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腫瘤轉移途徑有很多,這5個部位,或是腫瘤細胞的「落腳處」

2021-01-18 家庭醫生在線網

胃腫瘤發展到中晚期時,腫瘤細胞會向身體各個部位轉移。若向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向腹腔腹膜轉移可導致腹脹腹水和腹痛;向肺部轉移可引起胸痛和氣促;發生廣泛轉移時可引起營養不良、身體消瘦以及疲乏等,那胃腫瘤的轉移途徑都有哪些呢?

胃腫瘤的轉移途徑有哪些?

1、淋巴轉移

淋巴轉移是胃腫瘤常見的轉移途徑,因為腹腔淋巴結和胸導管相通,所以可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一般發生血行轉移的機率小,因為早期病人有強大的免疫力,在血液循環中大部分腫瘤細胞能被殺滅。血行轉移只是發生在中晚期的胃腫瘤患者身上。

2、直接轉移

直接轉移是指胃腫瘤的腫瘤病灶已侵犯鄰近器官或組織。胃腫瘤會向黏膜下層浸潤到漿膜外,再沿著組織間隙蔓延到周圍組織。胃腫瘤生長的位置決定蔓延的部位。

3、腹腔種植

腹腔種植是指腫瘤細胞在胸膜和腹膜表面種植,胃腫瘤腫瘤細胞易在盆腔和腹腔臟器中種植如直腸表面、大腸、卵巢和膽囊等,從而形成局部腫瘤,同時也易產生漿液性,還有血漿性腹水。

4、血行轉移

胃腫瘤腫瘤細胞血行轉移常見的是胃腫瘤肝轉移,通過多數經門脈血行轉移進行的,在肝臟內腫瘤腫瘤可生成很多結節性轉移灶。

常見的胃腫瘤轉移有哪些?

1、肝轉移

大部分胃腫瘤易發生肝轉移,約佔到38%左右。一般局限性胃腫瘤,特別是高分化管狀腺腫瘤及乳頭狀腫瘤易發生肝轉移,病情往往已經達到中晚期,呈現全肝的廣泛性轉移。這種情況下做手術已經沒有治癒的可能性,還需通過介入化療和靜脈化療。轉移腫瘤數量比較少且體積小時可手術切除;還有低於4個孤立轉移灶的人也可以手術切除。

2、肺轉移

胃腫瘤肺轉移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僅次於肝轉移。若肺上結節較小,做普通胸片不易被發現,還需進一步做胸部薄層CT掃描。一旦被確診,需進一步做病理穿刺。

3、腦轉移和輸尿管轉移

雖然胃腫瘤發生腦轉移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也不能太大意,還需定期做頭顱CT掃描。還有胃腫瘤發生輸尿管轉移的案例也較少。

4、卵巢轉移

只要診斷明確是胃腫瘤卵巢轉移,這就說明原發胃腫瘤已經達到中晚期,預後差且生存期短,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沒有任何治療方法。胃腫瘤卵巢轉移可通過手術和放化療的方式來綜合治療。

5、骨轉移

胃腫瘤也易發生股骨轉移,大範圍破壞骨骼,進而錯過做手術的黃金時間段。

溫馨提示

對胃腫瘤患者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胃腫瘤細胞轉移,增加治療難度,降低生活質量,縮短生存期。平時多留意自身症狀。若出現明顯的上腹部不適感、食欲不振以及全身乏力,需第一時間做檢查。不幸確診是胃腫瘤需通過手術方式切除,然後配合放療、化療或靶向治療的方法。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胃癌轉移,有哪些途徑?嚴重嗎?》,腫瘤說,2020-07-012、《胃癌常見轉移部位有哪些,出現了轉移該怎麼辦?》,蛋清兒健康,2019-06-14

相關焦點

  • 肺腫瘤轉移時,通常有5個途徑,能不能阻止,就看你的了
    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癌症也陸陸續續出現在人們的身邊,而在所有的癌症中,肺癌的發病率始終是最高的,雖然現在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仍然無法攻克這一癌症。最主要的原因是,肺部的腫瘤本身有一定的轉移和擴散的性質,腫瘤的早期治療起來,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是一旦出現肺腫瘤的轉移,那麼治療起來就會很困難,不過只要患者能夠提前注意腫瘤的轉移,那麼也可以抓住治療的機會。
  • 若已經歷這4種變化,當心胃腫瘤「上門」
    胃腫瘤是發生在胃黏膜上皮上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肺腫瘤和腸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早期胃腫瘤並沒有明顯症狀,臨床症狀明顯時已經達到中晚期。雖然胃炎發展成胃腫瘤的可能性極低,但一直放任不管會使得病情進一步惡化,進而增加患上胃腫瘤風險。胃炎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成胃腫瘤的?
  • 胃出問題,吃飯時即可察覺,若已注意到,3個檢查可排查腫瘤
    其實胃部開始腫瘤變,吃飯時會有明顯信號,只是被人們忽略了而已。提防胃部腫瘤,要多留意這吃飯時的幾個信號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胃腫瘤常見的典型症狀之一,大部分腫瘤患者有此症狀。隨著腫瘤細胞增長,會侵犯周圍神經,使得胃黏膜受損,從而導致上腹部疼痛。以前從來沒有胃病史,但最近卻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適,經過多次治療也沒有效果,需考慮胃腫瘤。本身患有胃潰瘍,最近上腹部疼痛出現規律性改變且持續性加重,也需做進一步的檢查。另外,隨著胃腫瘤發展擴大,特別是浸潤穿透漿膜,直接侵犯胰腺時,會使得局部出現劇烈且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腰背部放射。
  • 胃腫瘤很可怕?這3個基本常識,50歲以上男性應多了解一下
    胃腫瘤是指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中排第2位,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男性。作為腫瘤,胃腫瘤對人體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同時它還有如此之高的發病率,因此大家一定要對胃腫瘤有所了解。關於胃腫瘤你了解多少呢?
  • 腫瘤轉移不可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腫瘤轉移,從微觀層面來說,就是惡性腫瘤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克服了細胞間的粘附作用,進入了我們的循環系統,從原發部位,經淋巴道,血管或體腔等途徑,到達其他部位定植且繼續生長的這一過程,就是腫瘤擴散和轉移。簡單點說,就是除了一開始長腫瘤的地方外,其他地方也開始長腫瘤,這就是原來的腫瘤「轉移」了。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腫瘤細胞分泌的EVS中包含HSP70和HSP90,它們的釋放可直接導致惡病質模型中肌肉分解代謝。從機制上講,這是通過激活肌肉細胞中的Toll樣受體4(TLR4)和p38-MAPK途徑而發生的,這個過程可以被腫瘤細胞中HSP70和HSP90的中和或沉默所抑制(圖1a)。ZIP4可通過RAB27B促進EVs釋放。在小鼠胰腺腫瘤異種移植瘤模型中,敲低ZIP4後可減輕體重下降,並且延長存活時間。
  • 中國死亡率最高的7大腫瘤都轉移到哪去了?
    腫瘤之所以難以治療, 其中有個原因就是因為 腫瘤細胞會在人體中「遊走」——腫瘤轉移 腫瘤轉移是預後不良的徵兆,也往往是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癌症手術切除後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常見癌症轉移部位特徵
    骨轉移症狀與腫瘤轉移的部位、數量有關,如肺癌肋骨轉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現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確壓痛點的疼痛。脊髓轉移引起後背部正中或病變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軀幹的骨轉移引起該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3、肺癌肝轉移:有28-33%的肺癌出現肝轉移。常見的症狀為肝區疼痛,為持續性漲痛,同時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損的表現。
  • 發物能導致肺腫瘤轉移?復發就是轉移?踩上這些誤區,難怪心裡慌
    最近這幾年,穿刺技術進一步完善,穿刺針有套管等防護設備,拔出過程中並不會導致腫瘤細胞外漏,也不會形成轉移腫瘤。3、復發就是轉移多數腫瘤患者認為復發就是轉移,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復發是腫瘤細胞曾經有消退過程,但一段時間後腫瘤細胞又重新生長出。
  • 胃腫瘤上門,可能是感染作怪?另有這些腫瘤,或跟感染脫不了關係
    腫瘤並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的,除了跟遺傳有關外,也跟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脫離不了關係,尤其是胃腫瘤、鼻咽腫瘤以及宮頸腫瘤等。胃腫瘤和哪種病毒感染有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起胃腫瘤的主要因素,此類細菌在胃黏膜上增殖,有很強的傳染性。感染後大部分人沒有明顯症狀,也有部分人出現腹脹腹痛、噯氣以及反酸等,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發展到胃腫瘤階段。平時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凡是家庭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採取分餐制,用公勺公筷,餐具定期消毒;減少在外吃飯次數,在醫生指導下科學規範性且徹底治療。
  • 愛吃5種食物的人,很受腫瘤「歡迎」,勸你管住嘴,養成這些習慣
    人人都害怕腫瘤,即使有錢人也是如此,腫瘤細胞並不會因為貧窮或富有而放過某一類人。大部分腫瘤跟不良的生活習慣、環境以及飲食有關,尤其是喜歡吃以下5種食物的人易導致腫瘤纏身。愛碰哪5種食物的人,容易被腫瘤盯上?
  • 同樣是胃腫瘤,為什麼有的人恢復得很好,有的人不久就復發了?
    胃腫瘤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腫瘤種類,不管是死亡率還是發病率都居於前列。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治療胃腫瘤領域有很多卓越的科研成果,但是就目前來說,手術治療方式是治療胃腫瘤的主力方式。有些腫瘤患者做了手術以後能夠生存很長一段時間,有的腫瘤患者做了手術以後不久就復發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和以下這4個因素有關。為什麼有的胃腫瘤患者不會復發,有的胃腫瘤患者很快就復發?1、和發現時間的早晚有關大家都知道腫瘤想要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想要儘可能地延長生存期,就要早發現。在腫瘤早期的時候就進行治療,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好,對於身體的損耗會比較小。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
    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約有50%惡性腫瘤患者的血液中存有惡性腫瘤細胞。癌細胞雖然可以進入血液,但難以在血中存活,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其殺死或殺傷。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漏網的癌細胞才會在機體某些部位「落戶」,從而生長為轉移癌,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再者,穿刺活檢之後會進行常規治療,腫瘤擴散轉移的風險是可以通過治療來抵消的。
  • Nature|《三十而已》劇情重現,腫瘤T細胞的本質竟是「許幻山」
    電視劇中,林有有通過舔許幻山的冰淇淋、向許幻山訴苦、給許幻山吉他彈唱來引起他的注意,最終如願以償地誘使許幻山出軌。林有有眾多綠茶且心機的行為,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公憤,紛紛為劇中許幻山的妻子——顧佳打抱不平,也有很多人暗自慶幸:「還好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
  • 睪丸和這幾個部位不適,加倍警惕都不為過,別是腫瘤「作怪」就好
    睪丸腫瘤是年輕男性中比較常見的腫瘤,當然它也可以影響其他年齡段的人。睪丸腫瘤有很多症狀,比較常見的是睪丸腫塊,腹股溝疼痛,陰囊疼痛,以及乳房腫大等。如果在早期發現,睪丸腫瘤通常可以治癒。大多數睪丸腫瘤始於生殖細胞,生殖細胞是負責產生精子的細胞,比較常見的睪丸腫瘤是精原細胞瘤和非精原細胞瘤,非精原細胞瘤傳播非常迅速,導致患者會有陰囊墜脹的感覺。如果經常出現陰囊墜脹的症狀,請立即就醫。4、腹股溝疼痛腹股溝區域也會受睪丸腫瘤的影響,患者會感到小腹疼痛。很多人如果腹股溝疼痛,一般不會想到是睪丸腫瘤。
  • 醫生:或是腫瘤轉移信號
    不過王女士有個親戚,前段時間查出了甲狀腺癌,也是脖子上腫起來一塊,王女士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甲狀腺癌,於是趕忙去做了檢查,檢查顯示王女士脖子上腫起來的「包」只是淋巴結腫大,並不是腫瘤,王女士聽了之後,心終於放了下來。
  • 淋巴腫瘤早期,會有這5個表現,不能掉以輕心
    淋巴腫瘤早期出現無痛性和進行性的淋巴結腫大,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出現。這主要和基因突變、受到病毒或病原體感染、長時間接觸放射性、化學藥物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有關。需了解淋巴腫瘤早期症狀並且積極治療,才能遏制腫瘤細胞擴散。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研究表明,阻斷免疫檢查點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糖酵解,恢復TME中的葡萄糖,並允許T細胞糖酵解和細胞因子的產生。而腫瘤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包括PD1和B7-H3)發出的信號會導致TME中的葡萄糖消耗增加,這正是因為腫瘤酸化直接激活了免疫檢查點的相關途徑。
  • 《自然·醫學》:腫瘤一出現,全身T細胞都遭難!
    從當前的免疫治療模式來看,治療的思路主要聚焦在腫瘤內的殺傷性T細胞上,但是近年來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腫瘤微環境內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障礙是不可逆轉的[2],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反應對免疫治療效果至關重要[3,4]。
  • 除了篩查,腫瘤標誌物還有這5大用處!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生物合成、釋放或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可存在於腫瘤細胞和組織中,也可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當腫瘤發生發展時,這些物質明顯異常,可以利用生物化學、免疫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對其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