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醫真言:走好中醫路,讀書是第一步!

2021-02-13 悅讀中醫

多少年來,人們都崇尚讀書,古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某影響深遠。書,在人生中不可或缺,這是有所共識的。

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身不由己地為物慾名利而浮躁。物質是豐富了,但心靈始終是空洞的、乾涸的。心靈空洞了,自然難有幸福可言。《史記·太史公自序》指出:「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對於每一個人,心靈都需要滋養和充實,最好的營養應該是書籍,而不是物慾。法國作家雨果說:「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要想走好中醫路,必須讀書,要想成為好醫生或是明(名)醫,尤其必須用心讀書。從古到今,凡有成就的明醫,儘管他們的成長道路不同,或家學,或師承,或自學,但都認真讀過醫書。徐靈胎在《慎齋芻言》中說:「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醫宗金鑑·凡例》中也說:「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明代劉純《雜病治例》說:「每日勤讀醫書,手不釋卷,倘有良友,常宜請益。蓋學海無盡,此乃務本之計。」清代寧松生《書林選青》也指出:「不讀書窮理,則所見不廣;認證不真,不臨證看病,則閱歷不到,運用不熟。」

此外,《靈樞經·敘》說:「夫為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葉天士告誡說:「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

因此,不讀書是無法傳承中醫學的,更談不上創新與發展了。走好中醫路?讀書是第一步!

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調查顯示,今天讀書的人在逐漸減少,臨床醫生用心讀書的人不多,尤其讀中醫歷代典籍的人更少。有的人辯解說:「上網多方便,還讀書?」這種藉口為不讀書找理由,早年就有,如在《醫醫病書·不讀古書論》說:「今人不讀古書,安於小就,得少便足,囿於見聞,愛簡便,畏繁重,喜淺近,懼深奧,大病也。」在學校為了應付考試,被迫讀書;為了裝飾門面,假裝讀書;實用主義,像蜻蜓點水樣的讀書者,觸目皆是。至於為了事業、為做學問之需讀書者不多,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之需,作為一種樂趣者則少之又少!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正能夠達到享受讀書者,是最高境界,效果肯定最好!也是本文要說的,用心去讀書!

針對目前中醫界的有些年輕人,只知銀翹散,而未通讀《溫病條辨》,臨床上用過鎮肝息風湯,但從來就沒有讀過《醫學衷中參西錄》,很難讓人相信他們能學好中醫。經驗證明,我們在學習中醫的道路上,第一步就是要求讀書,而且必須通讀原著。

讀什麼書,如何讀書,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凡讀書須識貨,方不用錯工夫,如《四書》、《五經》、《性理》、《綱目》,此所當終身誦讀者也,水利農政天文兵法諸書,亦要一一尋究,得其要領。其於子史百家,不過觀其大意而已,如欲一一記誦,便是玩物喪志。」(明·陸桴亭《思辨錄》) 書是讀不完的。當今書刊、網絡資源太多,不可讓書控制你,而要爭取你控制書,否則,書可以把你壓扁,而不能學到知識與智慧,所以讀書必須有所選擇。

不要被無味之書佔了你的時間,佔了你寶貴的生命。因為這本書佔了你三天時間,這三天永遠不能回來了。

讀最需要讀的書,最好從師長、同道處去打聽。發現有適合於你的書,千方百計去找來讀。

讀自己能讀下去的書,實在讀不下去,不要勉強。

中醫要按各家師承關係去選書讀,更能事半功倍!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季羨林語),按自己的方向與選題去選擇書。

以中醫臨床為主應該讀如下之書:

五大經典:《內經》、《傷寒》、《金匱》、《本經》、《溫病條辨》,應反覆精讀,重要章節應背誦。

選讀:《醫學入門》及《醫宗金鑑》之「刪補名醫方論」、「內科心法」、「婦科心法」,以及《醫學衷中參西錄》、《脾胃論》、《傅青主女科》、《景嶽全書》、《醫門法律》。

記誦:《長沙方歌括》、《金匱方歌括》。陳修園方歌編得好,且有劑量,這是現代方歌不可比擬的。

翻閱:《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臨證指南醫案》。

溫習:《易經》、《論語》、《大學》、《老子》、《莊子》,以及部分佛學經典。

讀無用之書,包括小說、野史。臺灣作家張大春說:「不要抱著即學即用的心態,比如怎樣掙錢、贏得地位、掌握權力等等。」

朱熹認為讀書應該「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讀書三要》)。又說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訓學齋規》)。我看還應加「手到」才全面。

這裡有一個重要方法,是「用心」,如何才能「用心」?王夫之指出:「擬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周易外傳·卷四》) 所以首先是「實用」,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臨床「實用」,科研選題「實用」,人格修煉「實用」,生活保健 「實用」。其次,邊讀邊想,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把自己的職業擺進去,並記下你隨時的思想火花,即自己的按語,寫在書中空隙處。第三,先讀序、敘、前言、後記,以及有關導讀。對於一些全書,或醫外的參考書,不需要像經典一樣去常讀,這種書多是翻閱、查閱。我的經驗是把厚書變薄書,方法是在書之封二、封三空白處,記錄要點與頁碼,可以供日後再讀或需用時查找,當然也可以在書眉處記錄自己的思維與啟發點。第四,抓住書中某一觀點,按圖索驥,窮追到底。

我認為,大家讀的書還是頗多的,因此這裡不重點談博,只談約。一個人一生的學問,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黃帝內經》是一部百科全書,大而博,我們如何去約呢?約就是「專精」。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餘英時學貫中西,他說:「專精是指對古代經典之作必須下基礎工夫。古代經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盡讀。因為我們的知識範圍擴大了無數倍,無法集中在幾部經、史上面。但我們若有志治中國學問,還是要選幾部經典,反覆閱讀。不但中國傳統如此,西方現代的人文研究還是如此。」

精讀的書給我們建立了做學問的基地,有了基地,我們才能擴展,這就是博覽了。博覽必須要有重點,不是漫無目的地亂翻,我們必須配合自己的專業去逐步擴大知識範圍。這裡需要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哪些學科和自己的專業相關?在相關各科之中,又怎樣建立一個循序發展的計劃?各相關學科之中又有哪些是屬於「必讀」的?因為即便是博覽之書,也還是要擇其精者,並有系統地覽讀,至少要一字不漏地細讀一遍。稍稍熟悉之後,才能「快讀」、「跳讀」。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於讀古書的,儘量先從中國舊傳統中求了解,不要急於用西方的觀念作新解。中西匯通是成學之後,有了把握才能嘗試之事。

我可以負責地說一句: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有關中國學術的著作,其最有價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觀念作比附的。因為,文化沒有先進與落後,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中醫學至少也有兩千多年,存在就是道理。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個真正讀書人所必須力求達到的最高境界。讀書的第一要義是儘量求得客觀的認識,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創造力」,能「發前人之未發」。

我絕不是要提倡任何狹隘的「中國本土」觀點,盲目排外和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態。只有「溫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陳」才能「出新」;「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是顛撲不破的關於讀書的道理。

案頭書是指放在床頭、案邊、診室內或者隨身攜帶,可以隨時翻讀的書。

建議把《中醫臨床必讀名著30種》中列出的,與你的專業有關的書,放於案頭,然後再按書中的介紹去讀。這些書有概說、作者簡介、內容概要、背景回顧、傳承導讀、必讀理由、前賢點評、延伸閱讀等。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這些書的特點。

平時在包中放上一本書,睡前、診餘、等車有空時翻一翻、記一記,日積月累,必有好處。

說的是邀約5~7個同好者常在一起漫談、討論或閒吹,無所顧忌地談讀書體會,老、中、青,師、徒、兄弟等都可以,無年齡與地位的隔閡,只要是讀書之同好即可!其好處在於:

1.相互通報近時讀書收穫、體會!互通有無!互相啟發!

2.提出自己的「假說」、「胡說」、「瞎說」與選題,以徵求他人的意見與看法,論證其科學性、實用性與可行性。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3.相互提出質疑,進而批駁、爭論,在學術上爭得面紅耳赤,拍桌子、拋茶杯都沒關係。在爭鳴中求得提高,甚至可以達成共識!

4.「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假如你心灰意冷,不願上進,假如你對某書有疑問,假如你患有「學術抑鬱症」等,都可以通過這種讀書小組討論獲得「治療」。

注意: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七人以下,人多了可能有些人沒有發言的機會!

這種讀書的方法,是受諸葛孔明的啟發,諸葛亮當年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怎能提出三分天下之謀略?其實主要得益於那讀書小組的功勞。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培根)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語)

「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莊子·齊物論》)。任何行業深奧的道理是寫不清楚的,有時雖然勉強寫出來,也印成了書,但其中關鍵的地方還是不十分明確的。我們臨床看病,用中醫的方法去治病,具體應如何操作是很難用文字和語言表達清楚的,很多可貴之處要通過長期實踐去「體會」,這就稱為「悟道」。

一般情況下,書上能夠寫出來的,常常不是最關鍵的,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通過讀書去領會,才能變成我們自己的智慧!切不可死讀書,把讀書讀迂腐了,毫無用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所稱「小人之儒:為務雕蟲,專攻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對於讀書人來說,虔信書本與反思書本不是對立的,因為反思可能引發對真正道理的認識。

要想學好中醫,我們一起讀書吧!

相關焦點

  • 中醫悟道:如何讀書才能走好中醫路?
    用心讀書——走好中醫路的第一步多少年來,人們都崇尚讀書,古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要想走好中醫路,必須讀書,要想成為好醫生或是明(名)醫,尤其必須用心讀書。從古到今,凡有成就的明醫,儘管他們的成長道路不同,但都認真讀過醫書。徐靈胎在《慎齋芻言》中說:「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醫宗金鑑·凡例》中也說:「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
  • 才能走好中醫路?
    用心讀書——走好中醫路的第一步多少年來,人們都崇尚讀書,古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
  • 悼念何鴻燊,澳門賭王17子女不因豪門而多紈絝,皆因教育八字真言
    而這些,皆因賭王教育子女的八字真言。八字真言之「好好讀書」賭王女兒何超蓮說:爸爸對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好好讀書,是賭王人生經歷的啟示。何鴻燊出生於富貴的家庭,他小時候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愛讀書。後來,由於父親投資失敗而家道中落,這個時候的何鴻燊,嘗盡了世態炎涼、人世冷暖,覺醒後他奮發讀書,並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用自己的不懈努力重新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成為一代賭王。
  • 人生不順利時,謹記老祖宗四句真言,助你越來越順!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老祖宗的四句真言,助大家成功!一、富貴誰人不欲,福祿豈能強求世間每個人都想富貴榮華,但這些並不能強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生許多事情是命中注定,一昧強求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這個世界有其運行的規律,我們沒有人可以去改變這些規律,我們能做的就是做更好的自己,努力更好的去適應規律。盡人事,聽天命。
  • 補闕真言與補闕圓滿真言
    補闕真言與補闕圓滿真言兩個真言區別不算大,都是針對誦經的功德,只是出處不同補闕真言又叫補缺真言。
  • 麻將與讀書
    文章記錄的是老唐和小區鄰居一起打麻將的小事,以及由此觸發的一點感想。其中有段內容寫到:麻將也好,讀書也罷,那是前半截為享受,後半截為結果。若是張張牌只因快樂,本本書都為喜歡,往往進入口袋空空、腦殼昏昏的假快樂,聽任他人囂張。以下是2008年8月31日發表的原文,一字未改常打的,落差大,興趣是核心原因之一,方法自然是另一個核心原因了。
  • 什麼是「補闕真言」?
    問:有沒有什麼咒或者真言,是特別給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弟子看這一部經每一品後面有幾句叫「補闕真言」。
  • 光明真言---李居明唱頌
    清明節,是個緣起,光明真言,又名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用真言加持沙土108遍,沙土就遍成金光明沙,撒在親人的墓上就能超度親人。
  • 唐密真言:《穢跡金剛》
    但少字的不完整之真言仍很靈驗,六百年來此不完整之真言在善男信女中有致高信譽。修持功德:一般人持誦「除穢金剛真言」的功德無量,因為神咒乃諸佛秘密真言,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猶如虛空,不可盡數。但修持除穢金剛真言者則不需作壇,只需刻「金剛榼杵」於佛塔或靜室中供養,然後隨力持真言即可。四、聰明智慧修持「除穢跡金剛真言」能得智慧辯才,能讓根性愚鈍者得慧。五、得福德修持除穢金剛真言可得世間福報圓滿,遠離貧窮。
  • 九字真言
    這幾個詞的作用類似黑暗中遠處的一盞燈、走不穩時的一根拐杖、大你十來歲似乎通曉世事的一個老流氓,不一定真的有用,但是有,心裡踏實些。我們的中學班上,有座右銘的比例不低於一半。座右銘又有了一個新的作用:判斷一個人是不是SB。比如,我們班上一個很帥的男生,他的座右銘是:沒有哭過長夜的人不可與語人生。
  • 一路走好!75歲老戲骨病逝,鮑起靜激動淚灑靈堂,汪明荃親寫悼文
    11月8日,根據港媒的報導,老戲骨梁淑莊上個月不敵癌症病逝,享年75歲。其子在殯儀館為亡母舉辦喪禮,之後會將梁淑莊的靈柩移送到墳場安葬。
  • 生肖龍2020年12月份運勢詳解,新起點新事業,輝煌人生第一步
    站起來,走出人生輝煌的第一步。到底生肖龍的運勢在12月走向何方?怎樣才能搶先一步?咱們先吃吧!在運勢上的進步:運勢發展得越快,助力就越大,這就像高速行駛的汽車,速度越快,風阻就越大,這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道理。12月生肖龍運勢極佳,貴人默默付出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許多汗水,這些或許生肖龍渾然不知。龍人的好運即將到來,勢必招致小人嫉妒,而伺機搗亂。
  • 什麼是六字真言?
    所以,在藏區常常可以看到人們手搖轉經筒,口誦「六字真言」的景象。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密宗認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言教,故稱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區廟宇還有用八思巴字)書寫、描畫、雕刻在建築物簷枋、天花板、門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巖、石板上。
  • 九字真言手印
    我心即禪,萬化冥合-根本成身會  手印:寶瓶印(或隱形印)  咒語:摩利支天心咒九字真言詳解二  「臨(りん)、兵(ひょう)、鬥(とう)、者(しゃ)、皆(けい)、陣(じん)、烈(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相信任何對忍者有興趣的朋友都不會對這九個字感到陌生,對了,這就是被忍者口口相傳數百年的九字真言。
  • 被「渣」別怕,逆襲喵姐教你第一步
    人性是相同的,故事是老套的,花樣是翻新的。咱就說啊,老人說婚姻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啊。來看看,小染,芳齡29歲,公司文員,年薪8萬,老公,31歲,生意人,年入50萬。老公,愛打麻將愛玩,會討女孩子喜歡,小染生子6個月時不出所料地發現老公出軌了。據說是跟小三偷偷在一起2年了。
  • 音樂人為高以翔掃墓突然倒地猝死 太突然了只盼一路走好
    音樂人為高以翔掃墓突然倒地猝死 太突然了只盼一路走好時間:2020-11-27 10: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音樂人為高以翔掃墓突然倒地猝死 太突然了只盼一路走好 11月26日,據媒體報導 音樂人呂曉棟為高以翔掃墓期間,當場暈倒在高以翔墓園旁,被民眾發現送醫之後
  • 真言宗綱要(一)
    點擊「唐密」帶你進入真言密教世界諸位大德您好,本次所錄入的《真言宗綱要》為黃繩曾居士據日本真言宗豐山派宗務所昭和四十五年三版本所述
  • 七佛滅罪真言
    此滅罪真言是《早晚課誦集》中十小咒之一。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也是過去七佛共說的。誠心誦念此咒,可消除重罪。念七佛滅罪真言,清洗罪障,在念誦真言時,觀想無始以來所造罪業,念念消溶在三寶的無盡功德中。「七佛滅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羅經》,「七佛」乃泛指,為無量諸佛傳授給眾生的滅罪業真言。我們念誦真言時,通過佛菩薩的加持,當下就能化解業障。以虔誠心念誦,加持力不可思議。
  • 《真言貞語》在2021——來自文朋詩友的元旦寄語
    《真言貞語》在2021——來自文朋詩友的元旦寄語.鄭小林2021年元旦寄語:.獻給《真言貞語》的歌文/鄭小林.回首過去的一年,《真言貞語》經歷了難忘的崢嶸歲月。新人輩出,佳作紛呈。披荊斬棘,風雨兼程。雨中散步賞美景,真言貞語話滄桑。拜讀真言貞語,陶冶了情操,感悟了人生。在新的一年裡,祝願《真言貞語》,庚喜鼠年競風流,牛年更上一層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再創輝煌!並賦詩一首慶元旦:.四季輪迴又一年,華夏處處喜訊傳。
  • 王陽明:人到中年一事無成,需修煉這「六字真言」,有望迎來轉機
    明朝的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一生立言、立德、立功,他提到:如果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需修煉這這「六字真言」,有望迎來轉機。一、「心」字訣王陽明是「心學」創始人,他重視修心養性。五、「勤」字訣勤勞致富是國人一直信奉的「真理」,做人要「勤於求知」,務實,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都離不開一個「勤」字。六、「細」字訣做人心細,做事詳細,注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