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教育、思想、觀念,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都是善良的,孩子長大以後多半也是善良的;如果父母有什麼不良嗜好,孩子很可能也會沾染,這就是耳濡目染的結果。
所有的孩子小時候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往往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他們想的不是孩子成龍成鳳後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夠在生活中掌握著更多的主動權。
不用為了賺錢而做自己不喜歡做的工作,也不用日日羨慕別人的詩和遠方,自己手中也可以有。父母對孩子總是有操不完的心,一直到生命的盡頭為止。孩子羽翼豐滿之後,父母又會擔心起孩子的婚事來,從戀愛到結婚,從生兒育女到事業瓶頸。只有孩子想不到的,永遠沒有父母操不到的心。
李梅的家境並不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裡一直不富裕。可是,李梅的童年時光依然是無憂無慮的,父母盡力為她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她也一直覺得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父親因病去世之後,李梅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她是母親最大的精神支柱,彼此相互依靠。母親一直告訴李梅,將來一定要考一所好大學,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人生才不枉走這一遭。高考那年,李梅不復眾望考了學年第五名,她可以去一線城市念大學了。
李梅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準備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給她租一間房子,兩個人永遠都不分開。
大學四年李梅過得非常充實,她不會和同學比新手機,也沒有什麼錢給自己買新衣服。兼職賺的錢要麼給母親貼補家用,要麼給自己交學費,在所有人眼中她的日子都太清苦了。可對於李梅母女來說,她們自得其樂。
大學畢業後,母親原本是支持她考研究生的,李梅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決定先工作。工作穩定之後,一邊工作一邊考研,這樣就可以賺錢學業兩不誤了。母親知道女兒長大了,她有自己的安排了,自己支持她準沒錯。
一年後,李梅的工作穩定了,卻發生了另一件改變她人生軌跡的事情。那天晚上,李梅由於加班半夜才能公司出來,街上的人並不多,偶爾大排檔裡還有一些吃夜宵的客人。過路口的時候,李梅看見綠燈了才往前走的,沒想到,一輛飛速開過來的小汽車讓李梅站在原地驚呆了。此時,她只覺得有人把她推倒了。當她反應過來以後,不遠處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躺在血泊中。
原來,是那個小夥子救了李梅,肇事司機酒駕,需要負全責。小夥子叫張勇,是某工地的民工。當醫生告訴李梅張勇會殘疾的時候,她整個人都懵了。想了很久很久都不知道如何報答張勇的救命之恩,最後,她決定嫁給他。李梅相信,這麼善良的人,願意捨身救人的人,一定不是壞人。
當李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時,母親哭了,仍然堅定有力地說,「行,我舉雙手贊成。」李梅知道母親一直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她讓自己接受高等教育,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張勇的恩情,她只能用自己的下半生去報答了。
李梅和母親沒問題了,張勇反而不同意了,他說,「我救你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不能見死不救,你也沒必要這樣感謝我,會耽誤你一輩子的。雖然我殘疾了,但我仍然有手有腳,我可以養活自己的。」
如果說在此之前李梅和母親還有些許猶豫的話,張勇的這番話,讓兩人徹底放心了。雖然他的文化水平並不高,但從他的言語中,都能感受到他流露出的善良與溫暖。一年後,李梅與張勇在接觸的過程中漸生愛意,領了結婚證。
李梅的母親深明大義,她會哭,是覺得張勇的殘疾委屈了女兒。可她對女兒的支持,代表了她是贊成女兒的想法的,而且張勇的一席話完全可以讓她放心了。
李梅最初想要嫁給張勇,是因為她想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一年之後,他們結為夫妻之間,才意識到這段婚姻的基礎與報恩無關,而是他們對彼此真的產生了愛意。相信這段婚姻,他們一定都會幸福的。
兩個人在一起,結婚生子,是不是合得來有時與學歷是沒有關係的。彼此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只要是出於對彼此真心的愛,沒有什麼性格不合的說法呢。
就像塗磊老師說的,「如果夫妻之間因為生活價值觀的問題不能走在一起,那叫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如果因為衣食住行而不能走在一起,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不夠愛。」
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更加不會把什麼矛盾留在昨天。
今日話題
你認為,學歷會成為夫妻間的阻礙嗎?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