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甜點教室裡的大齡女青年

2021-02-11 悄悄愛烘焙

到巴黎,第8天了。對這個城市仍然很陌生,除了藍帶學校所在的這條街。


第1天到巴黎,第2天就是開學日了。開始學廚的生活,充滿了緊張和興奮。像個小學生一樣,覺得自己好多都不懂。

每天在擁擠的更衣室裡換制服,上衣褲子帽子圍裙亂作一團,帶著巨重無比的工具包和筆記找教室,用手揉黃油和麵團開始觸摸和感受。第一節實操課特別緊張,顧不上吃飯和喝水,忘記帶秤又找不到鍋,混亂不堪中好擔心被chef罵。但chef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兇,還是很好的,而且很幽默。雖然基本聽不懂法語也聽不懂笑話,但大家都笑了,我想他應該是在講笑話吧。囧。



原以為我來了這個時尚之都也會變得時尚一些,現在發現,我只是更加屌絲了。因為在廚房,你真的只能完全忘記你好不好看,也沒有人在乎,重要的只是你的手藝。有的同學又高又瘦,穿著制服也很好看。可是我,制服選了最小號仍然是大,帽子選了大號還是小。

同學們的年齡跨度比較大,有萌萌的18歲突尼西亞小哥,也有白了頭髮的老大爺。雖然對於彼此的名字和國籍仍然很混亂,但開始漸漸混了個臉熟,可換上制服後發現又認錯了哈哈。我在甜點C組,一共15個人,其中有5個中國人,其它組沒有這麼多,但3個中國人也是有的。除了我,大多數中國人都是90後,我一個「已婚婦女」和他們在一起,覺得自己都要重返20歲了。什麼時候中國人再多一些,是不是應該配個中文翻譯了^^

每天都是單詞課和聽力題

課程分成演示課和實操課。演示課上,chef在短時間內同時演示製作好幾種同系列的甜點,比如在1個半小時同時做3種塔。然後實操課會挑一種,讓大家來練習,雖然我管它叫練習,但其實壓力山大,因為chef會打分。演示課上,chef說法語,一旁有英文翻譯。實操課上,是沒有翻譯的。雖然我之前就知道我的語言很差,現在才真的意識到有多差。chef的法語我一直沒有聽懂過,只能仔細看動作,聽英文的翻譯,儘量地記筆記。下課後再問問其它同學們,對對筆記,回去再查查資料,整理筆記,為實操課作準備。雖然在新的環境中一團慌亂,但同學們都很好。可以抄抄筆記,還互相提醒要準備好什麼工具,還有教室在哪裡……不然孤身一人要哭暈在廁所了。


聽英文翻譯的感覺其實不太好,chef邊比劃邊講的時候,我就整個人迷茫了,然後英文翻譯的時候,就要一邊聽一邊腦補chef的動作。廚房裡的節奏很快,chef不能一直等著翻譯,只聽英文的話有時候會漏掉chef的重要步驟。而且我的英文也不咋樣,全神貫注地去聽,也有一些聽不懂的。
真的要好好學法語了。如果課程結束了,我還是聽不懂法語,那就只能哭暈在廁所了。

上周的課,學習了各種黃油酥餅和塔。演示課上,我們練了其中的diamend和蘋果塔。蘋果塔烤糊了好不開心,塔皮的花紋也剪得好粗糙更不開心。雖然chef說糊了不是我們的錯不用擔心(大家一起進烤箱,時間溫度不能調節),但看到黑黑蘋果塔真是一點也不想吃。等房子找到安定下來,再好好練練吧。




最後,感受最深的,我最想記錄下來的,是這幾天對廚房工作的體會。可能若干年後回頭再看,也會為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而開心吧。

觸摸和感受

雖然chef自己用機器,但是要求我們這樣的小菜鳥都要用手。用手揉黃油和麵團,用手試120度的糖漿溫度,用手動打蛋器打發蛋白……chef說用手揉面和機器揉面在口感上沒有差別,但是希望我們去觸摸和感受。上了兩節實操課之後,我覺得這樣真的很棒。用手揉面的時候,能感受到麵團的軟硬度,真的摸到麵團裡有沒有疙瘩,覺得自己和食物那麼親近,學著漸漸真正了解各種食物。

速度和節奏

每次實操課,我覺得我們已經很快了,chef仍然不停地催促 「Allez!Allez!Allez! Quick! Quick! Quick! 」 快快快!快快快!還有8分鐘,還有5分鐘……第一節課做餅乾的時候,我真的要凌亂了,為什麼要一直催,還能不能心情愉快地做甜點了。但到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漸漸找到自己的節奏。
如果技術嫻熟、節奏得當,是能夠越來越快的,所以演示課上chef能夠一邊講課一邊做塔,1個半小時就做了3種塔,而且分量夠上百號人吃的。甜點是藝術品也是商品,在完美和速度之間要找到平衡,要追求「好」,也要追求「快」。
所以,藍帶不僅是教我們如何做得好,也教我們做得快。第2節課,chef在催的時候,我已經有免疫了,雖然「Allez Allez」不絕於耳,但我還是淡定地擺著蘋果片凹造型。我要先學會做「好」,然後再漸漸做得「快」。「快」的竅門就是節奏和熟練度,我相信我能漸漸做到的。就像同是甜點初級班的Emma所說的,實操課,我們不是在競賽,而是在練習。而且,不到1小時就準備好蘋果塔進烤箱,要揉塔皮、切5個蘋果、煮蘋果丁、凹造型……這個速度我覺得自己已經進步好多了。

死磕基本功

初級班的甜點都是很基礎的款,瑪德琳、磅蛋糕、馬卡龍……對於班上有些基礎的同學來說,會覺得好簡單。它雖然不華麗,卻都是經典。要練好每一項基本功,以後就可以自由組合自己創造。所以chef一直強調,練習練習練習。藍帶的課件,是只有原料表,沒有步驟說明的,步驟要靠演示課的時候自己記筆記。對於語言不好的我來說,困難又增加了,因為聽力題比閱讀理解更難呃……
不過上了兩節課之後,開始理解為什麼。因為步驟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在每個廚師心中的。經過長時間的理解和練習,我也會有自己的步驟。就好像學跳舞,是用身體去記動作,也不是文字。從一開始,藍帶就讓我擺脫照搬菜譜的壞習慣,靠理解和練習去形成自己的步驟,這樣的話,不會被菜譜禁錮,更容易發揮創造力。

雖然上課很緊張,但覺得很興奮。藍帶的教學方法雖然讓我覺得很有壓力,但也充滿樂趣。有著120年歷史的藍帶,在教人學廚上真的很棒。很多事情,與我當初想像的那麼不同。被當作一名專業甜點師來訓練,覺得整個人生都充滿香甜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聖凱薩琳,大齡單身學術女青年的保護神
    各類人群都有保護神,那麼大齡單身學術女青年也不例外。聖凱薩琳(St. Catherine),也叫壓力山大的聖凱薩琳(St.
  • 邵夷貝:大齡文藝女青年此刻明白了什麼?
    OPEN開腔 × 邵夷貝對於邵夷貝來說,早期作品裡俏皮輕鬆的風格,只是她無數人格中的一種。她在改變,在朝前奔跑,但還是被很多人定格在了這裡。即使已經過了九年,還是會有很多人在說起邵夷貝的時候,想到的是《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作為一首音樂作品,它很成功。
  • 《發現女巫 第一季》大齡女青年的瑪麗蘇故事
    原著還是暢銷書 ,大齡女青年的瑪麗蘇故事也很有市場的。 和看韓劇一樣有激動的感覺,但比韓劇好看,韓劇一個戀愛談16集沒時間欣賞。 終於看到一個瑪麗蘇女主沒有化妝,不精緻,但談戀愛也順理成章的了。 這個就很接近現實了,我一直不明白喜歡的人不就應該喜歡自己麼,相處還能一直帶妝的? (雖然美劇和日劇已經有說都等老公睡覺後卸妝,然後早起再上妝,但應該不是一般平時女性會做的事情吧?)
  • 越來越早發育的大齡女青年和老女人綜合症
    到國產劇裡,女主的年齡被順勢下調五歲,變成34歲。一開始,就被年輕女下屬來了個下馬威:34歲的女人,不想結婚她還想幹嘛?後來碰到男主,開口即來:你已經三十四歲了。  雖然提起日本,你反射性會覺得那裡的女人地位不高,但以兩部電視劇來看,明顯日本人對大齡女性更為寬容一些。 在另一部日劇裡,我實實在在體會到了大齡真正的意義。《產科醫鴻鳥》,有一集專門講高領產婦,43歲懷孕31周的孕婦,因為出血被緊急送來醫院,緊急剖腹產手術中發現子宮破裂,最後胎兒和子宮都沒能保住,幸好產婦性命無虞。
  • 《俗女養成記》大齡單身女青年重啟困頓人生新篇章
    《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高分好劇。它不勵志、不偶像、不浪漫,但真的很真實、很溫暖、很治癒。,運氣不太好的那種普通大齡未婚女青年。那麼陳嘉玲又是如何從困頓的大齡單身待業狀態裡走出來,開啟新的人生篇章的呢?
  • 三個女人一臺戲,《誰說我結不了婚》是大齡女青年追愛「指南」
    、大齡女就打低分,也是無語」。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誰說我結不了婚》由童謠、陳數、許芳銥擔任女主角,實力演繹大齡女青年的追愛史,捧腹之餘也令人反思。0134歲過氣女編劇:不是不結婚,只是不想在《誰說我結不了婚》中,女主角程璐是一名34歲的編劇,因為沒有談過戀愛
  • 大齡女青年傷不起!難得有劇良心關注現代女性困境
    特別是在真傻一點也不白甜的女主滿天飛的當下電視劇中,片中的一眾女性角色真的是難得的正常人!畢竟有這樣的同行襯託:專業騷擾警察的女主1號、與不明靈魂共處一室的女主2號、拒絕客戶合理要求的女主3號。吳謹言主演的《你是我的答案》
  • 大齡女青年是怎麼想的?自己的年齡不小了,為什麼還在挑?
    大齡女現在很多了吧?基本上每個村裡都有幾個大齡女青年,光棍當然一直有,以前有,現在也有,村村都有。只要國家不給發媳婦,光棍就不會絕種。但是女的年齡大的很少了,以前基本上沒有,到年齡了,不管長得怎麼樣,不管你智商好不好,不管你有沒有問題,只要是女的,總會嫁出去。
  • 大齡文藝女青年田馥甄: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和去年一樣,她依然特立獨行、直率又真性情,仍然未婚單身,當然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大齡文藝女青年。保留著對生活紈絝和執著的態度,又堅持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音樂修養。這一點,讓喜歡的人喜歡得不行,而不喜歡的人卻怎麼也愛不起來。引用餘秋雨的話就是:你不懂我,我不怪你。34歲的田馥甄,活得越來越如她所願。
  • 《狐狸啊,你在幹嘛》:關於大齡女青年與小狼狗的故事
    前段時間,宋茜、宋威龍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大大的刷了一把大齡漂亮姐姐和小狼狗的存在感,引起了很多的熱議。不少女青年朋友們紛紛表示,即使有有錢的大叔,我還是更加喜歡小鮮肉!不過,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部韓劇,早在2006年,也就是14年前,就已經給出了,關於大齡女青年和小狼狗的答案了~
  • BJ單身日記3 就讓我們來撩一撩大齡單身女青年
    我很早很早就知道這部作品,以一本書的形式,一本有些寡淡的筆記體小說——《Bridget Jones's Diary》,情節故事很瑪麗蘇,講述了32歲大齡「剩女」Bridget在家長強迫下相親認識Mark先生,同時又跟帥上司關係曖昧…blah blah…但是最終選擇了Mark的故事。可是電影很好看。延續了原書英式詼諧,又略帶美式尷尬喜感。
  • 金莎,依然在大齡未婚女青年的困境中掙扎
    有人說她是單身貴族,有人說她是大齡未婚女青年。她說,「我喜歡陽光的,笑起來好看,有一點才華的,說話有趣的。」除了以上要求,她還要求,「我想找比我小的,不喜歡比我大的」。她還說,「我就是一個A4紙,都寫不完我的要求,特別高。見我可以穿個白襯衫了,什麼最好是白白淨淨的了,笑起來很甜。」
  • 9月馬卡龍課程回顧 MOMO愛笑笑甜點教室
    【MOMO愛笑笑甜點教室馬卡龍課花絮】【MOMO愛笑笑甜點教室 課堂實拍】       MOMO老師一直專注馬卡龍和西點的研究,每一期的課堂會從工具到食材的選擇以及會帶來哪些影響開始講解,關於馬卡龍的各種狀態,她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 深圳大齡青年,你還是別結婚了!
    但這位小姐姐的吐槽,也讓我想起現在已經12月了,年關將至,各種聚會上,爸媽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關懷將要接踵而來,大齡單身青年也將成為家裡的焦點。而且,說實話,我們周圍大多數人對大齡單身真的不是很友好。為什麼還不結婚?
  • 《東京白日夢女》:披著現實外衣的少女漫改,能否成為拯救大齡單身女青年的一劑春藥
    身為大齡單身女青年的小編被安利了好久的《東京白日夢女》,這周終於有空閒時間來看一下,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了,一口氣看完了九集。《東京白日夢女》的劇情很簡單,圍繞「女性想要結婚」這個話題,講述了三個事業發展平平、情場上又不得志的30代大齡單身女青年在尋愛過程中跌跌撞撞、不斷成長的故事。
  • 故事:回不去的北京,大齡北漂青年永遠的痛
    前言: 當我十年前踏上北京時,看到王府井的燈,什剎海的水,我就想著我的夢想將在這裡起飛,耳朵裡充滿了北京歡迎你的歌聲。 十年後,我打起背包,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滿身的傷痛離開了這裡,夢想已經在國貿擁擠的地鐵站裡擠得稀碎。
  • 大齡單身女青年,如何活成天海佑希這樣,女王般恣意瀟灑
    就像solo屆的現世鼻祖,天海佑希老師,作為日劇屆的女王, 天海佑希老師出演了《女王的教室這和她在《不結婚》裡扮演的桐島春子一樣,堅持事業至上的不婚主義,體面的工作,自在的生活,時刻保持自己最佳的儀態。
  • 新生代美女甜點師:開出風靡杭城的烘焙教室,讓明星網紅們都紛紛趕了過來!
    87年的女生柴柴,半路出家,從記者華麗轉身,26歲開出烘焙教室風靡杭城,30歲挑戰法式甜點烘焙教室,首創浙江第一家高階法式甜點教室,她說「這件事,為什麼不能由我來做!」關於柴柴,很難想像她是兩家熱門烘焙教室的主理人,她最多就像是一個溫溫柔柔的甜點師,不過,這個甜點師可一點都不溫柔,當她站在甜品臺前,
  • 《29+1》︱女性視角下現代大齡女青年的「新焦慮」
    電影以女性的視角主要講述了兩位即將進入三十歲的女性,在面對當今社會同齡女性都會面對的困擾時,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劇情主要以主線林若君和輔線黃樂天的生活遭遇雙線並置展開,反映了當下社會中大齡女性群體的現實生活狀態。
  • 看吃貨大齡女青年如何談戀愛
    飄雪的冬日裡來看浪漫的愛情喜劇暖暖心如何?由深田恭子、藤岡靛、三浦翔平出演的TBS火10劇《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想要歡樂過寒冬的童鞋們速速圍觀啦!本劇改編自少女漫畫家中原亞矢同名作品,主角是一個「沒男友、沒工作、沒存款、只對肉有欲望」的大齡女青年。當廢柴女遇到轉行的抖S前上司,兩人會發生什麼趣事呢?一起先來看劇情簡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