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宋仁宗所寫的「飛白體」是什麼?

2021-02-08 紫芳齋書畫社
近期,電視劇《清平樂》正在各大衛視熱播,《清平樂》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到殫精竭慮愛民治國的故事,也表現了在風起雲湧的朝堂背後,仁宗的情感抉擇和喜怒哀樂。他仰懼天變, 俯畏人言 ,治國如執秤,如履薄冰地保持著朝堂與天下的種種平衡。仁宗朝河清海晏,名臣才子輩出,例如晏殊,範仲淹,歐陽修等,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經濟文化盛世。

在電視劇第10集中,宋仁宗親自教皇后曹丹姝寫「飛白體」的一幕,分外吸引人眼球,那麼,「飛白體」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筆法呢?今天,紫芳齋公眾號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相傳是書法家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北宋黃伯思說:"取其髮絲的筆跡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今人把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也泛稱飛白。同時可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亦作「 飛白書 」。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的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蔡邕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 [1] ,像枯筆所寫。漢魏宮闕題字,曾廣泛採用。唐張懷瓘《書斷》上:「飛白者, 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並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 ,在鴻門見匠人施堊箒,遂創意焉。」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造寺,令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清趙翼《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起賜樓。」飛白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素為文人墨客所推崇。「書聖」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俱精於飛白。唐太宗酷愛王右軍飛白,自此唐代帝王將相多擅飛白。

一般情況下,行書和草書中運用飛白較常見,楷、隸、篆書中用得較少。這種現象大概是由各種字體的筆畫特點、作品的章法、書寫的速度等因素所致。單就筆畫而言,飛白較多地用於豎、提、橫畫中,少用於其他筆畫,這主要是由筆畫形態、運筆過程和書寫風格等決定的。至於飛白用在一字中的主筆還是次筆,要特別注意是否得當。有時在主筆中運用飛白,失當便失卻重心,得當則有利於盡情施展筆畫美;有時在次筆中運用飛白,失當會產生缺失,有失飽滿,得當則起到點綴或裝飾之美。飛白一般用於筆畫的中部或尾部,要求運筆自如,過渡自然。其中,飛白的尾部,有回鋒,有的露鋒,一般視書寫風格、速度、運筆等情況變化使用。另外,在一定中上筆與下筆相連處,或是上字的末筆與下字的首筆相連處,恰當運用飛白可增強一定的美感。但飛白牽絲要寬窄、長短得當,承接轉合要自然而不失力度,並且要求飛白牽絲不宜過多。

運用飛白作書,要求恰到好處,因此在書寫過程中有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忌飛白出現單字起筆處或筆畫的前端,或過多出現在一幅作品的首字。否則,整個字或整幅作品便失去氣勢,使得"立"起來的力量銳減,即不能"造勢"。其原因是單字起筆處出現飛白有顯散漫,也不合筆法規範;首字過多出現飛白則顯輕浮,也不合章法。二者都違背了書法創作的一般規律。二忌一字多飛白,即一般在字的一筆中出現飛白,少有兩筆同時出現。倘若一字中過多出現飛白則導致筆畫不實,有飄浮之嫌,其原因可能是在運筆過程中沒有掌握好輕重徐疾,心(眼)到而手未到,沒能控制好節奏。當然,有些書寫者故意追求多用飛白之美,這或許值得研究。三忌整篇多飛白。整幅作品中過多運用飛白,易導致鬆散不實,氣斷而乏力。飛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點綴作用,以少勝多,以巧勝多,以精勝多,方可增強整體美。這就要求書寫者在創作前充分做好整體考慮。而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有所變化也是很正常的,那就看書寫者的駕馭能力如何了。四忌飛白過長。有人會問,古今書法名家中不是有將飛白拉得很長的例看待,那是風格的展現,是書藝已達到一定境界而情感自然流露的具體表現。一般書寫者不要刻意去追求用過長的飛白凸現自我,要打好書法基本功,循序漸進,達到自然表現的最佳境界,方能將飛白運用得長短適宜、揮灑自如。五忌飛白軟弱乏力和不自然。仔細研究書寫高手的飛白,均剛柔相濟,多用中接,水到渠成,渾然一體,神採奇妙。這是習字者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首先,運用飛白會產生筆畫美。倘若飛白運用得好,有的筆畫似流星划過蒼穹,有的如快艇急馳水面,有的如懸崖瀑布飛縱,有的像織布細線伸展,有的若女子秀髮隨風飄動……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細觀古代書家所運用的飛白,在其強烈的書法風格中都蘊含著怡人的筆畫美:王羲之的飛白楚楚動人,王獻之的飛白顧盼生姿,顏真卿的飛白酣暢純厚,歐陽詢的飛白嚴謹險勁,趙孟頫的飛白清麗秀逸,米芾的飛白痛快淋漓,懷素的飛白瀟灑自如……其次,運用飛白可使單字增輝不少。單字中的飛白和其他筆畫虛實相生,具有圖畫美,間或具有裝飾美。有時,單字中的其他筆畫寫得平淡無奇,若恰當運用飛白,可使該字頓時搶眼;有時,飛白還可掩蓋或挽救一字中不明顯的敗筆,收到轉移著眼點的效果;有時,在單字的某豎畫中恰當運用飛白,以求得相對穩定,達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此外,上述飛白之美體現在一幅書法作品中,無不有利於產生整體美。整幅作品中的飛白,有的如山澗一泓清泉,清新自然;有的似花朵零星點綴少女衣裙,款款生情;還有的像孩童在母親懷裡玩耍,富有情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飛白的輕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書寫的節奏,這也是增強作品整體美的表現之一。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一些電視劇《清平樂》的劇照,也推薦所有朋友去深入了解宋仁宗時期的歷史。那真正是一個海晏河清,文化昌盛的盛世!

相關焦點

  • 文化|所謂「飛白書」
    與宋太宗相比,宋仁宗在「飛白書」上的造詣可能更高一籌,歐陽修在其《歸田錄》中就滿是對宋仁宗「飛白書」的讚美,書中記載:「仁宗萬機之暇,無所玩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物形,而點最難工。
  • 「飛白書」到底是什麼書體?專家:沒有內涵,美術字而已
    電視劇《清平樂》中,官家寫錯「飛白書」,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書體?五一假期期間無事,宅在家裡看電視劇《清平樂》,一部最近比較熱播的電視劇,描述了宋代宋仁宗趙禎時期朝堂以及後宮的故事,連續看了幾集,感覺這部電視劇的製作還是比較用心的,演員的演技、服裝、道具、故事情節都很到位,也能讓觀眾了解一些關於宋朝的歷史文化知識,在清一色的「清宮劇」之外,也讓觀者可以換換口味,值得一看。
  • 你所不知道的宋仁宗,官家還是個文藝清新男呢
    「飛白」是一種特殊的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電視劇《清平樂》裡有宋仁宗、曹皇后手把手共寫飛白書的橋段,那場景未必真有,但他們的的確確都是飛白書高手。 曹皇后擅長「飛白書」也是史冊裡明文記載的。《宋史·后妃傳》寫曹皇后說:「慈聖光獻曹皇后……性慈儉,重稼穡,常于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同「飛白」)書。」
  • 和字幣中的「飛白」,你了解嗎?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其中宋仁宗不但勤政愛民書法水平也很高超尤其擅長「飛白書」
  • 和字幣中的「飛白」,你了解嗎?(留言有獎)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其中宋仁宗不但勤政愛民書法水平也很高超尤其擅長「飛白書」大文豪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記載仁宗「萬機之暇,無所玩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飛白」是指在書法創作中筆畫中間夾雜著絲絲點點的白痕且能給人以飛動的感覺故稱其為「飛白」也叫「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提到飛白其實在「和」字紀念幣中幣面襯底也配以了「飛白」設計元素
  •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宋仁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狸貓換太子」中的皇帝。這部作品以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為線索,根據真實的歷史年代與事件改編。一方面展現了北宋前期的經濟繁榮,名士輩出;另一方面刻畫了作為帝王的趙禎在出身、情感與抱負等方面的受困與求而不得。
  • 《清平樂》:宋仁宗因妒成恨,貶張茂則出皇宮,曹丹姝終將其召回
    宇哥帶你看原著,一起來看王凱,江疏影主演《清平樂》第四回。看原著,更深入。在整個後宮,沒有什麼事能夠瞞過曹皇后,因為到處都是她的眼線。就連官家身邊的宦官也都是曹皇后的人。官家的事情,事無巨細,曹皇后都了如指掌。這讓官家感到自己全無隱私,無人能夠貪心,所以倍感寂寞。
  • 歷史上宋仁宗和曹皇后感情如何?
    《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因為與尚、楊兩位美人爭寵而誤傷仁宗,隨後被廢。宋仁宗本想將自己喜歡的商人之女陳熙春立為皇后,但遭到反對,無奈才接受了群臣舉薦的曹氏。曹氏為何能得到一致推薦,劇中解釋,一是出身名門,二是德高、誠信、有才華,三是貌醜不至惑君。也正因為這句話,宋仁宗在大婚之夜缺席,埋下了帝後之間的心結。
  • 《清平樂》裡王凱飾演的大男主宋仁宗,現實中卻隱忍的讓人心疼
    前些日子,《清平樂》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這部原著以福康公主徽柔和內侍懷吉之間悽美愛情故事為主線的故事在正午陽光的改編下變成了以宋仁宗趙禎為主角的朝堂劇,這也是少見的以宋仁宗為主角的大男主戲,王凱飾演的宋仁宗睿智,帥氣,果斷,有情有義,堪稱「仁義禮智信」的代言人,但是歷史中的宋仁宗真的如電視劇裡飾演的那樣璀璨嗎?
  • 《清平樂》中王凱扮演的宋仁宗 竟然是一位精通詩詞音律的皇帝
    聽到《孤城閉》這個名字,感覺應該寫北宋名臣的故事,但是這部劇明顯是以皇帝宋仁宗的生活為主線。這部似乎有點像宮鬥劇的電視劇,為什麼又改成了一個詞牌的名字清平樂呢?是因為皇帝喜歡詩詞嗎?據《宋史·樂志》記載,宋仁宗趙禎通曉音律:仁宗洞曉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賜教坊,或命教坊使撰進,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宋仁宗雖然精通音律,但是卻沒有傳下了一首《清平樂》,倒是這些臣子們寫了不少。
  • 《清平樂》尋光 · 清平樂
    》海報尋光 · 清平樂大概劇情裡的歌曲都是為小說《孤城閉》而寫,《願歌行》、《尋光》、《雙飛燕》都緊緊扣住了《孤城閉》,當然《清平樂》將視角放在了宋仁宗波瀾壯闊的一生,相比《孤城閉》而言更宏大,不管是風起雲湧的朝堂還是兒女情長的後院
  • 「五一」翻翻書丨《宋仁宗》:「狸貓換太子」的「太子」,是被歷史...
    取這二字,可以成為一個詞牌名「清平樂」,馨香久遠。近日,一部以此詞牌為名的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引發了很多人對宋朝的強烈興趣。劇中高度還原的宋代生活場景、古樸典雅的風格氣韻,再一次把人們帶回「仁宗盛治」的大宋王朝。不同於勾心鬥角的宮鬥劇,作為一部古裝劇,《清平樂》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氣質來,成為一股清流,讓人耳目一新。
  • 《清平樂》宋仁宗的最愛
    大型古裝電視劇《清平樂》最近好火。火到嚴重燒腦、考驗古文功底的朝堂戲,粉絲都連連喊真香。王凱飾演的宋仁宗,更是迎來粉絲各種追捧。
  • 清平樂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愛過很多女人但獨獨沒有愛過曹皇后
    清平樂這部劇鋪墊得恰到好處,歷史感十足,宋朝文人志士朝堂爭辯如同一幅畫卷慢慢展開,兩集就把皇帝面臨的局勢寫得很清楚,他和太后相互制衡,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大局裡的每一個人。這部劇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一對,那麼兩人的愛情故事是什麼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
  • 《清平樂》的宋仁宗、範仲淹,客串《水滸傳》,引出一百零八將
    這近熱播的《清平樂》以宋朝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宋仁宗一朝的事,王凱飾演的趙禎也是圈粉很多。雖然歷史上的宋仁宗與其他皇帝比,似乎名氣沒有那麼大,沒有太祖、太宗那樣功勞卓著,也沒有宋徽宗那樣的頑劣悲慘。《三俠五義》嬰孩戲,《水滸傳》客串,宋仁宗很忙然而,和宋仁宗相關的歷史傳說故事倒是不少,比較《三俠五義》中的「狸貓換太子」橋段,其中的太子便是指年幼的宋仁宗。
  • 「清平樂」中千古一帝的宋仁宗,林語堂評語:明君!
    最近有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的電視劇《清平樂》豆瓣評分8.2分,該電視改編自《孤城閉》 。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到殫精竭慮,愛國愛民的故事;宋仁宗情感的抉擇和喜怒哀樂。歷史上的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喜怒不表於外。執政時期,名臣才子輩出,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經濟文化盛世。
  • 比清平樂演繹還慘,生母在世時宋仁宗不知身世,他的一生早被寫好
    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清平樂》熱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在情感方面被不少觀眾所詬病。劇中,宋仁宗和女兒徽柔以及從小長大的「朋友」張茂則不止一次說了他生命中最重要、最愧疚的女人,不是陪伴他一生的妻子,更不是白蓮花的貴妃,而是他的生母,李宸妃。
  • 清平樂電視劇中宋仁宗愛的人是曹皇后嗎 宋仁宗和曹皇后結局怎麼樣
    最近小編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追《清平樂》這部劇,這部劇的收視率確實很高,而且劇情也很精彩。那麼劇中宋仁宗愛曹皇后嗎?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感情好不好?讓娛樂塘主來告訴你們吧。宋仁宗愛曹皇后嗎最近很多這個網友都在看個清平樂了,還是非常非常的好看的,這個劇是小說改編的,又是歷史劇,所以在製作上異常的精良,細節滿滿,評分非常的高,所以人氣不錯,最近很多小夥伴也問了,這個宋仁宗和這個曹皇后兩個的人感情線是真的搞不懂哦,因為在孤城閉中就有很多小夥伴看不懂這個宋仁宗到底愛不愛這個曹皇后了,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值得一研究的。
  • 《清平樂》中飛揚跋扈的張貴妃,卻是宋仁宗一生難以割捨的白月
    這首詩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溫成閣四首》中的第四首,詩中描寫的那個備受君恩寵愛的女人,便是宋仁宗的寵妃——溫成皇后張氏,也就是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張貴妃。在電視劇《清平樂》中,相比溫順乖巧的苗娘子,端莊賢淑的曹皇后,飛揚跋扈的張貴妃著實不討人喜,而恰恰就是這位讓令人討厭的張貴妃,卻讓宋仁宗趙禎愛得無法自拔,而且對之還驕縱非常,相比備受冷落的皇后娘娘,觀眾們一面心痛的同時,一面紛紛吐槽,你說這個宋仁宗,到底是啥眼光?那麼歷史上的張貴妃是否也是如此專寵驕橫呢?
  • 《清平樂》:這麼仁厚、寬容的宋仁宗皇帝,了解一下
    由王凱主演的《清平樂》在千呼萬喚中於4月7日湖南衛視準時播出。初看兩集,敘事條理清楚,以正史為背景來創作,是值得一看的。我們可都是曾被胡編亂造的歷史劇坑慘了的。《清平樂》以趙禎宋仁宗與太后劉娥的矛盾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