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七律,不加一句評論,卻令人回味無窮

2020-12-24 品詩賞詞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很多讀者都喜歡欣賞他的詩歌作品。但由於李義山的身世坎坷,加上他又經常夾在牛李之爭的漩渦之中,所以其作品多用典故,不僅晦澀難懂,而且容易引發歧義。

李商隱青年時代好道,晚年又好佛。他在一些詩中時而流露出消極情緒,也和其好道參禪的思想有密切聯繫。義山在進士及第前的一段時期,即22歲到25歲這三年的時間裡,特別醉心道教,有仙遊之舉。

李商隱在仙遊數年中,不僅結識了不少道士,而且也接觸到一些女冠,他的仙遊詩中就有不少是以女冠的生活為題材。唐朝女冠盛行,而其來源不外三種:首先是入道的公主,其次是普通宮女出家度為女冠,最後是那些王公大臣的姬妾。而普通良家婦女,很少出家度為女冠。

這些女冠中固然也有一些是虔誠地信道,但更多人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以入道為幌子,掩蓋旁人耳目,藉此達到其不受禮法約束的目的。唐朝女冠在社交方面享有較大自由,可以和各階層人物接觸,而又不致遭受非議,讀者比較熟悉的如女詩人魚玄機、李冶。 下面分享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七律,不加一句評論,卻令人回味無窮。

銀河吹笙

唐代:李商隱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

月榭故香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

李商隱結識過不少女冠,也和她們有過較密切的過從關係,甚至還與個別年青貌美的女冠有過戀愛經歷。同時李商隱了解她們的生活,也寫下了不少諷刺女冠與人幽會的作品。

掌握了詩人這階段的生活情形,也就容易理解這首晦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描寫一位女冠入道後,因為道觀裡的清規與她們愛情生活產生了矛盾,從而引起其心境的衝突。

女主人公深宵夢醒,往跡難尋。她心情惆悵,便悄悄起身、倚立欄邊,悵望銀河、吹奏玉笙,用以排遣內心苦悶,直到東方發出魚肚白的曙光。

首聯中先點出時間、環境和女主人公的心情,樓院寒冷、黎明將至,她滿懷憂鬱地望著冷漠的銀河,除了獨自吹笙,竟然無人可訴。

接下來女冠子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往,她回想起昔曰的歡會,心中依然覺得激情似火,只可惜這些甜蜜的回憶已成舊事。昨夜棲息在樹上斜枝的雌鳥,聲聲悲鳴,更把她從夢中驚醒。

也許夢中她正與情郎在月下散步,旁邊蘭桂飄香;也許夢中她正在花間徜徉,前邊還有白馬王子在向她頻頻招手。

頸聯抒寫耳聞目睹的現狀,觀月的臺榭旁有幾朵經雨的花朵,散發出陣陣餘香,仍有雨珠滴落其上。映霜的殘燭,更牽動相思,她也長嘆,為何偏有風簾阻隔。

這兩句一揚一抑,本來是形影相隨的溫馨場景,忽然變成寒風刺骨,將詩人從夢幻中拉回現實。女子聽到的是單棲雌鳥悽慘的鳴聲,嗅到的是雨後亭榭邊殘花的幽香,看見的是簾內的殘燭和簾外的青霜,在沉重感情的壓迫下,她幾乎快要崩潰!

最後女子傷心地說,不要輕易地許諾可以成仙,那是獨對青燈自我折磨。湘靈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臺吹簫,享不盡人間歡樂。義山技法高超,不加一句評論,就展現出女子對愛情的執著和守候,令人回味無窮。

緱山意,指入道修仙。湘瑟,指湘水女神鼓瑟傳情。秦簫,也是化用古代傳說,據說才子蕭史弄玉吹簫,引來鳳凰。秦穆公為他們修建鳳臺,才子與穆公的女兒卻雙雙飛去。

李商隱的這首七律虛實結合,既有女子所見所聞的真實場景,也有其夢中所思及傳說幻景。同時義山又採用對比手法,展現出跨越時空的悲愁,更讓後世讀者感懷不盡。

李商隱的作品經常是晦澀難懂,更有一些令人費解的豔情詩篇,也讓讀者如墮煙裡霧裡。可是這首詩卻令人咀嚼不盡,表現了女冠子的悲戚生活,也寄寓了詩人坎坷的命運和仕途經歷。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魄雄偉,頸聯更是值得反覆閱讀
    李商隱就是晚唐詩壇最傑出的代表,詩人不僅有崇高的理想,還有切實的觀察。晚唐的歷史也讓善於感受現實的詩人體驗到秋花的幽豔。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魄雄偉,頸聯更是值得反覆閱讀。唐文宗開成三年,李商隱考中進士,之後又參加了吏部選拔考試。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而不幸落選,他憤懣之餘,只好去投奔涇原節度使王茂元。這首詩就抒發了作者開闊的胸懷,體現了義山青年時期的奮發精神。正是草長鶯飛、桃紅柳綠,到處都是一排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空靈縹緲,最後14字更彰顯非凡才華
    下面就分享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空靈縹緲,最後14字更彰顯非凡才華。重過聖女祠唐代:李商隱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唐文宗開成二年冬,興元軍節度使令狐楚病卒,李商隱隨喪回長安,途經聖女祠,曾作《聖女祠》詩。18年後,李商隱又從梓州返回長安,再次來此。可是物是人非,很多人都已不在,很多事情也都無法釋懷,義山於是創作此詩寄託感慨。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懷念過往,內心惆悵,尾句更顯出心緒茫茫
    李商隱生活在晚唐時代,當時諸侯割據、戰亂不息,大唐王朝也日漸衰敗,難以重現昔日的繁榮。而義山也因為個人原因,深陷牛李黨爭之中,使得他經常愁悶不已。彷徨無措時,詩人便抒寫心中的悲怨,卻總是非常含蓄,所以他的詩作就顯得晦澀難懂。
  • 李商隱的一首冷門詩作,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人生的不易與心酸!
    這句話對於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來說,就是一句難以擺脫的人生魔咒。他年少失孤,貧寒無依,唯有奮發讀書以謀求前途。可是,他縱然才華出眾,卻也屢次不得仕進。後來,因令孤楚的賞識才得以中舉。然而,正當他躊躇滿志,希望有所作為時,等待他的卻是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黨爭激烈的殘酷現實。終其一生,李商隱都在追求,卻總是失落,總是悵惘,總是哀傷。
  • 「冷門」詩人李商隱因「抄襲」上熱搜?國學文化的教育應該被重視
    前幾天看到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熱搜#冷門詩人李商隱#,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抄襲了一個21世紀現代人的。起因是一個博主發文問:「李商隱是誰?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被網友指出後,這位博主又發文道歉稱:「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
  • 李商隱最具歷史氣息的1首七律,藝術成就不輸於《無題》詩
    作為唐朝最有才華的詩人之一,李商隱在各種類型的詩歌中均有建樹。尤其在七律詩歌方面,更是達到了很高的層次。李商隱的《無題》七律詩語言優美,藝術獨到,歷來受到廣泛的好評。不過李商隱的七律並非都是無題詩,也有其他主題的七律詩。
  • 司空圖的一首七律,很少有人讀過,僅是頷聯就令人愛不釋手
    很多時候事與願違,令人無奈的同時,更無比感傷。比如盛唐的杜甫才華橫溢,卻一輩子窮困潦倒;晚唐的李商隱也是曠世奇才,更是命運多舛。下面分享司空圖的一首七律,很少有人讀過,僅是頷聯就令人愛不釋手。這兩句令人愛不釋手,非常精細地表達了作者的心跡。雖然此處人跡罕至,但也遠離了喧囂的場所;鏡中的自己非常憔悴,更後悔當初一心等待朝廷的詔書。
  • 李商隱雨夜思歸,這首七律刻畫細膩,歷來被世人推崇
    有人說,李商隱的作品像謎語,猜破了反而沒有味道;也有人說,義山的詩作情感非常深沉,讀者太投入了就難以自拔。其實這恰恰說明,李商隱的作品容易引起共鳴,因為他的每一首詩篇都是含淚譜寫,既開創了朦朧詩的先河,又開闢了唐詩的新次元。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雨夜思歸,這首七律刻畫細膩,歷來被世人推崇。
  • 「冷門」詩人李商隱上熱搜,理由是「抄襲」?不讀書真的會鬧笑話
    前幾天,微博上出現了一條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熱搜話題#冷門詩人李商隱#,點進去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某動畫的電視劇主題曲用了李商隱的詩《夜雨寄北》,看到歌詞的粉絲就開始在網絡上「聲討」李商隱抄襲:隨後這位博主發文道歉
  • 李商隱「抄襲」成「冷門詩人」,現代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李商隱做夢也想不到,千年後竟會有人把他推上熱搜,再出一次名。只是這次出名,有點令人心疼。因為他竟莫名成了「冷門詩人」。近日,在網上有網友發帖先是說李商隱抄襲了他偶像霹靂的《夜雨寄北》,還聲稱要把李商隱找出來,曝了他。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對詩人李商隱的不滿和憤懣。一時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歐陽修一首很傷感的七律,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當時他跟著當時的範仲淹,稍稍熟悉歷史的都知道範仲淹是一位正人君子,為人正直,這樣他就得罪了很多人,上書彈劾當時的宰相呂夷簡濫用職權,還被對方誣陷,從而被貶外地;歐陽修是範仲淹的任用的官員自然也是遭受到了打擊,被貶夷陵(今天的湖北宜昌地區),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打擊太大了,讓歐陽修傷感不已,他在路上經過黃溪登高望遠,寫下了一首很傷感的詩《黃溪夜泊》,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悲痛之苦。
  • 冷門詩人李商隱、強說愁的李清照:你沒文化的樣子,真的很低級
    前段時間,有個冷門詩人上了熱搜,他叫李商隱。對,沒錯,就是那個寫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合稱小李杜。當然,怪只能怪李商隱太冷門,絕不是她自己沒讀書的緣故,可她有沒有聽過李商隱的另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看到此,又想起去年大火的電視劇《知否》,其同名主題曲,照樣被diss。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淡淡描寫,娓娓道來,卻滿溢深情
    一首優秀的詩歌不僅立意新穎、取材獨特,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歷來詩評家一直強調作者的器局、精神、態度等與寫作的關係,提倡作者要修煉內功、升華情操,才能寫出深刻動人的傳世之作,正如劉勰所說的「蓄素以弸中,散採以彪外。」
  • 女網友維權鬧笑話,卻說李商隱是冷門詩人
    高考的學生對這個詩人的感情可能比較濃厚,因為李商隱的詩詞不管是聽起來,讀起來都有一種朦朦朧朧的美感,所以有很多學生喜歡這個詩人的詩詞,很多好看又有意境「表白」的句子就是「抄」人家的。不過這次李商隱火了的原因可不是因為高考的學生寫作文反覆拿出來「遛詩人」。
  • 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臺灣布袋戲被「罵」上熱搜,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本來#冷門詩人李商隱#這個熱搜掛在網上我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結果沒想到真的有人不認識李商隱是誰……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在網上,有個網友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抄襲臺灣霹靂布袋戲,並且在網上要求同好一起舉報李商隱。
  • 「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被「罵」上熱搜:不讀書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是那個說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李商隱;是那個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李商隱;是那個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李商隱,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都背得出來吧!但是,令人震驚的是前些日子看到了一個非常令人摸不到頭腦的熱搜#冷門詩人李商隱#。一位霹靂的粉絲髮微博稱:「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微博嗎?必須爆了他……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 李商隱的一首「雞」詩,雖然冷門,卻極盡辛辣犀利之能
    今天狗子向大家推薦一首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詠雞詩——《賦得雞》:賦得雞唐·李商隱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可要五更驚曉夢,不辭風雪為陽烏。眾所周知,李商隱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美的詩人,其詩以語言纖豔儂麗、詩意朦朧迷離著稱,他的愛情詩、無題詩讀來纏綿悱惻令人沉迷,確實將詩意美發揮到了極致。
  • 「冷門詩人」李商隱什麼梗?小學沒讀過嗎?
    最近今天,很多人都在問「冷門詩人李商隱」是什麼梗?是的,正式因為李商隱被稱為「冷門詩人」,所以這個話題成功上了熱搜。稍微有點教育經歷的人應該都會好奇李商隱的「冷門」到底是什麼梗?原來在微博上有人吐槽李商隱抄襲被揭穿,後面耍無賴似的稱李商隱是冷門詩人。
  •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文|某年某月某天吖至今,有很多寫愛情詩出名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無題詩,在詩集方面比較出色的有白居易,蘇軾,李商隱這些人。但是,擅長寫愛情詩的李商隱算是頂尖的了,在他戎馬光耀的一生,曾為心上人,戀人,愛人寫下無數情詩,很多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今天介紹的這首《無題》就是他寫給心上人的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