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喜宴》:國人羞於啟齒的性壓抑,李安用一場「假結婚」就點破了(網盤電影資源)

2021-02-20 max大叔電影
喜宴 囍宴 (1993)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 馮光遠 / 詹姆斯·夏慕斯
主演: 趙文瑄 / 郎雄 / 歸亞蕾 / 金素梅 / 米切爾·利希藤斯坦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 同性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 / 美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 1993-02(柏林電影節) / 1993-08-04(美國)
片長: 108分鐘
又名: The Wedding Banquet

角色介紹:

同志,賽門的男友。事業有成的高偉同與賽門在美國過著幸福的同居日子。他的煩惱則是經常得用各種手段來應付遠在臺北父母親的屢次逼婚。偉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書一封,聲稱會在美國結婚,沒料父母想親眼見證。無奈之下,他與顧威威假結婚,想逃過一劫。

同志,高偉同的男友。西蒙與偉同一起居住在紐約曼哈頓。由於偉同總是被父母親逼婚,因此西蒙出了個主意讓偉同和威威假結婚。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偉同遠在臺灣的父母,又能讓顧威威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而且還能保持自己和偉同之間的同居關係。

來自上海,是一名非法移民女畫家,因此只能借住在高偉同的公寓裡。她為了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同意西蒙的主意,與高偉同假結婚。結果偉同的父母親對威威相當滿意。

高偉同的父親,中國臺灣人。高父起初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一名同志,他不斷地催促偉同早日結婚,好繼承高家的香火。終於有一天,偉同向父母坦言已有心上人。高父聞知喜訊欣然來到了紐約,為兒子操辦喜事。

高偉同的母親,中國臺灣人。與高父一起催促寶貝兒子高偉同早日結婚,好繼承高家的香火。終於有一天,偉同向父母坦言已有心上人。高母聞知喜訊欣然來到了紐約,為兒子操辦喜事。來到美國的高母,非常喜歡兒媳婦顧威威。

《喜宴》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中國影片,也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最為成功的一部。這部影片於1993年播出後,榮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多項殊榮的加身,也奠定了李安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影響力。

不同於「三部曲」中隱隱傳達著憐憫的《推手》,《喜宴》主要以一種輕喜劇的鋪陳手法,探討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與此同時,影片中關於父權文化和性壓抑的探討,更是成為了這部片子的最大看點。

熟悉李安作品的觀眾會發現,《喜宴》是李安唯一一部本人出鏡過的影片。在整部片子中,李安只有一句臺詞:「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其實,這句話正是《喜宴》真正的一大內核所在,也是李安寄予這部作品的期待。

一直以來,在傳統束縛之下的國人,習慣了東方文明的保守,對「性」諱莫如深。這種敏感在幾千年文化中深刻烙印在國人的基因之中,導致我們至今「談性色變。」而李安的這部《喜宴》似乎就是要大膽地揭開這層困擾了國人千年的「遮羞布」。

影片的男主人公高偉同出生臺北,從小在美國長大,成年後在海外創立了公司,在事業上風生水起,儼然一個前途大好的青年才俊。但在李安的鏡頭下,身在美國的他依然是一個傳統桎梏下的受害者。

在影片開頭,李安就不留情面地揭示了一個最經典的「中國式」家庭困局。在健身房的一頭,高偉同一面大汗淋漓地運動,一面聽著母親漂洋過海寄來的錄音帶,內容無外乎關於結婚生子的人生規劃。高母在留言裡興高採烈地聲稱,自己還幫助偉同加入了臺北最頂級的擇偶俱樂部。

面對母親這番「良苦用心」的安排,高偉同卻面無喜色。而鏡頭一轉,高偉同與同居的外國室友賽門在家共進晚餐,他們在餐桌上的談話內容近乎男女朋友之間的關懷與「打情罵俏」;反之,面對風情萬種的女租客顧葳葳的挑逗,高偉同卻無動於衷。

看到這裡,高偉同不願談婚論嫁的原因已經不言而喻——他是一個「同志」。

偉同和賽門已經在美國相戀長達五年之久,但是面對傳統的父母,偉同始終對這段「地下戀情」守口如瓶,這也間接導致了高母先斬後奏,直接安排了相親對象飛往紐約的鬧劇。

偉同對母親的這一安排猝不及防,甚至說感到狼狽、沮喪不已。同時空裡,潦倒的女畫家顧葳葳因為沒有綠卡,蝸居在偉同名下的破舊公寓裡,生活已經舉步維艱。賽門作為兩人的朋友,提出讓偉同與葳葳假結婚,這樣既給了父母一個交代,也讓葳葳的移民合法化,一舉多得。

三個人達成一致後,韋同將要結婚的消息告訴了父母,卻沒想到父母竟為此第一時間飛往美國,大動幹戈地要為二人操辦婚禮。為此,葳葳上門成為偉同的臨時「未婚妻」,而賽門也退守一旁,自居「房東」。

偉同父母的到來,在影片中其實意味著一場中西文化的碰撞,而主要的衝突則體現在傳統父權及孝道至上的東方文化與崇尚個人意志的西方文明之間的衝突。無論是高母對旗袍的熱衷,還是高父對書法的研究,以及從他們為準兒媳準備的紅包、首飾等含有中國元素的禮物都可以看出,高家是東方傳統文化的忠實擁躉者。其中,一場喜宴也將這一文化衝突推向了高潮。

作為一個從小在西方長大的華人,高偉同深受西方文化的薰陶,是一個外黃裏白的「香蕉人」。對於婚姻,他在心理上認同感情重於習俗,崇尚一切從簡,於是提出和顧葳葳宣誓登記;但是對於高父和高母來說,婚禮和喜宴意義重大,象徵著世俗對婚姻的認可、親朋對新人的祝福。

在中國,自古婚姻和孝道便是捆綁在一起的,婚姻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更關乎全家的尊嚴和面子。正如高父的部下老陳所言:「婚禮一定要辦,就算在美國也不能丟臉。」

直到今天,我們大部分的人也是這樣認為的,人一輩子才結一次婚,婚禮就要風風光光講排場的 。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好面子、重形式的性格在此處被老陳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喜宴》的高潮部分,偉同和葳葳最終屈服於父母的意願,補辦了隆重而熱鬧的婚禮。在裝飾極其豪華、民族化的曼哈頓餐廳中,來往的賓客絡繹不絕,大多數是黃皮黑髮的東方面孔,其中還夾雜著不少金髮碧眼的西方人。

在這場奢華的婚宴中,西方賓客們時不時出現在李安的鏡頭之下,他們是這場東方狂歡盛宴的見證者。在喜宴上,一向內斂的中國人鬧起了婚禮,傳統婚鬧習俗場景在這裡一一展現,大膽開放得甚至讓西方人咋舌。

在婚宴上,各式各樣的人都可以大顯威風,各種低俗的想法這都可以滿足。對於此情此景不解的一位外國友人,發出疑問「我以為中國人都是柔順沉默和數學天才?」座位後飾演路人甲的李安不由得發出心聲,「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李安用現身說法的方式,直白地點出了《喜宴》關於「性」的解讀。一直以來,中國人在保守的傳統文化、各項制度的約束下,習慣了去壓抑身心的本能。只有在這種特殊的隆重場合,當酒精釋放了他們身上的傳統枷鎖,當一切秩序和習俗暫時被打破,他們才能面對人性中的真實欲望。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顧葳葳和高偉同才從不可能走向了可能。新婚之夜,直到朋友們逼迫被子下的新郎和新娘脫光最後一層一副衣服,除去了文化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顧葳葳和高偉同在擦槍走火中發生了交集。

面對醉酒的高偉同,葳葳對他說:「我要釋放你。」其實這裡的釋放,更多的指的不是肉體的關係,而是指一種關於傳統枷鎖的釋放。一直以來,高偉同深受傳統孝道與個人情感取向的夾擊。一方面,他希望遵從內心的選擇,有朝一日公開和賽門的關係;另一方面,他又深受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封建思想的左右。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一個人無論在事業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最終都要回歸到結婚生子、延續香火,保證一個家族的傳承,否則就被視為不孝。在這裡,個人幸福其實已經和父權社會之下的孝道發生了捆綁。相比之下,西方人認為,婚姻不是為了延續傳統,是因為愛而形成的,個體情感結合的見證。因此,高偉同和賽門的同性之愛在國外可以得到發展,卻難以暴露在道德觀念深重的國人面前。

李安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僅呈現了這一激烈的中西方文明衝突,同時更進一步,也給出了自己關於文化交融的思考和答卷。

隨著顧葳的意外懷孕,賽門再也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在餐桌上當著高父高母的面,與偉同用英文大吵了一架。偉同的父親因為受了刺激也中風住院。在醫院的長廊裡,偉同鼓起勇氣向母親坦白了事實,也表露了自己多年來的心聲:

一方面,高偉同想要充當傳統意義上的孝子;另一方面,他又想做真正的自己。這種矛盾在經年累月的沉澱中,已經成為了高偉同心頭的一塊繭子,讓他持續在自我拉扯中走向精神壓抑。

高母作為傳統女性,她心疼兒子的處境,卻又不願意傷害丈夫的權威和尊嚴。高父離開大陸已經多年,漂泊的生活讓他心中對「根」與「傳承」文化有著很深的執念。

但是事實上,影片看到最後,我們會發現高父才是那個真正「掌控全局」的人。早在偉同和賽門用英文吵架的過程中,他其實就知曉了真相。只不過礙於傳統大家長的臉面,他故作糊塗,逃避現實。

在高父生病期間,他一直接受著賽門的悉心照料。影片中有一個橋段是高父主動約賽門去江邊,將原本要給葳葳的禮金送給了賽門。這一幕足以說明,高父已經在心裡認可了賽門的兒媳地位。但是,高父又叮囑賽門不要外傳。而這像結婚的喜宴一般,同樣也是高父維護尊嚴和面子的體現。

高父的抉擇,體現的其實也是中國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高父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幹預兒子,但是只要高家香火能夠延續,他願意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妥協。

在二老離開的那天,高父對賽門說:「謝謝你,謝謝你照顧偉同。」對威威說:「高家會謝謝你。」對偉同說:「好了,我們回去了。」

幾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而說話的主體分別代表了公公,高家,父親。

在影片的最後,李安導演特意放大了高父過安檢時舉手的鏡頭,看到這個鏡頭我鼻頭一酸,因為這個舉手的畫面實在太像投降了。

高父在知曉一切後選擇了妥協,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成一種「中國式」的圓滑。

李安尋找了一種中國式的「大圓滿」來作為整部電影的終點,父母回國,偉同和賽門獲得了一個孩子,而葳葳則得到了常居美國的綠卡,仿佛一切皆大歡喜,卻好像又都不盡人意。因為偉同、賽門和葳葳最終構築的「三位一體」的家庭模式,其實建立在各自的犧牲和讓步之上。

這樣一個結局是父親與兒子的和解,是兩代人之間的包容和體諒,更象徵著兩種文化之間的交融。因此,我們也就暫且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場「喜宴」。

PS:部分文件名修改文件名為.MP4或是.mkv,就可以正常觀看。所有連結複製打開度盤,或瀏覽器即可。

如有失效,關注我們回臺留言,我們會補檔。本公眾號提供的在線觀看地址、百度網盤以及下載來源於網際網路。本公眾號並不參與錄製和製作,僅提供資源引用和分享,如果本公眾號提供資源對貴方造成了損失或侵犯了貴方權益,請及時和我聯繫,我將在12小時之內撤銷有關資源所有內容。

相關焦點

  • 《喜宴》:國人羞於啟齒的性壓抑,李安用一場「假結婚」就點破了
    這部影片於1993年播出後,榮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多項殊榮的加身,也奠定了李安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同於「三部曲」中隱隱傳達著憐憫的《推手》,《喜宴》主要以一種輕喜劇的鋪陳手法,探討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與此同時,影片中關於父權文化和性壓抑的探討,更是成為了這部片子的最大看點。
  • 《喜宴》:國人羞於啟齒的性壓抑,李安用一場「假結婚」就點破了
    《喜宴》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比較成功的一部,這部關於傳統倫理觀念通俗劇,是一部完全以好萊塢模式製作的中國電影。當年,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在西雅圖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在華人導演中,李安無疑是一位標杆性的人物。
  • 鬧伴娘、鬧洞房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看過《囍宴》之後,才發現結婚這等「人生大事」,原來是這麼巨大的一件事。也必須要放在同志和異鄉的背景,才能看到「五千年來的性壓抑」是這麼一個現象,怎麼都撼動不了、無能為力、虛假也必須成真的文化潛規則。戲中Simon有好幾次都被孤立在其他角色之外。像是偉同跟家裡講電話時,他一個人孤零零的經過走廊去上廁所。或是嶽父嶽母到紐約,熱切的圍在偉同和威威旁邊,只剩他成了外人。表面上他必須是旁觀者、見證者,但實際上是受傷最深的當事者。
  • 《喜宴》:五千年的性壓抑,用謊言成全圓滿
    聽著娘親壓抑又傷心的語氣,想到又有一個人委曲求全地選擇了形婚,我心裡也不是很舒適。於是打著哈哈結束了電話,然後默默打開了李安這部經典之作《喜宴》。結果看得人滿心悲哀。1.婚禮變成了一場精密的測算,每一方都小心權衡仔細籌謀以策萬全,終於撮合成了一場看似圓滿,但其實每個人都傷痕累累的「喜宴」。3.
  • 婚鬧,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接親過程中,何某某(男,23歲)、梁某某(男,22歲)、李某(男,24歲,均廣州南沙人)等人對姐妹團進行追逐、推搡,羅某某被人群擠退到4樓陽臺左角,因石質欄杆斷裂致使她從四樓墜落到一樓地面,傷重死亡。目前,何某某、梁某某、李某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 這樣的電影,大概只有李安才能拍得出來!
    而且還說了一句點睛之筆的臺詞: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東西方文化碰撞也讓觀眾見識到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對於個人的桎梏。一場看似圍繞著婚宴展開的鬧劇,其實背後是一個很有意思、很值得細細咀嚼的故事。定居在美國的同性戀者高偉同為了打發從臺北而來逼婚的父母,與因為拿不到美國綠卡發愁的非法移民女畫家顧葳葳假結婚。但事情到了後面越來越失去控制。
  • 國人羞於啟齒的「性壓抑」,管虎用一場「設計死亡」點破
    但在夫人心中,他最好的電影是8年前的《殺生》。很詫異嗎!?看完文章,你可能就有答案了。結果糟了!觀眾不斷跳脫出劇情,沒法持續投入情感。各類「雲裡霧裡」的觀影體驗不斷發酵,讓影片的口碑背了鍋。今天,夫人就撥開雲霧,敞敞亮亮地說下:這部被嚴重低估的華語電影「神作」有多好?
  • 如果可以《預支未來》,你會使用這個權力嗎?有代價的哦
    (網盤電影資源)《甜蜜家園》:喪屍怪物驚悚全程高能太刺激,網飛大尺度韓劇一次性10集放出(網盤電影資源)醉生夢死就是喝《酒精計劃》:中年大叔的悲喜人生!拔叔2020新片!(網盤電影資源)年末黑馬大片!驅魔韓劇《驚奇的傳聞》太燃,有望成OCN2020收視冠軍(網盤電影資源)金基德作品:《聖殤》:一部講述人性的電影,母親用愛和身體完成救贖!(網盤電影資源)【好色】裴鬥娜:拍裸戲出道,演過充氣娃娃,勝過無數張整容臉!!!
  • 《喜宴》:除了性壓抑,它還揭露了人類的「弒父」天性
    ——弗洛伊德《喜宴》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正是憑藉該影片,李安跨入了」世界一流導演「的行列當中。對中西文化衝突與碰撞、父權文化和性壓抑問題的探討是解讀《喜宴》比較熱門的角度,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個冷門的角度進行探討,即「弒父」情節在《喜宴》中的表現。「弒父」是人成為自身主體的一個必經之路。
  • 不談120幀,談談李安的喜宴
    他出道之初的「家庭三部曲」(也叫父親三部曲)先是看了《推手》和《飲食男女》,有些失望,直到看完《喜宴》,才覺得李安不愧是李安。結果讓偉同吐血的是:俱樂部居然為他找到了近乎匹配的對象。於是乎偉同父母出錢女孩到美國見見偉同,並讓偉同去機場接她。女孩無意透露偉同的父親前不久重病住院,剩一口想抱孫子的氣才得以撐到醫院。偉同還有個一直喜歡他的女房客顧威威,一個不得志的上海女畫家。一個沒有婚姻的黑戶即將被逼離開夢想之地。
  • 《喜宴》幕後:李安一家四口齊上陣,趙文瑄演技被批「糟糕透了」
    011993年的《喜宴》是李安執導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第一次試水同性題材。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在美國的華人男同性戀者,為了應付年邁父母一次次的逼婚,採用「假結婚」的方式瞞過去。沒想到,父母將兒子的婚姻視為頭等大事,不遠千裡趕來,非要辦一場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婚禮。
  • 《喜宴》:李安向中國的傳宗接代文化妥協了一下
    片名:喜宴導演:李安編劇:李安 詹姆斯·夏慕斯 馮光遠主演:趙文瑄 歸亞蕾 金素梅 郎雄 米切爾·利希藤斯坦作者:知難而退曾經有人說,最好的喜劇是你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最好的悲劇是你看著看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而本片《喜宴》就屬於你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最好的喜劇。
  • 喜宴:李安鏡頭下的文化衝突,一場喜慶婚宴其實是一出徹底的悲劇
    李安,行走在好萊塢的華裔導演,憑藉電影中細膩的感情表現和對電影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用一部部經典佳作打動著我們。受中西兩種文化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中總能從細微的角度來詮釋兩種文化的衝突,接下來就介紹他的一部電影《喜宴》,電影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喜宴》:李安的叛逆與投降
    在李安的導演生涯中,《喜宴》是他拍得最順手的電影,僅僅用了26天。
  • 共享「性愛娃娃」爆火:性壓抑,正在毀掉年輕人
    很多文章都在寫「年輕人都不談戀愛了」,大家都不想經營關係,但年輕人卻偷偷地用更快餐的方式解決需求。  在「矽膠娃娃」現象興起的背後,最讓人值得深思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過那種壓抑的、不佔有的生活。  需要的關係越來越少,物慾越來越低,越來越傾向於單身。  甚至連性生活,都不需要活人了。
  • 【電影】《喜宴》
    看完《喜宴》之後,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悟,那便是:但願生活中我們的委曲求全真的能夠換來另一種完滿。1993年《喜宴》和2005年的《斷背山》一樣,都是李安在同性戀題材上的作品。不同於《斷背山》,《喜宴》的結局相對來說,比較圓滿,而不是一齣悲劇。故事以歸亞蕾飾演的母親給趙文瑄飾演的兒子高偉同催婚開始,順著假結婚發展,釀造撕逼、出櫃、打胎等高潮點,然後以三人和好共同撫養孩子目送高父高母回國為故事的結局。李安用他獨特的審美、超強的敘事能力、感人的細節等向觀眾呈現出一個行雲流水、平實而動人的故事。
  • 好萊塢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打造人設的「假結婚」內幕,薰衣草婚姻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是指他在1991年到1994年期間執導的三部電影:《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三部電影圍繞中國傳統家庭關係與現代人生活觀念的衝突,講述了三個既接地氣又有內涵的故事,能讓觀眾在觀影時感同身受,觀影后感觸良多。又因為著名演員郎雄老師,電影中飾演的父親形象十分立體,所以這三部電影也被稱為「父親三部曲」。
  • 重口味電影《當你熟睡》,窺探西班牙屌絲「失敗者」的惡趣味!(網盤電影資源)
    剛開始只是發簡訊進行騷擾,到後面就直接拿起公寓的鑰匙走進了卡拉拉的家裡,然後躺在她的床底下,偷窺克拉拉的一舉一動,到深夜等到克拉拉熟睡之後使用藥物讓她昏迷,進行性侵。等到早上離開,他還會用女孩的牙刷進行洗漱,想想就很噁心,他的獵物不僅只有克拉拉一個人,還有一個老婦人,老太太都不放過,太慘無人道了!
  • 電影《喜宴》:從父母催婚說開去
    1993年李安導演的電影《喜宴》。李安不用多介紹,他是華人導演的驕傲,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好萊塢A級大導演。今天所講的這部電影《喜宴》,是李安導演的第二部影片。這部電影曾獲得金熊獎和金馬獎最佳影片。一旦說不過你,就拿道德來綁架你。接著,全片最高潮的片段來了。在這場偉同父母高興壞了的喜宴上,我們看到了一場醜態百出,惡俗粗鄙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