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哪吒》反派的《姜子牙》,為何爭議巨大?

2020-10-07 房東沒有娛樂

今年的國慶檔如春節般熱鬧,重磅影片扎堆,結果一上來卻是部動畫片打頭陣。

《姜子牙》上映之後票房一路高漲,不光成功刷新動畫電影首周票房記錄榜,還領先於其他同檔影片。

能獲得這麼大的票房成功,90%是因為《哪吒:魔童降世》給這個中國神話系列開了個好頭。

但票房好,《姜子牙》的口碑卻呈兩極分化,一部分人大罵爛片,又一部分人贊它比《哪吒》還「反叛」。


不可避免,很多人會直接拿《哪吒》來對標《姜子牙》,畢竟也是抱著這樣的期待來看的。

最後,也容易導致「貨不對板」的心理落差感。

兩部影片,雖然關係密切,但類型上完全不同。

《哪吒》是優秀成熟的合家歡電影,又好笑又燃,而《姜子牙》更偏向文藝片,有一定的觀看門檻。

所以片方給出的觀影建議是:建議8歲以上觀看。

但看完後,時光君覺得這個年齡還可以提高一點,畢竟國內的動畫觀眾群體還不成熟。

《姜子牙》吸引了眾多觀眾來看,但大家基本上還是抱著看個《哪吒》式的爽感的心態,《姜子牙》這種毫無笑點的嚴肅動畫片,自然會覺得很無聊。


撇開這些話題,就片論片,《姜子牙》還是值得一看的,它絕對是近年國漫少見的類型。

誇《姜子牙》的,多半圍繞美術風格和立意上。

美術風格不言而喻,比《哪吒》來的更加優秀,有著成熟的審美。

特別是開場的二維動畫非常驚豔,以3D的效果來看,有一種沉浸式皮影戲的感覺。


場景設計用色高級又和諧,可以直接搬去做遊戲CG了。


立意方面,影片則提出了一個亙古難題:要為了救集體犧牲個人嗎?

故事開頭,姜子牙為了一個不知是妖還是人的小女孩小九,違逆天命,將狐妖放走,被發配到北海思過。

所有人都在勸他別犟了,可他偏不,要尋得真相,找出那個小九到底是誰。

到最後,他尋得真相,小九其實就是一個無辜的人類女孩,天尊明知如此卻還是讓他殺了她。

天尊道出:因為身為神仙,你要斬的不是惡,而是善。


天尊是站在絕對理性的一面來處置眾人的生命,為了天下蒼生的和平,一個小女孩的生命算的了什麼呢?

而這卻給姜子牙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讓他遭遇了信仰崩塌。

因為對他來說,天下蒼生就是小九,是由一個一個人構成的。


這是一道極好的辯論題目,我們也並不陌生。

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遊輪選擇。

或者更近一點,是《天氣之子》裡男主為了救一個人,不惜讓整個東京被暴雨所淹沒。

歸根究底,一道經典的電車難題。

《姜子牙》拋出這個問題,不講故事,就足夠網友展開辯論的了。

然而選擇這樣的主題,其實很有勇氣,特別是在主旋律充斥的國慶檔,更顯出《姜子牙》的叛逆和導演的表達。

姜子牙的人設也很有意思,製作團隊在100多個方案中,選擇了現在這個看起來有點頹喪、沉默寡言的中年大叔。


藏著這個大叔形象下的內核,其實是導演想要討論的現代話題——中年危機、信仰崩塌。

姜子牙本是眾神之長,是個體制內的大神仙。

天界的這一套制度是他一直以來信奉的東西,中年時候再去推翻自己的信仰,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導演也是想通過姜子牙的信仰崩塌,來講述自己經歷的中年危機,迷茫時刻。


動畫電影難得出現這類成人視角的探討,因為這條路子還沒有走清楚,沒有個標準的模樣。

所以,創作者們每走一步都是新鮮的嘗試,而這群年輕人們投入這個體系還不成熟的動畫行業,通常都有著「為愛發電」的普遍共性。

他們甚至還有點理想主義,會想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比如近年的《大護法》、《新世界》,包括這部討論面向嚴肅的《姜子牙》,都是讓人驚喜的嘗試。

只不過,優缺點是相輔相成的。

《姜子牙》美術風格好,但是分鏡沒有掌握好平衡,有炫技之疑。

為了營造大片感,鏡頭來回在特寫和全景裡切換。


高能場景這樣是應該的,日常片段也這樣就顯得太過多餘,剪輯預告片式的手法充斥全片,看的時候就是一種感覺:「它給的實在太多了」。

以及,最讓人詬病的一點。

《姜子牙》的立意好不代表敘事好,急著告訴觀眾這是部有內涵的電影,反而本末倒置,只講了道理,扔了故事與角色。

從師尊為什麼非要讓姜子牙殺九尾開始,就充滿著各種邏輯bug。

人物刻畫上也挺欠缺,哪怕四不相怎麼賣萌都救不回來。


拿類似主題的《天氣之子》作比,它用了很多的篇幅、日常的情節來描述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這也讓最後「選擇女主還是選擇東京」的這道題變得尤為糾結。

最後,能讓觀眾產生共情的。

但是姜子牙與小九之間的感情描寫就非常平面,兩人的公路片劇情相當寡淡,也就感受不到「小九=蒼生」的感情。


最後的選擇只會讓人感覺姜子牙是個聖父,遇到誰,他都是會選擇去救。

主創團隊想讓姜子牙不像個神仙,在外表上下了功夫,卻沒在人類感情上仔細琢打磨,非常可惜。

所以到最後,還是回歸到國漫的老毛病:先把故事、人物寫好吧。


《姜子牙》是一次國產動畫成人化的嘗試,絕不算完美,但可以說很有勇氣。

在影片彩蛋裡,又意外看到續篇、《深海》這些新片的預告。

我相信,國產動畫就是一個全新的「宇宙」,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投入其中,逐步帶來升級與顛覆。

我們仍可以去繼續期待「國漫崛起」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比哪吒反叛的《姜子牙》,為何爭議巨大?
    《姜子牙》上映之後票房一路高漲,不光成功刷新動畫電影首周票房記錄榜,還領先於其他同檔影片。能獲得這麼大的票房成功,90%是因為《哪吒:魔童降世》給這個中國神話系列開了個好頭。但票房好,《姜子牙》的口碑卻呈兩極分化,一部分人大罵爛片,又一部分人贊它比《哪吒》還「反叛」。
  • 《姜子牙》爭議點解析!對比《哪吒》,劇情,宣發等話題一次聊透
    《姜子牙》我有想到會有不少爭議,但沒想到會有這麼撕裂和兩極。影片一出,我還是低估了。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是三個主要方向,那種為了噴而噴的就不算進來了,第一個是《姜子牙》對比《哪吒》不行,第二是劇情太次,第三是宣發誤導性宣傳。
  • 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尷尬」的現實: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吒》更受偏愛。個人好惡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實水平,但如果將這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其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明白為何《姜子牙》不如《哪吒》更容易招人喜歡。這絕對不是「希望值越高失望值越高」這麼簡單。「創新」與「顛覆」兩部影片同源於《封神演義》,但它們對《封神演義》的利用方式和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 為何《姜子牙》爭議不斷,全是因為這5個出人意料的反套路設定
    對於《姜子牙》的期待,全都是因為《哪吒:魔童降世》結尾處那句「姜子牙,你可知罪?」,狠狠地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很遺憾的是,原本春節檔就上映的《姜子牙》硬生生被拖到了下半年。不過總算是收到守得雲開見月明,首映當天,不知多少人都是衝著《姜子牙》而前往電影院,從首映當天票房就突破3億,就能看得出來,有多少人期盼這部電影。
  • 期待已久的《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
    期待已久的《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截至記者發稿時,《姜子牙》票房已突破14億元,但網絡評分僅為7.0,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低了不少,而在網上衍生話題發酵熱度上,更是遠遠不及當年「哪吒親友團」的刷屏盛況。「誇不出口,罵不出聲。」一位網友對《姜子牙》的評論很具代表性。
  • 《姜子牙》和《哪吒》相比究竟差在哪?
    上周閒著沒事,去看了下國慶檔國漫電影《姜子牙》,看了之後回去重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對比了一下兩部電影。電影改編大膽,完全顛覆了封神宇宙,在影片中傳達了導演願景:願天下再無不公,電影討論核心不像哪吒聚焦於個體而是聚焦於群體,立意很高。這部電影和哪吒相比差在哪?首先是人物不夠豐滿。哪吒更貼近生活。哪吒雖天生為神,但身上也有人性的缺點。哪吒善良又調皮,內心脆弱又故作叛逆,是一個很想得到認可讚美的熊孩子。
  • 破13億,《姜子牙》申公豹是跟哪吒聯動的伏筆?導演回答很實在
    《姜子牙》目前的爭議,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破天荒拿下50億票房就埋下伏筆很多中國內地觀眾是沒有觀看彩蛋的習慣,甚至不少電影院的阿姨是迫不及待趕人走。但吒兒實在是太可愛了,觀眾不由自主看到了最後的彩蛋姜子牙!你可知罪?
  • 《哪吒》和《姜子牙》兩版申公豹同框,差異甚大
    ,給粉絲們製作了一部小短片賀年,除了痞氣依舊的小哪吒、強迫症晚期的姜子牙外,最後一幕的同框畫面,卻讓人看出了花!反差萌如果只是個數多或許並不會那麼讓人納悶,最奇怪的是這兩位申公豹的形象大不相同,很有反差萌,在《哪吒》中,申公豹給人的形象就是:口吃、要強,他被設計成瘦成閃電般的形象、倒三角的臉型,搭配那要笑不笑的表情,整一個反派角色。
  • 站在《哪吒》肩膀上的《姜子牙》贏了票房失了人心
    作為《哪吒魔童降世》的接棒之作,《姜子牙》的票房上表現還是很可觀的。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之前票房超過10億的國產動畫只有《哪吒》,作為「封神宇宙」第二部,影片接續了《哪吒》的氣勢,將國漫的票房基準線穩定在了10億以上。
  • 《哪吒》「超神」在前,《姜子牙》為何沒繼續「封神」?
    記者 | 陶紫東編輯 | 葉雨晨觀眾對《姜子牙》的期待太高了。原本它應該跟隨去年爆紅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上映,但因為疫情從賀歲檔延期到國慶檔。上映10天的成績也反映了這種期待的兩面:累計票房近14億元體現了它的人氣;同時,26萬人在豆瓣上打出了7.0分,比《哪吒》的8.4分低了不少。
  • 《哪吒》之後,《姜子牙》為何輸了?
    即《哪吒》後,萬眾期待的國漫《姜子牙》上映了,可呈現出來的效果,褒貶不一。一年前的《哪吒》評分8.7分,前幾年《大聖歸來》評分8.3,國漫越來越好的發展,然而今年的《姜子牙》評分打破這個趨勢,評分7.3,咋還比往年低了呢?
  • 國慶檔電影強力上映,《哪吒》後續《姜子牙》上映,能超越哪吒嗎
    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勝利,以為可以喚回世間安寧。然而,一切並未結束。一個偶然,姜子牙發現了原來「封神大戰」之下醞釀著更大的陰謀。姜子牙開始踏上探尋真相的旅途……目前《姜子牙》已經具有突破11億票房的趨勢,相比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一天,口碑卻與《哪吒》相差很遠,《哪吒》上映時,幾乎很難刷到差評,影迷評分,都是清一色的4分往上。
  • 《姜子牙》不如《哪吒》?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慶檔可算是卯足了勁,接連出了好幾部備受關注的影片,其中《姜子牙》應當是裡面最受矚目的一部。得益於《哪吒》50億票房的影響以及彩蛋給人吊起的胃口,「封神宇宙」一詞也成了觀眾們最期待的一個國產電影系列宇宙。
  • 姜子牙是姜子牙,哪吒是哪吒。
    吐槽姜子牙這部電影都是以劇情來吐槽,再就是不怎麼搞笑,沒有那麼多熱血的場面,沒有哪吒有意思,申公豹在哪吒裡是個壞蛋,在姜子牙裡給強行洗白了。姜子牙和哪吒本身是封神榜裡的人物,而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姜子牙的故事,如果不從劇情看這部動漫的話,我覺得這個人物是一個心懷正義的人了。姜子牙沒有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他只想要一個事實真相,因為一場戰爭,使得生靈塗炭,遍地都是冤魂,他只是想那些冤魂能有一個歸處,能救一個,便救一個。
  • 《姜子牙》,為什麼沒有成為《哪吒》第二
    自從在《哪吒》的彩蛋裡看到《姜子牙》的預告片後,就開始念念不忘,期待啊期待《姜子牙》的上映。從春節到國慶,總算上映了,迫不及待的進了電影院。有了《哪吒》珠玉在前,《姜子牙》應該是同一級數的電影吧,同一個公司出品的電影,不說要達到50億的票房,至少三四十億應該沒問題吧,但是,生活總是跟人開玩笑。說是封神宇宙,但《姜子牙》其實和《哪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姜子牙》不該學《哪吒》
    鑑定對象:《姜子牙》 上映日期:10月1日文/一大波到底是中心思想重要,還是表達方式重要?《姜子牙》的兩極評價大抵源於觀眾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但對於那些被影片主題深深打動的觀眾來說,表達手段的稚嫩和欠缺或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就像一位男性友人在觀影后對我發的感慨:「一個結巴真誠的表達,比不知所謂的妙語連珠要可貴得多。」
  • 「衢州今日影視分享」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作者:滿羿假如票房不是衡量一部影片好壞唯一的標準的話,那麼電影《姜子牙》就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 「尷尬」的現實: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吒》更受偏愛。個人好惡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實水平,但如果將這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其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明白為何《姜子牙》不如《哪吒》更容易招人喜歡。
  • 《姜子牙》是大領導們開會,《哪吒》是一群小混混開PARTY
    看完票房高漲,口碑卻兩極分化的《姜子牙》。小編有一種感覺,整部影片和片名的字體一樣,好長啊!說實話,小編看過後必須慢慢回想,才能從《姜子牙》這部影片裡,品明白一些內容。就像是領導們開會,他們傳達會議內容是一回事,你能理解與否是一回事,能不能把這些內容準確的傳達給別人,更是另一回事。總而言之,《姜子牙》和《哪吒》的差別真的很大。你說《姜子牙》好很正常,看不懂也正常,看起來最初覺得沒有意思更正常。為何會如此?看看這兩部電影給小編的差別感就知道了。
  • 《姜子牙》上映後高開低走,口碑下滑疑似與《哪吒》有關?
    《姜子牙》上映後高開低走,口碑下滑疑似與《哪吒》有關?哈嘍,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了。十一假期,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出去happy呢?小編前兩天去看了咱們新上映的一部電影《姜子牙》。看完之後是真的大失所望呢!
  • 你是否為了《哪吒》看了《姜子牙》
    最近很火的姜子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目前豆瓣評分只有7.0,觀看之後是否達到你的預期呢?電影《姜子牙》講述了封神大戰之後,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