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咖啡硬重啟,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故事

2020-12-25 商業與生活

「你們看到了許多關於「連咖啡關店」的新聞,都是真的。說實話,這個過程非常艱難。萬幸,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又回來了。」

9月3日,連咖啡的微信公眾號「連咖啡微服務」發布了署名為「硬重啟中的」的文章《消失100多天後,我回來了》。

今年6月初,連咖啡曾陷入了關店風波。但在沉寂三個多月之後,它又正式宣布回歸,並且不再局限於現磨咖啡,而是進入了一個包括速溶、即飲在內的更寬廣的咖啡零售賽道。

作為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品牌,從早年依靠微信小程序拼團「冷啟動」,到此次「硬重啟」復活,連咖啡的創業經歷,其實也是中國咖啡創業市場的一個縮影。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曾說過,創業之路就像推開一扇門,外面是漆黑一片,這條路是不清晰的,是一邊摸索,一邊認知,一邊修正的過程。

回看過去6年,連咖啡一直在不斷的自我修正。但是,雖然經歷了多次重置,它的決心沒有變化。「我們依然想要書寫中國咖啡自己的故事。雖然這並不容易,但很有意義。」

一個中國咖啡企業的浮沉

2014年,美團還沒正式進入外賣領域的時代,王江就注意到了一個現象,購買星巴克的人一半以上會選擇帶走,而不是堂食。為此,他創立了連咖啡,為星巴克、Costa等連鎖咖啡品牌外送服務,想驗證外送咖啡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早期的連咖啡,通過微博、公眾號,甚至電話,從各種渠道接收用戶購買星巴克的外送訂單,組織團隊代購咖啡送到用戶手裡。一年時間,就擁有了穩定客源,日訂單就達到了小几萬。有數據顯示,當時,星巴克全天3%的訂單都是由連咖啡送達用戶手裡的。

王江總是能夠敏銳的洞察到市場的變化。2015年,在美團和餓了麼開啟一場外賣補貼戰爭之前,連咖啡推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並全面暫停了星巴克的外送服務。雖然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讓連咖啡暫時失去了一批星巴克的忠實用戶,但也讓連咖啡成為當年眾多代購星巴克平臺中唯一生存下來的選手。

之後的兩年裡,連咖啡不斷的自我調整,在線上通過微信服務號引流,在線下以類前置倉咖啡站點代替門店,並在 2017年初解散了自有的配送團隊,進一步降低了配送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公開資料顯示,連咖啡在2017年實現了整體盈利。

此時,隨著新零售等概念的興起,風險投資界開始注意到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大批創業者不斷的湧進來。

IT桔子數據顯示,2018年左右,中國市場共計有143個咖啡及咖啡館品牌續存,共計發生20起投資事件,交易金額超過了10億元。最典型的就是瑞幸咖啡在2018年完成了2輪融資,獲得超過4億美元的投資;而連咖啡在2018年也有來自啟明創投、高榕資本的1.58億的B+輪融資。

市場的裹挾之下,連咖啡也走過一段燒錢的彎路,把補貼和門店擴張提上了日程。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已有400家門店,在咖啡售價上,也從之前的每杯售價20元多,降至了十幾塊錢。

但是,2019年開始,資本市場悄然降溫,王江夜很快又意識到了自己可能走錯了方向,逐步關閉了部門盈利能力明顯不足的門店。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眾多行業的發展步伐。尤其是線下的現磨咖啡生意一度暫停,這也使得連咖啡陷入了關店風波,業務一度陷入停滯狀態。直到9月,連咖啡再次回顧公眾視野。

回看連咖啡過去的六年,從代購星巴克到自有品牌,從線上零售到門店,從微盈利到虧損,從擴張到關店,從消失到硬重啟,其實也是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寫照。

而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輸贏在牌桌上,只要不下牌桌就有機會。

不斷走出舒適區,找到新賽道

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現,重新改了全球的零售格局。

受疫情的影響,線下零售實體的發展一度受阻,陷入關店危機。作為上市速度最快的咖啡零售品牌瑞幸也因此被掀起了一場退市危機。眾多的自助咖啡機、「現磨+配送」的模式的參與者也都在市場上逐漸失去了聲音。

但與此同時,偏於線上零售的速溶咖啡品牌吸引了投資方注意力,包括三頓半、時萃secre等。2020年天貓618的數據顯示,三頓半躍升為衝調大類榜首,排在它後面的店鋪,有雀巢、星巴克家享咖啡。

三頓半的投資方,峰瑞認為,硝煙四起的現磨咖啡市場即便增長很快,也只佔中國咖啡市場的 15-20%。相對不起眼的速溶咖啡,卻佔據 60-70% 的市場份額。

顯然,這是一個更大的咖啡市場。此次,「硬重啟」的連咖啡,把業務方向也瞄準了門店業務之外,這塊此前未曾觸及過的領地。

根據連咖啡介紹,在產品方面,在保留部分咖啡業務外,還將推出但不限於膠囊、濃縮液、凍乾粉、冷萃液、瓶裝咖啡等預包裝形式,意味著連咖啡正式進軍快消飲料行業。

在布局渠道上,除了此前的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以外,連咖啡還將在天貓、便利店、加油站等渠道布局業務。另外,連咖啡還強調,產品的配送範圍變成了物流範圍,服務地理位置也從北上廣深轉向了全國各地。

這一次,連咖啡真的要大變樣了。

連咖啡創始人王江的履歷十分的豐富,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也是美團、e代駕、UC瀏覽器的天使投資人。他非常的了解創業規律,也知道一個企業會經歷怎樣的挑戰。

王江曾表示,一個有經驗的創業者是不看周期的,不會去想風口在哪裡,創業者只計算時機,計算趨勢,計算自己的能力。

而回看連咖啡的創業故事,從星巴克外送,到自有品牌,從開店到關店,從線上到線下再重回線上,從現磨到快消飲料,正是一個創業根據市場的變化和自己的能力,不斷的自我重置,自我重啟,不斷走出舒適區,找到新賽道的故事。

創業從來沒有什麼輕而易舉。只有深耕行業、洞悉行業本質的創始人,才能有深刻的用戶洞察,找到屬於自己的賽道。

世上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雖然連咖啡走很多彎路,現在他們對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

發布第一款回歸新品的當天,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張洪基通過朋友圈表示,新品雪克雪克能量咖啡,5個小時在私域的銷量就達到了100萬。作為一個新品牌,能夠在第一天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也是連咖啡過去6年積累的結果。

咖啡依然是一門好生意

有人說,中國的咖啡故事是瑞幸鼓吹出來的,中國其實是個頑固的茶社會。這種說法顯然故意忽視了年輕人的飲食習慣正在發生的改變。

就在這兩個月,有著351年歷史的同仁堂也進入了咖啡市場,它的門店因為「咖啡杯裡泡枸杞」,成為網紅打卡點。同仁堂知嘛健康的負責人表示,選擇咖啡店作為切入點,意在迎合年輕人需求。

同仁堂調研了解到,咖啡賽道本身就有著比較廣闊的發展空間。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咖啡市場的整體消費量每年都會有10%左右的上漲空間,到2019年人均消費量達到7.2杯。

而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在2020財報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在全球同步關閉北美市場400家門店的同時,中國將新開至少500家門店,而中國也將超過美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星巴克市場。

顯然,在中國,咖啡依然是一門好生意。

今年天貓618的數據顯示,咖啡類產品依舊受到用戶追捧,其中全行業咖啡類產品僅耗時12分鐘即超去年首小時。

實際上,天貓也注意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並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幫助各種咖啡新品牌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天貓超級品類日已經連續幾年都設立了咖啡專場,聚合各新銳咖啡品牌的力量,共同造勢。

在一些新銳品牌的創始人眼中,天貓已經成為一個大的通路。原來需要通過100個連鎖店去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要一個天貓旗艦店再加上B站、微博、小紅書等就可以全生態的去觸達用戶。

再次歸來的連咖啡,從產品到渠道都已經進行了「大換血」,尤其是渠道上,天貓旗艦店與微信公眾號一起成為了主要貨架。這也是對零售趨勢的洞察。

值得注意的是,連咖啡提到,「和中石化易捷聯手的『易捷咖啡』,是我們的另一個作品。中國的加油站咖啡,這會是另一個全新的精彩故事」。

可能了解易捷的人並不多。但是,背靠遍布中國3萬多家加油站,易捷是中國真正的便利店之王,坐擁2.7萬家便利店的易捷,全年收入超600億元。

將線上資源歸攏重組,瞄準咖啡零售新賽道,同時將過去的線下資源全部注入到易捷咖啡這一獨立品牌中去,或許,這才是連咖啡「硬重啟」的全部真相。

《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從全球市場上來看,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

如此巨大的中國的咖啡市場,不可能只有星巴克,更不可能沒有一家中國的咖啡品牌。

至於連咖啡會不會是那一家中國的咖啡品牌,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專訪連咖啡張洪基:關閉線下門店後,如何靠零售「硬重啟」?
    帶著這些疑問,我和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張洪基聊了聊。01、連咖啡的新品,賣得怎麼樣?9月8日,連咖啡的第一款零售產品「硬重啟」防彈咖啡,通過公眾號低調上市。對於此次硬重啟,連咖啡有很多改變,第一個是團隊的心態:「我們從來沒有對未來這麼有耐心過」,張洪基說,從關店到重啟,這是他們內部最大的改變。第二是做事的風格,把咖啡市場看成一個大坡、長坡、慢坡,不再刻意追求百米衝刺式的增長、擴張。
  •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咖啡品牌?
    而線下門店的全部關閉,也表明了連咖啡從連鎖咖啡品牌升級為一家咖啡零售公司的決心。回過頭再看連咖啡在2019年春季的大規模閉店,似乎從那時起就在今天的決然轉身做鋪墊。「說實話,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但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又回來了。」9月9日,連咖啡回歸後的第一款產品正式上線,代號「硬重啟」。
  • 連咖啡新品「防彈咖啡」號稱「瞬間覺醒、持續高能」 實為咖啡混合...
    中國網財經9月9日訊(記者 賈玉靜)近日,沉寂已久的連咖啡因兩則「硬重啟」的公告推文引發輿論關注。據連咖啡稱,公司已關閉全部門店,且暫無再開的打算;未來將轉型線上,只做預包裝產品,「微信公眾號和天貓旗艦店都是主要貨架,其他電商渠道也會陸續登陸」。
  • 連咖啡「硬核重啟」 轉戰線上換道求生
    日前,闊別100多天的連咖啡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回歸。在回歸的同時連咖啡介紹了新的電商布局。《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再次歸來的連咖啡從產品到渠道都已經進行了「大換血」。連咖啡在其公眾號中表示,門店已經全部關閉,暫時也沒有再開的打算。未來連咖啡發布的都會是預包裝產品,微信公眾號和天貓旗艦店都是主要貨架,其他電商渠道也會陸續登陸。
  • 搖搖瓶,中國咖啡新風口?
    《虛構的萬億咖啡市場》報導中的觀點雖然已經有無數的咖啡先烈淹沒在浩瀚的歷史中,但筆者認為中國咖啡故事尚未完結。一、被質疑的中國咖啡市場?數據來源:Mintel報告在這樣的背景下,給速溶咖啡的升級和創新成了一個新的方向。一家沉浮6年的資深咖啡品牌連咖啡,在消失100多天後,近期帶著零售新產品宣告「硬重啟」,讓咖啡戰場再度熱鬧起來。
  • 咖啡創業,沒有小資
    文 | 螳螂財經 白草「等賺到錢後,我想開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平日裡曬曬太陽、喝喝咖啡,過自己的小日子。」現實中,還有不少人抱著這種愜意的想法,給老闆打工打累了,攢夠錢就立馬辭職開家咖啡店,從此詩與遠方。我一些朋友,就沒少吹過類似的小資情調。下面幾個故事,或許會讓他們對咖啡創業改觀。
  • 【創業說】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對於創業咖啡,我的看法
    編者按:【創業說】是36氪為創業者提供的一個欄目,一個發聲平臺。創業者可以在這裡分享他的創業故事、經驗和觀點。 12月底,籤署完房屋租賃合同,開始快馬加鞭裝修,這會還沒有起最後的名字,公司註冊叫創業之路咖啡有限公司,在中關村西區註冊這個類別的時候還碰到了不少阻力。。。有一天,看微博上一個關於國外車庫裡出現的著名企業的一個帖子,於是靈機一動,就叫車庫咖啡,於是叫了這個名字,註冊了車庫咖啡這個品牌。
  • 中場戰事之後,咖啡再次啟航
    一代教主賈伯斯,後繼有人馬斯克,就連比爾蓋茨也被讚許過為神童,這是哈佛輟學生小扎想想就酸檸檬的地方,更多時候,他的成功被媒體和大眾解讀為努力的範本,以及好運的降臨。在中國近幾十年的大步躍進裡,人們也喜歡這樣的故事。
  • 咖啡也許還有更多種喝法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能量咖啡的這個代餐特點,連咖啡甚至專門推出了「硬重啟·活力早餐計劃」,並給能量咖啡打上了「早餐咖啡」、「扛餓小黑瓶」的標籤。在配方上,能量咖啡增加了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的同時可以增加飽腹感,從而實現代餐的效果。同時,連咖啡集合數萬條用戶反饋,減少了油脂比例,味道上因此變得更加清爽適口。
  • 連咖啡抱上中石化「大腿」,加油站賣咖啡竟比賣油還賺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有牛財經咖啡和石油,這二者之間除了黑溜溜的顏色外恐怕沒有任何共同點。不過,連咖啡與中石化這兩家各自領域裡的「龍頭企業」,最近似乎想挑戰這一傳統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全新的增長點是中石化所急需的,而這個增長點並不局限於咖啡賽道。今年早些時候,中石化還曾在加油站「賣菜」,為北京居民提供優惠蔬菜包;在浙江地區,中石化也試著與盒馬鮮生合作過。翻開中石油的易捷加油APP,其中商品更是琳琅滿目——從米麵糧油到3C數碼,再到禮品鮮花、美妝個護,易捷甚至還為海購設置了單獨的APP。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國內消費者調侃,過去買瑞幸的咖啡只需1.8折,現在買他家的股票也打1.8折。我們不好說瑞幸到底算不算一個好企業,但我們至少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故事講得很棒的企業。從2018年2月到如今,瑞幸講了太多故事。中國星巴克、一年半就上市的咖啡獨角獸、無人咖啡零售、咖啡輕食生態......
  • 隨筆|武漢拿鐵:中國的咖啡故事
    在中國咖啡近兩百年的發展史中,很長一段時間內,咖啡都僅限於達官貴人的小圈子,普羅大眾罕有機會接觸到。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咖啡才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而內陸城市成都的街頭才有了零零星星的咖啡館。其間,中國咖啡經歷了三次浪潮:一、速溶咖啡時代;二、星巴克壟斷時代;三、精品咖啡時代。
  • 瑞幸咖啡的「一千零一夜」,沒有童話故事,只有屋漏偏逢連夜雨
    瑞幸咖啡的「一千零一夜」,沒有童話故事,只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退市只是瑞幸咖啡面臨困難的開始,瑞幸咖啡準備在7月5日罷免董事長陸正耀、前創始人錢治亞等高管,退市後的瑞幸咖啡無法從公開市場獲得資金。這對瑞幸咖啡而言才是真正的「屋漏偏逢連夜雨」,瑞幸咖啡目前有4000多家門店還在正常運營中,但是幾乎每一家門店都沒有實現盈利。終究其原因,還是瑞幸咖啡自己做的惡,當初瑞幸咖啡為了快速的擴張市場,為了儘快實現規模化,開始以低價,贈送大量消費券的形式,誘惑消費者購買,10元錢能夠買到2杯咖啡,有時候甚至可以購買3杯。
  • 一杯總理咖啡,一部飄著咖啡味兒的電影
    這部2014年上映的美國紀錄片,通過光和影介紹咖啡的歷史文化及咖啡人通過他們自己的咖啡事業幫助原產地咖啡農民的故事。在張逸龍看來,網際網路+創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還能拉動大學生就業,這也是吸引總理的原因。在全國雙創熱潮的推動下,3W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一站式創業服務生態平臺,目前已布局全國 10 多個城市,完成業態升級,以 3W Coffice 再次點亮大眾視野,圍繞創業者發展6大核心業務。
  • 自曝造假22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
    顯而易見,瑞幸咖啡並沒有並沒有創造一個新型的商業模式,零售的本質和商業的本質沒變,依然是依靠賣咖啡等相關產品來獲取營收,雖然門店成本低,但是營銷成本卻很高,兩相對比非但沒有提升營收效率,反而還將自己拖入了長期虧損的境地。而為了新零售的故事持續下去,瑞幸咖啡最終不得不鋌而走險的選擇了財務數據造假。而這也意味著,這個故事即將畫上句號。最後來說「中國咖啡」的故事。
  • 咖啡在普洱
    普洱盛產世界兩大著名的飲品,普洱茶、普洱咖啡。咖啡給當地農民帶來收益,甚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不少茶農都改種咖啡。但是,當地的咖啡農藝師卻並不鼓勵咖啡種植以犧牲普洱茶為代價。一次次受邀走進她們的飲品店,聽著她們的創業故事,分享品嘗著她們為我研磨的咖啡、衝泡的茶都是無限的享受。
  • 網際網路咖啡節節敗退,連咖啡迎來「瑞幸式」結局?
    但同為網際網路模式下的咖啡連鎖品牌,兩者最終還是走出了一條殊途同歸的道路: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迎來生存危機後,連咖啡也在近日被曝出大規模關店。作為國內首個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有著極高的戰略起點。2017年,成立三年的它便宣布實現首度盈利,成為當時中國咖啡市場上,除星巴克外第二個盈利的連鎖咖啡品牌。
  • 連咖啡大撤退:線下咖啡店,沒有新故事
    今年以來,先是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開始進行門店收縮;接著,COSTA宣布關閉中國區約10%的門店;最近,曾是風光無限的連咖啡也宣布關閉全部線下門店,就連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因為疫情影響宣布放緩繼續開店的步伐。咖啡行業的「關店潮」正與兩年前的「開店熱」形成鮮明對比。疫情下,除了知名連鎖品牌面臨關店困境,一些中小規模的咖啡店品牌的生存更不容易。
  • 榴槤咖啡·眾創空間受邀天津新聞廣播《中國夢天津人》節目(點擊語音即可收聽)
    上午10點,天津新聞廣播《中國夢天津人》節目與廣大聽眾們分享了榴槤咖啡·眾創空間的創業故事,榴槤咖啡·眾創空間CEO王東波與記者展開深入的對話與討論。 在直播中為聽眾朋友們介紹了榴槤咖啡的商業模式、空間特色、獨特的優勢。
  • 連咖啡又陷入關店危機!
    最近,連咖啡品牌又陷入關店危機,6月5日,據《證券時報》報導,連咖啡正陸續關閉在北京的門店。天眼查數據顯示,連咖啡自2014年成立起共完成6輪融資,總計約4億元人民幣。2017年連咖啡首度實現盈利,當時連咖啡是除了星巴克咖啡外唯一盈利的咖啡品牌,目前,上海連享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是連咖啡的關聯公司,該公司的股東包括了啟明創投、高榕資本、鐘鼎創投等。據媒體2019年4月報導,連咖啡完成2.06億元融資,已重新回歸盈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