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靈魂的救贖需要強大的內心

2020-09-17 預見花開


本文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網絡



堅持下去,才可能創造奇蹟


據說,當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票房不佳,並且奧斯卡七項提名,無一獲獎,它敗給了另一部優秀的電影:《阿甘正傳》。


其實這並不丟臉,因為《阿甘正傳》確實經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就像電影裡的主角安迪一樣,難掩光彩,最終俘獲了普羅大眾的心,而且它像陳年佳釀一樣,歷久而彌新。



電影中安迪有太多的光芒讓人數不勝數,目不暇接。


他年輕有為,博學多才,深諳人情世故,有著縝密的思維、強大的內心,異於常人的意志力、自制力和行動力。




安迪剛入獄時,在瑞德看來,是個弱不禁風的公子哥,(我猜瑞德內心可能還有些鄙視他)。但到最後,所有的人,當然也包括瑞德,都認可,甚至佩服安迪的堅韌、毅力和智慧。


安迪在入獄前是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前途無量,一時不慎,被冤入獄……人生一下子從天堂跌入地獄。


每晚只能獨自一個人被關進逼仄的空間;尚有小蟲爬來爬去的夥食;更糟糕的是,同性戀小組——姐妹花時常暴力騷擾他。


這一切,安迪愣是不聲不響地一一應付下來。


後來,大家在樓頂幹活兒,安迪用自己的一點「技能」為大夥換來了啤酒,安迪感覺自己仿佛重新有了用武之地,自身價值重新被肯定,心滿意足地露出微笑。


這件事的後果是安迪贏得了獄友的友誼和尊重;獄警因為他的利用價值自發保護他,(所以姐妹花終於惡有惡報了);典獄長讓安迪成為他洗黑錢的工具——這為安迪後來能夠成功越獄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在監獄那令人窒息的黑暗環境下,犯人們大多精神空虛、生活無聊,消遣的方式一般比較低級趣味,無非賭博、鬥毆之類。


但安迪是一股清流,他打破了肖申克監獄的黑暗。他既沒有像姐妹花那樣到處作惡,也沒有像瑞德、老布魯克斯那樣隨波逐流,在日復一日的無聊生活中喪失生活的鬥志,甚至生存的意志。


我們看看安迪在監獄多忙:每年幫獄警們報稅、利用自己的財務知識和對政策的瞭然於胸「幫」監獄長洗黑錢;自己親自雕刻、打磨棋子——越獄時,安迪帶走了滿滿一盒子棋子;堅持幾年如一日每周寫一或兩封信給政府,終於等到政府撥款,並和獄友們合力修建了監獄圖書館;不辭勞苦地幫助願意上進的年輕人考取學歷……


當然安迪最大的消遣方式,也是最主要的任務,他從來不曾忘記,那就是利用鷹嘴鋤打通房間,並且堅持了19年之久——也就是說,在越獄成功之前,在監獄的每一天,安迪竭力為自己創造好一點的生存環境的同時,從未放棄過追求自由,從未放棄過讓自己的人生走向光明。


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堅定的信念,上面所說的事情,他恐怕一件也做不成。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的環境遠不及安迪那般惡劣,我們又做成了幾件?我們能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做一件事堅持19年直至成功嗎?

安迪用自己的智慧和堅韌,用19年的時間,完成了心靈上的救贖,鑄造了通向自由的道路。


正如安迪所說,人生很簡單,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每個人活著,都是向死而生,支撐我們好好活下去的就是內心的希望。就像《肖申克的救贖》結局那樣大快人心,安迪自己也說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 End -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誰在救贖?
    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9.7分的超高評分,多達220萬+的評論,地位之高,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安迪挖通了隧道,八年後才開始越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從電影的題目之中,我們都知道肖申克指的是那座監獄的名字,而救贖又指的是什麼呢?到底救贖了什麼呢?救贖應該可以分為兩層含義,分為身體上的救贖和靈魂上的救贖。在影片的最開始,安迪剛進監獄的時候,典獄長對這些剛來監獄的人訓話說道:「把你們的思想交給上帝,你們的身體交給我。」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被奧斯卡這個刻板的教師給帥選出了「好學生」的名單,入圍了七項大獎,卻是一個都沒給。《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鏡頭莫過於房屋上的啤酒,對於主人公而言,這是短暫的愜意,更是安迪希望的表現,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他也把這種希望傳遞給其他人,因此,安迪在獄中這二十餘載,不僅救贖了自己的靈魂,也救贖了肖申克監獄裡成百上千的失足者。
  •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內心的「平靜」
    看完肖申克好幾天了,之所以不更,覺得自己對影片的理解可能還不深,不想自己的評論影響這個排行第一的電影🤣感觸吧,就是人對自由、對信念的嚮往和堅定。肖申克的救贖,我至今覺得「救贖」這個詞意義深遠。何為救贖?又體現在哪裡?對於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救贖的是自己心中對自由的渴望。一個本無罪卻進了監獄,一生將陷入銅牆鐵壁的籠罩之下,對他來說,憑什麼?
  • 再牛的肖申克,也無法救贖惡魔的靈魂
    所以我今天所要說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犯罪嫌疑人許某某惡魔般的靈魂。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講述拯救罪犯靈魂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擔綱主演,90 年代上映、豆瓣評分達 9.7 分。肖申克關押的都是重犯,且大部分是殺人犯,他們尚且有靈魂可以改造和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獲得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根據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而成,該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獎等七項獎項的提名,雖然與同年的《阿甘正傳》角逐失敗,但《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壇的地位無可匹敵。自1994年上映以來,這部電影始終以高口碑,高影響,高票房的姿態雄踞電影史榜首。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雖惜敗於《阿甘正傳》,卻也因此成為了廣大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至今仍備受廣大影迷的推崇與喜愛,成為永遠的經典。《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生活有時太難了,我們需要自我救贖。我們無法想像一個人在身處絕境時對生的欲望有多強烈。
  • 肖申克不能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安迪也是因謀殺罪被判終生監禁而來到肖申克的。他原本是一名年輕的銀行家,卻被指控開槍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剛進監獄的兩年裡,他被變態的同性戀姐妹花追逐和虐待,頑強抗爭,最終逃脫。在肖申克,他從瑞德那裡搞到一把小小的鶴嘴鋤,用十九年的時間挖出了一條出逃的通道。而瑞德認為哪怕用600年的時間,小小的鶴嘴鋤也無法幫助安迪挖出一條路。
  • 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好評無數的肖申克救贖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到底好看在哪裡呢?肖申克的救贖自始至終圍繞著人性,講述人嚮往的自由,隱忍,意志,聰明,勇敢,對人生抱有希望而且不言放棄的精神。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人物的對白、環境的設計、服裝的設計等。
  • 淺談肖申克的救贖
    淺談肖申克的救贖文/逍遙宮主這是一部值得多看幾遍的老電影,是一部震撼人心,給人無窮力量的電影,強烈推薦給沒看過的朋友。影片講述了安迪被冤入獄20年,依靠內心渴望自由的強大信念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完成救贖的經歷。
  • 《肖申克的救贖》: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時,我們有時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安迪,他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最終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他的餘生都將在此度過。但是渴望自由的他仍保留著希望,近20年的監禁也沒能磨滅其對自由的希望,最終他也因希望而得到救贖,逃離了肖申克監獄。人生總有悲苦心懷希望的強者才能得到救贖。關鍵詞一:制度化影片中瑞德說:「起初你對監獄恨之入骨,然後你對它習以為常,時間夠久之後,你會變得無比依賴這裡,這就是制度化」,是啊!
  •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同年上映的電影還有《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等眾多優秀電影。因此1994年被譽為「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同時出現了多部日後幾乎的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其中,《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在第6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三足鼎立,不分伯仲。
  •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最好方式是自我救贖,渡人先渡己
    前言有這樣一部電影,他雖然沒有獲得最高榮譽獎項,卻一直位於電影榜首,那就是《肖申克的救贖》,關於這部電影有太多的解析和介紹,那是因為這部電影故事十分深入人心,並且在導演的拍攝下將故事講述得扣人心弦又繪聲繪色。
  • 青年不知救贖 老年迫在眉睫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這是監獄裡Andy放的音樂,對於囚犯就像天籟之音記得二十多年前,人們都在議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成功最需要的是堅持,瑞德二十年的牢獄生活,看似雜亂無章,各種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影片從始至終,不忘表達安迪(Andy)的持之以恆,他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做了整整二十年,這件事比鐵杵磨成針的功夫還要強大,那就是將監獄的牆鑿出一個通往外界的僅能容下一人的洞,最後還得再加上一份不怕下水道裡的骯髒、惡臭,終於實現越獄。最蹊蹺的是,越獄之前的伏筆是自殺,而結果卻出乎意料。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肖申克是一所監獄,而安迪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之所以叫肖申克的救贖,那代表著一個大環境,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每個人(囚犯)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無非兩種,要麼被徹底改造了,服從於環境,有人解讀說是制度化,要麼像安迪一樣,抗拒命運,不願屈服,為了自己的自由,不惜花了19年時間,鑿牆挖洞,終於逃出監獄,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重溫《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用一首詩表達重溫《肖申克的救贖》的感受,就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同階段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十幾歲,當時還不懂瑞德說的體制化意味著什麼,看完只覺得男主太倒黴了,不過真牛,有知識,有頭腦,有毅力。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關於劇情《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主要講述在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帶著陰鬱的情懷,我觀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開始我並不能明白影片其中蘊含的深意。直到我觀看了三遍、四遍,甚至更多時,我才深深體會到,影片並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如何進行自我救贖,而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近日,假期時間段電影老廝雞本人有些清閒,經朋友推薦,向我介紹了一部算是經典的老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其實這部電影,老廝雞本人之前有聽說過,但當時感覺只是一部類似於《越獄》題材的電影,所以沒有耗費時間去觀看,但今天經朋友這麼一說,燃起了老廝雞那顆熾熱的觀影之心,決心要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