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之後,奉俊昊監製的新作來了,剛開播就登頂第一!

2020-10-13 酒仙橋14號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奉俊昊無疑是最大贏家。

他憑藉《寄生蟲》拿下四項大獎,創造了韓國電影的歷史時刻。

實際上,這這並非奉俊昊首次創造歷史——

7年之前,他的電影《雪國列車》就刷新了多項紀錄。

《雪國列車》斥資超400億韓元(約2.6億人民幣),迄今保持著韓國投資最大影片的紀錄。

首日超60萬人觀影,創下韓影最高首日票房紀錄(後被《鳴梁海戰》打破)。

隨著電影《雪國列車》的成功,同名劇集的製作也被提上日程。

就在前兩天,讓不少劇迷翹首以盼的它終於來了——

雪國列車 第一季

導演:詹姆斯·哈維斯 / 薩姆·米勒 / 海倫·謝費 / 弗雷德·託耶編劇:格雷姆·曼森 / 伊拉姆·馬丁內斯 / 班傑明·羅格朗 / 雅克·勒布主演:詹妮弗·康納利 / 戴維德·迪格斯 / 艾莉森·賴特上映日期:2020-05-17(美國)

集數:10片長: 60分鐘

從2016年開始,就陸續傳出此劇的製作消息。

去年的聖地牙哥漫展上,劇版《雪國列車》終於首曝海報,一時間吸引了無數關注。

本月開播之前,又已經確認續訂了第二季。

如此高的人氣與雄厚的底氣,來自於其強大的陣容——

執導過《低俗怪談》《黑鏡》等劇集的詹姆斯·哈維斯,擔任此劇的導演。

影版《雪國列車》的導演奉俊昊擔任此劇的監製,並參與劇集的改編。

詹姆斯·哈維斯

不僅創作陣容強大,演員也值得一提。

飾演女主角的詹妮弗·康納利,12歲出演《美國往事》一炮而紅,後憑藉《美麗心靈》榮獲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如今年近五旬的她,依舊頗具個人魅力。

飾演男主角的戴維德·迪格斯曾是一名歌手,因出演《盲點》《奇蹟男孩》等電影而被觀眾熟知。

《奇蹟男孩》劇照

《雪國列車》在TNT開播的第一天,就以330萬人的收視登頂第一名,並打破了18年《沉默的天使 The Alienist》的紀錄。

而劇中的故事,仍然圍繞著原作的架構展開:

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氣候惡劣。

科學家們為了給地球降溫,向大氣層發射了一種製冷劑。

沒想到,卻直接把地球冷凍了起來。

氣溫驟降之下,世界被冰雪徹底覆蓋,所有生物都瀕臨死亡。

與此同時,一個名叫威爾福德的人創造了一列特別的火車。

列車上共有1001節車廂,車內氣溫適宜,且所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它由永動機牽引,軌道環繞地球,跑完一圈正好一年。

換言之,這輛列車宛如世界末日的諾亞方舟。

富人和權貴們接連登上雪國列車,處於社會底層的窮人們卻感到不滿。

他們發起了一場暴動,在列車發車前,一部分人成功擠上了車尾。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因為列車上有著嚴格的階級劃分:

越接近車頭的人,等級越高,享受的待遇和服務越好。

相反,車尾的窮人卻處於最惡劣的生活中,受盡壓迫。

為了表達反抗、爭取權益,一場有預謀的革命正在醞釀之中,劇版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男主角萊頓是「車尾人」中的一員,也是革命的主要領導者。

他擁有過人的頭腦,為發起暴動制定了詳盡的規劃和策略。

萬萬沒想到,在革命開始前卻發生了意外——

列車的管理人員進入車尾,將萊頓強行帶走。

原來,在列車的三等車廂裡發生了命案。

兇手將一名男子殺害、肢解,並摘除生殖器,藏屍於列車的管道裡。

2年前,三等車廂就發生過同樣的案件。

當時的管理層抓到了一個嫌疑犯,並把她的身體封存在抽屜中,以此進行處罰。

這次案件復發,說明當年的嫌疑犯並非真兇,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萊頓是列車上唯一的兇殺案警探,有豐富的刑偵經驗,自然就成為了管理層破案的最大希望。

另一邊,車尾的人因為萊頓的離開,陷入了重重矛盾。

一個名叫伊凡的長者在生日當天自殺,將矛盾進一步激化。

在伊凡死後的第二天,車尾人就發起了向車頭的進攻。

經過一場激烈的打鬥,車尾人傷亡慘重,卻只攻下一節車廂。

被列車的管理層制服之後,所有車尾人都面臨被處罰的命運。

萊頓出面制止了這場處罰,條件則是他會幫忙破案,第一集的故事也到此結束。

截至目前,劇版《雪國列車》只播出了一集。

作為漫畫改編的劇集,在故事層面並未體現太多創新和突破,基本沿襲了原來的設定。

作為科幻題材,在視效和動作層面,也沒有超越電影版的驚喜之處。

這些都是此劇目前反響平平,甚至受到詬病的原因。

但客觀來說,一集劇的時長有限,不可能將所有重要內容呈現出來。

至少在第一集幾十分鐘的時間裡,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劇情的構架,以及幾條主線的引入。

尤其是在細節的呈現和伏筆的鋪墊上,可以說是很用心。

有三個細節尤其值得一提——

第一個細節,是被凸顯的等級差異。

《雪國列車》作為一部反烏託邦作品,反映貧富差距和階級對立,是其一以貫之的主題

劇版從衣、食、住、教育、配套設施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鮮明而直接的對比。

車頭與車尾的食物對比

有一段劇情可以說是點睛之筆:

在管理人員去車尾找萊頓之前,她穿的是統一的制服。

這暗示了她的身份:在高等級的車廂裡,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務人員。

但是到車尾後,她換上了華麗的毛絨大衣。

和車尾的人對話時,她還踩在了凳子上,位置明顯高出一截。

無論是衣服的變化,還是位置的對比,都凸顯了這部劇階級對立的主題。

第二個細節,是列車上普遍存在的矛盾。

毫無疑問,處於不同車廂的人之間,存在天然的對立關係。

但是,哪怕是同一車廂的人,也會存在分歧和矛盾——

車尾的人們,會因為對革命方式的不同意見發生爭吵。

車頭的人們,則因為桑拿房裡不同的生活習慣產生齟齬。

這樣全方位的矛盾呈現,既是對現實的諷刺,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了重要伏筆。

第三個細節,是關於「平衡論」的概念。

這是影版就出現過的概念,劇中同樣有所提及。

當萊頓路經一個琳琅滿目的蔬果車廂,他由衷地發出喟嘆:

這麼多食物,你們都捨不得分享

而列車的管理員梅蘭妮回答道: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很富足

並非如此

列車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

它的地位地位與價值相稱

這裡的一切都取決於他的平衡

這一理論強調:每個階層的人,都有其各自應有的位置。

不可越界、維持現狀,才能使整個系統保持平衡。

在劇中,「平衡論」是高高在上的管理層,維持車內秩序和穩定的官方說辭。

在劇集之外,其諷刺的意味也十分明顯,呼應了原作政治諷刺的主題。

在第一集播出後,劇集的整體架構和主線已經基本鋪展開來。

但是在不少細節之處,仍然為觀眾留下了懸念。

比如,三等車廂裡的殺人兇手到底是誰?被冤枉的人是否有特別的身份?萊頓要如何再次領導大家發起暴動?

以及,在第一集末尾留下的最大懸念:

梅蘭妮會是最大的BOSS威爾福德嗎?

這些未解開的謎題,就留待後面的劇集裡逐一揭曉了。

*本文作者:張不才

相關焦點

  • 奉俊昊和《寄生蟲》是怎樣創造「神話」的?
    電影《寄生蟲》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奪得最佳影片大獎的非英語片,同時創造了奧斯卡和韓國電影乃至亞洲電影的新歷史。漂洋過海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這一成就連侯孝賢、李滄東、是枝裕和等亞洲大師都沒有做到,為什麼奉俊昊和他的《寄生蟲》能夠創造歷史?一旦將《寄生蟲》和其商業類型片的定位綜合來看,就不難發現《寄生蟲》所造成的世界性轟動並非偶然。
  • 奉俊昊新作《寄生蟲》坎城摘金棕櫚
    》之後,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新片《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相比之下,奉俊昊的《寄生蟲》雖然口碑破表,但因其類型片的身份,算不上是奪獎熱門。奉俊昊這個名字對一些觀眾來說也許不算熟悉,但他很多電影都在國內引起熱議,包括《漢江怪物》、《雪國列車》以及在韓國具有現象級效應的《殺人回憶》。
  • 我依然相信,奉俊昊導演尚未登頂
    儘管《寄生蟲》取得了輝煌成就,我依然相信,奉俊昊導演尚未登頂。——李東振奉俊昊出生於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奉俊昊的外公是知名小說家,父親是畫家,姐姐是時裝設計師,哥哥是文學評論家。憑藉此片,奉俊昊先是在坎城擊敗了阿莫多瓦和達內兄弟等多名嫡系老將,打破了場刊高分不得獎的魔咒,獲得評審團9位評委全票通過,為韓國電影摘得第一座金棕櫚大獎。伴隨持續不退的熱度,投資方韓國CJ集團賣力公關,《寄生蟲》橫掃整個好萊塢頒獎季,最終在奧斯卡上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長片大獎4項大獎,成為首部奪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
  • 《寄生蟲》奉俊昊收到馬丁史柯西斯親筆信:他不希望我休息太久!
    由奉俊昊所執導的《寄生蟲》不僅在全球口碑賣座,更在今年一舉奪下了4 座小金人並突破影史紀錄,將奉俊昊以及南韓影壇推向了國際,而隨著《寄生蟲》團隊返回韓國,在今早的記者會上,奉俊昊不僅釋出他的未來計劃,更透露名導馬丁史柯西斯寫了封親筆信表達支持!如果你有跟上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直播,相信在觀賞途中肯定讓你的雞皮疙瘩狂起了好幾回吧?
  • 奉俊昊《寄生蟲》
    為何奉俊昊能深得世界各地電影節大獎評委們的喜愛?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奉俊昊的電影主題抓住了當下社會的脈搏。 作為「電影社會學家」,奉俊昊的電影一直在描述階層之間的固化與撕裂。《寄生蟲》就是一個講述底層互相傾軋的故事。但與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不同的是,觀眾很難代入弱勢的一方,觀眾已經無法從類型套路上去享受電影。
  • 奉俊昊如何拍《寄生蟲》?
    奉俊昊表示,透過《寄生蟲》,他想傳達現在的時代正受著資本主義統治:「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表面上沒有地位之分,但現實仍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階級。」在日益兩極化的社會當中,貧富對立、無可避免的衝突,成為《寄生蟲》的創作養分。「戲劇不是為諷刺服務。」奉俊昊認為,電影仍是說故事的媒介,比起直接的批評,將這些元素通過故事包裝、融入劇情,才是更有效的做法。
  • 導演奉俊昊與《寄生蟲》
    —— 導演 奉俊昊《寄生蟲》的靈感概念,來自於法國藝術 Decalcomania,它出處於法語 Décalcomanie,貼花釉法。在韓國,Décalcomanie 則是指由墨水創作的畫紙,將其摺疊後,複印上去的對稱圖像。這個美術形式啟發了奉俊昊,複印墨水畫看上去兩面一樣,但如果仔細觀察,它們仍然不同,「這兩個家庭,他們看起來相似,甚至可能相同,但它們不是。」奉俊昊說。
  • 《寄生蟲》 與導演奉俊昊真實經歷有關
    *導演奉俊昊也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在他的電影裡,分鏡畫板都是自己親手繪製。《寄生蟲》的分鏡在電影上映之後也經過整理,出版了一本限量版圖冊。*劇組的技術人員設置了一個虛擬軟體,拍攝前,奉俊昊可以先在虛擬系統上完成一組鏡頭,如果對某個角度的鏡頭不滿意,隨時可以修改。「好多人來問我從哪裡借到的豪宅,首爾真的有這樣的貧民窟嗎?」奉俊昊頗有些得意,「他們知道答案的時候都很驚訝,我很高興看到這種反應,說明這部電影中構建的世界,足夠真實可信。」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9年5月14日,《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為奉俊昊頒獎的恰為是枝裕和新作《真相》的女主角凱薩琳·德納芙。連續兩年,金棕櫚獎均被東亞電影摘得。繼《小偷家族》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後,另一位金棕櫚得主《寄生蟲》在2020年奧斯卡頒獎禮上一舉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四項大獎。《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類最佳影片,不僅創造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歷史,更創造了韓國電影的奇蹟,成為慶祝韓國電影100周年的最好禮物。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8年5月8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兩周後,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開拍。2019年5月14日,《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為奉俊昊頒獎的恰為是枝裕和新作《真相》的女主角凱薩琳·德納芙。連續兩年,金棕櫚獎均被東亞電影摘得。
  • 奉俊昊 |《寄生蟲》的幕後故事和影片意義
    奉俊昊導演的影片《寄生蟲》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重量級獎項。從驚喜、實至名歸到驚愕,甚至是暗暗質疑它的名不副實,這或許是每個坐在電視機前的電影愛好者此刻的心情。無論如何,這是韓國電影的歷史性時刻,奉俊昊成功地把握住世界跳動的脈搏。
  • 《寄生蟲》口碑炸裂,奉俊昊這次金棕櫚穩了?
    《寄生蟲》的影評來啦!Ifeng電影主筆團在觀影后給出9分的超好評!這也是繼《悲慘世界》之後,主競賽單元影片中Ifeng電影主筆團給出的第2個9分電影。《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再戰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是否有機會拿下本屆金棕櫚大獎呢?Ifeng電影主筆團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 《寄生蟲》登頂 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 外語片
    《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時間:2020-02-01 13:28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 新京報 1月31日,第40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LFCC)獲獎名單揭曉。
  • 奉俊昊的《寄生蟲》究竟好在什麼地方
    電影《寄生蟲》寫下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上的高光時刻,開創了韓國乃至亞洲電影歷史的新篇章。奉俊昊的電影以風格化的畫面和精妙的表意手法聞名,他對影像表現力的理解十分透徹,鏡頭調度和戲劇誇張力直入人心。他的電影是近年來韓國電影界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輸出,奉俊昊是一個對電影極端痴迷的導演,這一點在他的所有電影裡都有所體現,尤其是在《寄生蟲》中。
  • 深度:透過《寄生蟲》,體會奉俊昊給予亞洲電影的啟示
    當晚,韓國電影《寄生蟲》可謂大放異彩,這部電影以強勁的勢頭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這部電影還在奧斯卡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即成為了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
  • 深度:透過《寄生蟲》,體會奉俊昊給予亞洲電影的啟示
    當晚,韓國電影《寄生蟲》可謂大放異彩,這部電影以強勁的勢頭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這部電影還在奧斯卡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即成為了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寄生蟲》是奉俊昊導演生涯的第9部作品,該片從劇本創作到影片正式上映整整花去了六年的時間。
  • 韓國陷入《寄生蟲》「狂熱」中,政客提議為奉俊昊建博物館
    在奉俊昊小時候,外公寫過的小說在韓國早已成為禁書,但外公熱愛文藝、不隨大流的基因,卻流淌在了奉俊昊的血液之中。據他的親戚向媒體透露,奉俊昊從小便很關注韓國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常愛把家貧的小學同窗請到家裡來吃飯。小學三年級時,他隨家人由大邱遷居首爾。中學時代,奉俊昊愛上電影,立志將來要當導演。不過,在家長的要求下,他還是考入了首爾延世大學社會學系。
  • 《寄生蟲》:奉俊昊鏡頭下的殘酷景象
    奉俊昊的《寄生蟲》給我們展示了殘忍的階級屬性。但與奉俊昊此前的韓國本土創作相比,《寄生蟲》實際上更接近於一件做工完美卻毫無生氣的工藝品,它缺失的是那種人文氣息籠罩下的、聚焦底層生命掙扎狀態的荒誕幽默美感,以及奉介於商業導演與藝術作者之間的複雜姿態。
  • 韓國粉絲眼中的「國寶」奉俊昊:《寄生蟲》裡的地下室,在韓國真的...
    看完《寄生蟲》,我在豆瓣網上激動地打出了5星好評,也看到了一些評價。現在看來,「配得上一切榮譽」這句短評簡直就是「神預測」——當我得知奧斯卡把「最佳外語片獎」改成「最佳國際電影獎」時,我甚至有種想法——這可能是為了奉俊昊、為了把最佳電影頒給《寄生蟲》所作的鋪墊。《寄生蟲》在第62屆坎城電影節奪得最高獎項金棕櫚時,整個韓國就已經轟動了。
  • 這屆奧斯卡毫無懸念,除了奉俊昊的《寄生蟲》!
    是啊,《寄生蟲》是韓影,奉俊昊是韓國導演,拿再多的獎項,與我何幹?但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能在有生之年見證:亞洲電影的崛起、國際組織的大度。真的很榮幸,也很感動。拿到第一座小金人時,奉俊昊導演高興的像個200斤的胖子,對著小金人傻笑,笑容透露著「不可思議」,也透露著「得償所願」,之後拿到小金人,他表示了自己的激動,說:「我們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