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遊記想寫出來其實已經很久了,但每每有點想法,打不了幾個字又寫不下去了。哎。。。
大胖幼兒園裡,有個小女孩名叫Nada,大大的眼睛,卻又有著亞洲人的柔和面孔,我接送孩子時會碰上她的父母。後來了解到,原來Nada是個有一半亞洲血統的混血,她的媽媽來自印尼,父親則來自阿爾及利亞。兩人都是世俗穆斯林,是在德國留學時認識的。我有時會和Nada的父親聊天,熟了後還經常開一些關於中國和阿拉伯的玩笑,我去年寫的,那些法國僱傭老兵harkis的故事,多半也都是通過他了解到的(關於harkis,關於加繆,要看2018年9月22日的文章了)。
夏末,敦刻爾克那一天風特別大,我們開車離開海邊,去法國喜劇電影「歡迎來到北方」的取景地,一座名叫貝爾格(Bergues)的小城。
我們的旅店,也訂在那裡。其實當時重點要去的地方是比利時的根特,但訂旅店時發現比利時的房間特貴,而相鄰的法國卻便宜,不少旅店低至30歐一晚(當然條件就比較差了),50歐一晚的單間有很多。我們就選擇法國住宿,如果去根特要開車80公裡,來回也能接受。
舉手之勞
所訂旅店的前臺是一阿拉伯小夥,看到中國人很熱情,自我介紹來自阿爾及利亞,除了法語,還會說幾句中文。我們當天安頓好就比較晚了,不準備出去,準備衝幾包方便麵湊合解決問題,房間裡沒有熱水,我只能去前臺要,小夥子馬上幫忙,問我,晚上看球嗎?我一愣,不知當天有啥重要比賽,小夥嘿嘿一笑,就不說話了。
這個小城極為安靜,在街上甚至看不到幾個人影,但當天晚上。。。
那天比較累了,早早關燈睡覺,結果沒想到街上突然汽笛聲大作,伴隨很多人的叫喊聲。這一場面我在德國當然經歷過,那是在德國世界盃奪冠時,大家開著車在城市裡遊街,西歐這邊開車,一般情況下是不隨便按喇叭的,只有那種情況是例外。法國那一晚是同等情況,我猜八成是法國隊又贏球了,但奇怪當天我不記得法國隊有比賽,難道是法甲?法國北方小城有這麼濃烈的足球氣氛嗎?這個我還是真沒想到。
第二天早上出門,前臺小夥正準備下班,他是一臉幸福,嘴巴都快咧到腮幫子上了,看到我兒子是又抱又親,阿拉伯人是挺外向的,但這哥們有點外向大發了。
晚上回旅店,又趕上這哥們上夜班,我閒的無事過去和他聊天。
「昨天是咋回事,怎么半夜突然那麼亂!」
「呵呵,有球賽的時候是這樣的。昨天是非洲杯的決賽,阿爾及利亞和塞內加爾,我們贏了!」
我這才知道,原來是非洲杯!我們住宿的當晚趕上非洲杯決賽了!我當然就馬上祝賀他,因為想想國足,也不知猴年馬月能拿到亞洲杯,真要拿到了我肯定也會特別高興。
「這是第二次,第二次。。。」小夥子比著手勢。
「那您覺得是法國好,還是阿爾及利亞好呢?」其實這話我一說出口,馬上就後悔了,這不就是把話聊死的狀態嘛!
阿爾及利亞小夥果然是一愣,猶豫半刻後說,「還是法國好,在阿爾及利亞,如果有錢是過得不錯,但窮人。。。」他接著說,「其實這幾年法國很多老百姓對我們的歧視挺嚴重的,很多職位他們就只招法國人,雖然不明說,但我們也是法國護照啊。。。」
「你們阿爾及利亞人在這裡可真夠多的,昨天那陣勢。。。」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法國還是法國,我們也有眼睛,」他指指自己的雙眼,「我父親當年來法國時,是法國的僱傭軍,他來這裡時連法語都不會說,只能出苦力,但我很小就來法國了,上的是法國的學校,雖然最後不努力。我的妹妹也不會在八歲嫁人。。。」
「你們來這裡是因為那部電影吧?」小夥子問我。
「對的,順便看看那座鐘樓。」
「哦,鐘樓這段時間在檢修,肯定是上不去啦。不過有家餐廳不錯,我可以推薦給你。」
我連忙道謝,又繼續和他聊了不少德國穆斯林的事情。
這段對話持續一個小時,直到小蓋喊我。我和他告別,因為明天就要退房,估計碰不到了。
臨出房門時,小夥子突然喊住我說,「對了, 歡迎來到北方裡面,那個演郵局主任的演員,就是阿爾及利亞人。」他閃閃眼睛,微笑著望著我。
---
Kad Merad,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後隨父親來到法國。他在多部法國電影裡出演過角色,大家可能熟悉的還有「放牛班的春天」。
「歡迎來到北方」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我估計年紀大些的讀者,應該會知道一部法國喜劇電影「虎口脫險」,這部電影當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維持了大概40多年的法國票房冠軍,而打破她的,就是「歡迎來到北方」,在這部電影裡,不止有各種搞笑的橋段,還有法國北部人的溫馨,濃濃的人情味,還有愛。。。
本人開的德國小店,購買些東西是對俺最大的支持,雙十一特價活動已經開始(活動截止至11月中旬):部分產品低至6.5折,尚有五十元券可領,另根據所拍金額的不同(最低600元起),系統自動加送禮物,禮物分別為比利時巧克力套裝,WMF廚房剪刀,瑞士產電動牙刷,以及普羅旺斯歐舒丹護膚品套裝。注意禮物是根據所拍金額的不同,自動加送的,不用拍。
小店可長按下面二維碼進入,本微店由本人負責,商品均為德國直郵,感謝您的惠顧。如有疑問可直接與在職客服或微信mrpengliu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