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5釐米,似乎這個速度並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說是很慢,因為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但日本動漫家新海誠用《秒速五釐米》告訴我們:這是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
在多如牛毛的日本動畫界,敘事平淡溫情的新海誠是個另類。每一幀都能拿來當電腦桌面的唯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雋永傷感的音樂為他的影片帶來打動人心的力量。新海誠從來都不算是一個編故事的高手,但他卻有一種力量,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擊中你心中某個最柔軟的的地方。
新海誠筆下的主角,總是剛剛成長到懂得喜歡一個人的滋味。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真正將那些愛恨情仇放在心上,當做頭等大事的,往往正是這般年紀。等到年紀再大一些,經歷過世事喧囂,許多事就變得不那麼在乎了。而正是這樣的年紀,很多事情又還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裡定居,比如選擇什麼樣的未來。比如,愛上什麼人。
《秒速五釐米》中的遠野貴樹和筱原明裡就是如此。春天,落櫻繽紛,陽光明媚。她撐著一把櫻花色的傘歡樂地奔跑,和他興致勃勃地討論是喜歡怪誕蟲抑或歐巴賓海蠍。即使被同學們將兩人的名字寫到相思傘下,他們也堅信著他們兩人會上同一所中學,在那之後也永遠都會在一起。那年他們才十歲。
時隔幾年後的相會,讓少年費盡心機的去籌劃,兜兜轉轉地搭乘自己從未乘坐的線路,花了幾個星期寫的,想要親手交給她的信,見面時要說什麼……只是上天似乎也要捉弄他,已算是早春的三月下起了大雪,計劃中的列車一部接一部地晚點,甚至是那封包含了他所要傾訴的心意的信,也失落在風雪之中。少年甚至懷疑,是不是時間也對他抱著惡意。對此,他也只能咬緊牙關讓自己不至於放聲哭泣。眼淚始終沒有忍住,不過,當他走下晚點四個多小時的列車,看到候車室裡依然等待在那裡的明裡的時候,兩人喜極而泣。站在櫻花樹下的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那一年,他們十三歲。
秒速五釐米,只是花瓣飄落的速度,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它是如此緩慢,緩慢得在生命中根本不易察覺,可這個速度如果保持了13年呢。
5CM/S * 13年 * 365天 * 24小時 * 60分鐘 *60秒=20498.4公裡。這個距離正好是繞行地球半圈的距離,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距離。當然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經過秒速5釐米的一些專業達人的分析,貴樹和明裡最後一次見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讚嘆新海誠的大綱寫的是如此的精細。兩個曾經相溶的心,經過了13年的時間,彼此達到了地球上最遠的距離。
電影的結局是兩人在幼時分別的列車口擦肩而過,回頭後卻只有飛速駛過的列車……車開過了,對面只有片片飄落的櫻花瓣。末時,我看到貴樹最後的一笑,不僅是如釋重負,還是一種坦然,也許他明白了:即使相見,時光不能倒流、過去亦不能再來。不如留下昔日的記憶、錯過的瞬間,藏於心底,細細回味純純的愛,開始各人的新生活,這不更比一次顫痛的相見更來的唯美?
也許我們錯過的,不僅僅是紛飛的落櫻。新海誠用他簡單的語言告訴我們;世間所有美好的人與事物,都能被無常所衝散,衝散在時間的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