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廣播公司《無限新聞》欄目主持人霍華德·比爾,早年曾是電視節聲名顯赫的要人,是最好的新聞主播,他的節目開機率是16%,收視率高達28%,然而1969年,他的運氣開始下滑,收視率降到22%,接下來的一年他的妻子離世,撇下無兒無女的他孤身一人,他的節目的開機率降到了8%,收視率也只有12%了人們漸漸孤立了變得暴躁的他,他於是開始酗酒,1975年,他被解僱了,解僱令兩周之後生效,消息是聯合廣播公司新聞部的頭兒,也是他的朋友麥克斯·舒馬赫告訴他的,兩個老友為此喝的酩酊大醉。」開頭的介紹為整部影片做出了鋪墊,為主角霍華德的瘋狂人生做了鋪墊。
初看這部影片,可能會被繁複的人物關係和巨大的信息量弄的暈頭轉向,幾乎每句臺詞都包含了一個信息,大量的臺詞也需要一定時間來消化,如果只是粗略的想知道影片講了什麼也不難,但是若是要琢磨其中的隱含信息和深刻含義,就要些時間了。看完這部影片,我確實被裡面的深刻含義吸引。
在霍華德將被解僱之時,他想出在告別節目中自殺的點子,但是之後又迫於壓力準備再進行一次正常的告別,但這次他發出了一些憤世嫉俗的言論,大罵現在的生活,引發了很多民眾的強烈共鳴,收視率突然上升,其他媒體紛紛報導霍華德。這使得女主黛安娜想抓住時機打造一檔轟動美國的電視節目。在霍華德的夢中,他似乎是受到上帝的指引,夢中與上帝對話,之後在節目中講述了他與上帝的對話,霍華德問:「為什麼選我?」上帝說:「因為你上電視,笨蛋!」這激發了霍華德心中的使命感,他認為上帝選中他,他就要做出點事來。這次播音讓他的收視率進一步上升,而麥克斯說他需要調整、恢復,但他告訴麥克斯說:「我被一種特別的精神感染了。」之後他就像著魔了一般,在電視節目中呼籲人們吶喊:「我已經瘋了,再也受不了這樣下去了!」全國的人都在跟他一起吶喊,影響巨大。黛安娜打造了《霍華德·比爾秀》,而阻止他的麥克斯也被高層之一哈克特免職了。而在之後的節目中,霍華德的節目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收視率,他在全國的影響力非常大,而在一次節目播出中,他的言論已經觸犯到了領導利益,領導對他進行了洗腦,他便轉投美國和民主。之後的節目中霍華德開始宣揚一些民主思想,與之前的節目風格大相逕庭。黛安娜和集團的幾個高層想撤回霍華德的節目,但是領導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虧損都要讓霍華德的節目保留。之後黛安娜便和幾個高層一起謀劃僱人謀殺霍華德,霍華德便在節目中被槍殺,他瘋狂的人生結束。
影片中的霍華德就是在電視的影響下形成的一個瘋魔人,他言論瘋狂,旨在以他所謂的上帝意志感染人們,想要呼喚起人們內心對整個社會和生活的不滿,霍華德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是新聞的消耗物,他被利益薰心的人利用,他遭遇生活、工作的折磨,他的言論直指社會弊端,他的瘋言瘋語能夠發動人民的呼喊。而霍華德又深知無論他如何吶喊,社會始終是無法通過他而改變,他只能在一個21寸的屏幕中宣洩著,而他的呼喊帶著濃濃的悲觀。 影片中的麥克斯是一個沒有被電視帶入癲狂的正常人,他是個不願意去改變帶著一點懦弱的角色,他從之前作為霍華德的好友到後來看著霍華德被毀掉,都是他不作為的表現,他不會沉迷於虛構的世界,而是想安心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他向老婆攤牌出軌黛安娜,而他也清楚黛安娜愛上的只是與中年男人相戀的「劇情」,他們的生活片段都是黛安娜「劇本」中的設想。註定了他會離開黛安娜並且回歸家庭,即使丟掉了多年來的工作,他也能活在他自己原本安逸的生活中。但是他是在電影中難得有良知的人,在幾乎所有人被虛擬世界和利益衝昏頭腦的時候,他保持著自己追求真實的本心。 黛安娜是電視時代造就的麻木製造新聞的小白鼠。黛安娜的眼裡只有收視率、開機率、節目的火熱程度。以至她到最後已經麻木,她只要她自己追求的結果,只想證明自己是個成功的製片人,只要這個電視時代帶給她的利益。而這也標誌著她是電視時代的敗筆。 哈克特和黛安娜是同一類人,都是為了個人利益而麻木不仁的混蛋,他起初只是個為了爭權奪勢的工作狂人,而後經過一系列的利益爭奪事件,他開始被仇恨和錢權蒙蔽了雙眼,和黛安娜一樣麻木,最後他恨不得親手殺死霍華德,因為霍華德觸犯了他的利益,讓他險些丟了飯碗。這部影片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
1.電視臺高層尼爾森在知道《霍華德·比爾秀》要播出後稱不要與他們同流合汙製作一檔色情節目,認為這違反了每一個有名望的廣告公司的規則。而哈克特告訴他如果不同意就辭職,尼爾森便很快妥協,之後在收視率上升時完全忘卻自己之前說過的話。這深刻反映了一些人的淡淡的良知可能馬上會被利益裹挾,到慢慢失去良知,再到沉迷於利益之中。
2.霍華德早上醒來,冒雨衝進演播室,不顧滿頭雨水開始錄製節目,他對著攝像機瘋狂的吶喊:「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nna take this anymore! 」(我已經瘋了,再也受不了這樣下去了)人們紛紛從窗戶裡探頭高呼「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nna take this anymore! 」場面十分震撼。
3.霍華德在演播室高呼「觀看節目的6200萬觀眾,你們當中看書的不到3%,看報紙的不到15%,你們只關心怎樣才能從電視裡找到解脫,現在有整整一代人,不知道電視外面是什麼」「我們是你們了解的一切,你們願意相信我們在這裡編織的環境,你們會認為電視是現實,你們的生活是不真實的」這表示出電視給他們這一代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好的影響。他們都是「電視人」,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電視人」的缺陷在於,他們只看到電視給他們營造出來的環境,無法認知到電視以外的環境,這無疑是可悲的。
4.麥克斯在和黛安娜分手時對她說:「你是電視的化身,對痛苦漠不關心,對快樂感覺遲鈍,每天的生活只是漏洞百出的喜劇,你瘋了,黛安娜,瘋到骨子裡無可救藥了,你接觸的事物都會隨你而死去,除了我,只要我還能感到快樂和痛苦和愛。」 麥克斯深知黛安娜已經被電視完全感染,已經到了瘋魔狀態,他覺得黛安娜會被毀掉,最終也會和霍華德一樣,麥克斯已經無法承受和一個瘋狂的人生活。
5.在每一次錄製結束後,霍華德的落幕動作就是倒地,能預示著最後他一生的結束也是在節目中倒地。最後他被槍殺倒地時,攝像機還在拍攝,還在追求者所謂的收視率。
6.影片的開頭是四個電視欄目的展現,霍華德的節目是其中一個。而影片的結尾是霍華德遭暗殺之後的視頻竟然隨著廣告的播出而播出,足以證明人們對這件事情的冷漠,兩三天之後,記得這件事情的人大概也寥寥無幾。
影片的結局不出人意料,從開頭就都是悲劇,霍華德開始酗酒是悲劇,麥克斯被辭退是悲劇,黛安娜打造《霍華德·比爾秀》是悲劇,哈克特謀劃殺死霍華德更是悲劇!影片所有為電視而瘋狂的人,都是不折不扣的「電視人」,都是活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的人。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你現在眼前看到的東西多美好多虛幻,都請尊重真實的世界,不要被虛構的一切衝昏頭腦。我們最終都要回到現實生活,都要過自己真真切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