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活著就是改變這個環境,在改變中確認存在的價值

2021-01-09 一隻漂亮的小狐狸

《肖申克的救贖》活著就是改變這個環境,在改變中確認存在的價值!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斯和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了在1946年,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法院誤判為蓄意謀殺罪,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在確知洗冤無望的情況下,經歷數十年的策劃終于越獄成功,重新獲得了應有的自由的故事。

瑞德的命運:瑞德在一次次假釋被拒後,終於在他垂暮之年被假釋成功了,小說中說他在監獄中就開始寫這個故事,而且用安迪初見監獄時的方法把稿紙帶出了監獄,而電影中他只是在講這個故事,假釋成功後他和老布一樣被安排在一個超市當搬運工,雖然他己經不太能適應外面的世界了,但是他最終並沒有走上老布的路,他選擇離開那個政府給他安置餘生的地方,上齊華坦尼荷找安迪享受真正的自由。

安迪逃離肖申克的最後一晚,獄燈依次熄滅,那「噠噠」的聲響像安迪跳動的心臟,黑暗中手中拿著繩子的他終於等來了這改變命運的一晚,當他終於逃脫出獄時,那狂風驟雨仿佛洗淨了他身上所有汙漬和黑暗,此時的背景音樂壯麗的令人心悸。安迪脫了衣服站在雨中,鏡頭下只有他一個人,拜託了舒服的枷鎖,像獲得新生的野獸。後來監獄中的人發現他逃跑便交代了美人圖和錘子的真正作用。

影片開頭交代安迪入獄的原因,可在法庭上他卻一再強調自己無罪,這為後文的謎團埋下了伏筆。入獄後安迪憑藉自身超群的能力創造出許多奇蹟,包括他們在天台喝著警察請的啤酒,鏡頭拍攝出陽光溫暖的灑落在每一張笑臉上,橙色的暖調象徵著希望,安迪把希望帶給所有監獄裡失去自由的囚犯,那一刻他們仿佛重獲新生。這樣溫暖的場景與安迪被關單人監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單人監獄場景很小,空間黑暗,壓抑的讓人喘不過氣。

影片的主人公安迪是一名銀行家,卻因為妻子有外遇並與情人雙雙被殺而被誣入獄,獄中他結識一批獄友,能量最大、心地善良、多次假釋都沒成功的黑人瑞德和他成為其摯友。貪婪的監獄長諾頓和暴力警官哈德利等人為了能更好逃稅而將安迪調出,安迪藉機多次幫忙獄友獲取做人的尊嚴。

肖申克的救贖,不如說是:自我的救贖。為什麼要救贖?因為還存有希望,希望可以讓人渴望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這部影片,先是安迪被有理有據的被判無期徒刑,進入監獄。他知道自己是無罪的,他很清晰自己並沒有殺人,這或許是他存有希望的來源。其他在監獄的人群,其實已經與安迪形成分別,他們不存在希望,甚至把監獄當做自己的家,對於他們而言離開監獄,會開始絕望,這不得不說一個效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自由需要不斷抗拒遺忘,抗拒高牆之內、棍棒之下的規訓,抗拒「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就不會步入黑暗,而能得到生命的光。」俗人常說:不能改變環境,就要努力讓自己適應環境。然而在那些「關不住的心靈」看來,活著就是要改變這個環境,在改變世界中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得救之道,就在其中。有的鳥兒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太光亮。」關不住的心靈深處,是這樣的希望:永遠不要被環境改變。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有的人改變環境,是從他不願意妥協開始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94年獄中的大多數人被徹底改造,而安迪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身的環境。後來入獄的湯米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可是一直讓他洗黑錢的典獄長諾頓卻不希望他離開。最後他通過自己多年挖掘的隧道越獄,然後舉報了諾頓,自己拿著錢去小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電影宣揚的主旋律自由和希望,讓人沉醉其中。影片中埋下不少伏筆,安迪的小錘子一直沒說明它的真實作用,直到最後他越獄的時候才讓人驚訝於他的傑作。
  • 肖申克的監獄人人無罪,真正的救贖是救贖人心
    在監獄中,人的自由被剝奪,高度強調紀律,時間長了,人們從不能接受到渾渾噩噩的遵從,對什麼都全盤接受,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這就是特殊環境對個體的改變。老布在監獄中度過了五十年,當他得知自己即將出獄時,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害怕,他懼怕著灰牆外的世界,只有監獄才能讓他安心。為了留在監獄裡,他對獄友動手。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肖申克是一所監獄,而安迪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之所以叫肖申克的救贖,那代表著一個大環境,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每個人(囚犯)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無非兩種,要麼被徹底改造了,服從於環境,有人解讀說是制度化,要麼像安迪一樣,抗拒命運,不願屈服,為了自己的自由,不惜花了19年時間,鑿牆挖洞,終於逃出監獄,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該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豆瓣NO.1《肖申克的救贖》:淺析男主安迪的救贖之路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中,安迪進入監獄後的沒有任何主觀表達和敘述,我們了解的關於安迪的一切都來自於摩根·弗裡曼飾演的那個瑞德角色的敘述,但安迪這個人物的刻畫確實如此的飽滿。此外,影片中愛情元素是缺失的,少了愛情元素,對於一部電影而言,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存在,但是這部電影卻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
  • 豆瓣NO.1《肖申克的救贖》:淺析男主安迪的救贖之路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中,安迪進入監獄後的沒有任何主觀表達和敘述,我們了解的關於安迪的一切都來自於摩根·弗裡曼飾演的那個瑞德角色的敘述,但安迪這個人物的刻畫確實如此的飽滿。此外,影片中愛情元素是缺失的,少了愛情元素,對於一部電影而言,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存在,但是這部電影卻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
  • 肖申克不能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在這樣艱難惡劣的監獄生存環境下,老布活下來了。他呆了五十年,做了四十多年的肖申克監獄圖書管理員。出獄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了。政府為他安排了住處,也安排了一份雜貨店的工作。但沒多久,他卻上吊自殺了。監獄外面的世界太陌生,他緊張不安,舉目無親,無法適應。 瑞德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而來到肖申克。
  • 《肖申克的救贖》: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這部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影片中所蘊含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迷茫時該如何自我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告訴你:思路決定出路
    先不說有沒有這個機會,就算有機會,一般人也未必有這個勇氣和決心去謀劃實施。但是,男主角安迪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逃了出去,並且出去以後以一個全新的清白身份,去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過上了自己理想中的自由生活。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當自己迷茫時,要學會自我救贖堅持不懈,始終專注於自己的夢想安迪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能逃脫。
  • 《肖申克的救贖》:靈魂的救贖需要強大的內心
    堅持下去,才可能創造奇蹟據說,當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其實這並不丟臉,因為《阿甘正傳》確實經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就像電影裡的主角安迪一樣,難掩光彩,最終俘獲了普羅大眾的心,而且它像陳年佳釀一樣,歷久而彌新。
  •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曾太多次被我們低估了,真正的藝術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且任何年齡段都能從中獲取共鳴的,不能以一時的得失來評判它的好壞。《肖申克的救贖》在電影的藝術性和文學性上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平衡,從電影欣賞角度來說,奧斯卡的失利和時間的考驗,反倒讓它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底蘊得到了完全的展露與升華,使其成了影史上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銀行家安迪被人誣陷殺害妻子以及她的情人而被判終身監禁。落獄後,安迪迅速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在監獄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細細想來,影片不僅僅是安迪在進行自我救贖,與安迪聯繫密切的瑞德、布魯克以及湯米同樣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並沒完成真正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雖惜敗於《阿甘正傳》,卻也因此成為了廣大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至今仍備受廣大影迷的推崇與喜愛,成為永遠的經典。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
  • 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好評無數的肖申克救贖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到底好看在哪裡呢?肖申克的救贖自始至終圍繞著人性,講述人嚮往的自由,隱忍,意志,聰明,勇敢,對人生抱有希望而且不言放棄的精神。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人物的對白、環境的設計、服裝的設計等。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今天,來與大家介紹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監獄,出身,所受教育,朋友的忠告勸導,家庭希望與個人慾望等等。肖申克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監獄麼?或許不是,就像布魯斯一樣,它成了我們生活的保護傘和指明燈。但這個保護傘和指明燈卻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可以真正讓我們過得有滋有味,而只是每天簡單的複製粘貼。生活僅僅停留在略微高於活著的層面上而已。
  • 豆瓣評分9.7高分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生命誠可貴,活著就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著名作家史蒂芬·金斯《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影片講述了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
  • 淺談肖申克的救贖
    淺談肖申克的救贖文/逍遙宮主這是一部值得多看幾遍的老電影,是一部震撼人心,給人無窮力量的電影,強烈推薦給沒看過的朋友。影片講述了安迪被冤入獄20年,依靠內心渴望自由的強大信念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完成救贖的經歷。
  • 《肖申克的救贖》: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獲得救贖
    在救贖自我的過程中,也幫助了肖申克監獄裡的眾多獄友。入獄第二天,獄中一個胖子慘死,眾人惋惜哀嘆,安迪卻打聽逝者的名字,認為對方就該有個名字,這個細節是安迪出於對人性的尊重,邁出的與其他獄友不同的第一步,英雄主義在安迪身上初見端倪。
  •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若在,一切皆有可能
    影片裡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都在腦海中不斷地迴旋。尤其是安迪那堅毅而明亮的眼神。雖然大部分的活動場景都是在灰色並陰暗的監獄裡,然而並不使人感到壓抑。一、環境改變人。在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生活幾十年,思想和夢想,習慣和性格都將可能被體制化,在幾十年的集體生活中,他們已經適應並融入上了這樣的一種灰色而蒼白的環境,若真的再重新回歸社會,幾十年過後的社會,會讓他們感覺與社會脫節,感到無所適從。所以劇中就有了步入花甲的老布被釋放後,無法融入外面的社會,最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