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非總統曼德拉逝世,這對於他本人來說,是苦難人世的終結,對於媒體而言,傳說才剛剛開始。
因為要了解一個人的一生實在太辛苦,所以媒體和微博上有各種香甜可口的段子。你只需要知道曼德拉就職南非總統時邀請了三個昔日的看守來參加就職典禮就夠了,你只需要知道香港Beyond樂隊的那首《光輝歲月》是獻給曼德拉的就夠了。加上和平主義和非暴力運動的兩個單詞,已經足夠足夠了。
不過,這些基本上和曼德拉無關。
曼德拉之所以成為曼德拉,完全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有太多種可能和太多次意外,本可以終結他的生命和事業,讓今天哀榮備至的葬禮化為煙雲。甚至是在他身後,今天如同潮水一般湧來的讚譽之辭,大多也都建築在真心或者無意的誤解上。
媒體說,曼德拉以和平方式終結了南非的白人種族主義統治,完成了南非的各民族平等,因而榮膺諾貝爾和平獎。這是真實的陳述,但只是歷史的部分真實,更談不上事實。
我們所知道的事實是:1、在1985年,南非總統博塔向曼德拉提出條件,只要曼德拉公開宣布放棄武裝抵抗,推翻政權,那麼就可以讓他立即出獄,曼德拉拒絕了。2、一直到2008年6月2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終於將年屆90的曼德拉從恐怖主義分子的名單裡去除。
這就是曼德拉的另外一個向面:非國大武裝力量「非洲之矛」的總司令。所有那些認為曼德拉靠堅毅的個人品質熬滿27年苦窯,靠和平仁愛獲得總統之位結束南非白人統治的人可以醒醒了,人類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由光屁股的小天使彈著黃金豎琴譜寫出來的,它的每一個章節都充滿了鐵與血。
曼德拉曾經相信過非暴力運動,起碼在1960年之前的一段時間裡的確如此。作為黑人中的精英分子,曼德拉擁有議會的一席之地。但正是這個白人控制的議會,通過了班圖斯坦法,要求黑人全部呆在保留地裡,隨時準備接受警察檢查通行證。
1960年3月21日,在南非沙佩維爾有5000黑人上街遊行,南非軍警開槍,射殺69人,180多人受傷。從這個事件開始,曼德拉就徹底放棄了非暴力的主張,而是自己親自組建了武裝組織「非洲之矛」,並擔任總司令,針對南非的白人軍事設施和人員採取了一系列的報復行動。隨後,美國中情局向南非政府提供了曼德拉的情報,導致曼德拉入獄27年。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2008年美國參議院才解除曼德拉恐怖分子頭銜的原因。
曼德拉入獄並不奇怪,因為他和他的同伴們勢單利孤,需要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支持力量。在曼德拉活躍的年代,非洲是美國和蘇聯冷戰角力的一個戰場。曼德拉傾向蘇聯,他所描繪的理想非洲圖景基本上是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藍圖。因此,曼德拉會引起中情局注意,並且聯手南非政府夾殺是非常合乎邏輯的事情。美蘇這樣的大型動物在角力,曼德拉是一顆太輕太小的棋子,隨時都可能在鬥爭的餘波中被震得粉身碎骨。而他竟然沒有死去,這才是最讓人覺得奇怪的事情。
原因是曼德拉擁有的威望和他手中的「非洲之矛」。如果曼德拉真的如同報章描寫的那樣,是個純粹的和平主義者和非暴力運動的擁躉,那麼他要麼會如同非洲大主教圖圖一樣作為吉祥物而存在,要麼一早就如同非洲學生組織創始人斯蒂夫·比科那樣被幹掉。南非政府清楚地知道,如果曼德拉在獄中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此前他又堅稱不會放棄武裝抵抗,那麼整個南非會陷入曠日持久的騷亂和暴力。
在27年的牢獄之中,曼德拉始終走在鋼絲上。這條鋼絲繩的兩邊,既有美蘇這樣的暴雨,也有來自南非黑人內部和南非白人的狂風。而曼德拉作為優秀的政治家,他的素質在這條鋼絲繩上獲得了完滿的體現。
27年中,他都絕對不放棄武裝抵抗,這是他的底線,也是和南非政府談判的根本籌碼。另一方面,他又對白人釋放和平空氣,宣稱他的目的並非是要建立一個黑人的南非,而是多民族共治的南非,爭取他們的同情和支持。對於黑人內部的分裂和背叛,我迄今為止不知道曼德拉當時的妻子溫妮.曼德拉在監獄外做的那些可怕的事情,究竟是完全出於她自己的決定,還是因為忠實地執行了指令。
到了80年代末,非洲獨立運動事實上形成對南非的孤立,白人統治無法繼續維繫下去,雪藏了27年的曼德拉變成了能否實現和解的關鍵人物。唯有他才擁有足夠的影響裡和實力讓各方信服,能說服黑人不要對白人訴諸血腥復仇,也只有他的政治能力可以完成政權的和平過渡,同時維護好各方利益。
隨著曼德拉出獄,開展「真相與和解」運動,他順利地成為南非首任黑人總統,和溫妮.曼德拉果斷離婚做出切割,並且在一任之後帶著巨大的聲望和榮譽隱退,而他的後任們則繼續為了擺平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關係而焦頭爛額。現在,他的鋼絲繩走到了盡頭。
我並不因為曼德拉是個好人而去讚頌他,和一個理想中的好人相比,我更願意承認他是一個有頭腦有理想有手腕的偉大政治家。在爭取民族獨立平等的道路上,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終問題的和平解決,並非是憑藉著他的愛和堅韌,更多的是現實主義的考量和各種利益的交換。和脈脈溫情的想像不同,曼德拉的勝出是實力對比的結果。看一看南非的鄰居安哥拉,在美蘇的「幫助」之下,獨立之後陷入了長達25年的殘酷血腥內戰。而南非卻得以順利轉型,國際社會地位不墮,在非洲擁有巨大影響力,這都應該多謝曼德拉。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種種盛讚,把他歸結為和平主義者,將他的牢獄生活視為非暴力運動的一部分,這真是莫大的誤解。世人需要這麼個精神偶像,需要這麼個故事,講述一個男人憑藉強大的精神世界,安然度過27年牢獄生涯,用內心的慈愛之光和寬恕力場籠罩整個南非實現民族和解。我得承認,這個故事要比我剛才講述的一切都要溫柔動聽。只是,世界並不是這樣運轉的。
願納爾遜.曼德拉安息,願他的事業在他身後得以延續留存,願人們記得獨立和自由的可貴,以及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多麼高昂,需要多少生命和鮮血才能達成一個過得去的結局。
最後,摩根.弗裡曼沒死,而且,他是美國人。
禪定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