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中考專題二:詞語的理解與運用(中考必考,含方法技巧)

2020-12-24 菲菲老師說語文

01方法1 理解詞義的方法

對試題中加點詞語含義的理解主要靠平時的積累,在備考期間以課文下面的重點注釋為主。如果試題中有自己平時複習沒有注意到的詞語,可依據語境,據形推義。漢字多為多音字,形旁有表義的功能,可將詞語所推之義代入句子當中,看能否解得通。

02方法2 近義詞辨析與搭配的突破方法

1、近義詞辨析

近義詞辨析,主要是弄清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辨析時,我們往往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首先要理解所選詞語的具體意義;其次要了解上下文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把所選詞語與具體語境聯繫起來思考,看二者是否協調一致。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意義方面辨析。包括輕重不同,如「激動」比「感動」詞義重;側重不同,如「詭辯」側重「詭」(用欺詐手段、奇怪言辭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狡辯」側重「狡」(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範圍不同,如「戰爭」「戰役」和「戰鬥」範圍由大到小。

(2)從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不同,如「愛護」是褒義詞,「庇護」是中性詞;語體色彩不同,如「計程車」用於書面語,「的士」用於口頭語。

(3)從用法方面辨析。包括搭配對象不同,如「愛戴」用於對長輩、上級,「愛護」用於對晚輩、下屬;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作狀語,「公開」在句中還可以作謂語和定語。

2、關聯詞語搭配

對於關聯詞語的運用,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所填關聯詞語要適合語句表達的具體內容,語句結構所表達的是怎樣的意義關係,就選取與之相應的關聯詞語。

(2)關聯詞語常有成對成套運用的特點,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如果隨意改變其前後位置,就會引起意義和關係上的混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①明確關聯詞語的搭配,很多關聯詞語都是成對使用的,用時不可搭配錯誤。②明確關聯詞語在句中的位置,成對出現的關聯詞語,往往連接兩個分句,如果前後兩個分句主語一致,則第一個關聯詞要放在第一個分句的主語後面;如果前後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則應將第一個關聯詞放在主語前面。

(3)如果題目是由幾個複句組成的較長的文字,那麼答題時就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綜觀全題,分清這段文字有幾個複句、幾個分句;二是在此基礎上,再推敲同一複句中各分句間的意義關係、複句與複句間的層次關係,根據不同的關係,選填不同的關聯詞。

03方法3 詞語(含熟語)運用的辨析方法

此類題要求考生從一組句子中找出加點詞語使用正確或有誤的一項,所給加點詞語為一般詞語、成語、俗語、歇後語、網絡詞語等,大多為成語。

對於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關鍵是對其意義的理解。應抓住其中的關鍵字,先理解其原始義,再試著揣摩它「比喻什麼」或「形容什麼」;同時,對一些特殊成語還應從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結構類型、使用對象等方面來比較、理解。

考題中常見的成語使用的錯誤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望文生義

如「告別時,這位服裝個體戶一定要送我幾件高檔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專家學者,句中誤理解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與句意相反,應該改為「事半功倍」。

(3)張冠李戴

如「雖然他是殘疾人,但我們不能對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與句意不符,按句意可以改為「另眼相看」。

(4)色彩不當

如「正因為他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自命不凡」的意思是自以為了不起,含有貶義,在句中用來修飾崇高理想不正確。

04方法4 理解詞語語境義的方法

詞語的語境義是在語境中被臨時賦予的,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其意義便不存在了,因此,這種語境義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創造性,具有特殊的表情達意的作用。語境運用類考題,要求考生結合具體的語段或句子,從所給的幾組詞語中,為文中空格處選擇合適的詞語。解答此類題,首先要從語體風格、內容表述等角度整體把握語段的意思,然後從詞義理解、詞語搭配等角度確定空格處應填的詞語,還要注意詞語組合的正確順序。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兩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   四、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 中考語文複習之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考點解讀】     詞語考查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①正確理解與運用課內外常見的詞語;②了解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辨析常見的同義詞、多義詞、反義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③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及表達效果;④聯繫生活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章中有關生詞和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
  • 2018中考語文複習材料專題七:文言文劃分朗讀節奏及詞語理解點撥
    文言文閱讀是平時考試和中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學生語文不能得高分,原因就在這。由於對文言文閱讀不理解,閱讀方法技巧沒掌握,造成大量失分現象。下面就是文言文閱讀的幾個知識點的總結經驗。知識點一 劃分朗讀節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文言文「重點在於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所謂「誦」,就是用高低抑揚的腔調朗讀。
  • 2020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試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試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甘肅天水】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    )   A.這篇文章觀點不明,語言平淡,描寫也不細膩,讀起來味同嚼蠟。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2)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2),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聞一多先生潛心學術,從唐詩到楚辭再到「新古典主義」,真可謂孜孜不倦。   B.做大事者當有決斷,切不可前瞻後顧,否則容易錯失良機。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7)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7),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佇立在太湖邊,遐想自己乘坐著一葉小舟,在水光瀲灩的湖面上任意飄蕩。   B.詩詞大會讓觀者徜徉於詩詞歌賦間,感受著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9)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9),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B. 這麼多樹根在大地裡面觸類旁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的食糧的供養。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6)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6),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同學們正在教室裡彩排藝術節的舞蹈,老師做了一個停止的手勢,訓練戛然而止。   B.媽媽經常想起死去的外婆,真有點懷古傷今的味道。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16)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16),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文化影響深遠,根深蒂固,如同一棵千年老樹,深深地根植在人們心裡。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20)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20),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他是一個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選手,這次在青奧會上奪冠,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17)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17),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生物學能有今天如此輝煌的成就,離不開眾多科學家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   B.
  • 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真題解析:貼近時代,重視基礎,關注運用
    2020年中考語文命題堅持命題改革理念與多年探索成果,力求平穩過渡,穩中有進。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發展和表現的載體,因此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命題精心設置情境,重視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語文基礎運用板塊設置了籌辦「京華水韻」展覽這一活動情境,在命題中努力實現兩個「真實」。一是情境本身的「真實」,從展板標題到前言,再到展覽內容和結語,情境的設置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一致,真實可信。
  • 2020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彙編:詞語、成語的運用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辨清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結合語境分析其運用是否恰當。18 詞語、成語的運用(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題)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俠氣三分,素心一點,方能讓一個人的生命留出更多的空間,而留白處的開闊與包容,才是人生得以拾級而上的階梯所在。
  • 2018中考複習專題十 記敘文閱讀理解語句含義技巧點撥及答題模板
    離中考越來越近,初三生已進入緊張學習複習階段,下面老師根據近年來中考試題整理出有關記敘文閱讀題的一些知識,解題技巧,今天分享的是記敘文閱讀知識(二)理解語句含義,希望同學們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理解語句含義,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是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值高,能力要求也高,歷年來都是中考試卷中的失分重災區,其中的「理解句子含意題」更是讓大多數考生無所適從。其實,考生只要能了解重要句子的特點,並掌握「理解句子含意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下面,就結合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略作一些分析。
  • 中考語文技巧:考場遇到不會解釋詞語怎麼辦?教學生學會推測詞義
    每年的語文中考,試卷中常會有解釋詞義之類的試題。平時遇到解釋字詞的問題,我們藉助於查字典或請教別人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在考場上則不能夠。那麼,怎樣教學生準確地解釋詞義呢?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推測詞義的方法。比如《襄陽市2018年中考》第22題「(1)詛咒」一詞的解釋,「詛」字有「言」字旁,「咒」有「口」字旁,與人的言語有關,聯繫全句就可推測其是「咒罵」之意。根據構詞法推測詞義現代漢語構詞的方式共有八種,如並列、偏正、動賓、主謂等等。根據詞的構詞方式,也可以推測出詞義來。
  • 2020中考語文七年級上詞語的理解與運用及參考答案解析
    10.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     A.學校將安全工作計劃呈報給各班,要求各班立即實行切實可行的措施,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B.水汽升騰間,氤氳出一脈悠遠的茶香,散發著傾城的寂寞和深沉。
  • 小學語文考試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詞語的理解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閱讀理解畢竟考察的知識點頗多,在這裡咱們就一點一點來講解吧!今天咱們先說閱讀理解中的常見題目: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3-1 閱讀中詞語理解的答題模版——表面含義我們考試中常會遇見理解/分析/解析文中某一句的的具體哪一個詞語的含義。
  • 2020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項提高訓練--成語詞語運用歸類與練習
    望文生義   成語屬於固定短語,其意義一般不能從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斷章取義,只能把它作為整體來理解。   【例句】各部門要有全局觀念,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的做法是不對的。   【分析】「目無全牛」出自《莊子養生主》,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例句卻把它理解為了「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2021年中考語文仿寫句子專題訓練(16)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仿寫句子專題訓練(16),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仿照例句,從「快樂/憂傷、順境/逆境、得意/失意」三組詞語中,任選一組仿寫句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中考語文、數學、化學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指導意見來了
    年語文中考總體仍參照2019年的命題原則及思路,試題板塊、題型等將與去年保持一致。同時,為了推進語文教學改革,深入貫徹落實統編教材的要求,在考查的方式和內容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具體體現在:詞語的考查重點為統編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詞語,綜合性學習考查內容回歸統編教材內容,名著閱讀和古詩文考查篇目略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