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歐陽雪 潘曉彤
「曾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怨恨,既不愛自己也不愛別人……當感受到自己被人所愛時,我也慢慢學著去愛別人,雖然我不是成績優異的學霸,但我也希望即使平凡如我,也能為社會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也讓其他有困難的人感到溫暖……我想我已足夠幸福,既然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也有更大的責任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的人,將這份溫暖延續」。這是一名叫小芳的高考應屆生,在高考前寫給蓬江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封感謝信。
一封從看守所寄出的信
2020年4月28日,一封從看守所寄出的信,引起了蓬江區人民檢察院分管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副檢察長鄧小敏的注意,信中寫道:「我們高考推遲了一個月,我每天都寫作業到凌晨一兩點……有時一盆飯,一盆涼拌黃瓜,就是一頓飯,疫情期間其實黃瓜也貴……我不吃肉也行,我自己一個人補充蛋白質靠雞蛋就夠了,我買了20個蛋,兩袋面,幾袋餃子,大概100元以內,夠我吃一個月」。
這封信是一位在押嫌疑人黃某的女兒寫給她的信,黃某和她的丈夫均因涉嫌犯罪被羈押在看守所內,留在家中的女兒小芳(化名)是一名高三應屆考生。黃某收到女兒的信後,擔心女兒無法安心備戰高考,因此將這封信和一份取保候審申請書遞交給了蓬江區檢察院。
因黃某暫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無法辦理取保候審。但黃某的女兒正是需要營養和支持的關鍵時候,據調查核實,小芳在江門無其他親屬,父母被羈押後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加上受疫情的影響,小芳的基本生活和學習都面臨較大的困難。
必須幫孩子解決生活問題
蓬江區檢察院立即向江門市檢察院匯報了小芳的情況,希望申請啟用「護苗幫教基金」幫助小芳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小芳的父母均因涉嫌犯罪被羈押在看守所,且暫不符合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考慮到小芳正在備戰高考,作為辦案機關,我們希望通過司法救助來幫助小芳度過這個難關,順利完成學業。但在查閱了司法救助對象和條件的相關規定和案例後,作為犯罪嫌疑人家屬的小芳,並不在司法救助的範圍。江門市檢察院籌建的護苗幫教基金屬於社會籌資,使用更靈活,我們就立即向江門市檢察院尋求支持」。蓬江區院副檢察長鄧小敏告訴記者。
據悉,2018年4月,江門市檢察院推動成立的廣東省首個涉檢未成年人幫教救助基金——「護苗幫教基金」旨在彌補司法救助難以解決的渉檢未成年人救助及其他涉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犯罪預防、幫教相關的資助項目,對處於沒有監護人、監護人不履行或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缺乏監管、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無著等高風險境況而急需幫助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他符合救助條件的涉檢察案件未成年人,江門市檢察院可協調市慈善會運用該基金資金及時給予生活救助,減輕經濟負擔,幫助走出困境。
護苗幫教基金成立以來,江門市檢察院累計救助15名渉檢未成年人,發放慈善款近16萬元。
「必須幫孩子解決生活問題」,江門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文軍在得知該情況後,指示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積極採取措施為小芳解決生活困難。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擬啟動護苗幫教基金給予小芳緊急救助,但在核實小芳個人信息時,檢察官們發現小芳在提出申請時已經年滿十八周歲,超出了護苗幫教救助基金的救助範圍,救助工作再一次陷入僵局。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現有的司法救助渠道均存在困難,該如何幫助小芳走出困境?
救助接力,溫情傳遞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的多方溝通協調和不懈努力之下,市檢察院與江門市慈善會達成共識,決定對小芳啟動綠色救助通道,由市慈善會為小芳提供緊急助學救助,向小芳發放8000元的緊急助學金。為儘快幫助小芳獲得助學金,蓬江區檢察院在獲得小芳同意後,安排專人到社區調取申請材料,第一時間備齊材料交到市慈善會,市慈善會特事特批,僅用一天時間完成審批和善款撥付流程,緊急助學資金第二天就轉帳到了小芳的帳戶上。
考慮到疫情防控特殊要求和對小芳的保護,這一切都是在「零接觸」情況下完成的「雲救助」。救助問題解決後,承辦檢察官歐陽雪在後續的高考階段,還多次通過小芳班主任老師了解小芳學習情況和精神狀況,幾次模擬考試後,老師和檢察官們欣喜地看到小芳的成績在一天天的進步。
7月10日,高考後的第二天,為防止高考後小芳無人照顧而再次陷入生活困難。江門市檢察機關護苗義工服務隊與江門市婦聯的同志走進小芳家中,為小芳送去了生活必需品,同時安排社區幹部與小芳結成對子,實現社區民政救助幫扶無縫對接。
7月23日,廣東省高考成績放榜,小芳的成績高出本科批50多分,江門市、蓬江區兩級檢察院繼續為小芳做好志願填報輔導工作,針對小芳的成績幫助篩選適合的學校,最終,小芳被省內一所本科高校錄取。
近期,蓬江區法院也採納了蓬江區檢察院的羈押必要性審查意見,小芳的母親黃某日前已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小芳後續的就學和生活也有了基本的保障。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題圖 | 視覺中國
責編 | 陳倩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羅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