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煤炭攻勢大見成效?中方果斷亮出一張表格,澳媒感慨奇恥大辱

2020-12-24 排頭觀察

近日,我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駐澳大利亞代表處發文稱:數月的貿易限制讓價值140億澳元的出口產品陷入混亂後,澳洲對華的煤礦出口被正式阻撓了。發改委在和10家電廠的會議上做出了決定,這意味著我國會加強從蒙古,印尼和俄國的進口並加大國內生產,而澳大利亞的煤則無限期地被我國拒之門外。有分析指出,正式禁令將給澳洲出口商和政府施壓以尋找其他市場。此外,近幾個月來,印度佔了澳洲高灰煤除我國外的主要購買,而其他貨物則將轉道前往日本,巴基斯坦和韓國。有鑑於此,有評論指出,煤禁令對於澳洲的化石燃料構成雙重威脅,聯盟政府因其氣候變化承諾而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

令人諷刺的是,對於「我國無限期禁止澳洲煤炭進口」的消息,澳媒居然還表現出了樂觀態度。據悉,不久之前我國國內一些省份的拉閘限電,令澳大利亞媒體欣喜若狂,認為是缺乏澳大利亞煤炭導致的。據報導,近日,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給部分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用電帶來一定影響,甚至被解讀為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重新上演。據此,澳大利亞媒體認為,這是中方出現大面積缺電導致的「拉閘限電」。但事實上,根據權威專家的說法,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是此次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的主要原因。事實上,我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此前已預測,四季度,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電力供需偏緊,主要是湖南、江西、廣西在用電尖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可能需要採取有序用電措施。因此,從總體來看,當前我國並未出現大面積缺電導致的「拉閘限電」,「有序用電」是應對短時特殊用電高峰的常規之舉。

除此之外,目前可以證實的另一個消息是,目前有不少澳大利亞煤炭貨輪被堵在中方港口外不得入港。「中方似乎正將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剔除出去』」。英國《衛報》11月25日報導稱,在中方北方的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外,數十艘澳大利亞運煤船已經等待卸貨達數月之久,在所有港外待卸貨的輪船中,澳大利亞的運煤船已經幾乎佔到九成。根據數據情報公司Kpler的數據,有50多艘裝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已在中方港口滯留大約四周或更長的時間等待卸貨。據估算,這些貨輪上載有大約570萬噸煤炭和大約1000名船員。面對部分媒體求證,中方外交部25日回復稱,中方依法依規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驗和環保項目檢測,以更好地保護中方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環境安全。近年來中方海關對進口煤炭的安全質量進行風險監測和分析,發現進口煤炭環保不合格情況較多。

與此同時,我國也在近期果斷亮出一張表格,澳大利亞媒體對此感慨稱奇恥大辱。據悉,表格數據顯示,即使在沒有限制進口的2019年,澳大利亞煤炭也只佔我國年消耗煤炭的2%,而我國自產煤炭佔93%。可以說,澳煤數量佔我國消費比例實在可以忽略不計。另據了解,我國減少澳洲煤炭進口是今年10月份開始的,截至十月份,我國在今年已經向澳大利亞購買了7049萬噸煤炭,即即便今年剩下的兩個月不再進口澳洲煤炭,也只比去年少了2200萬噸,差額部分只佔我國2019年煤炭消耗量0.54%,而煤炭70%供應全國取暖發電,因此減少澳洲煤炭進口數量對全國取暖供電的理論影響上限僅為0.38%。總而言之,近期我國湖南、江西等地陸續發布「有序用電」通知和減少澳洲煤炭進口並沒有關係。

相關焦點

  • 澳媒:中國欲降低空氣汙染 或重擊澳煤炭業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9月17日文章,原題:風險生意:中國拋棄我們的髒煤炭眼下,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商正急於搞清楚中國改變煤炭進口規則所帶來的影響。隨著中國尋求降低空氣汙染,澳煤炭業可能因此損失數十億元銷量。中國將從2015年1月1日起,限制灰分含量超過16%、硫含量高於3%的進口煤炭的使用,旨在改善空氣品質。
  • 百億煤炭訂單泡湯!加拿大毛遂自薦代替澳洲,俄:中方回應太解氣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加拿大表面支持,背地裡卻在搶奪澳方煤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澳方煤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暴跌雖然澳方的煤炭在國際上大有名頭,但對於中方市場的依賴卻日益強烈,由於中方市場需求量的旺盛,往年與澳方煤炭貿易佔據份額極大。
  • 澳媒揚言澳打算報復中國,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媒體有關部分商品反傾銷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而在此後,澳媒不斷揚言要打算報復中國,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據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這幾天,因為一系列對華出口問題,澳大利亞陷入了焦慮。對於中澳經貿現狀,澳大利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 美唆使澳把鐵礦石當遏華「核武器」,澳政客:加徵關稅讓中國出血
    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些澳洲政客卻是不怕事大再添一把火。近日,澳洲前貿易部長馬特·卡納萬發出呼籲,要求將對華出口鐵礦石提高1%的關稅以試探中國的底氣。卡納萬甚至還喊出口號,澳洲不能對中澳貿易現狀繼續視而不見,一定要還手讓中國付出代價。卡納萬認為,1%的加稅能讓中國出血,為澳洲每年多帶來超過8億美元的收入。
  • 對華煤炭出口暴跌96%!澳大利亞考慮減產,更壞的情況在後面
    不過,最近煤炭對華出口停滯,使該國急忙發出煤炭收入暴跌的警告!值得一提的是,似乎為了改善出口現狀,澳媒甚至打起了「感情牌」。 經過計算,如果兩大煤炭出口按預測的情況下滑,那麼澳大利亞將損失179.6億澳元(約合88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雖然澳洲以「受害者」自居、稱煤炭出口收入將會下跌,但這一切的責任完全在自己。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當地時間8日下午,澳聯邦議會通過了《外交關係法案》,賦予聯邦政府阻止或推翻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大學與外國籤署協議的權力。
  • 五眼聯盟密謀替澳報仇!中方僅一招就令加拿大叛變,白宮怒不可遏
    據悉,「五眼聯盟」國家官員們討論出來的其中一個辦法是,由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各自對中方商品出臺制裁措施。另一個辦法是,澳大利亞對來自中方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如果中方考慮從其它地方彌補損失,美、英、加、新這四個盟國將拒絕從中方購買相關產品,以支持澳大利亞。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五眼聯盟」國家也是澳大利亞商品出口中方受阻的獲益者,例如加拿大。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特漢沒有透露是否在信中敦促中方停止對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禁令。不過,他專門提到了對華煤炭出口問題。他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數十艘煤炭運輸船的船員仍然被困在港口,考慮到商業上的安排和船員的福祉,他希望儘快解決這個問題。特漢還聲稱,政府專注於雙邊解決煤炭爭端,但也不排除將來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特漢轉任貿易部長之前,在莫裡森政府擔任教育部長。
  • 60艘貨輪被拒絕入港,這次理由無法辯駁,加拿大:被中方上了一課
    眾所周知,中方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關係密切,其中煤炭可謂是「重中之重」。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最新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在2018年向中方出口了超過8000萬公噸煤炭,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尼西亞超過一倍。然而,由於近期中澳兩國之間政治關係的惡化,中方將繼續嚴格控制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且已暫停購買澳大利亞煤炭。隨後,澳媒開始不斷炒作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方港口滯留」,將煤炭與之前的龍蝦、大麥和葡萄酒並列在所謂「禁止進口清單」,導致該國出口行業一時間人心惶惶。據了解,澳媒聲稱53艘價值7億澳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的煤炭船因通關手續「被困一個多月」。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 駐澳大使採訪遭澳媒斷章取義: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澳媒一篇新聞報導,竟成了近日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外交風波的導火索。但澳媒及主流英文媒體故意對採訪內容進行了斷章取義、添油加醋的報導,這些不準確的報導隨後又被一些媒體和自媒體在國內傳播,引起了嚴重的誤導。
  • 澳媒突然回過味:澳洲的「任性」,給了他國分一杯羹的機會
    而就在中澳關係日益緊張的大環境下,不少國家開始蠢蠢欲動,他們都希望可以代替澳洲在中國的市場。也正是這樣,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突然回過味,發現澳洲的「任性」,給了他國分一杯羹的機會,但他們自己卻損失慘重。
  • 痛揍土澳背後的深層次戰略
    面對中國連環三拳重擊,土澳官員還強作鎮定,宣稱不會在「價值觀與原則」問題上妥協,不會因為中方的「經濟脅迫」而低頭。好吧,既然你覺得打你的耳光還不夠重,那就繼續!接下中國繼續禁止了土澳原產地食糖、龍蝦、銅礦、木材、紅酒的進口。當然中方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
  • 澳駐華使館容留有關記者逃避中方審查,外交部:扮演什麼角色,必須...
    另外,《澳大利亞人報》駐華記者格拉斯哥稱,他原計劃於周日(9月13日)啟程返回中國,但澳外交貿易部已告知他暫緩一周返華。在今天(10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應詢就上述問題回應說,澳方稱他們對中國記者的「問詢」符合正常程序,卻稱中方採取的是「人質外交」,這種說法充分顯示出澳方一些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暴露了他們十足的虛偽和雙重標準。
  • 西方呼籲購買澳產品,揚言不向中方強權低頭,卻被指身體比嘴誠實
    11月27日商務部表示,將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商需要繳納107.1%到212.1%的保證金。澳貿易部長表示,該措施對澳葡萄酒行業將是災難。隨後這個所謂的議員聯盟就開始聲援澳大利亞葡萄酒,美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將在白宮招待會上亮相。
  • 澳大利亞指責中國對其煤炭進行限制,3大罪證一亮出啞口無言
    圖為中國煤炭進口最近澳大利亞開始當眾抹黑中國,指責中國對其煤炭進行限制,難道這個國家又想碰瓷嗎?澳大利亞的此番言論一出,也徹底惹惱了中國,外交部這次直接怒了,乾脆亮出了3大罪證,第一件罪證,近年來多個中方赴澳大利亞項目,被這個國家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第二件罪證,華為5G項目在澳大利亞毫無理由受阻,第三件罪證,近年來澳大利亞對華反傾銷案,已經高達上百起,而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反傾銷調查,只有個位數,這3大罪證一亮出澳大利亞瞬間啞口無言。
  • 中方正式出手了!澳對華出口該商品需交保證金,澳洲學者發出感嘆
    01中國政府果斷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之前中國就已經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大麥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對其大麥等一些農業產品徵收高額對於澳方偏見,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國所採取的一切反傾銷措施,都是符合中國法律規定和世貿組織規定,更不是肆意所為,而是在切實調查結果基礎上所制定出的此項措施。
  • 澳媒瘋炒「中國密審澳籍華人」 專家:與大選有關
    針對澳媒再次一蜂窩炒作「中國幹涉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8日重申,在國際關係中,中方一向堅決主張相互尊重彼此主權,互不幹涉內政。中國學者於鐳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媒現在重新熱炒這一話題,和5月的大選關係頗大。
  • 澳主播:不買我們的煤,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
    「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 鐵桿盟友終於站隊澳大利亞,澳總理卻打退堂鼓:努力保持與華關係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一張諷刺澳大利亞士兵暴行的政治漫畫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用個人帳號轉發該漫畫後,澳總理莫裡森居然氣急敗壞地要求中方"道歉"。然而,不到一天時間,莫裡森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彎。他公開表態稱,不要進一步放大此事,要努力保持與華工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