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在我們的心目中是比較高大上的一種美味,而吃西餐也成為一種浪漫的象徵。
西餐這個詞是由於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歐洲各國。「餐」就是飲食菜餚。
通俗的理解就是西方國家的菜餚,不僅包括歐洲西部國家的飲食菜餚還包括東歐、地中海沿岸等國和拉丁美洲,如墨西哥等國的菜餚~西餐有著六個菜系的,你知道這六個菜系是什麼嗎?
01
法式菜-西菜之首
法國菜式選料廣泛,用料新鮮,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鮮美,花色繁多。法式菜餚選料時力求新鮮精細,且較廣泛,蝸牛、馬蘭、百合等均可入菜;在烹飪加工時講究急火速烹,以「半熟鮮嫩」為菜餚特色,如牛羊肉只烹五六成熟,烤鴨近三四成熟即食用。另外,烹調時注重不同的菜餚用各種不同的酒來調味。
代表菜:法式煎鵝肝、法式洋蔥湯、法式焗蝸牛、馬賽魚湯等。
02
英式菜
英式菜選擇原材料的範圍特別的大,但是他們的口味吃的比較輕一點,經常吃這個菜系的人可能會發現,英式菜裡面肉比較多,在製作的時候追求保留食材的原味,所以他們的菜裡面油,鹽等調料都比較少,一般都是將調料放在桌子上,讓客人按照自己的口味來自己調。
代表菜:雞丁沙拉、烤大蝦蘇夫力、薯燴羊肉、烤羊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同時fish and chips(魚與薯條)是大眾最熟悉的英式餐品。
03
義大利菜
義大利菜式汁濃味厚,講究原汁原味,喜用橄欖油、番茄醬,調味用酒較重。意式菜以麵製品見長,如通心粉、比薩餅等。源源流長的義大利菜,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並發展出包括法餐、美國餐在內的多種派系,故有「西餐之母」的美稱。義大利菜現在是國內比較流行的菜式,因為13世紀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歷了17年,也加速了中餐和義大利餐的融合,更貼近我們的味,這也是我們普遍認為西餐就是披薩、意面的原因。
代表菜:通心粉素菜湯、焗餛飩、奶酪焗通心粉、肉末通心粉、比薩餅等。
04
德式菜
在這六個菜系中,德式菜應該是最樸實的,這個菜中常見的是灌腸之類的,而且口味比較重一點,但是有一點特別的是口味雖然重,但是卻不會感到膩。同樣的是喜歡用酒來作為調味品,他們吃東西特別的簡單粗暴,像牛肉有時候直接生吃。
德國人對飲食並不講究,喜吃水果、奶酪、香腸、酸菜、土豆等,不求浮華只求實惠營養,首先發明自助快餐。
代表菜:酸菜鹹豬腳、蘋果烤鵝、韃靼牛排等。
05
俄式菜
俄式菜用的食材範圍也是特別的廣,不知道這是不是和俄羅斯人膽子大有原因,他們的製作特別的簡單,而且油很多,味道很重。這個菜式更加的喜歡用肉,魚來作為食材,口味比較濃鬱,但是方法卻很簡單。在這六個菜系裡面,它是唯一一個需要全熟才可以吃的菜式了,比較著名一點的菜有魚子醬之類的。
代表菜:什錦冷盤、羅宋湯、魚子醬、酸黃瓜湯、冷蘋果湯、魚肉包子、黃油雞卷等。哈爾濱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尚保存有正宗的俄式西餐。
06
美式菜
美式菜是發展於英式菜,所以說都特別的簡單,大家都說美式快餐,由此可見是真的非常的簡單了。它的口味比較清淡一點,可能是因為發展與英式的原因吧,之前說過英式菜系就是口味很清淡的一種,美式有一個和其他五種不同的特點就是喜歡用水果來作為食材,所以經常可以看到烹飪的食物中有一些水果出現。
代表菜:烤火雞(PS:烤火雞一般不食用,感恩節前夕會將各種配菜塞入火雞內烘烤)、橘子燒野鴨、美式牛扒、蘋果沙拉、糖醬煎餅等。各種派是美式食品的主打菜品。
小歐的這一系列總結,有沒有讓你瞬間沉浸在西餐的魅力當中!當然,如果有學西餐料理的想法還是要來專業的培訓學校。
西餐料理專業
歐洲5S國際標準,星級酒店後廚式教室,保證每一位學員的滿分課堂體驗,未來的chef主廚將從這裡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