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鎮的美麗和哀愁

2021-02-17 美境美學之旅

臺灣的這些起來像是故事書裡場景,美到不真實,實際上這些或是安靜、或是古樸的小鎮是臺灣最美好最詩意的地方。

來到這裡,故土的靈魂和島嶼的海水,讓他們似乎更懂得選擇和珍惜。 是回去找文化的可能,還是去找自己心儀已久的哪片風景,似乎每個人都有去那裡的理由 。

淡水小鎮

看過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人,一定還記得裡面的美麗景象,因為這部電影就是在美麗的淡水小鎮拍攝的。

淡水,一個浪漫而哀傷的小鎮。它沿淡水河而建,素有「臺灣威尼斯」之美稱。

淡水經歷過繁華和動蕩,現在比鄰臺北,卻有遺世獨立的氣質。真正懂得臺灣的人,會真的熱愛淡水。臺灣人,尤其是臺北人,有這福分,他們知道,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心情,他們總有個淡水可以去。

已經說不清是《漁人碼頭》唱紅了淡水的漁人碼頭,還是漁人碼頭為這首歌積累了充分的感情基礎。此後,大陸也開始興起無數個漁人碼頭,但在印象中,皆不正宗,且沒有足夠的積澱和韻味。而淡水的漁人碼頭,在我看來,好像是生來就在的那麼一個地方,跟滄海桑田同在。

夜色來臨時,人潮逐漸匯集,但並不擁擠。情人橋上的燈光漸次亮起。這是一座斜拉橋,看上去雪白嶄新,橫跨漁人碼頭的港口兩端,並且接連木棧道與觀光魚市,在看完海景和夕陽後,入夜後會有五彩的燈光變換。2003年的情人節,這座橋正式啟用,全長約196米,步行通過需時約3分鐘。如果這時間不夠你細細欣賞淡水,你大可停下來,在橋上駐足。

位於淡水捷運站西側的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老街一帶,猶可見古式的雜貨鋪,除了古樸的風味,也留住了純樸的人 情。淡水最美是暮色,黃昏時分,夕陽映照,搭乘老渡船,迎著徐徐的微風,落日染紅河面,搖晃著淡水河海特有的景致。淡水暮色,是來淡水的遊客最美的期待了。


新竹:清泉部落

這是個標準溪谷中的泰雅族部落,有山、有水、有溫泉、有吊橋、有步道,小溪流過,雲霧裊裊,時常縈繞在山谷間,冷了,走在路上還有溫泉泡腳池,很老派的山中小鎮。

張學良從1946年到1959年間被幽禁在此,當時這裡還駐守了兵力來監視他,現在這裡有一張學良紀念文化園區, 而讓清泉部落真正打響名號是作家三毛,當年三毛因為荷西驟逝,心情抑鬱,於是在丁神父的建議下,搬到清泉住了三年,住處名曰夢屋,其實也就是一個小矮房而已,但三毛很喜歡清泉這個地方,住處能俯視整個小溪谷,山中部落的四季變幻讓她眷戀不已。

他在此翻譯丁松青神父寫的《清泉故事》,描繪在清泉純樸的山居歲月中,發生的風土民情感人事跡,這也讓清泉這個小地方一夕成名,受三毛影響,清泉在那個年代是文藝青年在山路不便下,背個背包說來就來的地方。

交通方式:火車內灣線至竹東站,轉搭新竹客運往清泉班車。

苗慄:南莊小鎮

南莊這個樸實、內斂的山中小鎮,曾因為林、礦業發達而繁榮,卻也因林礦業的結而沒落,在二十幾年後,因積極推動小鎮觀光又整個充滿了活力,也吸引很多遊子回到原鄉創業,已經是苗慄人氣最高的景點,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客家小鎮那就來南莊吧!山巒層層疊疊,儘是一片綠,延伸到遠方,溪流溫順蜿蜒於疊脆間,房舍散落在山中谷中。

從南莊老街出發,到處是古樸懷舊的景點,不管是質樸的木造南莊郵局、改造成展覽館及餐廳的南莊戲院、復古風情的南莊國小等建築,或是充滿日式氣息專賣和服的復興布行、老金龍飯店等店鋪,都是深受旅客歡迎的景點,在老街上就是隨意逛逛,吃吃喝喝。《我可能不會愛你》大仁哥、又青姐與Maggie三人一同出遊的地方就是在南莊。

交通方式:竹南火車站轉搭乘苗慄客運往南莊的班車至南莊站下車。


高雄:美濃小鎮

山腳下的美濃,平和靜謐,是一個標準的客家風情小鎮,深厚的客家文化、農村景致與淳樸誠懇的居民,總是吸引追求純樸的外地遊客來到這裡,他們離開之後又不斷得想再去美濃,在美濃,你能找到失心靈的平靜。

美濃並沒有什麼特別壯麗驚人的自然景觀,但這裡一直是個觀光業發達的地方,整個社區主要都圍繞著客家文化延伸出古蹟、民俗人文等旅遊活動,但可貴的是,這裡也沒有因為觀光客的湧進而改變了本來的生活步調。

美濃仍然是全臺灣客家傳統保存得最好的客家莊,充滿了原生態的客家農村田野風情,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他的旅遊體驗。

交通方式:可到高雄搭乘高雄客運往美濃的班車5:40~22:10,或者可到屏東搭乘屏東客運往美濃的班車,全票NT$81。

侯硐小鎮

倘若你是一個貓咪控的旅行狂,那麼侯硐貓村將是你臺灣之旅必不可少的一站!

侯硐貓村裡,150多隻貓咪在這裡繁衍棲息,因為長期與觀光遊客的近距離接觸,而變得不那麼怕生,甚至還有的貓咪會主動跟人撒嬌。白天的時候,天氣炎熱,貓咪一般都藏在陰涼處睡覺覺,只有傍晚的時候才會看到他們大規模出現的盛況。

可以買些義工出售的各式貓咪伴手禮,比如明信片、餅乾、冰箱貼、杯子、撲克牌、燈籠……為貓咪的夥食費and醫療費添磚加瓦吧。當然,千萬不要忘記帶個好看的本本,侯硐貓村的紀念戳可是相當特別的哦!

tips:請不要隨便餵貓東西吃,人吃的食品很多是貓咪不可以食用的哦!

交通:先到臺北車站(注意,臺北車站的火車站和巴士站不在一個地方),坐火車到瑞芳,火車票價格大概是45臺幣/人。在瑞芳需要倒火車去,如果想多玩幾個景點,那麼在臺北車站可以買一張平溪—青茼的一日遊票,45臺幣/人。

南投:妖怪村


日式建築風格的松林町妖怪村,位於溪頭森林區出口,實則為一現代化的日式特色商圈,來到了這個小鎮就彷佛到了日本的童話裡一樣!妖怪村,其實裡面並沒有妖怪,卻有故事性十足的創意,事實上,街區的範圍不大,卻很有「日本味道」。

此外,富有妖怪性的商店名稱、小吃、商品等琳琅滿目,對癖好搜集特色小物的女生來說,頗有吸引力和觀光特色。此外,在溪頭走累了,剛好可趁此小憩吃吃喝喝,頗也符合遊人的觀光興致。

特產推薦:

1.妖怪雜舖販售的」枯麻」、」八豆」等吉祥物之週邊商品;

2.千萬要去嘗試久保田烘焙坊出爐的咬人貓麵包(只有上午10:00和下午14:30出爐,每人限購2個);

3.妖怪診所專治口蜜腹劍、情關難過、騎車雷殘、事業不順和其他疑難雜症的急救良藥。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內湖村興產路2-3號

交通:往返溪頭妖怪村最方便的方式其實是從臺中搭乘「臺灣好行-溪頭線」:臺中幹城站-臺中火車站-臺中高鐵站-竹山交流道-鹿谷鄉農會-溪頭(全程1.5小時左右)。

九份:千與千尋的小鎮

據說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的布景很多靈感都來自於九份,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就是在九份實地取景的,還有諸多影視劇女星在此拍寫真,婚紗攝影也都喜歡選這做外景地。

九份的主要景觀聚集在基山街,它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土小吃芋仔蕃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設置於此。九份的傍晚最迷人,雖說這凌亂的建築顯得擁擠了點,不過這卻是九份最具特色的景觀。

美食:口味繁多的芋圓、香彈可口的芋粿巧、鹹甜適中的草仔粿、紅糟肉圓、此外還有黑糖麻糬、豆腐乳、無鉛土皮蛋等。

住宿:九份離臺北很近,單程只要1小時左右,可以當天往返,也可以留宿九份的民宿,當地也很多漂亮又古色古香的民宿。

交通:

1、由臺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搭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的班車,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

2、由基隆火車站前,搭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的班車,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

3、由瑞芳火車站前,搭乘825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

臺中:集集小鎮

集集小鎮,有著有趣的名字。在集集小鎮,火車是一種文化,奔馳近九十年的臺鐵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小鎮最珍貴的活古蹟,也是全臺發展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

集集小鎮的人氣伴手禮是火車票餅,車票上不同的福氣字樣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口味,有香蕉、梅子、藍梅、哈密瓜、菠蘿等口味,這樣的火車票餅,成為集集最具特色的特產。

集集還有一大特色是集集車站的貓咪站長,輕聲喚他,說不定貓咪站長就會出現!精靈古怪的貓咪站長相當討人喜歡。

交通:

1.高鐵,搭高鐵至臺中站下,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

2.臺鐵,搭火車至臺中、二水站下,轉搭集集線至集集站下;

3.客運

(1)由臺中幹城車站搭乘總達客運往水裡,在集集下;

(2)由二水、員林、竹山搭乘員林客運往水裡,在集集下。

鹿港小鎮

人口僅有八萬的鹿港小鎮,伴隨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而早已名聲在外。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印證了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因與泉州相似,有著「繁華小泉州」的美名。

鹿港天后宮

廟殿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

天后宮廟前是各種小吃的聚會;老街的別樣風情,坐在茶樓裡吃一碗麵茶,順便品一品老臺灣風格的裝潢(臺灣花布做的桌布很贊);或是是傾情推薦——玉珍齋!把合眼緣的都帶回去嘗嘗,保證想去第二次!

鹿港小鎮除了N多的宮和寺外,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老街了。可惜除非是節假日或周末,平常日子,很多鋪子哪怕到上午10點也不開門,想逛"街"就只能看運氣了,所以建議大家還是下午去逛個夠!

著名的「摸乳巷」

這是一條有200年歷史的條型店屋間的防火巷,最窄處還不到70公分,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男女正巧面對面走來,擦身而過時,是你讓還是我讓,就會出現尷尬的場面,只能躋身而過,所以又被稱為「君子巷」、「護胸巷」。

交通

1、由臺北搭乘統聯客運往鹿港方向之班車即可到達鹿港。

2、由臺北搭乘國光客運往彰化方向之班車至彰化站,轉乘彰化客運往鹿港方向之班車至鹿港即可到達鹿港。

恆春小鎮

《海角七號》中浪漫的愛情教人熱淚盈眶,也讓人記住了那個詩意恬然的恆春小鎮。影片中「阿嘉」住的老宅已經改為民宿。

二樓阿嘉的房間裡, 屋主儘量還原了電影現場,保留了阿嘉睡過的雙人床和床單,還有有著範逸臣籤名的吉他,這讓 前往的fans們開心之極。

撇開電影不說,依山環海的恆春,無處不是遊山 玩水的好所在。

中央山脈縱貫臺灣全島,餘脈在屏東沒入大海前,已經失去霸氣雄峻的山勢,卻也迤邐成許多岡巒起伏的綠色小丘,恆春因此多牧場、農場及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東臨太平洋, 西邊是臺灣海峽,南濱巴士海峽,臺灣最南端的兩個岬角——貓鼻頭與鵝鑾鼻夾峙著,擁有270度的半島視野,有著壯闊的海灣和令人悸動的無垠曠野。



大溪老街

大溪老街,因大漢溪而繁榮,充滿著臺灣60年代的氣息。中式、日式、歐式建築林立,各自彰顯著特色。精凋細緻繁複華麗的拱門梁柱和浮凋圖桉而滿溢著巴洛克風情。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

大溪還有蔣介石的陵寢,風景不錯,他兒子蔣經國也在附近。大溪在桃園,離臺北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大溪花海

位於桃園縣大溪鎮,緊臨慈湖,是一個圓錐狀的玄武巖火山小丘。是名副其實的偶像劇聖地,《綠光森林》、《轉角遇到愛》、《天國的嫁衣》等許多偶像劇在這裡拍攝取景。

大溪布袋戲

這裡還是臺灣布袋戲的發源地,布袋戲是把傀儡託在掌上搬演。因戲偶小巧而裝以小戲籠,與提線木偶大籠相對,故又名之為小籠。臺灣的布袋戲是由漳州等地移民帶來,不過,在臺灣倒也發展出自己的本土特色。

大溪陀螺

大溪人的祖祖輩輩有許多木工,因此大溪特別多木器店。小孩子要玩玩具,於是身為木工師傅的家長們就利用製作木器家具的剩料小木頭做成陀螺當做玩具。於是從古時候開始,製作陀螺玩陀螺就變成了一項傳統流傳下來。

大溪小吃豆乾

說到大溪,就一定會提到最著名的大溪豆乾,它又香又Q的優良品質使其久負盛名。其實,大溪還有很多其他古早美味,比如:古早味花生糖、豆花、碗粿、臭豆腐等。大溪老街上有很多流動小攤販,販賣著豐富多樣的美味小食。

交通:

高鐵

至桃園站,轉搭高鐵快捷公交車170至中壢市的桃園客運中壢總站,轉搭「臺灣好行」慈湖線;或至中壢後站搭桃園客運5098線往大溪,於新街尾站下車即抵。

客車

1、搭乘「臺灣好行巴士慈湖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

2、於桃園市桃園客運總站搭乘5096線往大溪,或於中壢後站搭乘桃園客運5098線往大溪, 於大溪新街尾站或者大溪總站下車。

註: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

諮詢我們

微信:加底部美境客服微信號

電話: 18721930958、13122534766

郵件:info@lahymn.com


美境微店


美境君客服


相關焦點

  • 《看見臺灣》——俯瞰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 臺灣,中國的美麗與哀愁
    臺灣歸來,感動於小清新、濃濃人情味,也同時吐槽:臺灣沒啥看頭嘛!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臺北、高雄一點不像大都會……而那些小島的複雜往事,美麗與哀愁,旅行者步履匆匆,難再追問。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68座,中國東部各省沒誰能和臺灣比「身高」,往西一直到四川貢嘎山,才超越了臺灣。
  • 看見臺灣,我們的美麗與哀愁
    、中國大陸、東南亞和南美。今天我們就重溫一下齊柏林導演成名作品《看見臺灣》。齊柏林憑藉《看見臺灣》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從山川湖泊到河流海洋再到鄉間城市,我們看見臺灣是如此的美麗。同時也看到土地上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裡沉澱了一層層的汙染。齊柏林通過全高空拍攝的畫面,讓我們化作飛鳥,一起看見臺灣,一起去看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 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 吳念真
    如果你正想去臺灣,看一下這部電影,或許你會有更深的認識。如果你已經去過臺灣,看一下這部電影,或許你就會開始準備下一次的臺灣之行。先來看一下,預告片。美到哭! 《看見臺灣》,吳念真說,在這裡看見了臺灣的美麗與哀愁。美得讓人屏息的畫面、憂傷的原創配樂,當布儂族的部落歌曲響起,讓人忍不住淚水盈目。劇終,卻第一次遇見如此情形,沒有一個觀眾離開,直至所有字幕放完,燈光大亮。
  • 《看見臺灣》—從音樂中感受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公播前的媒體採訪 作為內地首秀,本次《看見臺灣》的導演齊柏林及音樂總指導Ricky老師也親臨嘉興世合,在接受媒體訪問,齊導表示:「我放下了臺灣公務部門的工作以及只差三年就可領取的巨額退休金,大膽說服家人同意抵押房產,並不是我有多清高,而是我熱愛臺灣,熱愛這片美麗的地方。」
  • 【臺灣紀行】鹿港小鎮尋覓美麗舊年華
    我聽著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坐上阿默的計程車,從臺中來到了彰化。羅大佑寫鹿港小鎮那一年,他從紐約回到了臺北。而我這一天,離開了陰雨的臺北,來到了陽光燦爛的小鎮。阿默是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姑娘熱情又活潑。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說起影片,他總是以平緩的口氣表達「臺灣是我家,就像和她談了一場戀愛」。齊柏林的鏡頭下,人們在看見臺灣土地之美的同時,也看到了土地的傷疤,兩者同樣觸目驚心,「美」讓人感動,「傷」卻讓人心痛。這樣的臺灣,「如果你沒看過,那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片中吳念真的旁白令人深省。
  • 臺灣的美麗與哀愁:除了心痛還是心痛
    祖國的美麗寶島——臺灣然而緊接而來的,是高山的瘡疤、水庫的龜裂、大地的創痛、大海的哀鳴;是煙囪林立、黑霧繚繞的工業叢林,如鬼域般在眼前揮之不去……隨著導演的鏡頭和旁白的敘述,我們看到了臺灣之痛如何形成,我們看到工業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對抗。
  • 引力波影劇院|我的美麗與哀愁
    該片製片人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陳國富,他也是一位導演、監製。上世紀90年代,陳國富先後導演作品《國中女生》、《只要為你活一天》和《我的美麗與哀愁》這三部實驗性質濃鬱的「習作式」影片,在當時爆冷的臺灣電影市場引起相當反響,同時也飽受爭議。
  • 綜述:美麗與哀愁在歌唱 臺灣電影的昨天和今天
    由於大陸影片的缺席和香港導演關錦鵬新片《藍宇》的未能入闈,臺灣導演侯孝賢的新作《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和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又名《七到四百下》)成為「華族」觀眾興致所在。  坎城電影節的官方網站將侯孝賢列入大師級導演,這個喜歡將鏡頭遠遠戳著不動拍電影的人,被譽為「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旗幟」,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不動聲色俯瞰著人世間普通人的凡俗生活,寬厚而悲憫。
  • 吳念真: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美得停止了呼吸】
    (沒加載出來的,建議重新進入,點擊後沒反應的,建議在多點擊一次播放按鈕,美到哭~)      《看見臺灣》,11月上映的臺灣當紅電影。吳念真說,在這裡看見了臺灣的美麗與哀愁。美得讓人屏息的畫面、憂傷的原創配樂,當布儂族的部落歌曲響起,讓人忍不住淚水盈目。劇終,卻第一次遇見如此情形,沒有一個觀眾離開,直至所有字幕放完,燈光大亮。
  • 活動預告——《看見臺灣》暨上海愛樂樂團電影分享會,帶您感受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 【奇樂的私房歌 第五期】 錦繡二重唱的美麗與哀愁
    本期《奇樂的私房歌》帶你聆聽錦繡二重唱的《美麗與哀愁》。如果時間回到十多年前,「SHE」和「Twins」的女子組合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她們關於友情、愛情的歌曲,流行至今依然動聽。 從1998年到現在,磕磕絆絆,錦繡二重唱一共出了6張專輯,前三張《我的Super Life》《情比姐妹深》《溫暖》是原唱專輯,第四、第五張專輯《錦繡羅曼史I美麗與哀愁》《錦繡羅曼史II夏之旅》2張專集,翻唱了70~80年代的有名的臺灣口水歌和民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的一張——《錦繡羅曼史I美麗與哀愁》。
  • 慢賞電影丨《看見臺灣》:看見的美麗與看不見哀愁
    在我們眼裡,臺灣經濟發展趨勢良好,注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和諧發展。但拍出來的事實都讓我們大為感嘆。不禁讓我想到大陸的情況又會是何等的糟糕。在美麗的背後究竟還藏著多少哀愁呢?而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值得深思!美景超出了我對臺灣的想像,唱誦浸入了原始的氣息,這片土地,我是第一次通過影像看見。在這之前,我對臺灣也有些了解和關注,像太魯閣大峽谷,原住民族群,高山紅茶,眷村文化這樣的內容,但這部紀錄片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解讀臺灣,那就是讓我如何看待人類與自然的相處,發展和保護的關係。
  • 看見臺灣,看見她的美麗與哀愁
    能歌善舞的阿里山姑娘魂牽夢縈的日月潭風光臺北101大樓上的璀璨夜景有一部影片則更為深刻地向我們展示了那個美麗的島嶼2013年,由侯孝賢擔任監製、「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旁白《賽德克巴萊》的音樂製作何國傑這部臺灣史上耗資最大的紀錄片
  • Voice 017】 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臺灣》是一部紀錄片,由從事空中攝影二十多年的齊柏林導演。該片獲評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電影內容分為五部分,俯瞰美麗的臺灣是一個引子,第二部分則進入山林的毀壞的描述,第三部分是被破壞的海洋生態,第四部分是原有的山地被因商業價值考量的農田取代,總結則介紹一些自然農法耕種者維持土地的生態健康,在玉山主峰上飄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正能量的原住民童聲中,齊柏林寫下「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家園變得更美好」結束這部發人深省的電影
  • 《二十四城記》:消逝的美麗與賈樟柯的哀愁
    而從更深的角度看,它所探討的仍舊是時代發展變化中那些消逝的美好,帶著一絲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與感傷,體現了賈樟柯一貫的悲憫情懷與人文關懷。「我們的歷史可能就是由想像和事實一起來構築的。我們在採訪裡分散的一百多份記憶,我們可以通過虛構的創造集中在幾個人身上。記錄和虛構這種結合的方式就產生了。」
  • 楊森‖阮玲玉:女性的美麗與哀愁
    阮玲玉:女性的美麗與哀愁今年是阮玲玉誕辰110周年,阮玲玉小名鳳根,學名玉英,祖籍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1910年出生於上海虹口。筆者作為廣東中山人,自小就曾聽聞了不少關於阮玲玉的事跡。後來前往臺灣攻讀博士學位,透過相關研究對於阮玲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直到目前在高校講授電影文學,阮玲玉都是筆者女性主義課程中一直無法繞開的重要人物。可以說透過阮玲玉一生的境遇,展現了現代中國女性所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困境與艱難選擇。眾所周知,阮玲玉的一生與三個男性有著密切的聯繫。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 從《美麗與哀愁》看川端康成文學的獨特藝術風格
    他用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靈魂,將藝術美與深邃的思想融為一體,向讀者展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我想和你們討論的是《美麗與哀愁》,這是川端康成的後期作品,這項工作於開始在日本《婦人公論》連載,並於結束,他已經出版兩年了,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對社會上有廣泛影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