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候,天氣很好。心裡想著,等老了,就去大海邊開個咖啡館,放下一切,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有空的時候,面朝大海喝杯咖啡。正想著,來了幾個臺灣的客人,年輕的女士,很驚奇的問我,為什麼賣翡翠的櫃檯裡都要放杯水,今天去了好多地方,所有賣珠寶翡翠的都會在旁邊放杯水?
我跟她講:在翡翠櫃檯裡放一杯水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翡翠周圍的溼度,使其變得很溫潤,不至於乾巴巴的,主要針對的是容易「跑水「的翡翠,一般情況下種嫩的翡翠容易「跑水」。
我想她可能也不知道什麼是種嫩的翡翠和跑水是什麼意思,一併給她解釋了:種嫩的翡翠是結晶顆粒粗大,結構疏鬆。跑水是指如果不加以保養和長期放置在乾燥的環境裡,翡翠就會慢慢變得不難麼通透,會顯得很乾。
小雲再給大家說說翡翠是如何形成的?國際著名珠寶專家歐陽秋眉女士在一次演講中遇到一位女士提問:為什麼翡翠產地那麼少,有沒有可能明天突然宣布在南非發現了翡翠。歐陽女士說:不可能,因為這個地方沒有形成翡翠的地質條件。
那麼形成翡翠需要什麼樣的地質條件?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有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嗎?
小雲給大家說說,在地殼運動較為強烈的地帶,在低溫(100°C---400°C),高壓(5*10---7*10Kpa)的情況下,地表深處含鈉長石的巖石通過去矽作用分解為翡翠。也即,地表深處含鈉長石的巖石在地殼運動和地層斷裂發生的強力擠壓下發生了質變。
簡言之,翡翠形成必需三要素
先說說第一個吧,地殼運動強烈的地帶。(例,盛產翡翠的緬甸北部霧露河流域正好位於印歐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的東側)。
2. 就是低溫高壓。低溫(100°C---400°C),高壓(5*10---7*10Kpa) 只有在一定的溫度高壓下才能形成。3. 地表深處有含鈉長石的巖石。只有這三條必備才能形成翡翠。
下面分享翡翠的十大要素,有沒有石友知道?
昨晚,有客人拿著翡翠鑑定證書看了好久,說看不懂,問我要看哪裡,看那些數據。因為當時在忙,簡單的跟他講了看上面最重要的三個數據:硬度,密度,折射率。這三個數據是翡翠區別於其他寶石最重要的三個數據
那麼,其實翡翠有十大要素(學術概念)要了解翡翠得必須了解她最重要的十大要素: 一.化學成分1. NaAlSi2O6 鈉鋁矽酸鹽 2. 並含有鐵,鎂,錳,鈣,鉻,鎳等微量元素。 二.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角閃石,鈉長石,霓石。三.硬度6.5---7.0 四.密度3.30---3.36 通常為3.33 五.折射率1.65---1.67 六.解理細小顆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的閃閃發光的「蠅翅」。 七.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緻密集合體八.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九.透明度不透明至透明十.顏色豐富多彩。常見紅,黃,綠,紫,黑,白,灰,藍。紅黃為翡,綠為翠,綠色為上品,價值高。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的祖先歷來就愛玉,欣賞玉是一種高尚的嗜好。我們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認識到玉石的堅硬和美麗,玉石不僅可以用來磨製工具、武器,又是美麗的裝飾物件,寄託了人們的藝術情懷和精神追求,而且還作為一種禮器用來祭祀祖先,因此中國玉器,一開始,就帶有神秘的色彩,有闢邪,象徵著權力、財富、貴賤等作用。小雲覺得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翡翠在中國大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