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美育加入中高考,我舉雙手贊成,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1-01-19 寶爸說教
系列第三篇


這兩天,有關於體育、美育加入中高考的事,引起了比較熱烈的討論。

其實,教育部發布的《意見》,是針對新時代教育的一攬子改革方案,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寫下《新政策!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應試教育或迎來轉機》,做了全面解讀。

這篇因為寫得比較全面,所以點讚支持的居多。

後來很多人的聚焦點,集中在了體育、美育進中高考,我們又寫了一篇《體育、美育進入中高考,學生壓力會變大?圖樣圖森破》,單獨聊了這事,因為沒有順著很多人「增加科目會增加負擔」的思路,被噴得比較多。

即便如此,筆者(超人爸爸)仍然認為,體育、美育加入到中高考的行列,長遠看對絕大多數人都是件好事。

本篇,就針對一些網友說的相反觀點(體育、美育不適合加入考試),再一一解釋一下。


第一,體育、美育是看天賦的,怎麼公平考試?


很多人第一反應,體育、美育是看天賦的,所以反對得非常激烈,我覺得他們是想多了。

只是個鍛鍊項目,最終要考試而已,又不是讓大家百米都跑進10秒內,需要啥天賦?

如果真要這麼說的話,語數外、史地政、物化生,哪個不需要天賦?有天賦的、那些國際大賽拿獎的,肯定碾壓普通學生啊,那麼語數外這些傳統的主科,也不用學了?

還有人說,人的體質天生有強弱,身體弱的,肯定不如身體好的體育成績好啊!

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人的智商也是天生有高低的,智商低的,肯定不如智商高的學科成績好啊!那咋辦,文化課還學不學?

套用網絡上的一句話:以絕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輪不到拼天賦。

我們以下圖的上海中考體育來舉例。


項目眾多,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不說,短跑、長跑、遊泳、桌球、羽毛、武術,足籃排,只要你不是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需要啥天賦?

跑步類只要堅持鍛鍊,根本不是問題,桌球、羽毛、網球都是發球機發球,回球到有效區域就OK,武術考少年連環拳,這需要天賦?家長真當自己娃要去練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有些地區考試項目中有跳繩,和跑步、跳遠類的項目類似,根本不需要天賦,我周圍同學、朋友、同事的孩子,早的二三年級,晚點也就四年級,都能跳到200+/分鐘,難道這些人都有跳繩的天賦?

「無他,唯手熟爾」。



第二,學就可以了,沒必要考


持這樣觀點的人不少,他們認為體育、美育是重要,但只要讓孩子學就好了,沒必要非得考。

看起來頗有道理,但同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學校、家長對於分數的看重,導致了「考了才學,不考不學」的現象。現實的情況是,體育、美育的課都開不齊,經常被其他「主科」擠佔,老師經常「被請病假」。

連體育老師當個班主任,家長都要投訴,讓學生平時學體育、美育?別逗了。


既然學校、家長這麼認考試,而且只認考試,再怎麼引導都不管用。那麼好,咱們就來考試,用考試的方式來轉變大家的觀念,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


第三,增加了負擔?


這一點是爭論比較激烈的。

但我以為,正相反,恰恰是降低了負擔。

按照現在的狀況,小學、初中基本沒有睡覺時間:


甚至是幼兒園開始,家長就能讓孩子補習各種課程到10點半以後:


那麼,還有什麼負擔能加的?已經加無可加了。再加,除非你已經準備每天讓孩子凌晨一、兩點睡覺。

而且,不要說增加科目,就是減少科目,能不能減少負擔呢?一樣不能,減少科目空下來的時間,肯定會被學校、老師、父母如獲至寶,立即被剩下科目的輔導、培優佔滿,對不?

所以當體育、美育加進來了,就是逼著你減少其他科目的補習,變相減負了。

當然,有人可能把千篇一律的東西再拿出來說,什麼「只要文化課考試難度不變,深度不變,競爭不變,減負就是如何如何」。

每個人面對的考試環境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公平的,如何平衡,考驗的是你計劃和執行的能力。


體育、美育應該加


太多的孩子,被學校、家長以考試競爭為由,禁錮在三尺見方的小書桌前,早早地成為了「小胖墩」、「小眼鏡」、「小羅鍋」,他們太需要見陽光、做運動、聽音樂了。

既然在現階段,不論外界如何苦口婆心,相關執行機構都無動於衷,那麼只好通過增加應試科目的手段了,我完全能體會到教育部門的這種無奈。

根據教育部在發布會上提到的數據:

教育部開展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表明,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優於其他年級。

這充分說明了體育中考所起的作用。

目前,中考各科中,體育和語數外同等分值的,只有雲南省一家,這個也被教育部專門提及,並要求各地逐步提高中考體育的分值,逐步達到與語數外等分。

雲南不光在這一點走在了全國前列,他們還有一個值得借鑑的地方:

雲南的中考體育不是只考一次,而是初中三年各組織一次,最後加權計算三年的成績,形成總分。

這種形式,是真正讓學生加強日常鍛鍊的,而不是初三突擊一年。

如果全國都這麼搞,那麼學生體質健康的監測結果,可能就是: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明顯優於高二、高三了。

體育、美育進中考、高考,我舉雙手贊成。


延伸閱讀:

系列之一:又有新政策!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應試教育有救了?

系列之二:體育、美育進入中高考,學生壓力會變大?圖樣圖森破


相關焦點

  • 御MEN·傲腿侃球|體育進高考?我贊成!
    投稿地址hongwangtiyu@163.com體育進高考?我贊成!文/閆帥(職業:銀行職員,現居株洲)當今學生,課業壓力大,缺少體育鍛鍊,使得不少學生出現了視力下降、坐姿不正、體力不支等方面的問題。在我看來,一個優秀的學生,不僅只要學習成績優異,還應該在文化學習之外的其他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
  • 體育美育進中考: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欲罷不能
    不久前,「中考體育將與語數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的政策和相關信息引發各方熱議,儘管一些人表示理解與贊同政策的初衷,但仍有大量學生、家長對政策具體執行中的各種困擾表現出畏難情緒。一所學校的孩子在上「功夫體育課」。
  • 一妻多夫到底可不可行,老婆舉雙手贊成,但我不同意
    這幾天在網絡上很多人討論一妻多夫,我今天也跟老婆討論了這個話題,問她同不同意。我原以為她一定不會同意,因為我覺得我們之間的感情很深她很愛我,一定不會同意。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的回答:舉雙手贊成。我很驚訝,但是我故作鎮靜地問她,你為什麼同意啊?
  • 高考作文輔導260(考前押題):美育教育
    材料二 近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表示,要防止學 校美育功利化傾向,"取消藝術特長生加分,是美育真正面向人人的前提條件」王登峰表示, 美育功利化的情況之所以出現,原因在於學生的成長、升學的評價體系裡美育沒有發揮應有 的作用高考在即,樹人中學就高三後期是否應該繼續開展藝術課教學
  • 體育美育進中考引發熱議: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欲罷不能
    現在體育改革,家長的體魄逐漸增強,未來美術音樂都加入考試,家長勢必會成為全才,孩子更是要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採訪中,不少家長告訴半月談記者,多考幾門課並非多擺幾塊積木那麼簡單,他們更關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努力才能更大程度契合新的中考要求。一些行動力強的家長已經不再思考「為什麼」,而在努力規劃「怎麼辦」。
  • 南投縣長表態舉雙手贊成「九二共識」,會快速成立「兩岸工作小組」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1月25日報導,林明溱25日一早展開南投縣13鄉鎮市的謝票行程,他透過廣播向支持者表示感謝。林明溱說,他非常贊成「九二共識」的主張,現在蔡當局雖然口說兩岸要「維持現狀」,但其實早已脫離現狀,甚至跟大陸已經「嚴重對立」,這樣的對立,對臺灣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現在最重要是要讓全臺的老百姓有錢賺,讓經濟再起飛、觀光業能再起。
  • 女兒名校畢業卻找個殘疾民工做丈夫,母親:行,我舉雙手贊成
    高考那年,李梅不復眾望考了學年第五名,她可以去一線城市念大學了。李梅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準備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給她租一間房子,兩個人永遠都不分開。大學四年李梅過得非常充實,她不會和同學比新手機,也沒有什麼錢給自己買新衣服。兼職賺的錢要麼給母親貼補家用,要麼給自己交學費,在所有人眼中她的日子都太清苦了。可對於李梅母女來說,她們自得其樂。
  • 印方提的七個無理要求,第七條我們舉雙手贊成,其他的你懂就好!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用逆向思維來思考一下,這七條看似強硬的條款,不過是他們的「七大恨」罷了。對方提出的七個條款10天前,在雙方的冷兵器對陣中,印方吃了大虧,3人當場身亡,17人因救治不及時身亡。就算是和巴基斯坦長年累月的炮戰,一次死亡20人的情況也極其少見,何況這還是一場冷兵器對決。印軍的戰鬥力和後勤保障能力真讓人不忍直視。
  • 向華強養前妻40年,向太陳嵐卻從不幹涉,反而舉雙手贊成
    向華強養前妻40年,向太陳嵐卻從不幹涉,反而舉雙手贊成!讓兩個人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感情也是越來越稀薄,陳嵐的出現,讓向華強的眼中,又出現了久違的光芒,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丁佩就選擇了退出婚姻,成全了這兩個人,雖然已經離婚,但是大家依舊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繫,或許是對前妻有愧,向華強始終都養著自己的前妻,大約維持了40年的時間,而陳嵐從來都不幹涉,反而舉手贊成和丁佩成為了非常好的姐妹
  • 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你贊成嗎?我反對
    今天離2020年高考還有110天。高考又擺在我們面前了!看到老師和家長交流小組討論的一個問題:高考統一試卷和統一錄取,你同意嗎?正如另一位老師所說,協調北京,為了個人利益,我贊成錄取全國統一卷排名。他認為,從實際情況看,北京和上海更容易吸引優秀教師,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統一高考後,對人員流動和異地高考不設限制。那麼優秀學生的競爭可能從初中開始。北京和上海的學校將吸引中國所有優秀的初中和高中生。
  • 第八講:體育和藝術納入中高考總成績,對小升初有什麼影響?
    近日,國家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兩份文件中提出,體育和藝術講納入學業要求,對中小學生展開素質測評,並探索把體育和藝術納入中高考改革試點。
  • 教育局召開全市教育系統體育美育進中考工作研討會
    近日,丹東市教育系統體育美育進中考工作研討會在市教育局召開,各縣(市)區教育局分管局長、安全與體衛藝教育科科長、基層學校校長代表共28人參加會議。會議圍繞「體育美育納入中考要遵循什麼理念」「如何通過考試的形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人文素養」「如何處理好考試與育人的關係」「育分與育人的關係」「如何解決城鄉間、地區間存在的體育美育師資力量、學習條件等差異」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我舉雙手支持音樂人創作「抗疫歌曲」
    有音樂人朋友私信我,向我倒苦水,說自己其實早就寫好了一首歌,但不敢發布。為什麼?因為怕被罵蹭熱度。上個周末,我寫了一篇米希亞《歌手》的文章,下面也有朋友提出質疑,表示「很討厭這群趕緊發歌」的人。今天我就詳細聊聊這件事。開宗明義,我絕對贊成寫「抗疫歌曲」。為什麼不寫?想寫就寫啊!當國家發生災難,醫護人員救人、作家寫文章、詩人寫詩、畫家畫畫,我都沒見多少人反對。
  • 除體育外,美術音樂等課程也將加入中考計分,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美育課程將加入中考計分體育在中考當中計分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而體育在中考當中所佔的分值也讓不少學生不得不重視起來,很多學生在考試前夕也會適當抽出時間進行相關科目的鍛鍊。然而,有消息傳出,除體育外,美育課程也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學校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對此,教育部也發布了相關消息,這一計劃到2022年力爭全面實行美育中考,根據相關要求,要強化體育、美育在學生評價中的佔比,加強過程性評價,確定並逐步提高這類考試的分值,同時還將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錄取計分科目。
  • 雲南中考體育100分落定:視力分「下架」,三大球必選其一
    在音樂美術考試的展示活動中,初中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學校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藝術展示活動。美術展示活動作品要求學生在校內完成,旨在推進校內美育課程開設及相關活動開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方案明確體育考試分三年6次進行,總分100分,其中七年級滿分20分、八年級滿分40分、九年級滿分40分。
  • 停課不停學 體育美育唱主角
    四川閬中市凌家壩小學在全面落實「停課不停學」過程中,緊密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堅持體育美育學科唱主角,全面滲透衛生健康、愛國主義、奉獻精神教育,做到了科學防控與在線教學的有機結合。為了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夠得到充分鍛鍊,體育老師為各班制定了「居家運動防疫計劃」。 老師們還親自示範、聯合錄製,推出了原創視頻和圖畫,指導學生在家練習,實現了「停課不停練」。
  • 高中老師舉雙手贊成
    我們常用這句詩詞來形容老師的偉大,他們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大眾尊敬,從前我們真的很尊重老師,甚至信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原則。但近些年老師這個職業飽受爭議,屢屢發生學生帶頭孤立學生、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讓老師的形象大大受損。
  • 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召開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專題...
    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召開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專題工作會。會議之初,副校長王紅濤歷數學校近些年所取得的榮譽:在過去的三年裡,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獲得鄭州市生本教育特色項目學校、鄭州市美育實驗學校、鄭州市排球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等特色化發展所取得的榮譽,並在此基礎上強調教育工作者要看到黨和政府對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重視,更加關注體育、美育教育的發展方向,注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體育、美育中的作用,突出中國特色,加強體育、美育普及性教育。
  • 什麼消息,讓網友舉雙手同意?代表委員們為孩子說了哪些話?
    10日,一條關於「民革中央建議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的話題登上熱搜,讓不少網友舉雙手贊成:這個提案真驚喜!幾乎每個孩子在上學時,都經歷過被「校服」支配的恐懼:一出汗就站在身上的網套↓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關「學生」「孩子」的話題第一次登上熱搜。此前,「建立兒童託管機構黑名單制度」「建議未成年人犯法監護人也擔責」等話題都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 教師取消「帶薪寒暑假」,老師們舉雙手贊成,真沒大家想像中的好
    然而沒想到的是,很多教師本人也非常贊成取消寒暑假,這又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要和教師的工作狀態和工資說起了。 教師隱形工作時間太長了 其實教師是我們最熟悉的職業之一,因為每個人都上過學,我們印象中放學了,教師也就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