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他寫出人間正道,戲外他實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專訪餘飛

2020-12-26 毒藥君


餘飛很忙。戲外,他忙著錄《吃瓜大會》,並參與發布了「抵制於正、郭敬明等劣跡藝人上綜藝」的編劇聯名信。


戲裡,由他編劇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正在熱映。


戲裡戲外,餘飛其實都想探討同一件事:


到底什麼是公理正義?我們又該如何去追求正義?


文丨坎波斯

編輯丨雷伊斯


《巡迴檢察組》的劇本寫到絕境時,餘飛半夜掛著錄音筆,沿著小區旁一條荒廢的小河,一路走,一直走到一片墳地。


其中一塊墓碑,刻著和他某位同學一樣的名字。當口述完重頭戲後,餘飛在墳頭放聲大哭......


這部聚焦政法系統的官場大戲收視率一路破4。但在創作時,劇中40多個案件,70多個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一度將餘飛逼到絕路。


甚至在劇集播出後,餘飛還親自手繪人物圖,幫助讀者理解劇情。



「太痛苦了。寫到37集時,後面10集寫了6遍,相當於結了6次尾。」餘飛向《毒藥》記者回憶道。


餘飛向《毒藥》記者講述了他的問題與信念。



不止編劇,誰維權都難


毒藥:最近微博上編劇汪海林和於正、郭敬明開戰了。


餘飛:嗯,他確實被激怒了。於正、郭敬明現在感覺就是明目張胆、光明正大了,甚至開始進攻。我們不是說你有多壞,沒有成績之類的,是說你那個事兒(抄襲)確實做得不對,而且你還一直不承認,這是很討厭的。


我都寫文章說了,承認錯誤,以後不再犯了,學好嘛,這就可以原諒,這事兒也就翻篇兒了。


但他們是真不承認,就覺得老子有錢,賠錢就賠給你,你還要咋地?


這就沒勁了,你光給點錢(不道歉)啥意思?


毒藥:為什麼抄襲屢禁不止呢?沒有一個行業規範嗎?


餘飛:有行業規範,你過去抄襲的人,肯定都受不了自殺了,大家都要臉,這是你職業生涯的一個尊嚴問題。比如說你是個畫家,你把人家的畫複印拿去賣,這好意思嗎?


就像人不能殺人,即使沒有法律,你也知道不能這麼幹。但是他們就這麼幹(抄襲)了,問題還那麼多人捧他,說白了就是一些平臺、資本,人家覺得能賺錢。


為了掙錢啥都幹得出來,這就不對了。


毒藥:一些編劇維權也挺難的。


餘飛:不只是編劇維權難,誰維權都難。所謂維權,就是說你的權益被侵犯了,一般分兩種情況:錢,或者人身、精神上的這些傷害,你要維權,相當於要他把口袋的錢掏出來給你,或者讓他斯文掃地。侵權的人當然不願意。所以他欺負你很容易,但你想弄回來(很難)。而且他幹壞事了,他可以什麼都不管,不講法律地瞎搞,很痛快。但你要維權呢,你不能破壞(法律)。走法院,又有一個時間和精力成本,維權的人不一定負擔得起。


就像一個人殺了人跑了,你沒法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很可能幾十年受害者就只能等著,對方也許還很猖狂。


所以從人性的角度講,法律是很不「公平」的。可社會沒有法律的話,你要自己執法,那整個社會就亂套了。就個人來講,這又是非常氣人的,太不公平了。



毒藥:《巡迴檢察組》裡也會涉及這些討論?


餘飛:後面會有這個討論的。你要是自己去執法,就會面臨問題,你哪知道標準?你執行到什麼程度?每個人對標準的理解不一樣,甚至有些瘋子誰只要看他一眼,他就要搞誰,他覺得那就是公平。


肯定還得有一個相對統一、規範的標準,和相應的執法機構來做才行。


由不同階層的代表探討什麼是正義


毒藥: 看《巡迴檢察組》裡為兒子伸冤的母親胡雪娥,就讓我想到《三塊廣告牌》裡的母親。


餘飛:這跟那個還是有區別。我記得《三塊廣告牌》裡那個事是很清晰的,那個母親非常清楚知道她女兒受到傷害,她要討回公道。《巡迴檢察組》裡的胡雪娥可不是這麼簡單,背後的秘密可多了。


胡雪娥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她對兒子的直接判斷,認為她兒子不是這樣的人。這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老百姓。他們不一定對法律那麼了解,但對自己的家人很了解。


最後胡雪娥會非常明白自己做得對不對,後面還有非常震撼的情節。



毒藥:像這個案件它是貫穿始終的嗎?


餘飛:我們這個戲的模式不是像傳統模式那樣一條線索,我們是請你吃「面」,一個展現整個社會生態的橫切面。為什麼有人開始看不懂?挑這樣那樣的漏洞,其實很多事情在後面都會解釋。


所以這個寫法,有時候在前面階段就有點吃虧。但是你要認真看,有非常多的懸念。


你看一上來幾個不同階層的家庭,他們面臨的困境。馮森的妻子被殺了,他在調查;政法委書記和他紈絝子弟兒子之間的關係;海平首富黃雨虹也出現了;然後就是胡雪娥。


在前面短短一兩集,這些線索基本全出來了,我們得把這些相關人物、事件都讓你看見。這是一個面,不是一條線,過去我們寫《重案六組》,一集就是兩個案子,那很簡單。破完案就完了,觀眾當然覺得很爽。


到了《巡迴檢察組》這個劇,其實是一個論述題、證明題,最終要探討的是正義是什麼?而且是由不同階層的代表來探討。


毒藥:很多人在聊第一場戲裡送錦旗的段落,這是有新聞原型還是虛構的?


餘飛:我不是素材專門從生活中來的那種編劇,我更崇尚技巧。我們也做了大量採訪,積累了很多資料,但真正寫的時候並沒有專門的案子一一對應。


還是在生活中的閱歷,綜合起來,最後有了靈感、想法和設計。


毒藥:于和偉扮演檢查組組長馮森,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但他也跟我們一般印象中的官員形象不太一樣。


餘飛:你現在能看出來他有違法犯罪、違反紀律嗎?沒有吧。那為什麼檢察官就只能是一個樣子呢?創作就是求新求異,都穿著制服,說話動都不動,那沒意思。


還有這個人身負血海深仇,身負巨大的怨氣和委屈,兒子十年都不跟他說話,他還在忠心耿耿地為自己的信仰、職業服務,當他出現的時候,不應該有點異常嗎?而且他兒子是東川省散打冠軍,這爸爸能差嗎?(笑)



毒藥:你最喜歡裡面哪個人物?


餘飛:肯定最喜歡馮森,但其他相當多的人物我都很喜歡。因為每一個人都挺可愛,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像胡雪娥這一家,是最令人震撼的,但是米振東也很牛,跟胡雪娥家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其實這些人幾乎都緊緊地攪和在一起,我很難偏心,都是自己的孩子看哪個都覺得挺好。


編劇就是西西弗斯加普羅米修斯


毒藥:作為一個有著豐富刑偵劇經驗的編劇,你怎麼把這種經驗帶到《巡迴檢察組》當中呢?


餘飛:寫這部戲有點像當整理專家。我們裝修房子,家裡東西特別多,我太太請了一個整理專家,把衣服、廚房都擺得井井有條。實際上這個戲我就扮演了這種角色。我要把這麼多人和事,從哪開始,到哪結束,整理得井井有條,這是非常複雜的。


但這是編劇的一個很重要的職能,面臨海量的信息量,你要把它組成一個好看的圖。


所以我們原來有47集,寫到37集時,後面十集我寫了六遍,怎麼也收不了尾。


毒藥:那最後怎麼解決的呢?


餘飛: 這不就解決了嗎?(笑)嘗試了六次,用不同的方法結尾。現在這個結尾基本上大家都還挺滿意,我也認為還不錯。


毒藥:你當年入行時也會有一個迷茫期吧?


餘飛:很長時間都沒有覺醒,屬於一個打工仔的狀態,人家讓你怎麼寫你就怎麼寫。我是1997年開始寫劇本,應該是到2005年左右吧,某一天突然間覺醒了。


當時寫一部戲,我開始知道什麼是好,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了。


毒藥: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餘飛:因為我認識了我老婆,我要在她面前表現,突然間就明白了。(笑)


毒藥:但這是兩碼事吧?


餘飛:她激發了我,我想追上她,所以就拼命地表現,後來發現居然我能寫成這樣?


我沒看過什麼書,(當時)也沒什麼文化,學的是理科,不是文科,但我就這樣悟到了。雖然後來還遇到很多困難麻煩,但那以後,你就有你自己的標準了。


第一,這個創意行不行。不管是一場戲還是幾十場,戲的創意有沒有獨特視角?


其次,闡述這個創意的人物、對白等內容是不是自洽?而且是帶有獨特風格的一種自洽。


毒藥: 你曾提到過未來AI的發展,可能代替人類寫劇本,所以你要抓緊時間寫劇本賺錢,這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


餘飛:認真的。現在發展太快了,現在最新的量子計算機比過去最好的計算機都快多少倍啊,原來需要6億年才能算出一個結果,現在200秒鐘就算完了。如果手機裡裝的都是這種東西,你想想我們還幹得過嗎?


毒藥:所以你更相信邏輯和計算。


餘飛:因為電腦窮盡一切世界上編出的故事,一瞬間就全都明白了,把人類所有的情感、矛盾全都弄明白,每分每秒再不斷演化嘗試,那它編個故事來騙騙你,我覺得不是很難。


毒藥:幹編劇這麼久,有沒有特別厭倦的時候呢?


餘飛:我厭倦很久了,就不想幹活。編劇基本沒什麼休息時間,我現在休息最多不能超過一個星期,如果這個星期完全沒有想業務上的事,我馬上就會開始驚慌。


編劇像什麼呢?像西西弗斯和普羅米修斯的結合。一面一個老鷹在不斷吃你的肝,同時你還不斷往上推石頭,但你確實又為別人帶來了火種。

相關焦點

  • 戲裡他寫出了人間正道,戲外他實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
    餘飛很忙。戲外,他忙著錄《吃瓜大會》,並參與發布了「 抵制於正、郭敬明等劣跡藝人上綜藝」的編劇聯名信。  戲裡,由他編劇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正在熱映。  戲裡戲外,餘飛其實都想探討同一件事:  到底什麼是公理正義?我們又該如何去追求正義?
  • 戲裡他寫出了人間正道,戲外他實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專訪《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
    戲外,他忙著錄《吃瓜大會》,並參與發布了「抵制於正、郭敬明等劣跡藝人上綜藝」的編劇聯名信。文丨坎波斯編輯丨雷伊斯 《巡迴檢察組》的劇本寫到絕境時,餘飛半夜掛著錄音筆,沿著小區旁一條荒廢的小河,一路走,一直走到一片墳地。
  • 於正、郭敬明道歉背後:影視圈156人抵制抄襲始末
    21日,《我就是演員3》導師之一於正,因抄襲問題被影視圈156位編劇、導演、製片人實名抵制。節目延播是否因為於正,目前尚無確鑿定論。一位參與抵制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背後利益相關很複雜,但至少說明我們的抵制起到作用了。」被抵制的不僅是於正,還有郭敬明。
  • 編劇餘飛深夜髮長文,聯名111位影視製作人,抵制郭敬明和於正
    編劇餘飛在昨天晚上23:41時發了一篇長微博,微博的主要內容就是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籤名,呼籲抄襲剽竊者不應稱為榜樣。在微博中,他也明確點出兩個抄襲剽竊者的名字,一個是於正,另一個是郭敬明。
  • 郭敬明、於正「抄襲不道歉」被聯名抵制: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抄襲從業者,不應該成為榜樣!12月21日,編劇餘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公開抵制郭敬明、於正。抵制原因是,最近郭敬明和於正頻頻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大放厥詞,以此來追逐收視率,博人眼球。而郭敬明和於正有一個共同點:都曾被法院判定「抄襲」,但是拒絕向原作者道歉。2003年,郭敬明因為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走紅,同年12月,莊羽稱該書剽竊了她的《圈裡圈外》。
  • 五十步笑百步:百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甄嬛傳》編劇否認抄襲
    於正和郭敬明最近收穫了不少關注度。不過有人看不下去了,開始出面抵制。編劇餘飛、宋方金等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於正郭敬明最近上綜藝也是熱點連連,很多網友都不滿意郭敬明和於正在節目中的表現。而且還有網友深扒出於正和郭敬明的劣跡,當年郭敬明的作品《夢裡花落知多少》,就抄襲了莊羽的《圈裡圈外》,結果被法院判了,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郭敬明從來沒有道歉過。
  • 同行聯合抵制,官方定性抄襲,為何郭敬明、於正仍能屹立不倒?
    郭敬明、於正攤上事兒了。 他們拒不為抄襲道歉的黑歷史再次被提及,遭到了宋方金、汪海林、餘飛等111名影視人聯合署名抵制,呼籲行業嚴厲打擊。
  • 抄襲者為何被奉為「導師」?——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
    汪海林也不認同郭敬明和於正在節目裡的審美判斷:「郭敬明注重顏值,顏值大於演技,『我喜歡』成為最高標準。這勢必衝擊專業標準。於正熱衷宮鬥,爭寵文化,迎合小市民審美趣味。」汪海林認為,這次抵制不僅針對於正和郭敬明,「更深層的原因是資本和平臺剝奪了內容生產的話語權」。
  • 郭敬明和於正被聯名抵制,是正義還是眼紅?111個人也有抄襲者?
    另一個是在演員請就位2裡也在當導師的郭敬明用詞很嚴肅,直接點明兩人是文賊,劣跡從業者準備聯名抵制這些抄襲者陣容很華麗,署名的有瓊瑤,戰狼編劇劉毅泰囧港囧的編劇導演束煥一直拒絕道歉,還在2018年因為不道歉又交了一筆33.6萬的罰款於正有難,八方點讚這句話還上了熱搜至於郭敬明,那更是還在於正之前2006年,他的作品夢裡花落知多少被作家莊羽起訴說抄襲自己的作品圈裡圈外
  • 郭敬明、於正被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抄襲者成榜樣扭曲了價值觀(熱點與評論)
    郭敬明、於正抄襲,均是板上釘釘的法律事實,乍看起來似乎還都是往事——郭敬明出版於2003年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了作家莊羽出版於2002年的《圈裡圈外》。2006年5月,北京市高院做了終審判決,認定郭敬明剽竊。2014年,瓊瑤舉報於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並發起法律訴訟。
  • 郭敬明於正道歉,宋方金束煥等編劇回應:聯名抵制抄襲會持續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2月31日凌晨零點,郭敬明就其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一事向作家莊羽和所有原創作者們道歉,莊羽則表示接受郭敬明的道歉,並建議將兩部作品收益合併在一起成立反剽竊基金。
  • 於正郭敬明遭聯名抵制:靠「抄襲」而來的作品,實在不堪入目
    今天一早,相信很多人都被這樣一條熱搜吸引了,在12月21深夜,知名編劇宋方金和餘飛等人聯名發布了題為《抄襲剽竊者不能成為榜樣》的長文,文末籤署名字的多達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和作家。這封聯名信裡指名道姓地說出了被抵制的兩位主人公:於正和郭敬明,稱二人以導師和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並且不斷製造話題,炒作噱頭來增減收視率。
  • 111位影視從業者抵制於正郭敬明,是正義還是眼紅?一丘之貉
    12月22日,編劇餘飛深夜髮長文,聯名111位影視製作人,抵制郭敬明和於正。突然一看這麼多人抵制,好像這兩人這麼討人厭,讓同行如此排斥。但認真分析,好像事情也未必有這麼悽涼。
  • 於正郭敬明遭111名業內人士聯名抵制,稱其抄襲、炒作,敗壞風氣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仲維莉12月21日晚,編劇宋方金、餘飛等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追逐點擊率、收視率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
  • 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反被嘲,正本清源卻成最大鬧劇
    原轟轟烈烈的「抵制抄襲事件」,在今卻成一場鬧劇。這場聚集圈內導演、編劇、文學作家等156名在內的影視從業者,掀起的「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譴責事件,在常人眼中本應是一起「熱鬧非凡」的爆點話題,卻不曾想這一情況並沒有在網上擦出一絲火花。
  • 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抵制抄襲,保護原創!
    21 日晚,編劇餘飛、宋方金等發布 111 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出現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以此追逐點擊率、收視率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原創。聯合署名的還有瓊瑤、高群書、白一驄、董潤年等。
  • 郭敬明和於正會道歉嗎?
    一方面批評李汶翰能力差,建議他對「演員」身份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勸告張檬不要繼續整容。這些內容在節目播出後,毫無疑問上了熱搜。  作為有抄襲前科且拒絕道歉的兩個人,卻在節目中當導師大談影視創作與表演的內容,恰恰是這一點,引發了多位影視從業者的反感,一天之內,宋方金、餘飛等知名編劇便完成了111個人的聯名抵制信。
  • 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者成榜樣扭曲了價值觀
    12月21日晚,編劇瓊瑤、餘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點名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屢屢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很多場合,進行話題炒作。聯合聲明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
  • 對話汪海林:還原於正、郭敬明遭百名從業者抵制事件
    東方網·縱相新聞訊 12月21日晚,編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呼籲抵制抄襲剽竊者,聲討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等人。節目中,郭敬明在作品《無量》中為自己署名「編劇」,給另外兩位編劇署名為「副編劇」,遭到業內諷刺:編劇還能有副的?而於正在參加節目時發表了一番義正辭嚴的聲明,稱「我會非常嚴格」,也引發了業內的嘲諷。 郭敬明、於正二人在抄襲上都有前科。
  • 為何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宋方金:抄襲是毀掉行業的毒藥
    12月21日晚,宋方金、餘飛等人發布有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籤名的聯名信「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呼籲媒體停止對劣跡從業者(郭敬明、於正)的宣傳炒作,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應該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原創。今日,宋方金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表示,「抄襲是毀掉文創行業的毒藥,我們覺得有必要出來呼籲一下,不應把這些有抄襲劣跡的人樹立為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