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做永不凋零的花

2021-02-11 SugarNews



在「女神」被用爛了的今天,張艾嘉卻特別抗拒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當一個人被供上神壇,他就很難做自己了。」十幾年前她約成龍一起吃飯,成龍浩浩蕩蕩帶了一群人來赴約,吃飯的中間,成龍離開了飯桌,過了一會服務員過來說:「成龍大哥已經把飯前付過了,讓您慢用,他先走了。」張艾嘉說:「當時我特別憤怒,他怎麼可以這樣子不尊重人。」後來成龍過生日的時候,她送給了他一個用陶瓷做的小花生,然後把那顆花生晃動的叮鈴鈴響,說:「你看,這麼小的東西它也是有心的。」《念念》劇照

張艾嘉導演的電影《念念》在五一小長假和觀眾見面了,在這部電影裡,張艾嘉再一次唱起了二十年前風靡一時的《愛的代價》。她把自己拍攝電影的片段和二十多年前風情萬種的唱這首歌時的情形剪成一個時長四分五秒的宣傳片,放給臺灣和香港的年輕人看,很多人看完都落淚了。張艾嘉笑著問他們:「你們為什麼哭?是因為我的皺紋嗎?」

電影《念念》宣傳片:

電影《念念》講述了梁洛施所扮演的育美跟張孝全扮演的拳擊手是一對戀人,育美的母親因難產而死,而育美一直生活在母親難產的陰影下,懷孕後內心惶恐不知該怎麼辦,而男朋友因為眼疾面臨著失去做拳擊手資格,心情鬱悶,忽略了育美的感受。育美的哥哥在父親去世以後,想要去臺灣找到育美,開始新的生活。三個年輕人面臨著現實的困境,但是又懷著對於愛和親情的渴望。

在談及為什麼要去拍這樣一部非主流的文藝片時,張艾嘉說:「這部影片其實是在講三個家庭並不美滿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結,關於他們的父母。我不知道大家心裡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心裡最愛的人,往往是跟你最過不去的人,是你最不敢跟她說很多話的人,因為對彼此的期待太多了。當我接到這個劇本時我正準備去做另外一部電影,可是當那個住在臺灣的日本男孩把這個故事拿給我看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絕對不是一個主流的電影,可是我覺得這個故事是應該要被拍出來的。因為它讓我看到一個男孩子對於父母的思念和渴望。」

張艾嘉是一個特別愛家的人,一歲時父親因空難去世,母親再嫁。從小跟祖父母長大,也許是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她有了對家庭的依戀和更深的思考。「你自己成為一個要負責任的家長的時候,你就開始回溯你自己的成長,然後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的教育和影響都來自於你的上一代,如果你跟你的上一代有很多東西還沒有和解,你就會發現很痛苦,那個東西沉澱久了有的時候會變酸,會變苦。」

《念念》女主角選用了頗具話題度的梁洛施,問及選梁洛施的原因,張艾嘉說:「她還那麼年輕,就經歷了那麼多,她需要有人去提點。」梁洛施之前雖然也演過電影,卻大都是配角。張艾嘉找到她時面對的幾乎就是個新人,但是她耐心的手把手的告訴梁洛施如何去演,還把她拍戲的時間安排的很集中,以方便她對孩子們的陪伴和照顧。張艾嘉、羅大佑、李宗盛在李宗盛2007年的北京演唱會上
年輕時的張艾嘉溫柔美麗、活潑開朗,又極具才華,自然吸引了眾多的追求者,蔣經國的二兒子蔣孝武就是其中之一,張艾嘉和樂壇才子羅大佑、李宗盛的緋聞至今也還被媒體津津樂道,和著名導演楊德昌的過往戀情也不時被人們拿出來議論。

而張艾嘉也樂於將自己的情感經歷與觀眾分享,「那時候年輕,喜歡有才華的男人,只要人家一彈琴就被迷得神魂顛倒。可是後來才慢慢發現,有才華的人大都很自我。做朋友會很棒,但是做親密愛人卻會很辛苦。」並且她還不忘勸告年輕人:「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你們在一起,會不會把互相最好的那一面帶出來」。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和曾經的戀人走到一起,但是張艾嘉卻在日後跟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在2007年李宗盛的北京演唱會上她作為助唱嘉賓出現在舞臺上,和李宗盛、羅大佑一起演唱《愛的代價》。在訪談節目上她也從不避諱自己對於楊德昌才華的欽佩和對他早逝的惋惜。張艾嘉不管是對待愛情還是生活,總是無比的豁達和坦蕩。

張艾嘉和前夫劉幼林

張艾嘉的一生中經歷了兩段婚姻,25歲時和當時美聯社駐香港分社的社長劉幼林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相信我自己有一點戀父情結,原因是我一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空難過世,我第一個先生比我大16歲,突然就給了我很大的一個安全感,所以我就認定:就是他了。完全沒有考慮任何其他的事情。他娶了我以後我才發現,婚姻真的不是那麼一回事,不是每天都浪漫到底,而是把你最不好的一面,每天讓他看到,你會發現那是不對的,那時我才25、6歲,我覺得還有好多事情我都沒有做完,我還想拍戲,還想幹其他的事情,有時候出去拍戲,好幾個月都沒有聯繫,慢慢的感情就疏遠了。後來我們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伴侶。」

提起這段過往,張艾嘉內心也充滿了愧疚之情:「我一生中沒有需要對什麼人說一次對不起,唯有對他說。因為當時他已經是經歷過一次婚姻的人,所以他很怕再結婚,突然遇到一個比他小16歲的女人,他可能會覺得很緊張,但是當時我就認定是他,所以最終他還是娶了我。我們幾乎是分開了十幾年,直到我第二次要結婚的時候,我才發覺自己還沒有離婚。」張艾嘉和丈夫王靖雄
1985年在一次酒會上,張艾嘉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富商王靖雄,二人迅速墜入河並且有了愛情的結晶,可是當時的王靖雄已經結婚,並且還有兩個兒子。張艾嘉主動選擇去面對自己的這段感情,她把自己的戀情公之於眾,可想而知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最後,張艾嘉面對未卜的前途,和可能失去演藝事業的風險,在三十七歲的年齡選擇生下了兒子奧斯卡。之後一年,王靖雄離婚,給了張艾嘉一個完整的家庭。那時的張艾嘉對家的渴望特別的強烈,她在參加一檔訪談節目時說:「我特別喜歡那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我曾經的夢想是生五個孩子。」

1972年十九歲的張艾嘉在臺灣主持一檔音樂節目,她在節目上的出色表現被香港嘉禾影業有著「百萬導演」之稱的羅維看中,從此開始了張艾嘉的演藝徵途。去香港後不久,張艾嘉就迎來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在羅維導演的電影《龍虎金剛》中飾演女主角。緊接著,聲名鵲起的張艾嘉又獲得了瓊瑤的青睞,出演了瓊瑤電影《碧雲天》,並且憑藉此片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之後她又和林青霞合作出演了李翰祥導演的黃梅調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當時24歲的張艾嘉在裡面扮演林黛玉,以現在人的眼光看來,有著黑白分明大眼睛和甜美笑容的張艾嘉並不適合去扮演弱柳扶風的林黛玉,甚至後來張艾嘉在節目上說自己演過林黛玉時,惹得蔡瀾、倪匡、黃霑集體笑趴下。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那時的張艾嘉在影壇有多火。在當時,風靡一時的武俠片和瓊瑤的言情片裡都有張艾嘉的身影。


不僅在銀幕上大紅大紫,同時張艾嘉也是70年代臺灣民謠的代表人物,滾石唱片的元老級藝人,李宗盛、羅大佑和她多次合作,羅大佑為她創作了唱片《張艾嘉的童年》,之後她又跟李宗盛合作出版了兩張專輯《愛的代價》和《忙與盲》。

那一時期,張艾嘉唱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童年》和《愛的代價》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張艾嘉當時對這兩首歌極為動情的演繹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的打動人心。二十年後,在新片《念念》中,歷經滄桑的張艾嘉再次重唱《愛的代價》,更是賦予了這首歌新的意義和感受。


八十年代以後,張艾嘉減少了幕前的演出,醉心於幕後的工作,執導了《少女小漁》《心動》《今天不回家》等多部電影,並且自導自演了電影《最愛》,還憑藉此片成為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雙料影后,一時可謂是風光無限。《少女小漁》劇照
豐富多彩的感情經歷,使得張艾嘉在電影裡更多的貫穿了女性的情感表達,她的電影裡有著青春的美麗與殘酷,成年的矛盾與尷尬以及老年的無奈,也正是這些細微的情感特質,形成了張艾嘉獨特的人文電影風格。

有人說,七十年代的女演員都紛紛遲暮,只有張艾嘉卻分分鐘如朝陽,她從二十歲出道至今一直活躍在銀幕上,雖然更多的時候是以演員的身份,但是每次的導演作品也總是讓人稱奇。她自己寫劇本,自己找演員,自己來拍,永遠那麼不疾不徐,就如同她的作品,緩慢的節奏裡卻蘊含著生活的本真。

從剛入行時的七十年代到既做演員又做編劇又做導演的今天,張艾嘉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也經歷了香港電影和臺灣電影的新浪潮時期。每一個時期,張艾嘉都展現著自己生命中最好的狀態。青春時期的漂亮活潑,中年時的老成持重,張艾嘉都用影像記錄了下來。她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獻給了電影,電影也回饋給了她優雅而豐厚的人生。


(文章來源:烹小鮮)

相關焦點

  • 烹獨家張艾嘉:永不凋零的花
    在「女神」被用爛了的今天,張艾嘉卻特別抗拒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當一個人被供上神壇,他就很難做自己了。」
  • 永不凋零的《女人花》,隨風飄落的梅豔芳!
    世人都願花常開,望有故人能常在,故人不見今日景,今時花開思故人。2003年12月30日,那朵開了四十年的花隨風而逝,但那一朵永不凋零的《女人花》卻永遠迎風而立。時至今日都暗香撲鼻。梅豔芳,我青春的記憶,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給人以驚豔。她的人生也是如此。
  • 永生花,永不凋零的鮮花;永恆不變的愛情,唯有永生花
    永生花(Preserved Fresh Flower),國外又叫「永不凋謝的鮮花」。鮮花易逝,永生花的出現使得這一份美麗變成了永恆。永生花技術最早出現於20世紀的德國,是使用玫瑰、康乃馨、蝴蝶蘭、繡球等品類的鮮切花,採用高科技手段,經過脫水、脫色、烘乾、染色等一系列複雜工序加工而成的乾花。
  • 懷念梅豔芳:一句「拜拜」之後,再也未見那朵永不凋零的女人花
    芳華易逝,歲月無情,大家好我是吃瓜群眾老宅,我在之前懷念了一下哥哥張國榮,可是在寫完之後我又想到那朵不曾凋零,卻又漂泊一生的女人花——梅豔芳,縱觀她的一生就像一段充滿的傳奇色彩的悲劇,老宅一直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梅姐,一朵永不凋零的女人花
  • 像塑料姐妹的友誼永不會凋零是什麼歌 《塑料姐妹》歌詞歌曲介紹
    像塑料姐妹的友誼永不會凋零是什麼歌?一直在說塑料姐妹花,永遠不分家。其實原本是拿來說假感情的,但是現在很多感情很好的閨蜜都會用塑料姐妹情來說事,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首塑料姐妹的歌曲吧!像塑料姐妹的友誼永不會凋零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的小清新的,這首歌曲是歌手蓋巧演唱的《塑料姐妹》,很多的聽眾表示聽起來聲音甜甜的,非常的可愛。
  • 教你手工製作玫瑰花和桃花,送你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昨天小編在後臺收到有粉絲寶寶給我留言,說要做手工的玫瑰花和桃花,今天小編我就來教你咯~
  • 插花課(永生花)|願你擁有,像夢一樣永不凋零的花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
  • 飄花翡翠,宛如盛開在翡翠中永不凋零的花朵!
    真心大愛飄花手鐲,因為每一個飄花翡翠都是一幅水墨畫,不可思議的迷人,飄花便是盛開在翡翠中永不凋零的花朵。圓鐲的和潤,飄花的靈動,儼然勾勒成了一幅飄然的畫卷,仿佛千萬情絲化在這水流中,繾綣悠然。這一隻自然、靜美的圓鐲,溫潤且細膩,潔白柔美,如皎皎明月,其中飄花在鐲中恰似柔波清漣。
  • 「梅羅」時代已逝,但他們的偉大永不凋零!
    梅羅」爭霸的時代雖已漸遠,但他們的偉大將永不凋零,永遠的盛開在每一位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心中。
  • 願世間天才永不凋零
    願天堂搖滾永存,願天才永不凋零。願你在每一個脆弱的時刻,找到生活的平衡,內心的平靜。致敬永遠的Chester Bennington
  • 德裡克·羅斯11代繼續前行,我們心中的玫瑰永不凋零
    羅斯11代繼續前行,我們心中的玫瑰永不凋零,讓我們一起夢回最年輕mvp的歲月吧。
  • 不敢相信這是 67 歲的張艾嘉
    1992年,張艾嘉《愛的代價》,經典MV鄭州,是張艾嘉做導演三十年以來,第一座全部在內地取景拍攝電影的城市。 張艾嘉選擇鄭州,想要找到新舊景象摻雜在一起的錯綜感,有蕭瑟與波折。羅大佑為她寫歌,把寫了整整五年的《童年》送給了張艾嘉。同時以製作人的身份,親手為她打造了音樂專輯《童年》。製作這張唱片時,兩人正在熱戀中。羅大佑剛考取了醫師執照,在臺北一家醫院做實習醫生。彼時的張艾嘉已是有名氣的大明星。籍籍無名的羅大佑,在 1 歲父親就過世,16 歲就開始演戲的張艾嘉面前,「我愛你」三個字,顯得單薄無力。
  • 張艾嘉,用電影來談談愛的代價
    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幾年前,在一篇文章的開頭看到了這樣一段歌詞。看著歌詞,竟然能跟著哼唱出來,那時一度以為原唱者是梁詠琪,於是跟著那個旋律一哼又是好多年。
  • 永不凋零的最後之舞
    他在更衣室也做了同樣的事情,這一天對他來說意義重大:那天是父親節,在他父親謀殺案之後他贏得的第一個總冠軍。 Who was the most unsung hero of those Bulls teams? 誰是公牛隊當中的幕後英雄?
  • 張艾嘉: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
    46歲的時候,張艾嘉想拍一個簡單的初戀的故事,於是選了適合初戀面孔的金城武和梁詠琪,講十幾歲初戀少女的怦然心動,說著傻傻的話,做著不明所以的決定。人到中年,迫於生活選擇合適的人結婚,或許「我們最終嫁給的都不是最愛的人。」我想,這是人近中年的張艾嘉看待感情的態度,或許,合適才是最適合的距離。
  • 張艾嘉:人生是從愛的代價到輕描淡寫
    而最近,64歲的張艾嘉和劉若英,在上海合唱了一首《愛的代價》。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張艾嘉曾經是「戀愛大過天」,為了小生金川曾與「嘉禾」解約。 張艾嘉也曾經辜負過別人,沒有做好準備就嫁給劉幼林。
  • 張艾嘉這樣的女人
    張艾嘉說:「幫人照顧小孩,很多人喜歡用我,每周都能賺到很多錢」,但她毫無做乖乖女的想法,談過很多男朋友,聽披頭四,穿超短裙,「短到上樓梯需要倒著走,不然會被看光了」。以至於母親擔心她太過叛逆,要求她趕快回臺灣。回來之後,她順利成為歌手,20歲時又跟嘉禾籤了五年長約,開始拍電影。
  • 張韶涵的人生,是一朵永不凋零的夢裡花
    「唯一純白的夢裡花,盛開在琥珀色月牙」。熟悉的歌詞,熟悉的嗓音。是的,她回來了,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她。太太太仙了吧!感覺十年過去了,張韶涵還是那個少女感十足的安琪拉啊!一首《夢裡花》,瞬間把人拉回到十年前的回憶中去。
  • 永生花與厄瓜多玫瑰,永不凋零的鮮花
    近年來,永生花是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和喜愛,很多年輕人在節日送禮表達心意的時候都會選擇永生花禮物。而永生花的原材料也是各種鮮切花,在這其中,由厄瓜多玫瑰所做成的永生花熱度是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厄瓜多這個名字就更為頻繁地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不是因為其經濟,也不是因為其政治,而是因為玫瑰。
  • 梅已凋零花彌香:聆聽梅豔芳的絕代風華
    又是一年的10月10日,就在51年前的今天,這位樂壇的巨星誕生在香港,並為香港的音樂事業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時至今日,儘管她已經離開11年了,但是,她在我們心中仍然是永不凋零的女人花。今天,「影音新生活」將與大家聆聽梅豔芳的絕代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