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27年,出獄後把國家給毀了,南非總統曼德拉是聖人還是罪人

2020-09-04 沈城楓林

01

1990年8月3日,一支名為Beyond的樂隊跟隨著香港電臺「愛心第一旅」前往非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在這裡,樂隊主唱黃家駒聽說了一位南非黑人領袖對抗種族主義的事情,大受觸動,自己填詞作曲創作了《光輝歲月》這首歌向他致敬,並憑藉這首歌拿下當年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

後來,《光輝歲月》傳到南非,這位黑人領袖聽到後讓人翻譯歌詞,當他知道歌詞的內容後,不禁潸然淚下,因為這裡面寫的都是他一生都在努力奮鬥的事業——為南非黑人的自由和平等作鬥爭。正如歌詞中寫到的那樣,「黑色皮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膚色鬥爭中。」

這位黑人領袖的名字叫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就在黃家駒創作《光輝歲月》的那一年,曼德拉才剛剛從監獄裡被釋放出來,在這之前,他已經在監獄裡呆了27年。從1962年8月入獄到1990年2月出獄,從一個44歲的中年男子熬成了71歲的老人。在這27年間,他的母親去世,他的大兒子出車禍死亡,他的兩個女兒沒地方讀書,只能被迫去其它國家讀,還有他的妻子,在家裡苦等了21年,才得以進監獄探望他一面。

但好在,年月雖然把曾經的擁有變作失去,但疲憊的雙眼依舊帶著期望。曼德拉在監獄裡從未放棄內心對於自由與平等的嚮往,也從未忘記那些在幾百年前拿著武器漂洋過海來殘忍殖民這片土地的不速之客。

02

15世紀時,一場大風把在海上航行的葡萄牙船隊吹到了好望角,葡萄牙人在這裡發現了一大片未被開發的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一群手無寸鐵的原著居民。葡萄牙人沒有當即佔領這片土地,但是回去後,這個消息就在歐洲傳開了。

1652年,153名荷蘭籍人員開船來到了好望角,並憑藉著手中先進的武器在這裡開闢了第一個殖民地,開始了對原著黑人的殘暴統治,也開啟了長達幾百年的種族衝突。這些荷蘭籍人員在這裡落地生根,逐漸形成統一民族,史稱「布爾人」。

1815年,英國人也看上了這塊地盤,於是來到這裡要和布爾人要分一杯羹。但是布爾人來這裡是當農場主的,而英國人卻打算在這邊建工廠,雙方意見不合,矛盾不斷加深。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裡,布爾人和英國爆發多次戰爭,大小衝突不斷,直到1960年,英國才宣布放棄對這塊土地的殖民統治,1961年,南非共和國成立,白色皮膚的布爾人開始成為南非真正的統治者。

看著布爾人好不容易從英國人手裡奪回了土地,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塊土地原本就是這些白皮膚的布爾人的,卻忽略了那些一直蜷縮在角落裡面,被奴役和被壓迫的黑人,他們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不論是英國人殖民時期,亦或者是布爾人執政時期,只要是這些白人當政,對於原著黑人來說,情況都不會有絲毫改變,他們永遠都是被奴役的一方,沒有自由,沒有光明。

1913年,白人當局頒布了《土著土地法》,規定那些土著黑人只能呆在目前所在的地方,不能購買白人的土地。可憐那些土著黑人所擁有的的只不過是些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耕種,為了生存,只能給這些布爾人當奴隸,來養家餬口。

1949年,頒布了《禁止跨族婚姻法》,禁止不同種族的人進行通婚。

1950年,頒布了《人口登記法》,將南非的人口更加細化,分為白人、有色人、印度人和黑人四種,黑人屬於最低級別的人種。

1953年,頒布《隔離設施法》,南非的所有公共設施,包括學校、醫院、影院,甚至火車車廂和公園裡的凳子都按膚色分隔開來,如果黑人進入白人的場所就會被按違法處理,黑人甚至不能和白人公用同一部電話。

1957年,頒布了《背德法》,不僅禁止了不同種族的人進行通婚,還禁止不同種族的人談戀愛,不能親密接觸。

更過分的是在1958年之後頒布的一系列「班圖斯坦法」,打算將南非黑人和白人完全區別開,把黑人全部趕到南非偏遠的角落裡,並建設10個所謂的」黑人家園」。一千多萬黑人通通擠在不到全國12.5%的貧瘠荒蕪的土地上,而白人卻能永久佔有那些全國87%的肥沃的土地。

種族隔離時期,黑人只能坐在地上,白人才可以坐在椅子上

03

一次又一次無底限的種族隔離政策,使得南非種族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黑人們不得不開始奮起反抗,爭奪原本就該屬於自己的權利。

1912年,黑人成立了第一個非洲人國民大會(以下簡稱非國大),成立對抗白人的種族隔離政策的統一戰線,掀起了反對種族歧視立法的活動。在1944年,非國大成員已經發展到了10萬人,26歲的曼德拉就是在此時加入了非國大,並在1952年領導全國的種族志願者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蔑視不公正立法運動」,希望白人政府能夠撤銷一切不公正的立法。可惜最後政府鎮壓,導致了8500名志願者被捕,曼德拉也被監禁了9個月。

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使得曼德拉受到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確立了曼德拉的領導地位,以及讓國際上的國家開始關注起這個種族歧視已經根深蒂固的國家,聯合國也開始討論起南非的種族分離問題。

1958年,隨著「班圖斯坦法」的推進,種族衝突開始達到了高潮,5000名抗議者開始在南非的沙佩維爾進行遊行示威,遭到了軍警開槍射擊,69人受傷,其中還有8個婦女和10個兒童,180人受傷,這次衝突被稱為「沙佩維爾慘案」。

沙佩維爾慘案發生後,50萬工人罷工,南非經濟活動陷入癱瘓,因此,南非政府開始下令取締非國大等組織,並抓捕2萬多非國大的成員,非國大被迫轉入地下進行工作。一些非國大的領導開始逃往國外避難,曼德拉卻留了下來,堅持要為自由而鬥爭,直到生命的終結。沙佩韋爾慘案使曼德拉意識到,單純的靠不抵抗運動無法為黑人爭取權益,於是在1961年6月,他成立了非國大的軍事組織----民族之矛,開始採用各種方式、不惜任何代價來獲得自由和平等。

04

為了讓民族之矛更加具有戰鬥力,曼德拉還將他們帶去其他國家進行訓練,而自己也偷渡出國與其它國家領導人見面,爭取國際上對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的支持。

曼德拉的一系列工作惹怒了南非當局,恰好當時美國中情局認為曼德拉有共產主義傾向,也決定對付曼德拉。雙方一拍即合,在1962年2月,美國中情局查到了曼德拉的隱藏地點,並告知南非當局,於是,曼德拉被逮捕入獄,並以煽動罷工罪和擅自出國罪判處5年刑期。

但沒等5年刑滿,在1964年,南非當局又以叛國罪判處曼德拉無期徒刑。曼德拉入獄的消息傳出後,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開始為曼德拉的獲釋而籤名請願,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遊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而他所成立的民族之矛以及那些反對種族隔離的志願者也開始以各種方式請求恢復曼德拉自由。

1976年,一萬多名學生在南非索韋託舉行遊行示威,被開槍鎮壓,死亡176人;

1977年,19萬學生舉行遊行示威,10萬工人罷工,南非當局大力抓捕反種族隔離的群眾組織,南非局勢陷入動蕩不安中;

1983年,民族之矛在比託教堂街製造爆炸案,造成19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1992年,非國大組織人員在南非畢肖進行大規模抗議,被派兵鎮壓,造成29人死亡;

除了在國內的遊行抗議之外,在國際上,南非也開始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1963年,聯合國開始呼籲各國自願禁止與南非進行軍火交易;

1968年,聯合國要求各國禁止與南非在文化、教育和體育方面的往來;

1974年,聯合國甚至提議將南非踢出聯合國,不過被美國、英國和法國給否決了;

1977年,聯合國開始強制要求各國與南非斷絕軍火交易;

1980年之後,各國紛紛對南非實行貿易制裁,並開始從南非撤資,導致南非經濟開始一落千丈,從此一蹶不振,南非成為了世界上經濟增長最緩慢的國家之一。

內憂外患之下,南非白人當局不得不開始考慮與黑人和解。

1989年,南非白人德克勒克當選總統,此時黑人和白人和解已經勢在必行,於是德克勒克在1900年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釋放了已經在監獄裡囚禁了27的曼德拉。由於德克勒克的開明以及曼德拉為黑人自由平等所做出的貢獻,兩人在1993年同時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曼德拉和德克勒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4年4月,在南非新一輪不分種族總統大選中,曼德拉獲勝,成為了南非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總統。此時的他,已經76歲了。從1944年參加非國大,到1994年當上首位黑人總統,整整30年的時間,他經歷過太多彷徨和掙扎,如今終於以殘留的軀殼,在風雨中緊抱自由,迎來了屬於他自己的光輝歲月。

05

曼德拉當上總統後,最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不同種族之間的隔閡,促進民族之間的和解。他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全面調查近30年來南非發生的侵犯人權的案子,對那些受害者予以幫助,還他們以尊嚴,通過此舉去撫平那些長期受到侵害的黑人心中的怨恨。

此外,曼德拉還希望通過體育來化解幾百年來種族之間的對立情緒。

足球和英式橄欖球是南非流行的兩種體育運動,但在種族隔離時期,這兩個運動卻成為了白人與黑人之間的一種象徵。足球在黑人那邊很受歡迎,但英式橄欖球卻被認為是只有高貴的白人才能享受的運動,於是,黑人對於英式橄欖球都有著一種恨之入骨的感覺,曼德拉也不例外。

但在監獄禁閉的27年裡,使曼德拉開始慢慢接受了英式橄欖球,並逐步去了解它的規則,試圖通過了解橄欖球來了解白人的行為方式。所以在曼德拉當上總統後,他極力促進1995年的世界英式橄欖球比賽在南非召開,並且讓全白人組成的球隊代表南非參賽。

這一下子讓黑人十分牴觸,但曼德拉仍然在比賽時積極為他們吶喊加油。曼德拉的行為感染了黑人,越來越多的黑人加入了吶喊的隊伍,在這一刻,不論黑人和白人,都開始有了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為國爭光。

最令人感動的是在決賽那天,曼德拉親自穿著橄欖球衣為球隊吶喊,最後士氣大振,一舉奪冠。在那一刻,全場62000名白人球迷邊哭邊喊著曼德拉總統的名字,一位白人球迷邊哭邊說「他是我的總統,他是我的總統······」,參賽的白人橄欖球隊員也表示,此刻支持他們的不再是62000名白人球迷,而是全國4300萬名人民。

這一刻,所有的歡呼和掌聲都是屬於曼德拉,他真正成為了南非黑人和白人的「國王」。也正因為曼德拉堅信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後來2010年世界盃也在南非舉行,而曼德拉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明星的稱讚。貝克漢姆、羅納爾多等足球明星都曾經來拜訪過曼德拉,球王貝利更是在曼德拉89歲生日那天與其它足球明星來南非舉辦友誼賽為曼德拉慶生。順便提下,在曼德拉80歲生日那天,來給他慶生並獻唱的是世界舞王麥可·傑克遜,曼德拉與麥可私交甚好,麥可還曾經將演唱會的錢捐款給曼德拉兒童基金。

曼德拉與麥可·傑克遜

曼德拉以他的行動感染了所有人,成為了享譽世界的黑人總統。但,接下來曼德拉的舉動卻開始讓人懷疑他的執政能力,也開始讓他為人所詬病。

06

為了恢復經濟,曼德拉開始在南非實行自由經濟制度,將國有財產私有化,同時為了加強和國際上的聯繫,曼德拉突破金融壁壘和貿易壁壘,讓外來資本和物品源源不斷湧入南非,結果導致來自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廉價商品衝擊了本國的製造業,大量工廠被迫關停,大量人員失業。不僅如此,來自各個國家的資本家紛紛來到南非投資,南非的金融、銀行等行業基本都淪為了外國的資本。

為了促進黑人再就業,曼德拉規定南非所有企業都要招收一定比例的黑人,不僅如此,醫療、教育和警察等機構也開始慢慢降低了招聘要求,大量黑人開始湧入了這些領域。上文已經說過,在布爾人執政時期,白人和黑人的教育都是分開的,黑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從事的都是簡單的體力勞動活,但凡是涉及到技術方面的,根本就不會讓他們觸碰,導致黑人總體技術水平差,素質較為低下,此時讓他們去擔任醫生、護士、老師或者去擔任警察,那無疑會造成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

此外,此時的南非慢慢呈現出了歧視白人的社會風氣,政府取消了之前對於白人企業的補貼,轉而用來當成黑人的福利政策,導致了大量白人離開南非,這其中不乏一些社會精英、中流砥柱。而剩下的白人則為了自身的利益,也走上了之前黑人維權的老路,開始遊行示威。

更糟糕的是,曼德拉還宣揚任何為了自由而來到南非的黑人都可以獲得南非國籍,這一下子導致了周邊的國家黑人紛紛來到南非,而這些黑人大多都是素質低下,品性惡劣的人,在自己國家混不下去了,才來到了南非。就這樣,南非在接下去的日子裡逐漸成為了暴亂、綁架、搶劫、謀殺以及愛滋病的聚集地,在200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慢慢變成了恐怖主義基地。

在近幾年,我們每年都能聽到有華人在南非遇害的消息,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南非經濟愈發低迷,暴亂不止,五十多天的時間裡就有7名華人遇害,其中還包括知名僑領前南非齊魯同鄉總會會長仲志維夫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這樣歹徒殘忍槍殺,令華人痛心。

07

誠然,曼德拉為南非黑人的自由和平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黑人領袖,如果沒有他,也許南非的黑人現在還處在水深火熱的種族隔離之中。他可以算得上一個偉人,卻並非是一個聖人,他也會犯錯,他的一些為政舉措如今看來的確缺乏遠見,為南非今時今日的局面埋下了禍根。

但假使我們追根究底的話,會發現,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則是白人的殖民統治和種族隔離政策。南非黑人的受教育程度低、無法勝任其它工作都是那些殖民者造成的,他們只想把黑人當畜牲一樣使喚,把他們當成廉價勞動力,卻忽略了黑人也同樣渴望自由,渴望民主,於是曼德拉才在這種情況下被推舉出來,他的肩上擔負著所有黑人對他的期望,導致他一上臺就必須做出維護黑人權益的政策,要確保黑人和白人一樣都能夠就業,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過著被奴役的生活。

曼德拉極力想要平衡白人和黑人之間的關係,但隨著年齡漸長,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在他執政的第三年,他就辭去了非國大的領導職務,並在1999年卸任總統一職,由另一個黑人姆貝基繼任。

2012年底,已經94歲的曼德拉因為肺部感染入院治療,2013年,又先後因為肺部感染復發多次進入重症監護室療養,南非人民紛紛到教堂為他祈福,但噩耗還是在2013年12月6日傳來,曼德拉在約翰尼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歲。

曼德拉去世後,關於他的爭議越來越多,有人尊稱他是南非的國父,也有人說他毀了整個南非。2004年,曼德拉被南非人民評為「最偉大的南非人」,這足以說明了一切。也許他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但他卻是一個好的精神領袖,他真真切切為了種族的平等付出了努力,也帶來了改變,至於其餘的是非功過,就留待歷史來評說吧。

08

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一些黑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這種情況居然發生在了某些自認為自由的國度。

2020年5月25日,一名美國警察將一位非洲裔黑人弗洛伊德強行按倒在地,並用膝蓋死死壓在他的脖子上長達5分鐘以上,即使這位黑人苦苦哀求「我不能呼吸了」,警察依舊沒有鬆開,結果導致這名黑人死亡。

2020年8月23日晚,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一名警察從一位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萊克的背後連開7槍,導致他身受重傷,半身癱瘓,再也不能正常行走,而當時這個黑人男子的身邊,還有3個小孩子。

2020年8月31日,一位叫第戎·基齊的黑人違反交規騎自行車逆行被警察發現,棄車逃走,結果和警察發生扭打,在打鬥過程中警察拿出槍將這名黑人一槍斃命。

難以想像這個成天對中國喊著叫我們要尊重人權的國家,會接二連三的發生這種毫無人性的事件。如果川普再不制止這種行為,那麼下一個恐怖基地將會是美國。自由和平等是你們可以隨意幹涉別國內政的武器,如今卻也成為了你們永遠洗不白的汙點

人人生而平等,和膚色無關,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像黃家駒《光輝歲月》中說的那樣「願這土地裡 ,不分你我高低」。

黃家駒

本文完。

下一篇更精彩,歡迎持續關注哦


作者:沈城楓林

一位喜歡寫歷史人物傳記的小帥哥。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曼德拉,頂著聖人光環的罪人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膚色鬥爭中……」beyond的這首歌《光輝歲月》,讓許多中國人知道了曼德拉的偉大,隨著經典歌曲的流傳,曼德拉也成了許多人「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圖騰。但曼德拉執政之後南非的社會事實表明,對曼德拉最公允的評價應該是:他是個頂著聖人光環的罪人。
  • 南非的罪人曼德拉,是如何毀掉南非的?
    曾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於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40年來曼德拉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其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 曼德拉到底是聖人還是罪人?走近曼德拉和南非的光輝歲月
    確實從經濟數據上來看,南非經濟下滑嚴重,並且在2015年,又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近幾年的南非,似乎也有要開始向它的鄰國辛巴威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重蹈歷史覆轍。甚至還有人直接說到曼德拉是南非的歷史「罪人」。到底是曼德拉做了什麼事情,難道罪魁禍首真的是曼德拉嗎?那麼我們一起把目光轉向南非的歷史,一起了解南非的過去之後,我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的一個判斷。
  • 萬國之聖人,一國之罪人,曼德拉毀了非洲南部唯一的發達國家
    —— 曼德拉最近,偶然讀到有關曼德拉的書籍,一個廣受全球讚譽的「偉人」,當然他也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的人,認為他的領導使得南非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個夢想吹捧起來的聖人 一個毀掉國家的罪人。全世界公認的聖人曼德拉,唯一一個突破的意識形態,唯一一個能讓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君主封建制陣營等等國家都認同,獲得貝爾和平獎等一百餘個重要榮譽,被戴上了巨大的光環,全世界的人都在謳歌讚頌他,去世時,91個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曼德拉的追悼會和葬禮,中國Beyond
  • 南非僅用一個曼德拉,從富裕走向貧窮,他是怎麼做到的?
    家族中唯一一位上過學的成員,因為父親的地位從小便被指認為王朝的繼承者,他就是在擔任總統之前因為南非種族隔離政權被逮捕入獄,服刑27年後重獲自由的曼德拉。而南非僅用一個曼德拉,就從富裕走向貧窮,他是怎麼做到的?
  • 【今天】有一種精神叫曼德拉
    於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在任職總統前,曼德拉是積極的反種族隔離人士,同時也是非洲國民大會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當他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依據判決,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獄後,轉而支持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曼德拉199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後曼德拉時代,南非站在十字路口
    當他被無罪釋放,成為令無數人仰慕的英雄後,又將個人的恩怨拋之腦後,在白人極右翼勢力、黑人激進組織、黑人右翼組織之間斡旋,為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耗盡心血。當他被南非選民選舉為第一任黑人總統之後,他又成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推動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和解與寬恕,求得了國家內部最大程度的和平與穩定。
  • 親歷曼德拉出獄事件
    當他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依據判決,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致力於和談的時任南非總統德克勒克決定釋放曼德拉。  本文節選自本社新書《德克勒克與曼德拉:用妥協和寬容重建南非》,作者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的駐外記者戴維·奧塔韋,他在中東、非洲和南歐工作了35年,是資深非洲問題專家。
  • 曼德拉:唯一獲得全球認可的政治家,但卻摧毀了南非的大國地位
    回到香港以後,黃家駒在報紙上讀到了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並由此產生了內心的共鳴。黃家駒認為曼德拉的精神內涵是關於抗爭與希望,這與Beyond在香港艱辛打拼的背景不謀而合,於是黃家駒就創作了歌曲《光輝歲月》。據說:南非國父聽到這首歌后不禁潸然淚下!1990年,曼德拉出獄。
  • 曼德拉:只有擁有了這種力量,生命才有真正的自由!
    他曾因反抗南非白人的種族隔離制度,而遭受27年的監獄囚禁生活。可身體的桎梏,卻未曾限制他心靈的解脫。
  • 曼德拉:我從不是聖人,而是一名不斷努力的罪人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離世,享年95歲。他這一生,光芒萬丈又跌宕起伏:曾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入獄27年,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曾擔任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在他1999年主動卸任總統後,還致力於兩件事:在南非大力興辦學校,為南非防治愛滋病。這位「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義工」用他的所行所言,給了全世界志願者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 如果沒有曼德拉,南非在疫情中表現會咋樣
    我們還是可以繼續從社會結構角度來點評。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就挑南非來講講,這個國家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是受到極大誤解的國家,我們中國人說歷史喜歡說自古以來,但是南非是一個很難聊自古以來的地方,這裡長期被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蹂躪,社會形態非常複雜。
  • 曼德拉百年
    ……他對改變這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很難想像,沒有他,歷史會變成什麼樣。8年前的2010年7月12日,第十九屆世界盃足球賽閉幕式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足球城體育場舉行,當曼德拉一襲黑帽黑衣,坐在電瓶車上緩緩入場時,所有的人都熱烈地鼓掌,向他致意。已經從南非總統職位上退休多年的他,那一刻似乎達到人生輝煌的頂點。
  • 曼德拉效應!黃家駒的《光輝歲月》不是情歌,而是南非總統曼德拉
    黃家駒的《光輝歲月》是寫給當時在獄中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正式因為這位極具話題的總統身上上演了震驚世界的大眾歷史記憶與實時不符合的事件,並用曼德拉的名字命名了該現象。曼德拉事件簡介:1.很多人印象中這位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獄中死亡2.並且有很多人能夠清楚的記得當時對於曼德拉死亡的報導
  • 一個在南非呆了5年的人評價曼德拉
    由於是產煤大國,還有煤轉油技術(這個我是聽說的,如果不對請不要噴我),醫療更是世界頂級,1982年全世界第一例心臟移植在開普敦完成。種種跡象都表明著,南非,這個國度,雖然在非洲,但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沒有大型自然災害,礦產豐富,白人管理有道,哪怕在世界各國對其經濟制裁的情況下,這個國家還是過的非常安逸的。然後,曼德拉當道,種族隔離取消後,這些家底,一點點的都被消耗完了。
  • 曼德拉:南非的精神支柱,但不適合做總統,看看南非是怎麼毀掉的
    剛登上總統之位,有記者採訪曼德拉問:您打算怎麼處理滯留在南非的非洲國家的非法移民?曼德拉不假思索地說:人生而追求自由,自由的國家不會不歡迎追求自由的人民。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呢?可是曼德拉在美國英國的鼓動下,盲目開放了金融業,竟然允許外國資本控股本國的金融企業。於是幾年時間,南非的銀行和金融企業就被外國資本控制。到今天,南非的主權評級已經跌到了幾乎沒有級。可曾想到,20年前南非還是金磚五國的成員之一......
  • 世界上把富國變窮的四大總統:一手好牌,打個稀爛,把自己國家拖入地獄!
    ,對曼德拉最公允的評價應該是:他是個頂著聖人光環的罪人。曼德拉年輕的時候,發誓要不惜犧牲生命,跟白人種族主義者抗爭到底。曼德拉毅然投身於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鬥爭中,成為非國大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後來,被南非當局以顛覆國家罪關押27年。1980年代以後,白左政治正確完全佔領了國際舞臺,南非黑人順勢而為發起越來越強烈的反抗,迫使白人當局加大種族隔離力度,因而也遭到被白左政治正確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 曼德拉的神話
    曼德拉的政治生涯可分為兩大部分:在白人種族主義政權的監獄度過27年;1990年出獄,四年後當選南非總統(做一屆卸任)至逝世,共23年。    在獄中27年及之前的政治活動,曼德拉展現的是對白人種族主義的反抗。這種反抗勇敢、堅定、義無反顧,基本應該肯定。因為無論白人、黑人,還是任何人的種族主義,都是人類最劣質的東西;以種族、膚色、族群原因而劃分、歧視、迫害,都是納粹奧斯威辛的思路。
  • 曼德拉真的「摧毀」了「發達」的南非嗎? | 循跡曉講
    那麼,曼德拉到底是不是南非的「罪人」,「工業黨」們的幾個論述問題在哪裡呢? 曼德拉於1994年當選南非總統,之前南非由白人政府領導。在經濟史上,南非可以分為1945年到1977年的快速發展期,1978年到1994年的停滯衰退期。
  • 非洲行(2):南非種族隔離始末,曼德拉的偉大與失誤,他的三任太太
    已經坐了27年牢房的曼德拉,就成為雙方談判的焦點人物。最後的結果,曼德拉在1990年無條件釋放,並代表ANC與政府談判,結束種族隔離,實現全民民主,所有族裔一律平等,每人一票選舉總統和議會。而政府的條件是,不對白人反攻倒算,各族裔在憲法和法律的保護下和平共處。1994年,曼德拉當選為民主選舉後的第一任總統。談判雙方的首腦人物,主動放棄政權的最後一個白人總統德克拉克,與曼德拉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