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八佰》難看就對了,因導演本沒想讓你爽,狗血煽情是必須的

2020-11-16 騰訊網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

有些電影是還沒上映很多人就知道好看,如導演剪輯版的《正義聯盟》,還有些一看預告片就知道是垃圾,如各種蹭熱度的網絡大電影,還有些則是被吐槽好難看,如近來最火的《八佰》,不少人在看完後就直接飆髒話給一星差評。

我想說那些刷一星的人,你們覺得難看就對了,因為這就證明影片的導演管虎成功了。

那些給《八佰》差評的內容基本上都集中在這三個方面;一是後半段不夠刺激,打了半天竟然是全面撤退。二是吐槽影片故事亂七八糟,這說點那裡說點。三是說影片太過於煽情了,感到不舒服……看這些評論感覺《八佰》像是一部浪費了5億的狗血劇。

說電影不夠精彩,後半截崩壞的人還是要多讀書呀。因為歷史事實就是這樣,當年那些人的確撤退了。要真拍成不撤退血拼到全軍覆沒,保證上仙上來反手就一巴掌呼導演臉上了,因為這就胡編了!

要知道在國內凡是涉及歷史題材的都不能胡編的(可以適度改編),現在古裝架空和穿越古裝的電視劇為什麼這麼多,歷史題材改編風險大就是原因之一。

《八佰》是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加入了老算盤,羊拐,端午等虛構的人物,主要情節基本上都是按照歷史來拍,所以必須撤退。而且影片也借黃曉明扮演的特派員之口做出了解釋了,撤退是為給隊伍留下希望的火種,顧全大局,不做無謂的犧牲。

順便說一下,還有人吐槽導演把四行保衛戰解釋成一場表演給外國看的秀感覺到噁心。可惜的是事實就是一場秀,當年「寫日記的人」命令留下的400來人做抵抗,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博取英法等國的同情。

想看痛扁敵人,主角以一敵百的人應該去看一代經典的《抗日奇俠》,萬物皆可炸的《敵後便衣隊傳奇》,抗戰版鷹眼的《箭在弦上》。

這些作品除了劇情爛,演技差,道具簡陋,臺詞狗血外的確是挺爽的。

雖然影片因為刪減的確有一些地方顯得突兀,但是《八佰》整體上劇情是完整的,要是覺得影片劇情混亂的人可能是認錯主角了。

因為《八佰》是一部群像電影,主角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群人,所有人都是服務於四行保衛戰這一個主題,要是只盯著端午或者老算盤這幾個主演來看,那就只能看懂三分一的劇情,那感覺劇情混亂就正常了。

至於吐槽《八佰》太煽情,一堆人保旗,拉電話線送人頭太狗血,就非常沒必要了。

首先電影是一種藝術創作,藝術作品不煽情怎麼感動人?吃麻辣燙,點一份不要麻不要辣的?那喝清湯好了。

保旗和拉電話線都是為了服務主題,屬於藝術的誇張處理。當時歷史情況是國軍大敗日軍,全民鬥志低迷,人人事不關己混吃等死,就像是電影裡租界那邊的人一樣,日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他們還是在看戲,打麻將,夜夜笙歌。

守軍們誓死豎起大旗就是為了告訴那些人他們沒有放棄抵抗,他們將會血戰到底(當時他們沒想到後面會有撤退的命令),所以知道沒活下去的機會的他們要用不倒的旗幟喚醒國人的鬥志!當那些麻木的人被喚醒後,就必然有誓死拉電話線的小刀,親自送藥的社會大姐,樓上觀戰大爺憤然開槍還擊的情節。

藝術本來就是合理的誇張,不然那不如去看紀錄片看新聞。總之,要是覺得《八佰》太煽情的話,那看《戰狼2》《第一滴血》《敦刻爾克》你可能會感覺被扇耳光。

人人都說好看的電影不一定合適所有人看,再牛的電影也會有人吐槽,例如當年張藝謀的《英雄》在國外好評不斷,國內罵聲一片。漫威的《黑豹》笑傲奧斯卡,國內反應平平無奇。

所以有人覺得《八佰》是爛片也正常,這是因為導演給影片的主要思想是覺醒,而不是浴血奮戰,所以那些期待影片會像《血戰鋼鋸嶺》般爆燃的人必然會感覺這片沒意思,所以那些人給一星給差評就對了,因為影片的主題帶來的情緒就是壓抑的,痛苦的,憋屈的。

最後就是有爭議的電影可比沒人討論來得好,如某部超級無敵霹靂正能量的紀錄片在豆瓣上不允許評論,那這部電影就算豆瓣近滿分也耐人尋味……

最後笨熊問大家個問題;要是可以的話,你希望《八佰》怎麼拍?

笨熊和你一起看電影,喜歡這篇文章的歡迎【關注】【收藏】【點讚】以及【吐槽】(☆_☆)

相關焦點

  • 覺得《八佰》難看就對了,因導演本沒想讓你爽,狗血煽情是必須的
    有些電影是還沒上映很多人就知道好看,如導演剪輯版的《正義聯盟》,還有些一看預告片就知道是垃圾,如各種蹭熱度的網絡大電影,還有些則是被吐槽好難看,如近來最火的《八佰》,不少人在看完後就直接飆髒話給一星差評。
  • 黃渤談《八佰》:劇情狗血漏洞百出,過於誇張和煽情,難成佳作!
    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劇情最爛拍的最沒腦子的電影,沒有之一,抗日神劇也沒這麼多出無腦的情節!,黃渤表示,《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管虎的用心和眾多演員精湛的演技,但對於觀眾來說這些還不夠。因為這部電影劇情有點狗血漏洞也太多,並且有些劇情也過於誇張和煽情,如果單論電影那我覺得拍的還是很好看的。直是拍的不夠真實,你要明白現在的國產電影拍攝一定要真實才能讓觀眾去接受的,所有我覺得這部電影難以成為戰爭題材的佳作!
  • 《八佰》導演好好學學《血戰臺兒莊》,和鬼子同歸於盡該怎麼拍?
    說實話,因為之前管虎放出的和孫元良之子秦漢合照那個微博,我對《八佰》這部電影充滿了惡感,本來實在不想看。結果看到網上這麼多爭議,決定還是去看個究竟。看完以後,我覺得《八佰》這個電影還真的是胡亂煽情。咱們隨便舉幾個例子:第一,關於衝橋到底有沒有危險,《八佰》整部電影漏洞特別大。可以看出,《八佰》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想突出八百壯士的自我犧牲,感動了蘇州河南岸觀戰的民眾,從而喚醒了廣大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
  • 《八佰》:屈辱嗎?那就對了
    然而,關於《八佰》的爭議/非議始終居高不下,從去年撤檔前到今年重新定檔後幾乎沒停過,除了管虎導演之前的「迷之操作」外,更多來源於影片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改編,以及大家對於改編效果眾口難調的態度……我覺得許多人搞錯了一點:歷史改編電影本屬二次創作,存在一定虛構和藝術加工並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影片分明是在借八百勇士的境遇諷刺國民政府的孱弱和無能,揪著「史實」和「立場」否認《八佰》價值的人都沒說到點上。
  • 消費歷史,過度煽情,《八佰》也算國產戰爭片新標杆?
    自去年夏天開始,《八佰》就飽受爭議。各界人士的評價中,有為《八佰》鼓掌的,也有批評導演管虎的。事實上,關於《八佰》中「護旗」片段的爭論,不過是對這部電影非議的衍生評論。因為,如果沒有之前管虎個人的微博事件,觀眾對《八佰》的批評至多會停留在煽情愛國劇的層面,而不會挖的這麼深。
  • 《八佰》為什麼讓你如此糾結?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看一部愛國主義戰爭片,《八佰》無疑是合格的,爽點、淚點一個不少;如果你完全從史實的角度去看,那你只會看到虛假、作秀、煽情,甚至導致你異常噁心;如果你從電影專業角度來看此片,那你會看到過度煽情、ZZ正確、節奏缺失。
  • 壯懷激烈的《八佰》群像
    《八佰》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講的是抗戰初期,淞滬會戰收尾,在上海閘北最後的守軍,背靠租界,臨著蘇州河,在四行倉庫堅持數日,打的一場「政治仗」。四行孤軍,號稱八百人。但畢竟幾天來的英勇阻擊,給當時租界的中國民眾以莫大的鼓舞,終究成就了「八百壯士」的一段佳話。回到《八佰》,整個片子色調深沉,採用大量廣角鏡頭,對整個上海淪陷區的斷壁殘垣與租界區的燈紅酒綠作了很好的鋪張渲染。這些鏡頭已足以震撼人心。這就是本該屬於電影院的鏡頭。
  • 《八佰》讓人幾度落淚很容易,卻不喜歡她過度煽情!
    關於電影《八佰》,看完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事實上,《八佰》從籌備到開拍我就一直很關注,也期待了此片的上映!因為我覺得管虎還是有才的。當然紅花的馮小剛也出演了管虎導演的《老炮兒》。當看完《八佰》後,我絕對不想看第二遍,看片途中我幾度落淚,感嘆泱泱大中華的近代史滿目蒼痍。新中國的崛起之路走的是多麼的艱辛!
  • 《八佰》真的很爛?!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部比較有爭議的電影——《八佰》。可能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現在才開始聊,熱度早都過去了啊?因為本人比較從心,也不是什麼職業寫手,只是單純的想和大家討論影片。也歡迎大家不同的意見,槓精請繞路。
  • 都說《八佰》煽情,但與《建軍大業》比,真實多了
    其實也是《八佰最後就是結局很悲涼,過程也有點長,結尾橋對岸的民眾紛紛伸出手反而有點過於煽情了,而更出乎意料的就在這種情況下電影結束了。很多人都沒看明白!當然咯,也有人說《八佰》與《建軍大業》比,真實多了,前者將戰爭的殘酷和血腥描繪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將中國軍人的精神體現到位
  • 《八佰》煽情過度嗎?七大淚點揭示答案,內心不強大的觀眾會看哭
    那麼,這部群星雲集的電影《八佰》,真的是煽情過度嗎?讓我們一起盤點片中的七大淚點,從中我們應該能找到答案!兩位快樂男聲出道的偶像歌手,在《八佰》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真的不錯,看到俞灝明洗澡時露出的傷疤,以及硬漢魏晨的鬍子拉碴,莫名竟有些心疼,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
  • 《八佰》:群像塑造不力,場面太過煽情?
    《八佰》中歐豪飾演的「小端午」由《八佰》的人物群像他們兩人本是浙江農村的孩子,因想看看上海,而加入了保安團。兩人隨後卻被併入了軍隊,見證了戰爭的血腥與暴力。從這兩人的視角來展開故事是最能讓觀眾投入的,然而可能是兩人的視角不足以全面展示這場戰事,於是各路人馬紛紛加入。「老算盤」、「老鐵」、「羊拐」,還有正規軍中的謝晉元、「山東兵」等,同時河對岸還有教授及夫人、各國媒體、賭場老大與小弟、戲班子等等人物。
  • 《八佰》另類感動,林青霞和唐藝昕,你pick哪個楊慧敏?
    看了《八佰》這部電影,再回過頭看1975年的《八百壯士》,相互對比之下反而覺得「楊慧敏」這個角色,並沒有煽情,而是有著另類的感動。楊慧敏在劇情中充當一個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藥等物資,和國旗的女童子軍。這個故事,感動的不止觀眾,還有演員和導演。
  • 《八佰》:技術上的《流浪地球》,一場精緻而空洞的煽情
    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年,1938年著名導演應雲衛就拍了電影《八百壯士》來喚醒國人,電影將高潮放在了女童子軍楊慧敏乘船送國旗一段,結尾是眾人高唱《八百壯士歌》(又名《中國不會亡》),極大地激發了當時國人的抗戰激情。就在同一年,香港也有一部由魯司導演《八百壯士》上映,講述同樣的故事,還加入了愛情戲份,核心故事是富商父子迷戀歌女姐妹,最後幡然醒悟,散盡家財,投戎抗日。
  • 管虎導演,你的《八佰》是要準備拍續集嗎?
    管虎導演,你的《八佰》是要準備拍續集嗎?這個很見導演功力,一般導演沒人敢這麼拍,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群像電影但《八佰》必須這麼做,因為本質上,《八佰》描述的不過就是一場四行倉庫保衛戰。不過,管虎,還是夾帶私貨了。
  • 新片放眼瞧│ 復盤《八佰》:群像成長+多方視角+共情不煽情
    ,但在最後時刻還是成為護旗的英雄戰士;但《八佰》沒有讓每個「廢柴」都成長為英雄,老算盤最後想的還是逃跑,在戰鬥最後打響的動員中,還是有人選擇了逃避,這符合人性複雜和戰爭的殘酷的特點。從河對岸偷偷遊過了參加戰鬥的三個學生,一場戰鬥就死去,觀眾甚至都沒看得太清楚他們的面孔。電影《八佰》匯聚了一眾實力演員,在導演管虎的鏡頭下,演員們奉獻了自己演技的高光時刻。
  • 《八佰》導演管虎又一部大片來了,「京喜譯外」組合再次合體
    《金剛川》要來了,期待一下能不能《八佰》更真實,更防罵。這個電影是抗美援朝的一個故事,由三大導演聯合執導,《八佰所有的演員,必須無條件配合的一部電影。,為了藝術而藝術,甚至可能會觸犯有些人覺得扭曲歷史的這樣一個情況,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 看完《八佰》,回顧歷史,談談感受
    動用20萬平方的地基搭建四行倉庫和微縮的上海繁榮街道,導演管虎這回如果賺不回本,那是會虧5個億的。還好,這個暑假給了《八佰》一個機會,票房早已突破5億。小帥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首先是對電影結尾有些不太滿意,強行煽情的敬禮和伸手動作慢鏡頭一度讓我覺得導演在摩擦觀眾的智商
  • 一條關於《八佰》的不正經影評
    《八佰》,由知名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黃千源、姜武等知名演員主演的抗日戰爭電影。首先我覺得《八佰》好的地方還是有挺多的,交戰場面拍攝的質量不僅高而且緊密,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真實的戰場,而且戰場上人的血與肉的消逝,雖然會覺得有點血腥但卻不會覺得很暴力;在不影響電影的整體走向的情況下加入一些小角色,比如,租界的外國記者、賭場老闆、黑幫老大、青年等,其中還有個名場面——女孩泅水送旗,這似乎有點類似於寫文章的側面描寫,從側面為構造一個大環境起襯託作用
  • 華誼5.5億翻身電影,《八佰》畫質良心製作,疑似強行煽情?
    華誼5.5億製作翻身電影,《八佰》畫質良心製作,疑似強行煽情?今天小女子去電影院看了華誼兄弟投資5.5億製作的電影《八佰》,看完之後發現,《八佰》沒有預期中的那麼好,但是也沒有網上說的強行煽情,但是在製作題材思路上卻是起到了很多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