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鎮》:一種臺灣式懷舊

2021-02-17 雲南音樂臺


普者黑金曲回顧 蔡琴《機遇》淡水小鎮原聲帶

你喜歡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嗎?每一顆星星都有一個故事。

在這麼些個星球裡,有一個,我們把他叫做地球的一顆星。

地球上有一個叫做臺灣的小島,島上有一個美麗的小鎮。

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個小鎮上的故事……

     淡水小鎮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幾千年前,就有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人生活在這裡。17世紀,從新航道中獲益的西班牙人覬覦東方,盯上了有著優越位置的臺灣島。1626年,西班牙人進攻淡水,兩年後在淡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並以此作為其在北臺灣的統治中心。不過西班牙人的統治沒多久,1642年便被荷蘭軍隊打敗。後來,荷蘭人在原聖多明哥城的位置重新修建了城堡,取名「安東尼堡」,也就是今天的淡水紅毛城。

很有古早風味的安靜老街

      淡水在1858年清政府被迫籤訂《天津條約》後,成為國際通商港口。進出臺北的貨物,都需要經過淡水,淡水隨即成為當時臺灣的第一大貿易港。西方的宗教、教育、醫療也都隨之進入淡水,讓這座小鎮成了臺灣最西化的地區之一。


發現了一條叫「戀愛巷」的小巷子~~

   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後,淡水的「黃金時期」逐漸遠去。由於港口的淤積與基隆港的建設,淡水曾經的地位不再,重又回歸靜謐的小漁港。不過美麗的景色,還是讓淡水榮登當時的「臺灣八景」之一。 尤其到了周末,許多臺北市民喜歡搭乘捷運來到淡水做一次一日小旅行。


  

       淡水老街是淡水小鎮最早發展起來的區域。今天的淡水老街,是包含中正路、清水街、重建街、公明街等街道在內的總稱,是旅行者來到淡水必遊的街區。從淡水捷運站出來,沿著中正路往西北方向直走即可到達。

 


       重建街形成於清朝嘉慶年間,有「淡水第一老街」的稱號。重建街原名叫「九崁街」,「九崁」就是閩南語「九間」的意思。據說是因為這條小街上最初僅有九間店鋪,因此得名。20世紀60年代後,重建街因為地形崎嶇、路途不便、人潮轉移而逐漸沒落。大部分遊客都只會去中正路、公明街和環河道路走一走而已,少有人發現這條藏在山坡屋舍中的古老小巷。


非常有人氣的魚丸店!

        海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魚產品,比如說魚丸。魚丸不是淡水獨有的特產,但來到淡水,淡水魚丸是必嘗的知名小吃。

  販賣魚丸的店家不少,如果問當地人,幾乎都會推薦你去中正路的「可口魚丸」。這家店創立於1967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外表雖然不起眼,但每天從開始營業到打烊,店內幾乎都是人滿為患,高峰的時候店外甚至都要排長隊。他們的魚丸是用鯊魚肉打成魚漿做成,魚丸內還會包上臺灣肉燥。原材料很新鮮,味道也很不錯。雖然人氣這麼旺,但價格依然平實,魚丸湯30元一碗。若按當地人的吃法,都會再搭配一個肉包,10元一個。


香草街屋~

 

        重建街上,有一間不起眼的「香草街屋」,算是重建街的一座小小的精神燈塔。沒有奪人眼球的大招牌,只在屋外懸掛了一塊舊舊的方形板,寫著「香草街屋 茶飲·手作·盆栽」,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這不是一間老店,但是一間有故事的小店。其房屋是蔡以倫先生的祖厝(已被列入新北市定古蹟)。蔡以倫原本是一位媒體工作者,在經歷了商業失敗後,經叔公點撥,在香草中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個方向。他去臺東學習香草的種植與療愈課程,2011年在重建街開始經營這個小小的香草街屋。店內有迷迭香、薰衣草等各種香草盆栽,以及使用自種香草製成的小玩意兒。


阿婆鐵蛋

       來到淡水,當然要去吃淡水的名產「阿婆鐵蛋」。所謂「鐵蛋」,其實是一種口感硬實、風味獨特的小滷蛋。阿婆鐵蛋的發明完全是無心插柳。幾十年前,在淡水的海邊擺攤賣滷蛋的阿哖婆,有次遇到下雨天生意不好,滷蛋賣不掉,只好不斷回鍋反覆煮。滷蛋越煮越黑,被海風越吹越硬,最後煮成小小一顆卻嚼勁十足的「鐵蛋」,卻被客人稱讚味道好。後來加上媒體的大量報導,「阿婆鐵蛋」的名聲越來越大,成為淡水的知名小吃。

    


環河道路

     淡水河邊有一條環河道路,在這裡休息、吹吹風挺不錯的~~ (河對面是觀音山)

     
 

淡江中學



  

      如果你看過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那麼你已經認識過淡江中學的模樣了。電影中的許多場景,就取自淡江中學。而周杰倫本人,也是淡江中學的校友。

    淡江中學1914年由馬偕博士的兒子偕睿廉創建,距今已近百年,是北臺灣最早創立的私立中學。和淡水禮拜堂一樣,淡江中學裡的建築也是充滿歐式特色的紅磚建築,幾乎每一座都是古蹟。校內的八角樓、大禮拜堂、埔頂鐘塔等,都很美。


        「對臺灣人來講,如果陽明山算是臺北人情感的一個高度,那麼淡水就是臺北人情感的一個出海口。只要講到『淡水』兩個字,自然而然就會有懷舊、復古、浪漫的情懷和想像在裡面。」


相關焦點

  • 《淡水小鎮》觀劇名單丨一種臺灣式懷舊
    二、原著《我們的小鎮》是除了莎士比亞戲劇之外,美國上演得最多的一部劇,多家劇院保留劇目。三、《淡水小鎮》為果陀劇場經典之作,自1989年推出以來,受到大批臺灣觀眾的喜愛,並受邀遠赴至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等地演出。四、蔡琴、張雨生、馮翊綱、陶大偉、包比達等都曾參與《淡水小鎮》演出。
  • #跟著電影去旅行#探訪臺灣小鎮
  • 讓你欲罷不能的臺灣老街,懷舊風情,時光流逝.
    Ben / 美工 AD鈣奶穿越時空隧道的懷舊情懷 ■    ■    ■來臺灣,絕對不可錯過的是分布於各地的老街。漫步於充滿著懷舊風情的老建築間,你會發現,已經掩埋於城市鋼筋鐵骨中對於美的渴望,漸漸重新甦醒。 一起來欣賞臺灣排名前十的老街吧!
  • 演了29年的經典——《淡水小鎮》
    而要將一個美國小鎮移植到臺灣,成為「我們」的小鎮,特別是1950年代的臺灣,需要許多細緻的水磨功夫,感謝淡水文化基金會的執行長許慧明先生,帶我在幾個晴朗的周六午後,走過施工中煙塵密布的中正路,在曲折街衢裡尋得了一絲絲老街的蹤影,捕捉到一點昔時小鎮的風情、以及那些在我少年時光裡的青春記憶。
  • 現在的你面前有兩條通往《淡水小鎮》的路,你選哪條?好運君有機會免費去「淡水」!
    先說果陀劇場就曾將《淡水小鎮》改編成了七個版本,為臺灣,為淡水,好像這個故事就是從這條河、這塊土地生長出來的。因此有很多觀眾說:看了很多遍,卻不知道《淡水小鎮》改編自《Our Town》。2014年,距離上次我看這部戲已經有15年,但是和我一起看的,不是15年前的那個臺灣男孩。在黑暗裡,牽著我的手的是我的上海先生.故事內容就如同前面所說,一對年輕男女,在淡水小鎮的兩家人家裡,青梅竹馬地一起長大。在念高中時的青春歲月裡,談著簡簡單單又情緒化的糾結小戀愛;兩個人一起吃著冰、牽著小手.
  • 《淡水小鎮》一個平淡卻不平凡的故事
    殊不知「淡水小鎮」是真有其地,而非我們為了貼近劇情,特地杜撰的名字,哈哈! 是的,《淡水小鎮》的劇情確實很平淡。它承襲了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的原著《Our Town》的主要情節:日常生活、愛情與婚姻、死亡與永恆,用極大的時間篇幅,講述的全是小鎮居民日常生活的瑣事。
  • 《淡水小鎮》喚醒你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感動
    當時果陀劇場原已排定年底的場地、演員是上演一齣喜劇,有鑑於當時社會氛圍低迷,於是梁志民導演改變計劃決定重排《淡水小鎮》,並邀請知名歌手蔡琴詮釋一個「唱歌」的舞臺監督。一次意外,竟造就了一版具有豐富音樂元素,別具風格的《淡水小鎮》。此版原聲帶《機遇》更成為音響發燒友極端推崇的作品。1999年版的《淡水小鎮》也被稱為「千禧年版」。
  • 《淡水小鎮》"永遠的艾茉莉"——蔡燦得
    臺灣果陀劇場經典劇目《淡水小鎮》自2014年年初來到大陸開始與大陸的觀眾朋友見面,因為飾演舞臺監督的曹啟泰先生,是大陸觀眾朋友早已熟悉的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 臺灣,小鎮的美麗和哀愁
    淡水小鎮看過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人,一定還記得裡面的美麗景象,因為這部電影就是在美麗的淡水小鎮拍攝的。淡水,一個浪漫而哀傷的小鎮。它沿淡水河而建,素有「臺灣威尼斯」之美稱。淡水經歷過繁華和動蕩,現在比鄰臺北,卻有遺世獨立的氣質。真正懂得臺灣的人,會真的熱愛淡水。
  • 更多茉莉的小事《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是臺灣果陀劇場的經典作品,1989年首演,至今27年。而且打從第一版《淡水小鎮》開始,梁志民導演就似乎想徹底將《Our Town》「臺灣本土化」;他和負責作曲及編曲的郭子,一同找尋淡水的聽覺風景。
  • 【歡樂星期五】長眠在「淡水小鎮」的馬偕醫生
    只要轉發就有機會免費獲得《淡水小鎮》的兩張票哦~上周的中獎信息已經在公眾號中公布了,沒有中獎的劇迷們不要灰心,每周五推送的文章都可以轉發參與活動哦!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活動的劇迷,趕快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活動的具體參與方法吧!我太太平常就很愛唱歌,時常跟隔壁的陳太太一起去教堂唱聖歌。這是淡水比較特殊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基督徒。說到這個,就一定要說起從前的一個很有名的人…Dr.Makai!
  • 特色小鎮看臺灣,為何人們會回到小鎮?
    在集集小鎮,火車也變成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集集車站前有各種各樣的小店;不妨買些小零食、紀念品之類的,最人氣的伴手禮就是火車票餅,車票上不同的福氣字樣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口味,有集集特產水果香蕉、梅子、藍梅、哈密瓜、菠蘿等口味,這樣的火車票餅,成為集集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特產。
  • 臺灣淡水——愈淡愈濃鬱!
    ⬆️四季皆宜,秋季最佳淡水,是一個小鎮,孕育著人文地理淡水,一個很容易讓人記住的名字,是著名歌星周杰倫的故鄉,也是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取景之地。淡水原名「滬尾」是臺灣最古老的鄉鎮和港口之一。明末清初,沿海漁民到臺灣海峽捕魚時,經常到這一帶修船補網,補充淡水,因而取名「淡水」。
  • 臺灣6大創新特色小鎮
    在集集小鎮,火車也變成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集集車站前有各種各樣的小店;不妨買些小零食、紀念品之類的,最人氣的伴手禮就是火車票餅,車票上不同的福氣字樣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口味,有集集特產水果香蕉、梅子、藍梅、哈密瓜、菠蘿等口味,這樣的火車票餅,成為集集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特產。
  • 臺灣最受矚目的特色小鎮合集
    在集集小鎮,火車也變成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集集車站前有各種各樣的小店;不妨買些小零食、紀念品之類的,最人氣的伴手禮就是火車票餅,車票上不同的福氣字樣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口味,有集集特產水果香蕉、梅子、藍梅、哈密瓜、菠蘿等口味,這樣的火車票餅,成為集集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特產。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夢中的姑娘依然長發迎空。
  • 流浪到臺北淡水
    ,懷舊老歌是這樣唱的。淡水小鎮,本身就是一個旅遊地區,除了捷運站旁邊的商店街,還有更多的看點,值得騰出更多時間,慢慢「流浪」。  有別於臺灣其他地區的老街  遊淡水,最普遍的玩法就是下午從捷運站出來,沿著旁邊的老街逛下去,邊走邊吃點淡水小吃,走到河邊最好是黃昏時分,看完夕陽,再沿著商店街一間間逛回去,走到捷運站,回臺北。
  • 一部劇裡的一座小鎮 一個時代下的一群人
    點擊標題下方「大佳網」,精彩好書等你讀!作為導演梁志民心中的「臺北人感情的出海口」,《淡水小鎮》籠罩著一種淡淡的鄉愁,瀰漫著溫暖的力量。話劇《淡水小鎮》改編自劇作家懷爾德的《我們的小鎮》,是果陀劇場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6個臺灣最受矚目的特色小鎮
    在集集小鎮,火車也變成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集集車站前有各種各樣的小店;不妨買些小零食、紀念品之類的,最人氣的伴手禮就是火車票餅,車票上不同的福氣字樣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口味,有集集特產水果香蕉、梅子、藍梅、哈密瓜、菠蘿等口味,這樣的火車票餅,成為集集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特產。
  • 特色小鎮丨臺灣6大創新型特色小鎮
    臺灣小鎮大盤點在集集小鎮,火車也變成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淡水,一個浪漫而哀傷的小鎮。它沿淡水河而建,素有「臺灣威尼斯」之美稱。拜訪淡水,步行是不錯的賞玩方式。位於淡水捷運站西側的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老街一帶,猶可見古式的雜貨鋪,除了古樸的風味,也留住了純樸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