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將小說起名1Q84原來是因為它

2020-12-27 蘇子炤

村上春樹以《1Q84》向本書致敬

著名學者劉紹銘經典譯本內地首次出版 62種文字風靡11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

《時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語小說」 蘭登書屋「100本20世紀最佳英語小說」 入選英美中學生必讀書書目

1936年以來,我所寫的每 一部嚴肅作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對極權主義,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會主義。 ——喬治奧威爾(《我為何寫作》)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寓言小說,也是一部幻想小說。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有若一個永不褪色的警示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益顯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1984》

作者:

George Orwell

作者照片

摘評:

奧威爾表達觀點的心情是如此強烈,於是,藝術屈從於政治,作為小說的《1984》,其實挺貧乏的。

至於觀點本身,《1984》是一個寓言,走向了極致之後,生活裡總有片段可對應。

而我們往往只看到了自己的碎片,感性大過理性,不知不覺地,我們自己想像出了一個老大哥,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真理,這是事實,而且是有中國特色的事實。

我想這是誤解,奧威爾如果真的只是如此狹隘,那麼,故事的發生地完全可以是歐亞國,而不會是大洋邦。

我認為,奧威爾的悲觀要大得多,他的1984是全世界的1984。

正如戴錦華所言,「法國大革命,納粹,奧斯威辛,古拉格群島,麥卡錫時代的美國,法國五月風暴。

是的,《1984》不是一個關於中國的預言,也不只是一個關於紅色的寓言」。

打通了這層關節,我們才不會是那「只想到自己」的人,而擁有了世界的眼光。

「慄樹蔭下,我出賣你,你出賣我。」

相關焦點

  • 比村上春樹的小說更有趣的,是他的生活
    國外有網友做了一個村上春樹bingo遊戲,每次他出版新的小說,都要比照著圖片找找「村上元素」。爵士樂,貓咪,跑步,還有菲茨傑拉德,都是他小說中的常客。 雖然村上給自己筆下的人物起的名字都很好聽,但他給貓咪起的名字卻馬馬虎虎。《海邊的卡夫卡》插畫村上春樹常說,村上龍是日本最偉大的作者。箇中緣由,一定與村上龍送給他的那隻阿比西尼亞貓有關。他給這隻貓起名麒麟,名字來源於中國的神獸,同時在日本又是村上愛喝的啤酒品牌。
  • 村上春樹:做有趣的人,行快樂之事
    村上春樹剛過完72歲生日,已經寫了42年小說,跑了42年步,聽了無數場爵士,給無數隻貓起了無數個奇奇怪怪馬馬虎虎的名字了.國外有網友做了一個村上春樹bingo遊戲,每次他出版新的小說,都要比照著圖片找找「村上元素」。爵士樂,貓咪,跑步,還有菲茨傑拉德,都是他小說中的常客。
  • 性,導師,村上春樹
    香港書展根據法規要求,只能銷售符合第一類要求即「既非淫褻亦非不雅」的出版物,相關出版社和銷售方只能被迫將《刺殺騎士團長》下架。該舉引發了網上熱烈的討論和爭辯,繼而引發了村上春樹小說裡的性描寫究竟是否能夠歸入「不雅」的爭辯。
  • 村上春樹的寫作得益於爵士樂,更少不了貓咪陪伴
    村上叫它,它跟著走,緊追不捨,一直跟到了家門口。把它帶進房間,給了它點吃的,貓咪就住了下來。某一天聽廣播,說有個人養的貓不久前失蹤了,那隻貓叫彼得。世上既有去向不明的貓兒,也有隨緣落戶的貓兒。於是他想:「得了,就叫彼得吧。」真是漫不經心的起名方式!彼得生活在他家裡,放任自流,並不約束,結果它變得很野性,長成了一隻兇暴的雄貓。
  • 村上春樹父親 村上千秋 的孤獨和懺悔
    兩本小說內容不像,勒卡雷寫的是間諜戰,村上春樹寫的是父親村上千秋的獨角戲。之所以感覺有隱隱的聯繫,是因為村上的父親村上千秋的一生,竟然與僧侶、士兵、俳(pái)人與教師這四個身份真切地交集過。對於父親的一生,村上春樹倒沒想蓋棺定論,在這本書裡,他只是將與父親有關的記憶梳理了一遍。小說的開頭,村上春樹寫小學時候,與父親一起騎車去海邊把貓扔了。誰承想,爺倆返家,一進家門,這隻貓就衝出來豎著尾巴迎接,看來是先於他們到家了。與其說是歡迎,不如說是嘲笑,都說貓有九條命,他家不得不接著把這隻貓養下來了。村上說,見到早歸的貓,父親的表情由驚訝轉為嘆服。
  • 村上春樹:我不願意將真實事件直接放進小說,即使這麼做可以獲獎
    中國作家閻連科曾在2017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將村上春樹的小說稱為「苦咖啡文學」,認為這種小說裡看不到國家民族或人類的生存困境,只是關於一種人在某一種情況下生存境遇中的小困難,是「溫暖中帶一點寒冷,甜美中有絲絲苦澀」;並說如果這樣的作家獲得了諾獎,那將是偉大作品的災難。在這本訪談錄中,村上也談到了他對於現實與文學關係的思考。
  • 《YIIK:後現代RPG》涉嫌剽竊村上春樹小說內容!
    最近有人指出《YIIK:後現代RPG》這款遊戲涉嫌剽竊村上春樹小說《天黑之後》的一些劇情臺詞內容,開發商Ackk對此做出了回應,並表示這款遊戲確實受到了該小說的不少啟發。從之前曝光的《YIIK:後現代RPG》遊戲角色臺詞與村上春樹小說《天黑之後》小說內容的對比情況來看,遊戲中關於這位全身黃顏色的女性英文描述居然與《天黑之後(After Dark)》基本一致。
  • 村上春樹當DJ去了
    ▲ 在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村上春樹除了跑步,寫作中村上也總是(原詞是almost always)在聽音樂。他認為音樂是寫作的老師,「與其說是從某位作家的小說中,不如說是從音樂中學到了文章的寫法。▲ 村上春樹的很多作品裡都有大量音樂除了從音樂中學習寫作,音樂元素在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出鏡率很高。據有心人統計,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出現音樂曲名、音樂家名字超過800次。
  • 72歲的「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但村上不是這樣。 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爺爺是個寺廟住持,父親則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在如此優渥的閱讀條件下,孤獨又敏感的少年村上,自然而然地愛上了閱讀。 雖然喜歡讀書,但在學校裡,村上春樹卻成績平平。
  • 村上春樹與寫作結緣的契機:一聲棒球的打擊聲|成為一名作家
    過了好久,又看了《海邊的卡夫卡》這部作品,可能是見識過了村上春樹的風格了,加上又虛長了幾年的年歲,竟覺得挺好看,仍然是虛幻與現實結合的世界設定,真實世界的種種不可能,到了村上的書中都沒有什麼特別了。忽然之間,大約明白了:村上春樹原來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小說家。
  • 村上春樹小說又要改編電影!女主角說自己不愛看書
    村上春樹,這樣的人氣與知名度,使得他的作品被影像化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在今年韓國李滄東將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改編成《燃燒》參賽坎城電影節引發轟動之後,今年另一部根據他的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哈納萊伊灣》(哈那雷灣)最近也公開了檔期,將在今年秋天的10月19日在全日本公映。
  • 浪漫聖誕《1224戀上爵士夜》將開啟村上春樹的異想世界
    作為日本當代文學領域的代表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可謂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與心境,熟悉他的讀者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愛音樂,尤其爵士。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村上的文學世界裡,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已經71歲高齡的村上「同爵士樂一起度過了人生大部分時間。」
  • 村上春樹跑步前都做了什麼?
    本次感官體驗約需6分鐘🗼跟著村上春樹的小說探索東京,是村上迷最愛的遊戲。村上春樹說:「我的文章能夠配上安西水丸的畫作,真的是非常幸福。「村上春樹在成名前經營爵士酒吧,和酒吧常客安西水丸結識。村上常以他的名字作小說主角,《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君「之名就來自他。他們斷斷續續合作小說封面、插畫等,直到2014年3月安西水丸因腦溢血搶救無效過世。
  • 村上春樹與他的爵士情緣
    村上春樹:我只能講講那個故事,並說「那就是爵士樂了」,這是一個很長的定義,但我無法給出一個更好的解釋了。前奏開始就是明顯的搖擺節奏,讓人不得不跟著音樂搖擺起來,將所有煩惱通通忘掉。曾經有過這樣的時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靜——村上春樹這首《舊時光》是單簧管演奏家阿蒂•蕭、他的樂隊和比莉哈樂黛
  • 村上春樹,70歲生日快樂!
    如果有人記錄,大抵為這麼一句:日本京都伏見區的國語教師村上一家今日喜得長子,取名村上春樹,多年後還取了英文名字 Murakami Haruki。當時沒人想到1月12日這普普通通的一天,在若干年後會因為村上春樹而被日本國民記住,排進了當日新聞廣播的社會日程當中。「小說家村上春樹今天迎來××歲生日。」
  • 村上春樹與他的爵士羈絆
    村上春樹:我只能講講那個故事,並說「那就是爵士樂了」,這是一個很長的定義,但我無法給出一個更好的解釋了。前奏開始就是明顯的搖擺節奏,讓人不得不跟著音樂搖擺起來,將所有煩惱通通忘掉。曾經有過這樣的時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靜——村上春樹這首《舊時光》是單簧管演奏家阿蒂•蕭、他的樂隊和比莉哈樂黛 (Artie Shaw and his Orchestra with Billie Holiday) 所演繹,屬於大樂隊Bigband爵士曲風
  • 在石頭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村上春樹這邊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村上春樹紅遍中國,只花了二十多年——————————作家潘向黎在《收穫》雜誌2004年1月號發表的小說《白水青菜》中,描述了一個熱愛村上春樹的年輕女性:嘟嘟有兩個愛好,一是健身,一是讀村上春樹。
  • 《刺殺騎士團長》:最豐厚的村上春樹
    說起來我並不是村上春樹忠實的粉絲。他早年的作品,比如《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等都錯過了,直到《沒有色彩的多岐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出版。但是,一讀之下有些失望,那套《1Q84》就被我束之高閣了。 不過,村上春樹的散文寫得真好!《與小澤徵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間》我翻來覆去地讀了四五遍,深深佩服他將難以用文字表達的音樂感受,能呈現得那麼恰切又感人至深!
  • 如何擁有村上春樹式的日常生活?
    成長、尋找、錯失、背叛、傷痛、孤獨……與村上小說中這些主題詞透露出的清冷氣息相反,現實生活中的村上春樹,是一個溫暖、陽光、幽默、豐富的人,過著讓不少人羨慕的自由生活
  • 村上春樹《1Q84》經典名句
    將滿腔的思念深埋心這底,直至最後始終天各一方,難道不是更好嗎?這樣肯定能永遠懷著希望活下去。那希望是溫暖靈魂根基的微小卻寶貴的熱源。是一直珍惜地用手圍攏著、保護它免受風吹的小小火苗。一旦遭受現實的狂風吹襲,也許輕易便會熄滅。——村上春樹《1Q84》歷史書告訴我們,我們從前和今天基本相同這個事實。在服裝和生活方式上雖然有所不同,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卻沒有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