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可以在下方討論區說一下你們的看法呀,覺得寫得還不錯的點個關注點個讚哦!
《信條》是一部動作驚悚特工片,一上來就進入了諾蘭體系之中,電影的線索就藏在角色的對話和故事情節之中,而且會顛覆我們對時空的習慣認知,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時空的變化無非就是穿越,而信條則不同,一旦錯過或者搞不明白,就會導致後面的劇情看起來毫無頭緒。
大多數人都把時間看做是一種直線式,不可反轉的存在,而在諾蘭的構想中,時間變成了極易駕馭的曲線,可以隨意彎曲,扭曲,並行甚至逆轉。看不懂《信條》,絕對不丟人。除非你提前做足了劇透功課,否則諾蘭就沒打算讓觀眾一遍就能看懂。這部影片涉及的概念就很深,逆熵,時間倒轉,時間鉗形運動,祖父悖論等,劇情呈現多線,迴環敘事,不同人物之間證逆視角的無縫轉換,而且劇情留白,很多需要自行腦補,所以這是一部可以稱之為燒腦到極致的影片。
《信條》大眾眼中的片名,而實際原名叫《TENET》,這個片名包含了許多含義,首先片中神秘組織的名稱就是這個。而且,你仔細觀察這個名字,你會發現這個詞正逆寫都是一樣的,這是在暗示什麼?這個詞曾出現在龐貝古城的一塊塞託方陣上,而石碑上的詞也構成了這部電影的主幹。
首次任務失敗:一群蒙面劫匪闖入烏克蘭一個歌劇院劫持人質,其實目標就是要搶奪一個裝有神秘物質的手提箱。男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搶奪手提箱,但任務離奇失敗,男主角為了保護秘密而「被假死」。
加入「信條」:男主角在假死後被救,變賦予了新的任務,通過科學家,從射出的子彈倒著回到槍膛的的實驗中了解到「逆轉時間」的概念,並被告知整個世界可能因為逆轉技術消失。「死去」的他從此不再有身份,所以加入信條組織成為無名氏,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轉時間毀滅。
調查反派:無名氏與特工搭檔尼爾開始搜索俄羅斯寡頭薩特,他通過妻子凱特的藝術品交易生意將非法資金洗白,於是兩人開始通過凱特接近薩特。而慢慢交往,他們發現凱特也對一直控制她和兒子麥克斯的薩特充滿了怨恨。無名氏讓凱特幫助他們見到薩特,而作為交換,無名氏把凱特母子從薩特的控制當中解救。
飛機撞倉庫:無名氏與而你為了尋找薩特藏著的逆時間設備,用飛機撞毀了可能藏有設備的倉庫,從而引發火災打開安全通道,製造進入倉庫的好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神秘十字轉門,同時遇到兩個裝備齊全的神秘逆時間者的阻擋,計劃失敗。
時間逆轉機器:通過調查,無名氏的值神秘十字轉門其實來自未來,是一臺能夠進行時間逆轉的機器,薩特想利用這臺機器中心規劃時間,而開場烏克蘭劇院人質事件其實就是薩特在幕後策劃的,目標是裝有鈽元素的手提箱,但是手提箱落入烏克蘭軍方手中。
互鬥心機:無名氏偽造前外交官的身份,在凱特的幫助下接近薩特,薩特製造事件想殺死薩特,但無名氏認為薩特身上有太多價值和秘密都沒有給解開,因為秘密涉及未來人類世界的存亡,所以他救下薩特,隨後鬥智鬥勇,了解到了鈽元素是組成時間機器的重要元素,但烏克蘭軍方不打算與薩特進行交易。薩特利用無名氏從運輸車隊中搶到鈽元素,在給自己,而無名氏也將計就計。
高速路之戰:在高速路上,無名氏和尼爾以及其它信條組織的特工合作,剛在烏克蘭一方截獲鈽元素,薩特便出現,他們利用逆轉時空技術和凱特作為人質,得到戰利品。無名氏也利用逆轉時空在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穿梭,不但救了凱特,還知道了薩特的真實身份和他要毀滅世界的陰謀。
最後成功:為了阻止薩特毀滅人類的行為,無名氏和尼爾以及凱特來到薩特的基地,利用逆時間完成任務,搶掉了薩特手中的時間炸彈,最終阻止了人類時間的逆時間中滅亡,而尼爾的身份也將揭曉,他們此時執行的任務和影片開始烏克蘭歌舞劇時間同步,呼籲首尾概念相同。
再來影片中的道具:首先來看一塊出土自龐貝古城的塞託方陣,時間大概是公元一世紀,這塊石板上寫的是拉丁迴文詩,意思就是時間之輪的旋轉,而幾個單詞本身也是正逆相應。而《信條》,不但借鑑了其結構,幾個關鍵詞也來自這石板。
Sator:是反派Andrei sator的姓氏,來自未來,想用時間炸彈毀滅人類。
Arepo:是贗品畫匠的姓氏,預示著神秘
Tenet:信條組織,也是影片的原名。
Opera:指歌劇院交戰,也是男主引誘反派見面的密語。
Rotas:輪轉,同時也是建造公司的名稱,似乎暗示著這家公司與反派有關係
地理位置的選擇,奧斯陸意為上帝的山谷,是反派秘密事業的所在之地。
時間炸彈:在以及毀滅的未來,一個喪心病狂的科學怪人利用時間逆轉技術製造出炸彈,可以讓時間逆轉,人類文明將受到毀滅打擊。薩特搶走的鈽元素,是組成炸彈的最後一個零件。
時間閥門:電影中一共四座十字時間轉門,他們分別為紅色和藍色,可別可以進行短暫的時間正逆進程。
而看懂信條我們需要先懂哪些?
熵:這個詞最早出現自熱力學,就是描述一個系統內在性質的改變。後來這個詞被延伸到很多的領域,根據熱力學定律,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轉到低溫物體,比如火旁邊放一桶冰,不久後冰就會融化,能量之間是有運動方向的,兩個能量的流動是由兩個物體的熵來決定。而電影中的女科學家發明了惡意逆轉熵的技術,從而可以進行逆向操作,比如子彈能倒射。
時間鉗形運動:也叫時間夾擊,就是我們正常生活,突然一群從未來生活的人回來告訴我們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使我們知道將來的事情。片中反派就是處處領先一步,因為反派熟悉這種時間鉗形運動手段。
祖父悖論:是一個科幻小說家提出的,就是假如你穿越回曾經殺死了你的祖父,那你是怎麼出生的?如果沒有了你,你又怎麼回去殺死他?這是一個無解題
這部電影看得真是頭暈目眩,不過好在這部電影沒有涉及到平行時空,不然可能就真的燒掉腦袋了。諾蘭也說了,信條中的一部分畫面和一些敘事技巧在他的腦中構思了很久,差不多十幾年,比如子彈從牆上飛回槍裡,這是他在《記憶碎片》中展示的,但這次他做的更具體,更加證實。所以別人十幾年的構想,你想看一遍就懂,真的很難。很多東西我們只能試著去感受它,知道它的存在,不是去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