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白切雞,老嘉興人都會想到一個名字—小來寶。曾幾何時,小來寶白切雞是嘉興公認的好吃。小來寶本名範金洪,1938年出生,2005年去世。範家有兄弟姐妹6個,範金洪排行第二,大哥有個小名叫大來寶,他自然被人叫小來寶。
小來寶父親一輩從蘇北來嘉興謀生,住在嘉興宣公路一帶。家境貧寒,身材瘦弱的小來寶沒少被欺負,書也沒讀幾年,就出來謀生了。他做過小工,拉過板車,後來在嘉興油廠找到一份做菜餅的工作,一個月工錢三十多塊。當時誰也沒想到,小來寶這個名字會在嘉興出名。
在嘉興油廠做了兩年,小來寶覺得工錢太低,他想多賺點錢。於是和一個嘉興師傅學燒白雞,但他覺得師傅手藝一般,又跑到大上海的小紹興白雞店,偷師學藝。正是這次選擇,讓小來寶走上了人生巔峰。
1979年,小來寶白雞店開張,一開始只想做做看的小來寶燒出來的白雞來得個好吃,深受大家歡迎。一時間成為嘉興城裡名頭最響的熟食店。白雞店一個月的營業額達到三千多,那會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元。小來寶一個月賺的錢頂得上一個工人兩三年的工資。
白雞賣得好,得益於小來寶的嚴格把關和做人之道。
清爽:雞一定要處理乾淨,必須要弄得清清爽爽。不弄清爽的雞,燒出來的味道不一樣。
味道:必須要鮮、嫩、美。鮮就是味道要鮮,不僅肉鮮,湯更鮮。雞湯可以煮麵條也可以加入粉絲或者餛飩。嫩就是雞肉要嫩,即使老年人,牙口不怎麼好,也能咬得動。美就是外形要美,雞要完整,不能破皮。
一視同仁:做生意要一視同仁,窮的不能看不起,富的也不要去拍馬屁。大家來買白切雞是看得起自己。你如果區別對待,那人家以後就不來了。
不過小來寶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打牌,賺到錢了,他手就癢了。還有就是讀書不多,思想比較保守,當時好幾個大老闆來談合作都被小來寶拒絕了,他覺得守著一個小店已經很不錯了。
過了沒幾年嘉興的熟食店越來越多,文虎醬鴨和文達燒雞出名了,嘉興人選擇多了,小來寶白雞店生意自然少了很多。加上小來寶沉迷打牌,在生意上花的心思不多,漸漸的就被市場淘汰了。弄到後來店也倒閉了,小來寶只能去別人店裡打工。
2005年,窮困潦倒的小來寶離開人世。其實他不知道的是,2004年有個姓孟的女士註冊了小來寶商標,2012年孟女士又把小來寶商標轉給了他人。據說轉讓價20萬左右。
小來寶沒想到的是,自己辛苦半輩子創下的名號,最後成為別人賺錢的工具。現在嘉興雖然還有小來寶白雞店,但要說正宗,已經談不上了。加上其他連鎖白雞店的大量出現,小來寶白雞無論在規模和口味上都沒法和別人比。
小來寶白切雞,文虎醬鴨和宏達燒雞曾被稱為嘉興的「兩雞一鴨」,如今也是物是人非。宏達燒雞兩年前連資產和品牌一起賣給了別人,小來寶商標也不屬於創始人,現在就剩一個文虎醬鴨還算不錯。
朋友們,你們對小來寶白切雞還有印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