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被工作填滿,辭職就能解脫了?

2021-12-31 傅踢踢

1

《奇葩說》的最後一期正式比賽,辯題是「生活已經被工作填滿,我該不該辭職」。

身體被工作掏空,生活被工作填滿,乍看起來,這是一個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難題。可是機智如我,一眼看穿,這道題要討論的核心是自由。

這場比賽打得很精彩,因為四位選手除了辯論技巧,講的還都是真心話。

如晶和漸彪是工作把生活的填滿的人,如晶只醉心辯論,漸彪是嚴格的老闆,因此,他們享受工作的滿,快樂與幸福來源於此。

陳銘和肖驍當然也很努力。但他們重感情,要趣味,所以會強調多元生活無比重要,只有工作的單一維度,難免會缺失些什麼。

有誰錯了嗎?站在他們的立場,都沒錯。就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容易理解並接受陳銘和肖驍的觀點:如果生活被工作填滿,需要做出改變。

問題是,辭職就能解脫了?

2

不怕你們笑話,我就是一個生活一度被工作填滿,希望靠辭職來解脫的人。

還在媒體工作那會兒,除了報社的稿子,自媒體的推送,還有大量專欄約稿,每天的產出少說在5000字以上。從早上一睜眼開始,思考和寫作就是揮之不去的旋律,在辦公室和家裡姑且不說,等人時要寫,吃飯時要寫。

有一陣子,家裡領導連電影都拒絕和我一起看。因為我要為寫作記錄想法和素材,沒法和她即時互動,還要特意挑最後一排的角落,以防啪啦啪啦打字的時候,光線影響到其他觀眾。

當滿負荷的壓力日益增大,辭職的念頭也不斷在我腦中閃現。有一天晚上,梁靜茹託夢給我。她說:「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懟它呀。梁靜茹給了我勇氣。於是,我辭掉了工作,毅然去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你們肯定覺得,自由職業者超爽的,沒有老闆的臭臉,沒有同事的心機,上班不擁擠地鐵也不怕打卡晚點。該社交照樣能社交,每年有可長可短的假期,說走就走的旅行壓根不是夢,哪怕是懶覺,都能管飽。

但無情的現實卻是,我每天的工作更多了。除了本來就有的寫作任務,我還要花時間和人聊天,有大量活動得出席,隔三岔五還要外出演講。

最絕望的時候,我都不敢發朋友圈。有一回我隨口說了一句王慶祥老爺子的微博刷到停不下來,一下子跳出三個編輯來催債。還讓不讓人活了?

說實話,辭職之後,我非但沒有解脫,反倒套得更深。

但我的生活沒有壓縮,還進一步得到了保證。為什麼?因為知道工作太忙,就會刻意提醒自己給生活闢出專門的時間。因為事情做不完,我改成了每天7點30分起床。因為幹擾較多,我安排了關機寫作的時間,人間蒸發的那一兩個小時裡,我專心於自己的寫作。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沒到被工作填滿的階段。

你們肯定知道「時間乳溝論」。對努力上進的人而言,時間就像乳溝,擠擠總會有的。至於消極懶散的人,時間也像乳溝,躺下來就沒了。

3

之前看身邊的新媽媽們討論,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後來有個媽媽出來總結陳詞,空氣突然就安靜下來。她說:「生物多樣性我們充分尊重,但工作和生活之間只有一種平衡,叫做根本不可能平衡。」

這應該是很多媽媽的心聲。因此,為了陪伴家人,哪怕不討厭工作,也會有一些選擇做全職主婦。這是愛的犧牲。

要是純屬自願,這是很棒的決定。但是,如果以此作為逃避職場壓力的託詞,恐怕就要失望。千萬別忘了,全職主婦一樣會投注很深的愛,一樣會有暴躁煩惱想要逃避的那些分分秒秒。它是你的新工作,還沒有按勞取酬一說。

對於更多在職場打拼的普通人,我們捫心自問一下,要是對工作侵佔生活有所不滿,辭職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學歷上佳能力不差的人,在職場上總是「狡兔三窟」。一會兒對建築感興趣,進了事務所,沒多久發現畫圖太刻板,錢也不多,就努力考證,然後換去其他公司做財務。財務生涯半年多,覺得辦公室裡實在悶得慌,又轉而去了旅行社,做遊玩線路規劃。按說這是個有創造性的工作吧,可過了三個月,他又辭職了,據說這次是想圓一個深埋心底的作家夢。

除了工作不斷變換,薪酬日益下滑,我不知道他頻繁跳槽的意義何在。唯一確定的是,每次辭職的時候,他都會說:「工作裡全是不喜歡的事情,換一個環境也許會好一點。」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卻把更換工作當千秋大計,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請問你是愚公嗎?

4

漸彪歐巴在辯論裡說了一句很真實的職場箴言:「如果你沒有前幾年堅持的能力,你就不會有後幾年選擇的權利。」

生活和職場都是複雜且漫長的。辭不辭職,不是最要緊的事。最關鍵的是,當我們對現狀反感,準備做出改變,支持我們的理由,究竟是能為新的生活負責,還是僅僅想要逃避。

如果是前者,辭或者不辭,都不用害怕。如果是後者,辭或者不辭,都只是暫緩。

不要把工作天然等同於毫無樂趣的任務。感覺時間不夠用,可以學習提升效率,深度挖潛。辭職不代表成功,可能還是萬劫不復的開始。

不要把生活直接和玩耍休閒劃等號。生活有很多美好,也有很多困擾,如果總是拿辭職當藉口,總有一天,你將避無可避。

真正重要的是辭不辭職嗎?

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工作多久,做什麼工種,你都能遵循內心的意願,肯努力,不躲閃,也不勉強自己去忍耐。這才是自由的本意。

設計師山本耀司說過一段話: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5

讀大學那會兒,我很喜歡E.B.懷特給《紐約客》寫的文章,恬淡睿智,幽默冷靜。在喧囂的大背景下,他的心裡仿佛自有一汩清淨的河流。

58歲那年,他寫道:「我生活的主題就是,面對複雜,保持歡喜。」那麼簡單的一句話,卻給我豐富而深遠的啟發。

世界越來越目不暇接,生活越來越漫長含混,而這幾乎是成長必然的伴生品。而在繁花過眼紙醉金迷之中,決定我們幸福與否的,其實是一種純真的信念:能不能做自己,能不能為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而不懈努力。

逃避抵達不了終點。但面對複雜,保持歡喜,終點將不止一個。

下面請允許我模仿馬東老師的口吻:

如果你不知道怎樣永葆純真,可以喝一罐蒙牛純甄酸牛奶。

當我們選擇回歸純真,世界也會和我們一起簡單。不添加香精、色素和防腐劑,以天然的歡喜之心,面對一切紛紛擾擾。

◁傾訴時刻▷

傅踢踢

作家、編劇

知乎|微博:傅踢踢

個人微信:fuxiaozhu2121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精神上的解脫 繁重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解脫的可能
    精神上的清醒,可以讓我們從原本的追逐中醒悟過來,開始認真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為,這種反思是對欲望的審視;對欲望的審視,就是解脫的開始。精神上的解脫,就是將自己從對欲望的追逐中擺脫出來,從對物質的盲目追求中擺脫出來。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做什麼,怎麼辦?
    任何工作都有價值,但它的價值絕不局限於你所處於的這個階段。簡單來說,你現在做的也許是很簡單的內容,但只要堅持下去,做精做好,等到晉升到更高的職位,就能接觸到更為核心的內容,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很好的挑戰與提升。曾經有個同學,抱怨做新媒體工作太無聊了,覺得是浪費時間。畢老師建議她把眼光放長遠,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看看自己能做多少,能走多遠。
  • 考上了編制,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環境,該不該勇敢地辭職?
    我大膽的猜想一下,你是否是剛剛參加工作,現實與理想差距過大,對教師這份工作預估過高,導致的這種不適應,如果是的話,勸你好好考慮一下。如果不是,是確實無法忍受工作環境,那麼要辭職,就趁早,越拖越困死在這裡。
  • 剛畢業的年輕人想辭職又怕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相信點開文章的你一定有和我一樣的困惑,現在的工作不喜歡做不好,覺得沒前途錢太少,覺得上司太傻逼同事太難相處。想辭職卻又迫於今年的就業形勢擔心找不到工作。每個人想要辭職的理由可能不經相同,但是不想工作的心都是一樣的。
  • 「因為工作太簡單,我辭職了」
    但事實上,低價值的工作,大部分時候都是和「低薪酬」掛在一起。技術難度小,可利用的資源有限,自然工資低。 另一方面,太過於簡單的工作,也會帶動工作中「成就感缺失」等負面情緒,進而消耗你的工作精力和生活熱情。 要知道,比起薪酬,大腦的精力才是真正稀缺的資源。
  • 辭職前,想清楚這三個問題,避免在辭職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在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只要能夠在工作崗位上有長遠發展,他們就能夠知足了。但是有些年輕人在公司裡工作了很長時間,他們卻沒有得到相對等的工作待遇,其實這些年輕人也會選擇辭職,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32歲的國企員工便吐槽:他在工作單位裡已經入職了:10年的時間,現在月薪不到5000,表示想要從公司辭職,可是卻被家人和親戚反對,因為家裡人覺得在國企裡工作還是相當安逸的,雖然工資並不高,但是辭職還是要更加慎重一些。
  • 三次元世界太糟糕,二次元人物才能填滿空缺的「心跳」?開心就好
    二次元的存在是正常的,新領域通過傳播才能被大家所熟知,不少的男、女在生活的壓迫下選擇進入二次元世界來躲避。開心本來就應該是每天日常做的事情,現在需要換一種方式存在,對於三次元的我們來講是一種解脫,難道不是三次元世界太糟糕,導致需要二次元人物來填補內心的空缺,以為開心需要的是時間,沒想到開心需要的是「心跳」。三次元世界糟糕?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大家是真的有體會嗎?
  • 40歲女性,被生活填滿了生活
    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是「家庭美滿」的典範。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什麼叫「捉襟見肘」。自己每月工資5600,老公不到5000,14年前買的兩居室貸款還沒還完,月供要2700。大女兒一年前上了本地最好的初中國際部,學費一年1萬,周末還有英語、數學補習班,一個月1400塊。
  • 如果你30歲了,對你的工作不感興趣,你敢辭職嗎?
    面對這樣的情況,現有的工作滿意如何改進?2當事人想辭職,有顧慮我覺得這個課題也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但是面對之前的形勢,我們不得不擔心。辭職吧,一旦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工資也不如這裡,妻兒該怎麼辦?別放棄,這不是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如果你呆在這裡,你一眼就能看到結局。
  • 漫畫丨工作,究竟拯救了生活,還是毀掉了生活?
    現實中,不少人把工作同時視作賺錢工具和生活阻力一方面,我們需要工作的結果一方面,我們厭惡工作的過程「我上班就是為了錢,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從事是為了擺脫,非常擰巴工作和生活割裂,是我們痛苦的根源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漲了多少次工資,總有人覺得不爽最極端的一個例子
  • 疫情期間辭職在家裡幾個月找不到工作很焦慮,很迷茫?
    最近很多朋友因為疫情期間辭職在家裡很久都找不到工作而感到很焦慮,很迷茫。確實是這樣,因為今年的疫情不僅僅使中國的經濟遭受到了嚴重的重創並且讓市面上很多的工作崗位也變的越來越少,這樣的雙重環境壓力下長期呆在家裡確實是讓人非常的著急。
  • 年底是適合辭職找工作的時間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在年底適合辭職去找工作嗎?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不適合。到了年底之後,不管是私營單位還是企業單位,都到了一年年底做總結,完成銷售目標任務時候。這個時候一般來說很多人為了拿到公司年終獎或者年終的福利,不會選擇離職,而假設你在現在離職了,你去應聘其他對方的企業,其他公司沒有人離職,不缺人不招人,你相對來說找工作就比較難。
  • 學妹說:「年前辭職沒有年終獎,年後辭職工作難找」……
    前段時間,一個學妹就諮詢了我關於辭職與年終獎的問題:她說到自己年終有辭職的打算,原因是進公司半年感覺自己不是太適應公司的氛圍,大小周的工作制讓她覺得很疲憊,加上工作也與專業不匹配,辭職的念頭愈發強烈。但一想到年終獎抵得上自己兩個月工資了,年終招聘的企業也少,就猶豫了,想著是不是年後辭職比較好。
  • 33歲辭職,覺得生活壓力很大,又沒找到很合適的工作怎麼辦?
    既然已經辭職了,但是生活壓力又大,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儘快的找新的工作。一、拉下面子找工作《小歡喜》裡有一幕我一直記憶深刻,飾演爸爸的黃磊之前是公司裡的中層。當時他很果敢地給同學群發紅包請大家幫忙介紹工作,但是很多人領了紅包之後,並沒有給他介紹工作。最終他是去當了滴滴司機。生活永遠比我們的想像更加殘酷,所以為了生存,為了家庭,有時我們需要拉下面子去找工作。至少滿足經濟上的需求,也可以讓自己進入工作的狀態,不會頹廢地對待生活。
  • 衝動之下選擇辭職,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有人問我:衝動之下選擇辭職,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個問題要分兩個部分來解決,首先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是在哪裡?多問幾個為什麼。1、為什麼衝動之下選擇辭職?吸取衝動的教訓;2、為什麼找不到工作?怎樣讓找工作容易成功?1、為什麼衝動之下選擇辭職?
  • 每天工作16個小時,突然想要辭職,會不會顯得沒責任心?
    這年頭誰都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不過想著別人給你支付工資,可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到錢的,再看看工作的薪酬待遇,也千萬不要以為工作時間越長,所得到的的薪酬就會越高,有時候反而是越輕鬆的人薪資待遇反而比較優越。每天工作16個小時,突然想要辭職,會不會顯得沒責任心?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他們沒有精力繼續工作,於是便選擇了休學和辭職,進入一段無工作、不上學的空檔期。隨著「佛系」生活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在生活中難為自己:如果沒有對工作或學習失去了興趣,就該隨時叫停。然而,這種「不強求」似乎演變成了另一種強迫——只要你得了抑鬱症,就要把你遣送回家。
  • 《半個喜劇》:能把人掏空填滿,再掏空再填滿,充斥著思考
    《半個喜劇》是一部先把人掏空,然後填滿,再掏空,再填滿的電影,看後讓人回味無窮,對人生充滿思考。然後劇情又把人填滿。孫同因為有一顆善良的心,在看到莫默受騙害崩潰以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在陰差陽錯之下,孫同和莫默的相親對象打了起來,至此,他們成功牽手,開始談起了戀愛,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幸福的時光。
  • 我已婚未育,想辭職,但又擔憂辭職後找不到好的工作?
    但是無論怎麼抗拒,想到現實情況,我又打退堂鼓了,我今年34歲,已婚未育,身為一名女性,到了這個年齡段換工作總是會處於劣勢,擔心辭職後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所以現在的我很是糾結,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海哥老師,我是否應該辭職呢?您怎麼看?
  • 當一份工作讓你覺得很累了,該不該辭職?
    成年人的煩惱往往在於,明明我們已經非常非常累了,卻還是要逼著自己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只為了兩個字——生活。可是,當一份工作讓你覺得非常累了,該不該辭職?縱觀身邊的許多人,如果真的要統計,估計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對自己當下的工作充滿了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