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人氣相當火爆,今天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他早期的作品《秒速五釐米》.
《秒速5釐米》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
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
第一話《櫻花抄》描述貴樹與明裡年幼時戀愛的心情,以及他們重逢的一天
第二話《太空人》描述以對進入高中就讀的貴樹懷有好感的澄田花苗的視角來展現貴樹與明裡分別後的生活
第三話《秒速5釐米》則刻畫了貴樹和明裡長大後內心的種種彷徨。
櫻花抄
遠野貴樹因為父母調職而轉校來到東京的小學。
一年後,篠原明裡也轉校來到同一班級。
兩人因體弱多病,不擅長運動,而喜歡獨自待在圖書館。
雖然年紀還小,可是兩人還是互相吸引,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存在漸漸變得無法取代。
但是,兩人親密的世界因明裡再度轉校而悲哀地告終。
之後,貴樹一直努力地適應沒有明裡的世界。
但在中學一年級的夏天,貴樹收到明裡寫給他的信時,感情一下子再度湧現。
他們開始通信,並再次得到能夠互相傳達心意的幸福。
那年冬天,貴樹要轉校去一個遙遠的地方。
比現在分開得更遠,可能再也不能見面。
於是兩人在信中約定:在放學後貴樹乘電車到明裡身處的栃木縣巖舟車站,會合時間是晚上七時。
1995年3月4日,從早上開始下著寒冷的雨,中午時雨又變成了雪。
放學後,貴樹按約定乘坐電車前往巖舟車站。
因下雪的緣故電車發生了晚點與停運,導致貴樹錯過了約定的時間,但在到達巖舟車站候車室時發現明裡依然在等著他。
候車室內貴樹吃過明裡做的茶點,其後與明裡一同前往其信中所提到的櫻花樹,並在樹下交換了初吻。
那天晚上,兩人在田邊的倉庫休息了一晚。
次日,貴樹乘坐早上的第一班電車和明裡告別了。
中學二年級的第一天,澄田花苗看到從東京轉校過來的遠野貴樹時,就已經喜歡上他。
無論上課時還是放學後,甚至帶狗在海邊散步時,花苗都會在視線的一角尋找他的身影。
為了和貴樹在同一所高中而拼命溫習,雖然合格了但還是沒有向他告白的勇氣,一直都暗戀著貴樹。
1999年,高中三年級的夏天,不但受姐姐影響而在高中開始的滑浪陷入了低潮,而且也決定不了畢業後的出路。
雖然花苗對貴樹的思念愈來愈強烈,但只是為了裝作偶然遇上而一起回家。在高中生活只剩下半年時,感到焦急的花苗做了一個決定:能夠在滑浪時再次站起來,就向貴樹表白。
為此,花苗努力練習滑浪,成功地在滑浪時再次站起來。某日放學後,花苗打算向貴樹告白,卻發現貴樹的心裡並沒有她,而忍住了告白,但依然喜歡著貴樹。
高中畢業後,貴樹考取東京的大學。
在其離開種子島時,花苗前往機場目送貴樹乘坐飛往東京的班機。
2007年的東京,遠野貴樹在從事系統工程師的工作,過著忙碌的日子。
出來社會工作後,季節和季節、年和年之間的區分變得曖昧起來,不知不覺就過了數年。
那年年尾,貴樹和交往了3年的水野理紗分手了。
2008年,貴樹在春天來臨前辭職了。
他既覺得有無數的理由要他這樣做,同時又覺得能令自己接受的理由其實一個也沒有。
不久空氣慢慢變得暖和,櫻花的季節也到訪東京。
在一個恬靜的平日,中午過後,貴樹披上薄外套,走在街上。經過鐵道時,與迎面而來的女子擦肩而過的瞬間,猛然想起了多年未見的明裡。
在通過鐵道緩緩轉過身,兩人目光交錯,就在心與記憶即將沸騰的瞬間,卻被疾馳而過的小田急線列車擋住了視線。
而在電車通過時貴樹就已在心中下了決定,待電車通過後發現女子早已離去時微微一笑轉過身去。
新海誠用電影化的多角度敘事方式,取代了以往一成不變的單線索敘事,用旁人的眼光觸及主角遠野貴樹的感情世界,從第一話到第三話的縱向時間軸將貴樹從高中到工作後的變遷串聯在一起,時代的變化帶動人物性格和生活的變化,將少年時懵懂得讓人側目的愛情和最終一聲嘆息的不完美結局糅合在一起,顯得真切自然,也傳遞出了新海誠關於影片「距離」的主題。(新快報作者:易哲)
從故事上說,其實並沒有新意,但新海誠的優勢是畫面。「畫得像照片」本是違背繪畫規律的一件事,但在工業流水線中,快速地畫出像照片一樣的背景,配合音樂和鏡頭切換,倒也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有距離的代入感——「像」照片而不「是」照片,反而產生另外一種夢幻感。(中國作家網 作者:李萌)
本文供稿丨徐慧超 責任編輯丨徐慧超
圖文審稿丨黃江峰 錢穎超 指導老師丨吳麗華 黃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