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從爆發到現在小半年,我們講過許多國家的抗疫故事,但是基本都集中於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對於第三世界的介紹比較少。兩個原因,一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報導比較匱乏,能夠找到的資料不多,二是第三世界國家醫療資源也比較匱乏,所以就算有資料也不一定反應真實疫情。
疫情像一面放大鏡,會把社會中的不足之處放大。我們還是可以繼續從社會結構角度來點評。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就挑南非來講講,這個國家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是受到極大誤解的國家,
我們中國人說歷史喜歡說自古以來,但是南非是一個很難聊自古以來的地方,這裡長期被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蹂躪,社會形態非常複雜。
從它的國名就可以看出來,南非,顧名思義,一個在南部非洲的國家,只能體現地理,無法表現任何民族或者文明。
南非其實很古老,科學家在此發掘出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約2500年前,班圖人遷徙過來,建立了強盛文明,和穆斯林商人貿易,購買中國的瓷器和玻璃。
15世紀,葡萄牙人來過,好望角就是他們命名的,17世紀初,荷蘭崛起,荷蘭多小呀,非洲多大呀,大家就來殖民了。開普敦成了荷蘭的「倉庫和花園」。環境變好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少人退休後,甚至選擇在這裡定居養老。
與此同時,歐洲大陸為了上帝、王位和領土不斷開戰,難民陸續乘船離開歐洲,荷蘭人還從東非和印尼帶來了七萬多奴隸,白人就這麼在南非紮下了根,這些混合族裔後來被稱為布爾人或者阿非利加人。
拿破崙戰爭時英國趁虛奪取開普敦,搞英格蘭化政策,禁止荷蘭語和荷蘭文化。於是部分布爾人背井離鄉,向北方遷徙,組成了3個布爾人共和國,與英屬南非對峙。要是沒什麼意外,北面的布爾人和南面英國人井水不犯河水,就這麼過下去了。
1867年,北方小鎮金伯利發現鑽石,以前鑽石只在印度少量出產。1869年,戴比爾斯兄弟的農場挖出83.5克拉的南非之星,轟動歐洲貴圈,上流。有需求,就有資本,金伯利地區被迅速開發,20年時間出產了全球95%的鑽石。
如果南非只盛產鑽石,連接歐亞航運,出口奢飾品,這充其量只是個賺錢的地方。但另一樣礦產的出現,直接改變了南非的戰略地位。
1886年2月,約翰尼斯堡勘探出儲量巨大的金礦,有多巨大?1493年到1978年,人類一共開採了9.56萬噸黃金,南非1886年開始淘金,出產了3.64萬噸,佔全球總產量38%
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認為,19世紀末是帝國的年代,大英帝國依靠金本位的英鎊,牢牢掌握國際貿易,然而一戰前英國外貿結構失衡,外匯黃金外流。
布爾共和國坐擁鑽石與黃金,在英國看來,這就成了穩定英鎊霸權的必爭之地。
出兵,必須出兵!
英國為了打贏這場仗,出動45萬人,超過布爾總人口,這其中就有老帝國主義者邱吉爾,他當了戰俘,而且逃了出來,成了戰爭英雄,名聲大噪,當選國會議員,年僅26歲。
南非是邱吉爾的福地,卻是摧毀大英帝國的第一個多米諾。
英國出兵南非的目的是解決黃金不足,結果為了打下南非,前後花了2.2億英鎊,什麼概念呢,當時一艘無畏艦隻要200萬英鎊,斐利亞福克80天環遊地球一共只花了2萬英鎊。也就是說,為了掌握黃金出產,英國在南非砸下去100多條無畏艦。
很多人一說英帝國主義,就說貢獻了管理制度,法治社會,市場經濟和自由,但是英國在南非的社會治理髮明何至於此,為了應對布爾遊擊戰,英軍頗有創造性,發明了集中營和三光政策,殺掉了布爾人一半牲畜,將所有老弱婦孺關入集中營。而且將這個政策根植於南非統治階級的靈魂之中。
七七八八打贏了布爾戰爭,1910年英國組建了衛星國政權
南非聯邦。這個聯邦很有趣,為了妥協所有利益,普利托利亞是行政首都、開普敦是立法首都、布隆泉是司法首都,約翰尼斯堡是最大規模的黃金和鑽石貿易中心,德班口岸是事實上的經濟首都。
就如同徵服美洲一樣,帝國主義者認為他們是從南非白人手中奪得了法統,在他們眼中,只有白人是臣民,而黑人原住民只是恰好住在這一地區的生物。
英國自從1833年廢除奴隸制以來,就在全球推廣廢奴運動,但是為了籠絡布爾人,穩固在南非的統治,他們制定了一部變相奴隸製法律,就是《土著人土地法》,這是一部嚴格的種族隔離法,20%的白人擁有90%的土地,黑人佔8%的土地。客觀上,黑人如果想工作,必須要委身白人,變成奴工。
兩次大戰南非每次都出兵二三十萬,給宗主國英國賣命,英國投桃報李,賦予南非更高自治權和國際地位。南非代表史末茨元帥一戰後促成國聯成立,二戰後參與籤署聯合國憲章。
然而,南非這麼賣力在國際上表演進步,就是為了讓國際默許南非不進步。
布爾人和英裔白人牢牢掌握著國家機器,堅定維護20世紀的種族隔離制度。1936年,南非修法,黑人保留地從8%提高到13%,代價是黑人原本享有的選舉權被剝奪。
1948年,就在二戰結束後3年,白人領導的南非國民黨上臺,開始了長期執政,他們制定了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政策,哎,國民黨真是在哪裡都不讓人失望。
種族隔離就是強行把南非人分成三個種族,自高到低,白人、有色人和黑人,分居在不同區域,對應不同級別社會待遇。而且他們在1950年修法,剝奪白人外所有族群的土地和自由就業權,將南非城市淨化一空,眼不見心不煩。
在一個黑人佔絕大多數人口的國家,白人做到了可以想不看見黑人就不看見黑人。黑人如果想進城,那你必須有白人僱主,而且要謹言慎行,別「汙染」了白人老爺的眼睛。
由於全國大部分資源掌握在白人手中,南非白人過上了堪比歐美公民的生活水平。當局還不斷出臺法律,禁止種族通婚,斷絕種族融合全部可能。就算黑人進了城,沒有教育、沒有醫療、沒有就業。
1960年到1983年,129萬人被驅逐出農場,61.4萬黑人被「重新安置」到所謂的班圖斯坦保留地中。
1970年,南非16%的耕地上生活著33%的居民,三分之一南非人回到農業社會。另外,南非默許了兩個領土內的非洲王國在1960年獨立,一個是賴索托,一個是史瓦帝尼。
我們千萬不要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想他們的領土意識,對於白人來說,南非就是一個礦產公司,沒有什麼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所以把這些黑人用一個國家分裂出去,圈起來自生自滅,眼不見心不煩,非常符合他們的需求。而這兩個國中之國至今都是世界最貧困的國家,愛滋病嚴重失控。
二戰後英法殖民帝國崩潰,美蘇開始爭霸。美國推動老帝國殖民地獨立,蘇聯推動社會革命,而南非卻躲在這裡,搞逆歷史潮流,怎麼南非這麼落後的社會形態卻可以穩如泰山呢?
兩個原因,一個是資源,一個是地緣。
先說資源,南非是一個資源寶庫,通過得天獨厚的環境保證了政治穩定。二戰後西方重建資源要求極大。南非礦業開啟二次大開發時代,除了缺石油和鋁,南非地下蘊藏著人類需要的一切工業礦物,不僅有,而且分布集中,品質極高,200公裡畫個圈要什麼有什麼,金、鉑、釩、鉻、錳,儲量和開採量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
什麼叫老天爺賞飯吃?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
和當年一樣,有底子就有源源不斷的外資注入,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回報率約為12%到14%,而當時的南非投資回報率高達20%到25%,1981年22國的跨國公司,在南非設了3036家分公司,單是老宗主國大英就在南非直接投資50億英鎊,英國資本集中控制著南非礦業、製造業和金融業。為了吸引外資,南非對企業限制極小,甚至搞雙重匯率制,鼓勵外資。1942年到1982年的40年間,南非平均每7年GDP翻一番,三分之一得益於外國資本。
要說唯一的結構性矛盾,就是南非缺石油,因為搞種族隔離,有色人種包括阿拉伯人被視為二等人,所以歐佩克從1973年開始封鎖南非,石油基本來自伊朗,好景不長,1979年伊朗革命後,這條線也斷了。為了維持工業運轉,歐美跨國公司出人出錢出設備,才幫南非建立了完整的液化煤氣產業。
說完資源,說地緣。
南非是美國在非洲對抗蘇聯擴張的橋頭堡,國防上得到歐美積極援助,建立了完整國防工業,南非一度和以色列、臺灣省合作製造核彈。冷戰後期安哥拉戰爭,南非直接出兵3萬人,對抗遠道而來的社會主義古巴志願軍,前後打了20多年。
雖然南非白人政權心甘情願,充當國際資本分贓地,以此換取國際對種族主義政權的默許。但有壓迫就有反抗,這是最基本的社會規律。
高水平的政治家知道合理調動人力物力,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低能的政客以為奴隸制才是高效的,但其實南非這種只把20%的人當人,把其他80%的人當奴工的政策,導致社會運行成本極高。
二戰後南非經濟連年繁榮,財政卻連年赤字,而外債佔到了赤字的一半。這說明,白人政權賺的錢,要先過國際資本的手,然後要維持對奴工的鎮壓,最後剩下的錢才能去給20%的白人社會搞建設。
這種政權顯然不會長久,最後白人政權怎麼完蛋的?
本期天降猛男,曼德拉。
曼德拉在中文網際網路名聲並不好,屬於刻板印象,大家稍安勿躁,我來講講。
曼德拉1918年生於一個部落高層家庭,接受了良好的黑人教育,由於反抗白人歧視,沒拿到文憑,後來參加共產黨聚會受到了啟蒙,進而參加了反抗白人暴政的非洲國民大會黨,簡稱非國大。
曼德拉作為黑人精英和黨內積極分子,7年就爬到組織高層。中國熟悉曼德拉鬥爭,主要因為他和監獄藕斷絲連,不是入獄吃牢飯,就是出獄抗議,又被抓進去。故事沒錯,只是不全面。
曼德拉曾遊歷非洲尋求支持,專門在衣索比亞學遊擊戰。非國大也有自己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但是限於種種條件,南非鬥爭烈度不能跟我們東亞比,黑人的血肉之軀也鬥不過白人的坦克和武裝直升機。所以「民族之矛」一般也就是在半夜炸軍事設施或發電站。曼德拉不想造成太多死亡,他認為要為日後的民族和解留餘地。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1962年他被抓進監獄,一口氣坐了26年半的牢。
這期間白人政府日益反動,70年代後經濟陷入滯脹,80年代經濟增速降到2%,80年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南非軍隊在安哥拉內戰中深陷泥潭,被古巴志願軍暴打。
1990年3月14日,曼德拉出獄,一年後Beyond樂隊舉辦《光輝歲月演唱會》,中國人從此認識了曼德拉。1994年南非白人政府妥協,曼德拉成為總統。
前面說過,中文網際網路上有不少種族主義段子,稱曼德拉上臺,讓南非從準發達國家發展成了發展中國家,說曼德拉毀了南非產業,還有說曼德拉丟棄核武器,讓南非失去了非洲霸主資格。
我非常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言論,因為中國網際網路的輿論其實經歷過三個階段,最開始,網際網路主要是被反對中國體制的聲音佔領,只要是中國的就是不好的,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這種觀點統治了中文網際網路十幾年,我們這代人成長的經歷就是看各種中國崩潰論,哪年崩潰?別問,問就是明年。
後來等到90後逐漸長大,出國的人逐漸多了,發現自己被忽悠了,就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激情反對,凡是西方的就是不好的,所以曼德拉這個被西方視為聖人的角色,就遭到了中文網際網路符號化的抨擊。
目前我們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兩種觀點互相對壘,二極體,這個就不說了,說了就吵架,腦殼疼。
曼德拉累了,他進監獄時是不惑之年,再出來時已經年過古稀。經濟方面,南非核心產業是採礦和低端製造業,底層長期被壓制,沒有教育和現代化訓練,導致全都是低素質勞動力,根本沒辦法推動產業升級,這是白人的鍋。
有文章說白人統治時期,南非人均GDP很高,黑人統治之後就迅速滑落,各位別忘了,以前黑人不算人,黑人要參與勞動,但是只有白人參與人均,這當然高。另外核計劃,那是白人總統德克勒克親手終止的。
曼德拉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種族和解,冤冤相報何時了,他不想尋仇,如果建立一個黑人把白人踩在腳下的制度,那其實就侮辱了革命理想。但大家考慮過曼德拉的感受嗎?沒有,種族主義者只考慮過自己。
之前看過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分享給大家,中文網際網路有所謂四大「經濟奇蹟」:白人南非,巴列維伊朗,北洋民國和皮諾切特智利,其實這全都是用一個時間段的快速增長掩蓋整體的結構失敗。
國民黨統治的南非靠著壓榨黑人,充當帝國主義走狗,這發展的再好,這個國家也不是所有南非人的國家。
曼德拉只當了一任總統,他解放了黑人,沒有種族清洗白人,沒有靠顯赫身份當酋長和國王,他通過自己努力,整合了南非大部分勢力,一起跟著非國大走,就個人來說,曼德拉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他當總統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他在監獄裡待了30年,做總統之前沒當過一天政府官員,我們還指望什麼?
相比同期的盧安達大屠殺,南非沒有內戰,沒有種族屠殺,沒有血流漂櫓,曼德拉執政期間整個版圖都沒有經受大規模戰爭的動蕩,並且還爭取到了一個平等對話的空間,這就是曼德拉留下的最大遺產。但是他能做的也就僅此而已了。
曼德拉是聖人,但不是每個黑人革命者都是聖人,下面我們說說殘酷的現實,表面和平的假象無法消解南非結構性矛盾。
如果類比中國,南非相當於只是經歷了一場辛亥革命,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97年非國大提出「耕者有其田」。但土地改革也一直是因人而異,非國大政府沒有打擊白人大地主,甚至維持了白人農場主作為生產核心的狀態。今天80%的商業農場依舊是白人佔有。獲得土地的黑人又湧現出新問題,黑人此前一直被打壓,沒有耕種經驗,沒有資金運營,新政權組織力低,也沒有推行基礎設施建設,興修水利,結局就是民族解放了,生產力沒解放,失敗。
南非社會革命進度停滯不前,是因為政治不進步。
1994年以後,非國大一直保持執政,始終佔據議會多數。按中國人的認識,執政26年新一代人都長大了,不斷推行政策,四個現代化都實現了。
實際上大家不要跟中共比,非國大更類似孫中山先生建立的同盟會,不是個成熟政黨,更像是政治聯盟,比如南非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非國大,這個操作和上世紀20年代大革命時期,中共黨員可以加入國民黨一樣。
所以這個黨最初是為了反抗種族壓迫創建的,他們的革命目標只是為了民族平等,並不是為了改造社會,促進生產。
這個聯盟內什麼思潮都有,左翼右翼都在一個黨,輪番上臺,政策自然是左右互搏,我打我自己,比如曼德拉退休後,第二任總統姆貝基是個右翼,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下任祖瑪是個左翼,又開始推行左翼政策。
張勳曾經靠辮子兵在北京復闢,南非也類似,對封建勢力清算不徹底,「酋長老爺們」紛紛崛起。種族隔離時期,白人政權建立了一大批部落酋長保留地,革命後酋長們,搖身一變成了人民代表,成立了因卡塔自由黨,現在是國會第四大黨,完全代表黑人封建主的利益,相當於辛亥革命後,民國議會裡頭還保留了滿清宗社黨。
不解決結構性矛盾,想彌合種族矛盾,就只能停留在文化層面,社會思潮沒有基礎就是沙雕,不用水淹,風一吹就散了。
新南非已經成立了二十多年,名義上黑人「當家做主」,實際經濟基礎沒有本質變化。南非政府所謂扶持黑人經濟發展,事實上扶持了不少黑人資本家,少數黑人權貴快速形成新寡頭,他們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採取激進經濟行為,幹擾社會秩序,跟當初那些白人老爺沒有區別,於是白人精英、有色人種精英和黑人精英形成了新的天龍國。
他們迅速腐化,南非成為世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前總統祖瑪當副總統的時候就因為貪汙被解職,後來當上總統繼續貪汙,他那個「大別野」,非常符合我們對於油膩中年成功男子審美的想像,貪到最後,多處地方選舉慘敗,搞得黨內抓狂逼宮,他才辭職下臺。
所以你看,屠龍者又一次變成了惡龍,問題是,這次甚至沒有屠掉上一頭龍。海德拉有9個腦袋,非國大有沒有砍掉5個都不好說。
在社會結構方面,南非的經濟結構問題幾乎無解,由於白人長期壓迫黑人,導致大量人口都是沒受過教育的低素質勞動力,沒辦法搞產業。
黑人奪回政權的時候,東亞早就開始全產業鏈爆發了,當年大家都是差生,現在人家已經考上985了,你還蹲在一年級,雖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為時已晚。
反觀很多新興非洲國家完成了內部的社會結構改造,擁抱全球化,甚至從中國發展中找到了自己可以嵌入的地方,搭上了順風車。比如之前我們聊過的盧安達。
再看南非,雖然沒有隔離政策了,黑人的日子也沒有更好過,唯一能讓他們得到安慰的,就是一些白人也一樣滑落到了底層,我不能過你的日子,那就讓你過我的日子,我也稍稍感到一些安慰。
解放者非國大不能剝削南非黑人,那就對外國黑人兄弟們搞帝國主義。他們打開國門,讓大量其他非洲國家國民湧入南非打工,這些外籍勞工純做苦力,政府不用管社保,省了不少錢,拿著這些錢給最底層發福利,以前白人帝國主義者是壓迫黑人,現在的非國大是豢養黑人,出發點不同,客觀結果一樣,就是沒未來。
而底層找尋自豪感的方法也很淳樸,就是歧視外籍工人,南非黑人經常以「長得太黑」,「不像非洲人」等原因歧視外籍黑人,某些政府官員也煽動民粹,主張排外風氣,您看川普的路數就能猜的八九不離十。
今天的南非,失業率在30%到40%之間浮動,犯罪率居高不下,每天平均57個人被謀殺,2017年一年就有238起搶劫運鈔車案件,入室搶劫日均625起。城頭變幻大王旗,除此之外,沒什麼變化。
最後我們說說疫情吧,其實大家從前面的內容已經聽得七七八八了,南非不管是白人政府還是黑人政府,從來都不管基層,以前不管,這次也不會管。底層窮人幾乎沒有私人生活空間,他們想隔離都沒辦法,七八個人睡一間屋子,一個人換衣服,其他人總得去街上迴避一下,一個社區500口人共用一個水龍頭。怎麼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