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常常幻想著自己無所不能,就如神筆馬良哆啦A夢一般能夠變出所有想要的東西
----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一下人仔小濱的製作過程,算是工作室目前為止作品製作過程記錄最為詳實的一件作品了,也是風吟鎮系列的第一彈,希望能對正在努力研究製作人物手辦作品的朋友有所幫助,如果不嚴謹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然後要說抱歉的是,之前一直說有這麼一篇完整的製作過程文章,比較針對於新手和初學者,但是wf之後事情就徒增了許多,作為主創的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所以這篇問問文章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是我對不住泥們
我相信各位看官應該能夠體諒的吧, 哈哈,那麼就話不多說了,開始進入正題吧
前排提示:多圖多字大長篇
請您自備零食餅乾細細品味
同時注意流量消耗哦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來介紹一下我所用的工具材料吧,新人準備好氪金辣嗎?
材料選用
主要的製作材料是美國土和軟陶,輔以少量的AB補土和一些綜合材料
我用的美國土的年份有點久了,硬到掉渣渣,沒有軟化劑基本上如同在銼鐵,而且純美國土烤出來會比較脆,做細一點東西特別容易折斷,這一點特性讓人十分藍瘦
因此有些原型師會選擇將做好的原型用不同溫度配合相應時間...烤得稍微焦一點,以達到加強韌性的作用,比如魔火和小路的作品就用到了這種方法,類似於低溫慢烤和高溫燒制,不過這種做法聽起來就有點考驗原型師的經驗和操作,新手在沒有指導下操作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春雨老師的介紹下,我的做法是在美國土中混合國產軟陶增強韌性,軟陶也是國內一部分原型師會選擇使用的製作材料,相對於美國土而言 ,要便宜得多,但是彈性略大,導致其塑性形相對較差,試想一下,你用力摁下去之後泥又彈回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至於說兩者混合比例,我用了這麼久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比例,因為年份不一樣美國土和軟陶的硬度就不一樣,通常是美國土硬,軟陶偏軟,越硬的美國土就需要越多比例的軟陶去中和硬度,實在拿捏不準的可以先1:1混合再進行調整。
(可以混合多種比例的備用,因為不同製作階段對泥硬度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就好像畫一張素描也需要換不同硬度的鉛筆一樣,做手辦往往前期大型軟點好用,後期雕細節時則硬一點好用)
基本工具大致就雕塑刀,刮刀,壓痕筆,油刷用的較多一點,當然隨著功力等級的提升,對工具的要求定是越來越高,往往想要的工具只有通過自己雙手打造了。
雕塑刀的選用比較簡單,準備大中小三把即可應付絕大多數的製作工作,當然最好是選用不鏽鋼製的刀,木質的陶藝刀對於美國土來說基本派不上用場,因為在泥上面拖過就會留下很多肯窪不平的痕跡,這是要注意的一點。
此外,刮刀的選用最好是選擇有一面帶齒的那種,因為刮泥的速度會比較快。
其他的例如記號筆、模型鋸、剪鉗之類的用途應該很直觀了吧,至於其他工具,還是等到接下來的製作過程中再一一展示把
----
聊完了材料和工具,就要準備正式開始製作了,在捏制之前,最好還是將想要製作的人物最終效果畫出來,這張畫就叫做設定圖
這件作品本來是畢業設計繪本故事中的人物,所以在形象上基本上比較確定了
不過手中的小電鑽和背著的能量瓶還是臨時想出來的,哈哈。
但是此圖還是不能直接作為實際施工圖使用,因為人物還帶有動態,施工圖的要求是和實際尺寸一致,而且是標準不帶動態的三視圖,最起碼也得是標準正視圖,這一點稍後會說明。
在腦海裡設想情景,想像出作品到底要傳達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然後可以將其畫出來,這張大概就是最後的效果圖了(不過有改動)我想要的人物擺出一個比較得意的神情,配合展示出其一部分道具,暗示出他的身份和正在做的事情(造飛機?)
也可以用pose人偶輔助,凹出想要的動態,然後擺在一旁作為參考,這樣會更加直觀
話說這個人偶對於姿勢參考還是十分有用的,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人手一隻
當時因為時間關係,當時沒有仔細畫三視圖了,就直接用草圖代替
拿出10號鐵絲沿著草圖上標註的關節點彎鐵絲,這就是為什麼說施工圖不能有動態,且要和實際尺寸一致。
上下半身各用一根完整的鐵絲彎曲,接著在重疊的地方用22號細扎絲紮緊即可
頭部我預先做了一個分件的接口,所以就暫時沒做頭部的骨架了。
接著用22號細扎絲將骨架纏繞一下,這一步的目的呢,就是讓錫紙等填充物能夠更牢固的附著在骨架之上。
(關於填充物的選用,之前也做過一些試驗,錫紙或者ab補土是肯定可用的,油泥或者超輕粘則不行,因為高溫烤制之後會導致其膨脹爆裂而出,那麼原型基本上就毀了,而ab補土價格並不便宜,所以綜合起來看還是錫紙好用啊)
插上頭部,凹出預想的造型,接著就到了最為關鍵也是最有意思的上泥塑形環節
按照基本的人體結構捏出大型,因為全身基本上被衣服所覆蓋,所以並不用做出非常精準的結構,設定上也是一個初中二年級少年,所以也不會有太誇張的肌肉,不用做的想他表哥那般健美的身材,更不會像牛先生那樣壯碩==
《逐風少年》 《The Monster》
基本形體捏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就可以送入烤箱烤制了,烤箱的選擇倒是沒太多講究的,儘量不要選擇那些雜牌子就好了,因為溫度可能達不到標註的溫度,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備一個溫度計,不過不是那種測體溫的水銀溫度計哦
做這種巴掌大的小人物,10升的迷你烤箱就夠用了,小巧不佔地兒,主要是省電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斜眼笑)
把溫度設置在100攝氏度左右,因為泥的厚度都不是很厚,所以烤5分鐘的樣子就差不多了
如果感覺動態還要加強一下,可以像這樣切道口子再掰,這裡想把腰身再向後仰一點,所以前邊切條縫,後邊要把多餘的泥都切掉,否則很難掰得動的。
介紹一個加熱硬化後切泥的小技巧,準備一個小熱風槍,300W的那種,對著要入刀的部位距離5-10釐米,加熱個10秒左右,加熱後的泥會帶有彈性,切進去有點像在切軟橡膠。
熱風槍對於局部的加熱固化還是非常好用的,同樣是加熱個10秒左右,加熱久了多半會直接起泡,需要點經驗才能熟練掌握
整體動態感再加強,胸腔下沉,腰後仰,接著用泥再將該填的地方填住即可
填好後用可以用剪影的方式觀察一下(看起來應該是個打架很厲害的初中生)
基本形體製作完後就可以往上製作細節了,這次我們從鞋子開始,沿著腳底貼一圈泥,然後塑造出靴子底的形體(不好意思這個過程忘了拍照了)
接著就像這樣。注意要把握好鞋型、腳尖上翹的角度等等
1;1混合一點AB補土,捏出靴筒,這種東西用AB補土做會特別堅固
靴面靴底基本上完成,注意做出右腳腳掌彎曲導致的斜面摺痕
下面進入頭頸部的製作。頸部有一個預先安裝的接口,從外面切開泥就能將頭部取下,為的是方便接下來的頭部製作
捏出鼻子耳朵眉弓的大型,塑造五官等細節的時候就可以準備相對較硬的泥了
用尖頭的矽膠筆配合小的雕塑刀雕出耳朵,這一步沒啥太多技巧,用對了工具找好了參考圖耐心雕就完了
接下來進入手部的製作,首先用22號細鐵絲擰一個手部的骨架(兩根一起擰成麻花狀),手腕的部位切一小塊2mm的膠板準備做手腕分件的插樁
彎出手部的動態,手指的地方稍微上翹一點增強動態張力
然後用筆刷給手腕接口的膠板上塗滿油(用凡士林、離型劑、食用油都可以)這裡用的是美國土軟化劑
然後將插樁插入AB補土做的接口之中,用一個卡鉗夾住固定住這個角度,等待4-6個小時後補土固化後即可取出
配件道具製作
在這等待AB補土固化的4-6個小時裡,做一點小配件把,這次要準備的新材料包括卡紙,牙籤,ABS膠棒等等
畫一個大概的草圖,依然要注意和實際尺寸保持一致,然後準備合適粗細的膠棒
將各個部件組合粘貼在一起,然後用卡紙刻出鏤空位置,再貼上,效果如下圖所示
用同樣的方法做出另一個配件--工業風背帶式圓筒狀移動電源(名字有點長==)
用502或者5400塗抹固化卡紙,在按出釘印,泥塑加上細節,做出移動電源的背帶
好了,時間好像過得有些久了,
我們再回到左手的製作中去
首先將固化後多餘的補土削掉,然後用砂紙等工具打磨出合適的形狀和粗細
把手掌從手腕接口中抽出來,如果油塗到位了這一步是非常輕鬆的,然後在手掌心的位置用補土做上填充
準備製作右臂的分件,首先將肩膀以下的位置切開,切下來一段5-8mm寬度的手臂,之所以切這裡是因為人物的落肩外套肩線的位置,能夠用作分件的接縫
然後像之前做左手手腕接口一樣,用膠板做好插樁塗上油插入這個洞,等補土幹了拔出來分件接口就做好了(抱歉這些也忘了拍照==不過應該很簡單對吧...哈哈)
設定上服裝搭配為T恤、外套、背帶褲以及手錶,製作順序基本上是從裡到外,那麼首先從最裡面的T恤開始做起
先做出衣領,泥塑圍著頸部做出薄薄一層厚度,然後用尖頭的矽膠筆刻畫出衣領的紋路
褶皺的基本形體塑造完後用矽膠筆抹平痕跡,還可以配合筆刷刷上軟化劑將表面刷光滑平整
接著用工具刻畫出走線等細節
做這種形體最好是找到合適的素材參考,如果不好的話建議找小夥伴當模特拍照片作參考哦
頭髮和頭部依然是要做分件,加熱後沿額頭髮際線和後腦勺頭髮分層交接出切開
完整圖
外套的製作難度有點高,但難的不是外套本身,而是外套和身體的分件製作,研究了很久最後還是選擇了將整個外套拆分下來,這樣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對於翻模和塗裝上來說,會帶來很大的便利性。
首先直接在身體上塑出外套,衣袖的蓬鬆感要做出來,用小的雕塑刀做出肘部堆疊的褶皺
按照計劃右隔壁從肩線的位置切開做分件
背面,雙臂和一部分後背已經被切下來了,接著就是重複一下分件接口的製作過程做出外套和身體的插接口
外套取下來就像圖中這樣,做一個小手錶將手和手腕分件的縫隙擋住
外套製作完畢後服飾部分基本做完了,將所有的東西組合一下
外套拉鏈的位置用AB補土延出一條邊遮擋住分件的縫隙
基本製作過程就是這樣了,當時因為畢業展和WF展已經迫在眼前了,還有一大堆東西等著去做,這個小人仔都是五天左右的時間廢寢忘食爆肝做出來的
回顧這個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也開心。
哈哈,能和工作室小夥伴們一起戰鬥才是最開心的!
那麼工作室其他大佬在做什麼呢?
---雛蜂飛行器的發動機部分
頑途工作室的模型大佬F2製作的發動機模型,也是純手工的哦,反正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我是震撼到了,你們呢?
咳咳,好了,視線回到我們的中二少年小濱身上,下面欣賞一下小濱的偽高清圖集吧!
幾個大老爺們摸著並不熟悉的攝影機渣拍出來的官圖,大家就將就著看看吧,下次再好好拍美一點,哈哈
原型製作完後就要進行翻模工作,翻出來後方可進行塗裝等後期處理。
翻模,分模具製作、注膠、修模幾個主要的環節,這一套搞下來,挺麻煩的。而且對工具設備的要求還挺高,材料也比較貴,所以就不做教程啦,還是不建議在家裡嘗試哦,搞得家裡像個化工廠的話,就是媽見打,爸見踹系列了
所以大夥看看圖就好了(斜眼笑)
失敗後留下的屍體們...慘不忍睹,成功者的樣子都差不多,失敗者的樣子就千奇百怪的,哈哈
----
翻好的件修剪下水口,打磨下合模線,然後用補土將氣泡補好,最後打磨平整即可
小小的一隻零件數量還是有不少的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整出來的5個,臨展的時候還遇上了感冒,這可能是最無力的時刻了叭
wf的時候有一隻是塗了顏色的,但是還是由於時間倉促,沒有仔細塗好,所以後續的上色版將會重新仔細上過,屆時再發文展示把,敬請期待~
商品信息:
尺寸:高157mm(不含底座)*寬82mm*厚82mm
灰模全款198
意向金98
此款出貨量也不大,先到先得哦
頑途模型工作室官方微店 掃碼預定
最後的最後
想看到更多作品動態,或者交流手辦,
模型,玩具的朋友,也請加入頑途工作室的交流群
進群方式,關注頑途公眾號,點擊小菜單"我要入群",添加好友後申請入群即可
我們等你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