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七首·其四》
日本侵略我國的歷史都是眾所周知的,他們的南京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生命的漠視,在一篇篇報導與照片中印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憤怒,難過,哀嚎,卻拯救不回失去的兄弟姐妹和同胞們,很多義憤填膺的中國人都因親眼見證了這些畫面而難消心中怒火。青壯年去參軍,還有為戰士們提供後勤幫助的農民,全國人萬眾一心去對抗外敵,這樣的戰爭怎能不勝利?這樣的戰爭也無不讓世界見證了我國人的堅韌與團結。
趙一曼的《沁園春》中:「衛我河山,浴血紅顏,百鍊成鋼。」寫了戰士們無論男女都為保衛河山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我們終於在1945年時取得了勝利,接受了日本方面的投降,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也終於結束。中日雙方都損失慘重,這次我們主要說的是被消滅的日本軍官,其中這位日本將軍死得太過窩囊,被一個小兵用長矛刺向肛門,將他捅死。
這位將軍名叫森秀樹,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有著高超的指揮水平與作戰能力,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騎兵大佐。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他被灌輸的是過多的軍國主義思想,所以他的所有行動都帶有軍國主義色彩。騎兵出身的他以身為騎兵為榮,他鼓舞士兵們要成為騎兵,並且寫了很多的詩歌去讚美騎兵。這位日本軍官和其他軍官一樣都將其他國家的人視為命如草芥,他曾經在九一八事變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他手中死去的中國人數不勝數,更可惡的是他還將很多我國百姓的頭顱掛在樹枝上進行炫耀。
當時日軍在東北進行的暴行,讓很多東北老百姓看在眼裡恨在心裡,東北的父老鄉親們都憋著要出一口氣,要將這些侵略者狠狠的打擊一番。當地有錢的有權的人組織了抗日救國軍,但救國軍並沒有存在很長時間便分崩離析了。之後很多的愛國人民和士兵又組成了莊河大刀會,大刀會裡有警察,有老師,有普通農民,他們之間都沒有必要的聯繫,卻都因愛國走到了一起。
他們時常訓練自己的刀法,雖然都是普通農民出身,卻都有家傳的武藝和從小練武留下的基礎,這使得大刀會成立之初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們打敗了土匪,繳獲了槍枝,並且收到了更多的人加入大刀會。大刀會的成立,讓日軍與偽軍都心生恐懼,他們曾威脅勒令大刀會解散。與鞠仁卿為首的人決定先給偽軍一個下馬威,大刀會的成員們經過長期的策劃與準備為襲擊偽軍做下了埋伏。偽軍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被大刀會打得落花流水,前來救援的日軍將大刀會打退,解救了被伏擊的偽軍們。
不久後日軍退出莊河縣城,大刀會則決心攻下莊河縣城,此時城內的偽軍不得不向關東軍求助。關東軍則派出了騎兵將領森秀樹,森秀樹已經很久沒有殺人了,他感覺手上的屠刀需要鮮血的浸染了。很快他率領騎兵在很短的時間內抵達了土城子,他還派很多的士兵去周邊的村子燒殺搶掠。作為一個將領卻沒有將領的風範,並且他驕傲自大,他認為僅用80個人的兵力便可將大刀會全部殲滅。大刀會的首領們得到消息也很早地做了偷襲的策略,但有很大一部分人馬被發現死在了日軍的掃射下。後來鞠仁卿又率領剩餘的成員們闖進了鬼子的屋子,他們把平常所學都用在了鬼子身上。
但是很多日本人也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士兵們,他們的戰鬥力也都很強。大刀會的成員不佔任何優勢,好在他們及時地更換了策略。殺死的日本人越來越多,並且逐漸逼近他們的將領森秀樹,不過森秀樹也是一個武力值很高的將領,他用他擅長的東洋刀法砍殺了很多的大刀會成員。幸好大刀會的戰士們利用圍攻的方法將他制服在地上,但在很短的時間內他便掙脫了束縛跑了。一個叫做鄭義的民兵發現了森秀樹,用槍頭直接刺進了他的肛門,被刺中的他沒多久便死了,大刀會的成員也將他的頭顱砍了下來,以告慰死去的同胞。
參考文獻:《沁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