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校友力量 助推產教融合 湖南工業大學打造地方高校發展「共同...

2021-01-10 瀟湘晨報

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傅家旺 陳前)12月11日至13日, 2020湖南工業大學地方校友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在星城長沙召開。校黨委書記、校友會顧問譚益民,校長、校友會會長劉揚,黨委副書記、副會長韓清波,副校長、副會長李若梅,校黨委委員、副會長呂志明及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全國各地校友會代表出席。副校長、校友會副會長李可興主持會議。

會上,長沙校友會會長白家森致歡迎詞,校友會秘書長郭鳳蓮教授代表校友會作2020年工作報告;會議同時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餘明陽圍繞產教融合、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趨勢及企業品牌打造路徑,從「疫情不確定性加劇、全球迎來百年不遇之大變局等12個方面作了主題講座;邀請湖南工業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彭建平圍繞「『提升校企品牌價值的產教深度融合』項目體系優化方案」進行了主旨發言。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校友工作論壇等活動。

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友會顧問譚益民講話

譚益民表示,近年來學校廣泛匯集校友資源,著眼科技前沿,瞄準新興產業、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新組建了軌道交通學院、醴陵陶瓷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工學院等一批新興二級許學院。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學校加強了科研平臺和教學平臺的建設,最近幾年已經創建了兩個國家級平臺,一是國家發改委的先進包裝材料研發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二是全國包裝研究基地,共增加了50多個省部級科研平臺,這些平臺在建設過程中都把一些企業拉進來聯合申報,做到了深度融合。下一步,學校將加快推進產學研融合,加強包裝特色學科的建設,為湖南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撐。

湖南工業大學校長、校友會會長劉揚做大會總結講話

劉揚指出,實施產教深度融合工程,加強「發展共同體」建設,並藉此推動學校與校友企業之間以品牌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湖南工業大學校友工作的「主旋律」和「重頭戲」。希望各地方校友會深刻把握高校校友工作的時代要求,不斷強化產教融合的參與意識,堅持在總結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攜手並肩、合縱連橫,合力譜寫母校與校友「發展共同體」建設的新篇章。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星球動態|光合星球-河北工業大學大設計產教融合中心成功舉行籤約...
    2020年12月3日,「光合星球-河北工業大學大設計產教融合中心」籤約揭牌儀式暨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河北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舉行。北京光合星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興朋、光合生態合伙人王磊等,同學院黨委書記任澤民、院長舒平、黨委副書記王軒、副院長趙曉峰、副院長白仲航等出席了籤約揭牌儀式。光合星球董事長趙興朋為學院師生開展了一場名為《大設計引領新經濟》的學術講座,從天地秩序到自然規律,從內心感悟到設計啟蒙,從國內的設計韻律到國外的設計美學進行了深度刨析。
  • 產教融合、引企入校,看這所高校的畢業設計展
    三湘都市報12月9日訊(通訊員 陳芹 劉偉雄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促進產教融合,加強「產教科創」四維融合育人。12月7日,湖南工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主辦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系專業綜合改革「楚天科技杯」2021屆畢業設計作品展(秋季)舉行,76家合作企業代表,306名畢業設計作品展參賽選手及觀展師生參加活動。
  • 劉揚校長走訪珠三角地方校友會,傾力助推產教融合
    11月21-24日,劉揚校長率隊赴珠三角走訪珠海、中山、東莞等3個地方校友會,參加「『檀卉杯』2020年廣東省地方校友會羽毛球邀請賽」開幕式、閉幕式,調研東莞包裝學院,深入企業調研,並與橋頭鎮政府就產教融合深入推進進行了洽談。副校長範曉陽、校友會秘書長郭鳳蓮、副秘書長席雲鵬隨行走訪調研。劉揚校長一行三天行程緊湊。
  • 深化產教融合 讓高校智力資源真正融入企業發展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航天龍夢公司還跟常熟理工學院「工業智能計算團隊」合作,同時聯合南京郵電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科龍芯公司等單位,共同申報了一項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課題——「自主可控大數據一體化平臺」。這種拓展的背後,是常熟理工學院不斷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努力。
  • 湖南工業大學劉揚校長受邀參加省教育廳在線訪談
    訪談時間2020年07月13日10:00-11:00訪談主題產教融合,推進湖南工業大學高質量發展湖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揚嘉賓介紹劉揚,湖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獲評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入選交通運輸部全國青年科技英才,榮獲中國公路青年科技獎、湖南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湖南工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作為首批試點的院校,率先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 打造實時3D人才培養最佳樣板, Unity的產教融合之路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
  • 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民航服務技能大賽和產教融合發展論壇將在湖南...
    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指導,中國教育電視臺、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教育報、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人力資源開發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航空分會、長沙縣人民政府協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產教融合研究分會、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集「技能大賽+高端論壇+學生就業」三位一體的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民航服務技能大賽和產教融合發展論壇,於2020年10月28日—11月9日在湖南長沙舉行
  • 萊茵科斯特:產教融合「沃土」培養網際網路「工匠」
    原標題:萊茵科斯特:產教融合「沃土」培養網際網路「工匠」   位於中德工業園的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剛落地青島不久,已經入選青島市首批工業網際網路實訓基地
  • 湖南工業大學獲評2020年度最受高中生關注本科高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榜樣力量——2020年度教育盛典」評選獲獎名單揭曉,湖南工業大學榮獲「2020年度最受高中生關注本科高校」榮譽稱號。活動經過前期徵集、專家會審、綜合評審等階段,最終評選出各類指標下的優質院校,旨在對立足教育本質,不斷創新突破,為實現中國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積聚創新力量的榜樣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推廣,以「榜樣力量」探索教育發展先進事跡,分享教育改革有益經驗,共同為助推中國教育夢提供教育引擎、思想支撐、精神動力。
  • 四川省以「五個新」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四川省積極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教育的新要求,啟動產教融合示範項目建設,按照「抓項目、重協同、有突破、能示範」思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示範引領,注重「五個創新」,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學校與企業協同發展,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 武夷學院圍繞茶產業鏈培養人才,精準服務地方發展—— 產教融合端...
    原標題:武夷學院圍繞茶產業鏈培養人才,精準服務地方發展—— 產教融合端出一杯好茶武夷山是茶產業的天堂。圍繞一杯茶,不大的市區內,密布著3000餘家大小茶企,從種植採摘到包裝銷售,覆蓋全產業鏈。武夷山更是茶文化寶庫。
  •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緊扣一品助強一業
    「這多虧了學校在產教融合方面提供的支持。」回顧創業之路,童國森很慶幸在學校的經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多年來,貴州(清鎮)職教城以政、產、學、研、用聯合發展為主導,充分利用職教城優勢資源,引入智能終端製造、現代農業、網際網路金融和智慧城市等產業企業,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新格局。
  • 後疫情時代 產教融合突破性發展謀求破局
    截至目前,我國除少數地區出現疫情反覆情況外,防控疫情整體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產業鏈與供應鏈正逐漸修復。在此過程中,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職業教育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樞紐作用。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也是其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黨中央提出的「六保」新任務中的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都繞不過「產」「教」兩大核心要素。
  • 從訂單班轉向現代學徒制 湖南職業教育體系產教融合進入2.0時代
    當「湖南製造」向「湖南智造」邁進,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日益成為推動湖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湖南工業職院與企業全面資源共享,打造產業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主動服務中國中車,與企業共同前瞻性規劃未來職業與專業……從過去的企業下單、學校培養的「訂單班」模式,到今天的「現代學徒制」校企雙方共同主導人才培養,設立規範化的企業課程標準、考核方案,湖南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全面升級至2.0時代。
  • 湖南工業大學開啟與澳門高校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6日訊(通訊員 彭利元)12月9日至12日,應澳門高等教育局的邀請,湖南工業大學校長劉揚隨同湖南省政協科教代表團一行共20人訪問了澳門高等教育局、經濟局等政府機關,以及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旅遊學院、聖若瑟大學、鏡湖護理學院等六所高校。
  • 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落地華東師範大學
    9月26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近年來,華為不斷加大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本次籤約,華為將與華東師範大學緊密配合,努力把「智能基座」項目打造為推動全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標杆。
  • 人才增長超20%,位列國家認證新專業,數字孿生或成為產教融合「新...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與多數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一樣,目前,企業的用人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存在較大鴻溝。打造人才培養最佳樣板,Unity重磅推出產教融合新舉措在教育領域,Unity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已與各大高校建立產學研全方位的合作。
  •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這家企業開創的模式走心了!
    今年6月,吉利控股集團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依託企業成熟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開展深入合作,雙方共同推進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轉設。做實業和辦教育,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兩個最重要的責任。從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就始終在教育領域持續投入,並將其視作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走出一條產教深度廣泛融合的新路子。
  • 加強科研、產教融合……首都高校這撥兒操作讓未來發展更有勁頭
    儘管還是疫情防控特殊期間,然而,首都高校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或成立新的學系,或加強科研,或不斷推進校企合作,努力為學校未來發展鋪就寬闊道路。  北京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教研工作室」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工會聯合授予,旨在持續助推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全面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素養、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 浙江大學打造「AI+X」科教融合和產教協同的研究生教學實踐新模式
    不同專業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如何突破學科藩籬,在交叉包容、開放創新的理念下共同參與塑造真正具備源動力的科教融合育人生態?企業以怎樣的形式走入教學課堂,在教學場景中實現產教協同以匯聚優質資源,從社會對技術需要這一角度來提升教學質量?今年,浙江大學從一門研究生課程開始,開啟了「科教融合和產教協同」教學實踐模式的全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