都需要勤修內功,服務好每位能夠抽空來我們書館的好友。從明天開始,我們會更加努力地珍愛我們的圖書,將其分類、消毒,將書中的內容以大家更能接受的方式傳遞給大家。
對每天過來的用戶做會員管理,記錄每天有什麼人來了,某個會員是什麼時候過來的。
讓孩子幫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無論是今天上午的陌拜,還是傍晚的地推,孩子們都幫了我們非常大的忙。尤其是下午的地推,書館的1號粉絲曉暉,聽我說了一遍,她就記住了推廣的話術。然後,一個人一手拿手機,一手拿著書籍,自行推廣。
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幫我們拉了3個好友進群,成為我們的「銷冠」。在寫作業,或者考試上,她或許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頭疼的孩子,但在辦事上,卻是一把好手。她一路上,還一直在嘀咕,「我是金牌推銷員」。
載歌載舞的小朋友們,快樂是自己的
孩子們在推銷的間隙,還載歌載舞,儘管天氣很熱,我們玩得很開心呀。即便是地推,也可以做一個快樂的推銷員,因為時間和身體都是自己的,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自己做主。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我是無良的資本家,使用童工。但實際上,我只是給孩子充分地信任和舞臺而已,我將她們當成大人,基於大人的平等和尊重。有什麼事情跟她們商量著來,採納她們的意見,獲得對方的幫助後真誠地表示感謝。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一書中提到,「既不要批評孩子,也要不要表揚孩子。孩子做對了,說謝謝;孩子做錯了,明確地表示拒絕。」
其內涵就是將孩子看成一個成熟的成人,我們並不會對一個普通的陌生人說,「你好棒」「你好差勁」。
在今天的地推中,培養孩子們的價值感,以及鼓勵她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看成自我意識的一種發展),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實踐的事情。
我們要回來了,在華萊士吃了兩份全家桶
所以,我們今天推銷的開心,玩得開心,吃的開心(我們在華萊士吃的兩份全家桶,相當於縣城的麥當勞,大家都吃飽喝足了)。
如果一件事對孩子教育無益,再怎樣我們也不會做,這是向日葵少兒圖書館的底線,也是我們創業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