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晚起、不妄補 冬季養生10條為健康加油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早睡晚起、不妄補 冬季養生10條為健康加油

  編者按: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季養生要點看過來!

  冬季養生 早睡晚起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北京安貞醫院主任醫師洪昭光指出,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你該起床。

  冬季白天縮短,夜晚增長,人也應順應「冬藏」原則,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將作息調整為「早睡晚起」,比其他季節早睡一兩個小時,再晚起一兩個小時。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劉德泉提醒。本就陽氣偏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再起床,以避寒邪。否則,很可能因受寒引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心絞痛等意外。

  冬季養生 早飯晚吃晚飯早吃

  冬天晚起床,早飯也應順延。人在睡眠時,消化系統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如果早飯吃得過早,會使消化系統疲勞應戰。起床後,可以先喝一點水,再不慌不忙準備早飯,給消化系統留下足夠的休息時間。

  晚上早睡覺的起居習慣,也決定了在冬天應適當提早吃晚飯,特別是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較弱,更有必要早一點吃,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徹底消化食物。這樣不僅能夠避免晚上積食,還能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冬季養生 早吃「硬」晚喝稀

  這裡說的早吃「硬」,其實並不是指口感硬的東西,而是營養豐富、能量較高的食物。劉德泉說,早飯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如瘦肉、穀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時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飯後,人的活動量會減少,為了避免食物堆積,應少吃點,並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為好,肉類、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還有養胃、安神的作用,推薦老人可以吃些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

  冬季養生 早喝水晚喝蜜

  中醫有句話叫:「早喝鹽水晚喝蜜」。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解釋,鹽有清熱、涼血、解毒、養腎的作用。晨起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助於降火益腎,緩解便秘、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且對上火、咽喉腫痛者也有好處。但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以及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應慎喝;一般100毫升水中食鹽不要超過0.9克,以免加重腎臟和心臟負擔。

  晚上喝蜂蜜水,既可以幫助消化,又有助睡眠。每天睡覺之前可以舀一勺蜂蜜,用溫開水調服。但有起夜習慣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喝蜂蜜,因為其含糖量較高,容易引起多尿;糖尿病患者也應慎喝。

  冬季養生 晨練晚點晚練早點

  不論是早起鍛鍊,還是傍晚鍛鍊,也都需要適應冬天的時令特點。劉德泉認為,選擇鍛鍊時間的一大原則是:見不到太陽不要鍛鍊。所以,晨練要等到太陽出來後,晚練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內的陽氣不受損。因此,在冬天,晨練的時間就要比其他季節晚一點,傍晚鍛鍊則要比其他季節早一點。

  此外,冬季早晚氣溫較低,室內外溫差大,過早出去鍛鍊,比較容易受涼,還可能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發身體不適。晚上太晚鍛鍊,也可能會因氣溫問題導致身體不舒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應當注意。

  冬季養生 早煉靜為主晚煉多動動

  有人喜歡做操打拳,有人喜歡跑步跳舞,應根據身體的不同狀態,選擇不同的鍛鍊方式。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武文強認為,早上人剛從睡眠中醒來不久,整個身體還處於「抑制」狀態,適當的鍛鍊可以幫助恢復活力。但是,人體的喚醒需要一個過程,應當循序漸進,所以早上不應做較劇烈的運動,可以做早操、打太極為主。

  到了傍晚,人體就基本活動開了。英國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也發現,下午4點以後和晚上,人的體力、反應力、適應力都會達到較好狀態,心跳、血壓也較為平穩。因此,可以進行稍微激烈一點的活動,如打球、跑步等,老年人也可以選擇跳舞、快步走等運動。但如果將鍛鍊時間安排在晚飯後20分鐘或臨睡前10分鐘,則應儘量輕柔緩和,如散步等。

  冬季養生 早起曬太陽晚上泡泡腳

  曬太陽有助補鈣,還能夠振奮精神。劉德泉建議早上多曬曬太陽,15分鐘即可有助提高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促進鈣質吸收。日本更是將早起後定時曬太陽,作為一種睡眠治療方式,因為曬太陽可使人體內的生物鐘逐漸恢復正常,這是緩解失眠問題的關鍵之一。

  熱水泡腳有助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因此提倡在睡前進行。活動了一天,晚上身體比較疲累,肝腎也急需得到休息和調養。楊力說,此時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泡腳。劉德泉也建議,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水泡腳半小時,達到身上發熱,但不明顯出汗就可以了。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效果更好。

  冬季養生 進補不妄補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一個進補的黃金季節,在冬季到來時各種補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套餐」「搭檔」。其實冬季適當進補就行,冬季主要在於閉藏,不是外洩。過量進補反而會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態,尤其是過量使用補陽、補氣之品反而導致體內精氣的外洩,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應該適當進補,不可妄補,尤其是人參、鹿茸等這樣的補氣、補陽「利器」更應慎重。

  冬季養生 愛吃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凍,吃上一頓麻辣火鍋,出上一身汗,好多人會感到很舒服,殊不知這是在耗散人體的陽氣。在冬季應該以補養陰精為主,切不可妄用大熱之品。當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破壞消化系統。總之,在冬季應以平和而滋潤的飲食為主,如多喝一些粥類,適當放一些大棗、枸杞子、桂圓、銀耳、百合,酌加少量生薑,可以補而不膩,潤而不燥,為冬季進補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熱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冬季養生 想喝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喝點白酒暖暖身,其實適量飲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溫通血脈、祛風散寒,產後常用方生化湯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畢竟屬於溫熱之品,過度飲用會耗散人體陽氣,另外過量飲酒還會生溼生痰,令人痰多、眩暈以及精神不振。現在好多年輕人喜歡喝飲料,這些飲料含有大量的糖類容易導致發胖,在冬季,過多飲用飲料會損傷脾陽,導致消化不良。同時有些飲料還含有大量氣體,飲後容易導致腹脹。故在冬季不可過量飲用白酒,不可多喝寒涼飲料。其實紅酒作為最天然的健康飲品,具有美容養顏之功,可作為冬季養生佳品。另外紅茶味甘,性溫,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可以增強人體對寒冷的抗禦能力,還具有祛油膩、開胃口、提神之功,非常適合冬季飲用。(資料來源:生命時報、中國中醫藥報)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科治好:冬季養生法則
    科治好認為,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2020已進入最後一個月,為了更好地迎接冬天,以下是科治好整理的冬季養生法則,希望能夠帶給你幫助。  冬季養生 早睡晚起  科治好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
  • 冬至到「數九寒天」正式開啟 宜早睡晚起合理進補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大不同,北方地區多流傳這樣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久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這種寒冷天氣下,我們該遵循以下3個養生的基本原則。1、宜早睡晚起,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冬至期間,我國南北各地天氣漸寒,此時也是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
  • 小雪養生—一清一防一補一灸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是冬天來了,人應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天寒地凍,要保護自己的陽氣不受損傷。早睡晚起,隨太陽出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溫暖的地方去,避開寒冷,不要把皮膚裸露於外,損傷陽氣。
  • 冬至養生大全!這樣做,讓你健康過冬
    吃飽之後作為養生達人的我們是時候開始好好養生了那麼冬至要如何做好養生呢?食 補當歸生薑羊肉湯,是一個傳統的食療方子。另外,當歸羊肉湯雖好,但也不能每天都吃,以免補得太過,出現傷陰的症狀。如果傷陰了,可以適當加入枸杞、麥冬等養陰的藥物,進行陰陽共同調補。做好保暖在冬季,一定要把衣服穿得厚厚的,要特別注重頭部、頸部、腰部以下以及雙下肢的保護。出門時要穿上厚衣服,戴好帽子、口罩、圍巾,然後穿上厚厚的襪子,全副武裝,防止寒邪入侵人體。
  • 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小雪這樣養生就對了
    由於冬季養生是黃金時節,因此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要知道一些小雪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健康過冬季。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如何養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雪節氣養生的小常識吧!小雪節氣如何養生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
  • 節氣養生:冬至的養生要訣
    民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易經》中就有冬至養生的說法,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那麼在冬至節氣養生,需要掌握哪些要訣呢?每年公曆12月22日或23日,表示冬季的寒冷將要到來。此時太陽處於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的輻射量和口照時數到達最低點。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故又稱它為日短至。
  • 冬天怎樣養生?
    #冬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冬季如何養生呢?今天咱們系統化所說冬天養生的注意事項。冬季養生核心:內藏收斂、保暖避寒、節慾護陽、養腎藏精。冬季養生要點1、睡眠為什麼要放到第一位,因為睡眠的重要性時常被忽略!之所以被忽略,因為太容易被得到了,所以多數人不知道珍惜!原則:早睡晚起。
  • 今日小雪|你應該知道的節氣養生秘訣
    多食粥湯 多飲熱水冬天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冬季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湯則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黏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冬季養生小知識
    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 心理學家:同樣睡夠8小時,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更健康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同樣睡夠八小時,每天22點-6點鐘睡覺,和12點-8點鐘睡覺,甚至凌晨2點鐘睡到早上10點,有區別麼?對健康的影響大麼?或者說,只要我睡夠足夠的時間,晚睡是不是也不算熬夜?在心理學界,一直對睡眠有著各種各樣的研究。
  • 冬藏溫補,愛旅遊也要懂養生,這幾個冬季養生秘訣收藏了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也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補以溫補為原則、越冷越要多喝水,最好喝生薑紅茶,每天要早睡,早上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活動手腳多慢跑,身體重要的部位要注意保暖、多吃水果蔬菜。
  •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跟著中醫專家學養腎大法
    時節進入立冬,「立冬」意味著風雨、溼度、氣溫等都處於轉折點上,氣候從秋季向冬季轉變。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後,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如果冬天沒有很好地「藏精」,春天容易犯「溫病」。
  • 節氣養生:冬至養生小常識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  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早睡晚起保證8小時。  3、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  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鍛鍊時間以10:00—15:00為最佳。
  • 晚睡晚起真的很影響健康嗎?這一時間點是關鍵,或許很多人做錯了
    我們的身體健康與日常的飲食,運動作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怎樣的飲食與運動能夠保持健康,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作息方面相信很多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覺得我晚上八九點睡覺才是正確的,但是有一些人常常過了深夜凌晨才會睡覺,所以早晨起來就會有非常難受。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丨這份冬至養生秘笈請收藏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冬至除了是二十四節氣之首,還是一個儲藏健康的養生好季節!那冬至該如何養生呢?不懂這些規矩可是要吃虧的!冬至養生小常識早睡晚起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晚起,睡覺,一定要保證在子時以前睡著,早晨,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保證睡眠時長。
  • 【女性健康】歲末多寒意,心暖是故鄉
    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小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遵循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其中,腎主封藏,腎的機能強健,可調節身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冬季寒冷,補腎正當時。健康貼士:生嚼枸杞數量要減半 除了煮粥和製成飲品,直接嚼著吃枸杞也有利於發揮保健效果。嚼枸杞子時要注意,在吃的數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二宜:早睡晚起
  • 冬季適合養生,避開這5個誤區,做好這3點,身體或更健康
    有的朋友覺得此時正是進補好時機,牛肉羊肉每天不斷;有的朋友怕冷,捂著厚厚的衣物,基本不運動了;更有的朋友只要沒有特殊原因,長期待在暖氣房不出門。這些對我們身體都好嗎?不盡然啊!冬季幾個習慣誤區,大家可別忽視。一、冬天這些小習慣有些並不健康,是養生誤區1、嘴唇乾燥舔一舔?
  • 冬季四肢冰冷、睡不暖被窩,多喝這個湯溫補腎陽,全身暖洋洋
    大雪節氣過後,天氣愈發寒冷,很多人四肢冰冷,整晚都睡不暖被窩。冬季主藏,要蓄養生命的活力,飲食養生上以「藏熱量」為主,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肢冷的現象得到改善。冬季飲食進補可食用羊肉、狗肉、牛肉、雞肉、鵝肉、鴨肉、鱔魚等,藥材適合用紅參、黨參、黃芪、當歸、白朮、山藥、枸杞子、靈芝、紅棗等。另外,冬天「養藏」,在起居上也要做到早睡晚起、調節情志、注意保暖。
  • 【飛翔經驗:冬季戒色養生之五大要點】第83季
    出汗就是一種釋放,大汗傷陽,對身體恢復很不利,偶爾一次大汗還不覺得,如果經常出大汗,人很快就會虛掉。之前就有戒友聽說跑步好,就天天幾千米,結果身體恢復反而不理想,最近新聞也報導過一個退役特種兵在跑馬拉松時猝死,相信很多戒友都應該看過那條新聞。鍛鍊量和出汗量一定要嚴格掌握,並不是越多越好,這裡面大有講究。年輕人就是衝勁足,但是養生的意識很缺乏,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出汗量,這樣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 【節氣◎大寒】節氣養生需知 | 山海精舍
    二、起居養生早睡晚起 |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睡前泡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