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年度報告:2018年總消費38萬億 線下零售觸底後緩慢回升

2021-01-08 TechWeb

【TechWeb】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2018-2019年度中國百貨零售業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這是多年以來增速較低的一年。其中,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6.8%、3.2%、6.2%和1.8%。「增速放緩」成了各個業態的關鍵詞,線上線下都面臨較大增長壓力。

百貨業態經歷多年的轉型,面對限制三公消費與電商分流,在觸底之後終於有了回升的跡象。

1、總體發展持續向好

從百貨業發展的負面影響看,對百貨最大兩次影響,一是限制三公消費,二是電商分流,前者的影響已大致消化完成,後者也過了峰值,其它影響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謂「利空出盡」。從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費升級和政策利好,前者關於是降級、分級還是升級的討論很多,從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斷升級的。政策方面,促進進口和關稅下調等,有利於百貨店的商品升級和價格下降、《電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購的無序發展,促進了高端商品消費的回流。

2、更多採用線上工具

線上線下融合是大趨勢,百貨使用線上工具的空間更為廣泛,人、場、貨的聯接都需要線上工具的支持。從技術和手段應用上,不僅限於電商網站,也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社群營銷、APP等。從實現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詢與訂購、物流服務,也包括基礎的信息溝通、會員維護、積分或優惠券查詢與使用、儲值卡查詢等。多種手段,發揮不同的作用。

併購重組案例多發

從長遠看,併購案例將繼續增加。一方面是市場不樂觀,部分企業銷售和利潤下滑,經營出現困難,需要找買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場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資源的整合,經營質量好、確立了競爭優勢的企業,將主要通過併購方式,擴大規模。與歐美日發達國家的零售業相比,中國零售業的集中化程度依然很低,行業的併購整合有很大的空間,集中化是必然趨勢。大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商品組織能力和後臺建設能力,在併購中將處於更為主動的地位。

4、區域百貨優勢不減

百貨業整體上處於商業街區的核心位置,區域百貨的位置優勢更為突出,或者是位於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區域商業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業,且在當地的品牌形象較好,普遍是當地時尚消費的首選。很多區域百貨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激勵機制、全面周到的服務能力和靈活的經營風格,其業績將保持穩定增長。

與購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百貨店學習購物中心增加體驗元素,購物中心也有強化品牌商管理、擴大統一收銀比例的趨勢,大型百貨店和城市購物中心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種模糊或融合,是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結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

以上內容有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香港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

相關焦點

  • 2018年大消費(零售業)年度報告(一)
    報告要點通過對2018年零售業發展趨勢、行業現狀的回顧,我們認為:作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消費將成為中長期內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供求關係發生變革的當下,零售業發展更多元,網購、性價比電商等受追捧,而零售業巨頭也及時調整戰略,一方面向產業鏈上遊集中,一方面互相合作,以便更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 2018年零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線上線下促零售業回暖發展
    零售行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動力,其發展情況能夠有效、實時的反應行業和經濟的發展動態。未來,線上線下的合力推動,將有效的主推行業的回暖發展。經濟回暖,全球零售業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據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零售業銷售額為22.5萬億美元,較上年同比增加5.6%。
  • 2018年中國新零售發展現狀:消費升級與技術革新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此外,無人零售也是目前新零售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這些都是傳統零售和純電商所不具備的。新零售產生背景:線上紅利消失,零售規模遇到瓶頸截至2017年底,中國網民數量為7.72億人,同比增長5.61%,增速進一步放緩。2011-2017年中國網民人數增長速度處於下滑狀態,進一步增長空間有限。隨著純電商網上獲客成本逐漸上升,探索新的零售方式成為未來發展的出路。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精準融合、社交電商打破消費...
    今年6月,社會消費數據增速反彈,比5月回升0.5個百分點,618年中購物節功不可沒。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超市、品牌專賣店等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2018年中國不斷湧現出更注重消費者體驗、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閒等跨界消費場景於一體的創新模式零售業態。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社交電商打破消費邊界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超市、品牌專賣店等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2018年中國不斷湧現出更注重消費者體驗、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閒等跨界消費場景於一體的創新模式零售業態。
  • 2018年我國零售總額超38萬億元 消費連續5年成增長第一動力
    2月12日,在商務部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2018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增長9%,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消費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
  • 2018電商線上線下精準融合零售新模式遍地開花
    7月22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艾瑞諮詢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及京東電商消費數據等,聯合推出《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報告認為,2018年上半年零售發展主要呈現三大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加速落地,社交電商異軍突起,泛零售品類不斷擴展。
  • 易觀發布《中國智慧零售專題分析 2018》: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趨勢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逐漸迎來了天花板。線上增速在下降且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無論物流、退換貨服務再怎麼進步,都難以解決消費者無法親身體驗的痛點。國內電商巨頭也不失時機地看到了線下店的優勢,紛紛推出自己的零售新模式。研究機構也在積極跟進,不斷推出研究報告,分析市場趨勢,解析各家模式。
  • 2018或成零售業「線下元年」
    2018或成零售業「線下元年」 2018-12-18 15:59: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 尼爾森報告:三季度中國零售業線下渠道強勢復甦,小超市、便利店...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圖片來源:新華社12月18日,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機構尼爾森公布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全球零售業帶來深刻影響,伴隨著人們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的轉變,消費市場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
  • 報告: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萬億元
    6月5日,網經社旗下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 在融資事件上,2018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投融資事件共16起,融資總金額超125億元。2018年在融資事件上,相比2017年下降一半數量,但在融資總金額上卻同比增長53.73億元。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事件共3起,分別為通拓科技、執御、連連支付,3家企業金額佔總融資金額的比例超過七成。出口電商在融資中,圍繞跨境電商產業鏈發展的服務商佔比較大。
  • 知識報告|從線上線下發展,看休閒食品新零售巨頭差異化布局
    休閒食品中的頭部品牌——三隻松鼠於2012年成立,迎著電商渠道紅利的風口,至2019年收入規模已超百億。在線上增速趨緩、獲客成本增加、流量紅利消退的背景下,加之休閒食品即食性、隨機性的消費特點,再加上線下佔比80%以上的渠道特徵,未來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多維度觸達消費者成為休閒食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2018中國電器線上市場分析報告》發布 京東家電佔60.9%份額
    圖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大數據應用與體驗經濟研究院日前發布《2018電器線上市場分析報告》 日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大數據應用與體驗經濟研究院發布了《2018中國電器線上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電器電子類技術消費品(含攝像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大家電、小家電、IT及辦公產品、通訊產品等)整體零售市場,預計達到2.7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 尼爾森:中國零售業復甦領跑全球線下渠道強勢反彈
    全球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全球零售業帶來深刻影響,伴隨著人們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的轉變,消費市場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的消費復甦步伐走在世界前沿,在經歷疫情期間線上消費的爆發後,線下渠道也開始強勢復甦。
  • 百年奧萊新零售業態解耦線上線下業務關係2018迎接風口
    編者按:伴隨著百年奧萊線下體驗中心的開業,百年城集團以百年奧萊為中心布局的新零售業態初現雛形。  2017年剛剛過去,這一年被稱作是「新零售元年」,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的交織為傳統零售業帶來了颶風般的影響,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生鮮零售等每一個動態都牽動著人們的神經,對於消費者如此,對於投資圈更是如此。
  • 折扣零售行業深度報告:抵禦經濟周期,關注特賣電商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美國折扣零售行業發展情況電商衝擊下,傳統零售迎來閉店潮 倒閉潮和關店潮重創北美零售業。而據 Coresight 統計,2019 年 1-10 月美國零售業閉店數達 7,600 家, 遠超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 6,163 家,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約 75%的 門店為服裝/紡織品專賣店。對比線下慘澹經營狀況,美國服裝消費線上 滲透率達 25%,預計 2023 年將繼續增長至 31%,在未來五年內持續對 傳統百貨企業造成衝擊。
  • 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線上線下渠道長期並存...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母嬰電商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8年,受居民收入提升及二孩政策放開等因素的刺激,我國母嬰市場進入爆發期。2010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萬億雲,並呈現出逐年高速增長態勢,到了2016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2萬億元,截止至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突破3萬億元,達到了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6.37%,2010-2018年年均複合增速約為14.8%。
  • 線上消費蓬勃發展 行業大咖探索未來 2020 中國線上新消費高峰論壇...
    如今,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後疫情時代下消費場景將如何變化?消費領域的新特點、新趨勢和新變化還有哪些?同時,消費品牌該如何創新發展、抓住市場機遇?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 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將於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而作為行業論壇之一的2020中國線上新消費高峰論壇也將同步舉行。
  • [年報]元祖股份: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營銷模式 報告期內,公司對於終端零售的銷售模式採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布局銷售策略。線上方面,公司在2001年成立電子商務部,通過自建官網及微商城,並結合各大關鍵電商平臺的資源建立公司旗艦店自主經營,如天貓、京東等;公司還積極加入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為消費者提供「隨時隨地」、「想買就買」的消費場景。
  • 零售業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2020
    (報告來源/作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海洋管理委員會)中國零售業自有品牌發展還處在摸索階段。在 2019 年 4 月對中國 48 家零售業企業的市場調研中,多數企業都有發展海產品自有品牌的計劃,並希望在自有品牌的開發中引入國際標準或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