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蘭生活通,微信平臺,東蘭的生活信息都在這裡。新聞信息、身邊事,求職招聘,二手車信息等,記得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入我們哦。想爆料身邊事請加小四微信 1306657005
沙沙沙……房間裡傳來聲音,像極了春雨聲。
「這是我的『寶寶』們在吃飯,是蠶蟲吃桑葉的聲音。」東蘭縣泗孟鄉生滿村滿上屯村民黃桂發指著一樓左邊的房間,幽默地說,聽到蠶寶寶吃桑的聲音,比聽到自己孫子吃飯的聲音還開心。
群眾在觀察桑蠶飲食情況。
今年是黃桂發養殖桑蠶的14個年頭,如今他已成為鄉裡的養蠶示範戶之一。
生滿村地處半石山半土坡地區,全村共有433戶1832人,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5畝。根據桑樹耐旱、耐瘠薄的特點,當地黨委、政府鼓勵該村群眾利用山地種植桑樹。
生滿村桑葉基地。
2004年,種桑養蠶宣傳開始走進生滿村;2005年,該村在政府的引領下,開始了第一批桑蠶養殖。那時群眾幾乎都沒有技術,害怕花費精力又虧了錢,很多農戶都是持牴觸的心態。
2016年以來,政府免費提供桑苗、不定期開展技術指導、有時贈送化肥或農具,加上桑蠶產業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了這個養殖隊伍。現今,全村共有桑園面積567畝,涉及143戶592人。今年上半年,全村養蠶1018張,養蠶總收入194.6萬元。
「村部附近的12個自然屯,幾乎戶戶種桑養蠶。」生滿村村委委員、婦女主任黃小寧說。
生滿村拉高屯的黃盛是村裡唯一一家小蠶共育戶,他做小蠶共育已經14年了。「小蠶對桑葉、溫度、溼度和衛生的要求更高。」黃盛邊餵食桑葉邊說道,村裡的桑蠶養殖戶幾乎都在他這裡預約訂單,不時也會接受隔壁村的訂單。「近些年養殖戶越來越多,2018年我們家有17萬元的收入,累並快樂著。」黃盛忙得不亦樂乎。
群眾查看家中即將出售的蠶繭。
桑蠶產業是全市「十大百萬」產業之一。泗孟鄉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農技人員包幹到各村做好技術指導,著重培養一批種桑養蠶示範戶、典型戶;通過轉包、承租等方式有償轉讓給懂技術、善管理的養蠶能手,以進一步提高種桑養蠶的規模效益。泗孟鄉政府把生滿村的養蠶經驗作為典型示範,以示範帶頭的作用,推動全鄉蠶業的發揮。截至目前,全鄉桑園面積有3000餘畝。
來源:河池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韋玉廈
更多東蘭本地信息,就在東蘭生活通,微信平臺,身邊事新聞資訊,求職招聘,便民信息,二手市場,長按下面二維碼,記得加入哦,東蘭人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