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三大「楊姓」司令,1955年都被授開國上將,並稱「三楊」

2021-01-09 鑑史俠

在中國的抗戰史上,有這麼三位著名的軍事將領,都姓楊,人們將他們並稱「三楊」。他們不僅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功勳卓著,並且還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擔任兵團司令。並在1955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那麼,他們是誰呢?他們都有過哪些經歷呢?

這三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楊成武將軍、楊得志將軍和楊勇將軍。對於他們的經歷,我們接下來一一介紹。

楊成武將軍,1914年出生於福建,他年僅十五歲就加入紅軍,還參加過土地革命,並跟隨紅軍進行長徵。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領部隊在華北地區同日本侵略者作戰。在平型關戰役中,他指揮部隊成功切斷了敵公路運輸線,阻擋了日本援軍的進程,為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他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並擔任了第二十兵團司令員。當時有名的春秋防禦戰就是由他指揮的。

楊得志將軍,1911年出生於湖南。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戰役。而且面對日偽軍的掃蕩,率領部隊進行了長期的反「掃蕩」鬥爭,不僅打擊了日本侵略者,而且還擴大了革命根據地的範圍。解放戰爭時,著名的平津戰役、清風店戰役都有他的參與。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他以第19兵團司令員的身份進入朝鮮戰場,率領部隊參與了秋季防禦戰。

楊勇將軍,1913年出生於湖南。在抗日戰爭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他先是率領軍隊攻克南樂、東平、陽穀等縣城,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又在攻佔濟寧的戰鬥中,殲滅了偽軍的7000多人。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淮海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國民黨第55軍的副軍長和師長都被他俘虜,另外還有16000多敵軍被殲滅。此後,他又被委任為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前往了朝鮮戰場。

這三位將軍,都是很早就加入了紅軍,跟隨紅軍進行長徵,並在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大削弱了美軍和韓國軍隊的力量。他們三個也都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1949年6月,任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第一副師長。8月,任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師長,率全師在廣西作戰15次,俘國民黨軍師長以下5000餘人,麾下的334團二營6連活捉天津警備區司令長官陳長捷。 3、楊世榮,,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人,在三過草中,不管多麼艱難,他都要搶著背縫紉機,一停下來休息就開機做工。解放後,曾任雲南軍區後勤部政委。1964年晉升為少將。
  • 司令是誰?1955授什麼銜?
    1縱最早的司令員是萬毅,後來是李天佑,在李天佑的率領下,1縱打成了王牌縱隊,後來改成38軍,這就是抗美援朝時的「萬歲軍」。1955年,李天佑授上將銜,萬毅授中將銜。2縱從一開始,司令員就是劉震,一直沒有改變,1949年1月改成39軍。
  • 楊姓兩位健在開國將軍,來自福建和江西,都年逾百歲,他們是誰?
    1955年,新中國大授銜,總計有1061位開國將帥:有10位元帥、10位大將、7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807位少將。1956年-1965年有533位軍人晉升為少將,新中國總計有1614位開國將軍。那麼楊姓有多少開國將軍呢?答案是40人。
  • 開國將軍的「楊家將」知多少?三上將大名鼎鼎,有一少將健在
    1955年的到1965年,人民解放軍共有1614人被授予為少將以上軍銜,他們俗稱為「開國將軍」。那麼,開國將軍中的「楊家將」共有多少人呢? 57名開國上將,「楊家將」共有4人 上將中的「三楊」大名鼎鼎,即楊得志、楊成武、楊勇三人。
  • 都知道上將三楊,其實在開國上將中,還有一位將軍也姓楊,他是誰
    相信熟悉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三位能徵善戰的將領都姓楊,因此被稱之為上將三楊,更巧的是他們都參加了,後來的抗美援朝戰役,被周公稱之為三陽(楊)開泰。而這三位戰功赫赫的將領分別是楊成武,楊得志,楊勇三位將軍。
  • 丈夫當副司令,妻子做副排長,丈夫成了開國上將,妻子被授開國上校!
    1955年,一對夫妻同時被授予軍銜,但是軍銜級別相差了很多等級,丈夫軍銜最高,乃是開國上將軍銜,而妻子軍銜較低,是開國上校軍銜,一個是將官級別,一個是校官級別,風雨同舟十幾年,在軍中皆有建樹,一時間成為羨煞旁人的將軍夫妻,丈夫名叫傅秋濤,妻子名叫陳斐然。
  • 開國將帥中著名的三楊,是指哪三位將軍,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1955年,我國對那些在土地改革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立下功勞的將軍們進行封賞,立功越多,職位越高的自然擁有的軍銜就越高。如元帥與大將這兩個軍銜最高,授予的人數只有20人,再往下就是上將,中將,少將等等,反正就是越往下越小。然而,在那麼多開國將帥中有三位能徵善戰之將,都姓「楊」因此被毛爺爺戲稱三陽(楊)開泰,吉祥的意思。
  • 厲害了,山西唯一楊姓開國將軍來自運城市,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在當時,空軍高炮指揮所肩負起防空重任,高炮指揮所就是空軍防空兵指揮所,其作用是實施作戰指揮而開設的指揮所,有一位楊姓開國將軍非常了不起,曾擔任過空軍高射炮指揮所(防空兵指揮所)副司令員,他就是山西唯一的楊姓開國將軍楊文安少將。
  • ...回顧抗美援朝戰爭18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開國上將名單一覽表
    1.鄧華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協助彭司令員指揮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組織指揮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及1953年夏季反擊戰。 2.洪學智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
  • 三野8大開國虎將,1人僅次於十大元帥,1人毛主席破例提升為中將
    其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後改為華東野戰軍,在1949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三野在全盛時期兵力曾達到82.5萬人,可謂是兵多將廣,1955年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走出了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以及295位少將,成材率非常之高。而在這諸多三野開國虎將之中,有10人尤為人們津津樂道。
  • 他是四野第一名將,40歲授上將,任空軍副司令,一門三將軍
    對比其他三支主力紅軍隊伍,紅25軍出發時,人數最少,僅有2000人左右,但兩萬五千裡過程中有別於其他三支的不斷減員,紅25軍卻是人數不斷增長。其後,更是率先到達陝北,還創建了穩定根據地——鄂豫陝。甚至,紅25軍統領徐海東還為中央紅軍提供了7000大洋,可謂雪中送炭吶。
  • 1955年開國將帥中,哪些人參加過辛亥革命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首次對全體有軍職的軍隊幹部進行授銜,史稱「五五授銜」。此次授銜,全軍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準尉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中將17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少將806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獲得軍銜的將帥不用說,至少都參加過解放戰爭(比如國民黨起義將領),個別抗戰初期入伍的老幹部參加過抗戰和解放戰爭。除此外,95%以上的將帥都有紅軍資歷。
  • 丁盛1962年瓦弄大捷,小刀切黃油,金庸評價:瀟灑之極,漂亮之極
    >年,在東北被林總從師長火箭提拔為12縱司令的鐘偉,授少將。手下師長溫玉成,由於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表現出色,授中將。可見,任何人都不能躺在榮譽簿上睡大覺。 開國上將劉震 1949年10月1日,四野115師參謀長顏文斌在行進間接到任命擔任副師長。在師部填寫表格時,出生日期一欄,讓自幼孤苦的顏文斌犯了難。
  • 韓戰中,14位開國上將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他們都是誰?
    抗美援朝戰爭其實在韓戰初期,美國和南朝鮮軍隊遭到朝鮮人民軍隊的強烈攻擊,節節敗退。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後來的57位開國上將中,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有19位,分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政治委員王平、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建安、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兼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劉震。
  • 他是紅軍師長,卻只授大校軍銜,搭檔師政委成開國上將
    毛主席根據《新中國首次軍銜制實錄》, 1955年9月,我軍共授予大校軍銜1266人,上校軍銜4439人,中校軍銜8139人,少校軍銜20799人,因此,校級軍官共計34643人。很多1955年的大校都晉升少將了。例如周時源,1955年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說到周時源這位1955年授銜的大校,還真的是非常特殊。周時源(1914~1974),安徽金寨縣人。
  • 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逝世,享年100歲,開國將星僅存九顆
    擔任過冶金部部長,冶金部在新中國初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誕生了很多傑出人才,現在的北京科技大學等都曾屬於冶金部直屬高校。 陳姓有接近7000萬人,是繼李、張、王、劉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的姓,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裡,有著名的「陳林半天下」之稱。中國將帥排名,陳姓第五,誕生了61位開國將帥,而且陳姓也是第一個從元帥到少將,每個軍銜都有的姓氏。
  • 謝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還是湖北人多?
    謝姓在近代將星雲集,有19位開國將軍,一位開國上將、一位開國中將,十七位開國少將,那麼這些謝姓開國將軍,主要來自哪兒? 謝姓唯一的開國上將來自湖北,唯一的開國中將來自江西。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為建立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將軍們大多都已不在,只有10位少將軍銜的老將軍們仍健在,均為百歲老壽星,年齡最小的王扶之少將97歲,年齡最大的張力雄少將106歲。今天小編為大家講的就是我們謝氏家族的19名開國將軍,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 四野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都是上將,第二副司令員為何卻不同呢
    第四野戰軍成立後下轄12到15四個兵團,當然就有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了,後來他們四位都被授予了開國上將,分別是12兵團第一司令員陳伯鈞,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李天佑14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黃永勝,15兵團第一副司令員洪學智,而洪學智將軍在1988年再次榮獲上將,是我國唯一的「六星上將」。
  • 曾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曾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770多萬人口的曾姓,有19位開國將軍,其中有4位開國中將,15位開國少將,在十九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江西人是百歲開國將軍,分別是曾思玉中將和曾美少將,他享年都是102歲,前者擔任過兩屆軍委委員、副國級,後者擔任過北京軍區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等職。
  • 抗戰時魯中軍區司令與屬下的團長,後來都是海軍副司令、授中將銜
    1942年,在羅榮桓的推薦下,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羅舜初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第二副司令員。1942年,被魯中人成為「吳瘸子」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同時擔任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