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個節日,此時中國北方已進入冰雪季節,南方也開始大面積降溫,出門明顯會覺得寒冷。這個季節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進補不宜太過,適當吃些溫性食物以增強身體的禦寒能力。多喝點熱湯會讓人感覺全身舒展舒服。分享七道熱湯的做法,每天換著樣子做給家人喝吧。
第一道:蓮子豬肚湯
豬肚養胃蓮子安神,這個搭配很經典,全家老少都可以喝。
材料:豬肚、蓮子、紅棗、枸杞。調料:鹽、料酒、白胡椒粉。
做法:豬肚洗乾淨,冷水下鍋煮一滾,撈出來洗乾淨,切成絲。另起鍋加水,放上蓮子、豬肚、紅棗、枸杞和料酒,大火煮開轉小火燉煮90分鐘。開鍋後用鹽和胡椒粉調味就可以了。
第二道:冬棗胡蘿蔔核桃紅豆糊
把多種材料放在一起打成糊糊,可以一次性吃較多品種的食物,提供營養補充能量,做法也特別簡單,用豆漿機就可以完成。老人孩子多吃點核桃和胡蘿蔔這些食物挺好的。
材料:冬棗、胡蘿蔔、紅豆、核桃、糯米,總量不要超過豆漿機的限量範圍。
做法:冬棗洗淨去核,胡蘿蔔切塊,核桃去皮同紅豆和糯米一起加入豆豆漿機中,啟動一個米糊程序,程序結束後趁熱倒出來喝吧。香香的很舒服。
第三道:美齡粥
這道有歷史有來歷的粥其實我們人人都喝得起,據說宋美齡特別喜歡喝。做起來很簡單,多給家人喝吧。
材料:黃豆、糯米、山藥、枸杞。
做法:黃豆用豆漿機打成豆漿,然後用豆漿煮糯米粥,想要口感更好,山藥可以提前蒸熟後去皮同粥煮在一起,煮粥的時候加一些枸杞同煮。煮好的粥綿軟香醇,非常好喝。
第四道:米酒蛋花湯
米酒營養成分豐富,酒精含量低,熱量高,有著「液體蛋糕」之稱。其實現在不只在江南,全國各地都有人喜歡吃米酒。寒冷的冬季,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酒衝蛋下肚,整個人都覺得舒服多了。
材料:米酒、紅棗、澱粉、雞蛋。
做法:紅棗去核切碎,加水煮開,先淋澱粉水再淋雞蛋花,最後加米酒煮開就好了。這個湯加料順序非常重要,米酒最後加才能保持它的鮮美味。
第五道:羊血粉絲湯
天冷後,比較偏愛鹹湯,稠一點兒鹹湯更愛,用羊血和粉絲煮湯,偶爾吃吃,感覺很好呢。
材料:羊血、粉絲、平菇、黃花菜、黑木耳、胡蘿蔔、香菜、小蔥、大蔥、姜、澱粉。
調料:色拉油、白胡椒粉、料酒、鹽、生抽、芝麻油、菌粉。
1、材料。木耳和黃花菜提前泡好。羊血切塊,蔥切段。2、倒油,油熱後把蔥段和薑片煸香。3、清水煮上,有骨湯或者肉湯更好。4、撕成小塊,胡蘿蔔切片。5、後放上平菇、胡蘿蔔片、木耳和黃花菜煮一滾,之後放上粉絲,用鹽、白胡椒粉、菌粉和料酒及生抽調味。煮開後淋上芡汁,煮一滾後關火,6、香菜小蔥碎,淋上芝麻油,這湯就煮好了。趁熱開吃吧。
第六道:肉桂蘋果汁
這是一個適合冬天喝的湯,不用米也不用麵粉,兩個蘋果一個土豆加一丟丟肉桂粉,用豆漿機或者破壁機都可做,熱乎乎香噴噴的喝一杯,全身立馬就舒服了。肉桂大熱,暖身但可能會引起上火,注意用量。孕婦不能吃這個東西。
材料:蘋果、土豆、肉桂粉。
做法:蘋果和土豆去皮切塊,放在小鍋中煮熟,加上肉桂粉在破壁機中打成糊就可以了,加一點兒糖會更好喝。
第七道:牛肉丸子湯
氽幾個丸子煮一碗湯,又熱乎又營養,當早餐也特別好。
材料:牛肉餡、蓮藕、澱粉、平菇、香菜、青菜、小蔥,鹽、生抽、芝麻油、胡椒粉。
做法:牛肉餡斬碎,蓮藕切碎,把肉餡同蓮藕碎拌一起,加鹽和生抽及白胡椒粉攪拌餡料上勁,期間需要加一點兒澱粉。坐鍋燒水,水燙手但沒有燒開的時候關火,下入用餡料團好的丸子煮熟。然後加上平菇和青菜再煮一滾,淋一點兒芡汁,用鹽和芝麻油調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