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如玉,不染塵世霜雪——龍泉窯

2021-01-17 心如沚水鑑常明

用「清雅如玉,不染塵世霜雪」形容龍泉窯最適合不過。

龍泉窯在龍泉縣境不僅有蘊藏豐富的制瓷原料,龍泉窯丘陵都盛產松柴可作燒瓷的燃料。據浙江省文管會的調查,在龍泉縣發現的青瓷窯址有大窯、金村、溪口、梧桐口、小白岸、大白岸、道泰、山頭窯、松溪、安福口、安仁口、筆架山、項戶、安福、碗圈山、馬坳、大方、岑腳、周牆、大棋、下村、黃金坑、武溪等二十三處,其中以大窯和金村兩地窯址最多,質量也最精,南宋時期大窯的窯址由北宋二十三處發展到四十八處,窯場數量成倍的增長。

南宋 龍泉窯青釉弦紋貫耳大瓶

從窯址遺存的早期標本可以看出,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是龍泉窯的鼎盛時期,元代在燒大件器物的技術上有突破,明中期後逐漸走向衰落。工匠有的遷往江西等地,另行建窯,仍燒龍泉釉瓷器。

北京故宮龍泉青瓷

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帶康熙五十一年銘文的龍泉窯,這可以作為龍泉窯的資料,此後看不到清代龍泉窯的傳世器所見。都是景德鎮的仿燒品,文獻裡也有景德鎮仿燒龍泉釉釉料配方的記錄。龍泉窯燒瓷有八百年的悠久歷史。早期以日用品如盤、碗、壺等為主,盆、缽、罐也少量燒制,造型製做工整,底部修理平滑,器物比較普遍地使用刻花,劃紋,此外還有波浪、雲紋蕉葉、團花和嬰戲等紋飾;在大窯、金村、王湖、安福等窯址中這類標本都很豐富。早期產品在器形、裝飾與釉色各方面與越窯、溫州窯、婺窯有相似的特徵。

龍泉青瓷刻花大盤

龍泉窯在南宋中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器物造型淳樸,器底厚重,圈足寬闊而矮。具有穩重感。早期的器物仍繼續生產,並出現了爐、瓶、盆、渣鬥、塑像等器物,器皿造型很多,每種器物都有多種式樣,爐有鼎式爐、蔥管足爐、八卦爐、四足爐、奩式爐等等,瓶有膽式瓶、鵝頸瓶、龍紋瓶、虎紋瓶、帶蓋瓶和五管瓶等等。釉晶亮透明如鏡,裝飾以刻花為主,篦紋逐漸減少,碗口多花口,花口下碗壁多凸起五條直線,碗內刻雲紋的較多,有的碗分為五等分劃線,內劃「S」形紋飾,劃飾簡練快速;碗心印陰文「河濱遺範」或「金玉滿堂」,四字的也比較多。

龍泉窯雙耳盤口瓶

龍泉窯的興盛期可能開始於南宋中期,至於通常作為龍泉青瓷的代表作品,成為釉色之美的頂峰的粉青釉、梅子青釉器的燒製成功,可能始於南宋晚期。窯址遺存的大量瓷片,按胎色可分為白胎和黑胎兩類,而以白胎為主,約佔總數十分之九以上。黑胎青瓷可能是仿南宋官窯的產品,白胎青瓷則是代表龍泉窯系特點的龍泉青瓷。這一時期器物造型更加多種多樣,有各類盆、碟、盤、碗,盞、壺、渣鬥等日用品,也有文房用文具水盂、水注、筆筒、筆架、棋子,還有鳥盞與佛前供器的各式香爐以及八仙塑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出現了不少模仿古代銅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仿銅器的有鬲、觚、觶、投壺等器,仿玉器的有琮。表明龍泉青瓷工藝上的成就已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重視。

青瓷的歷史遺蹟可以追溯到戰國、春秋,浙江地區燒造,統之悠久,歷代燒制青瓷的匠師也都十分重視青瓷釉色與質地,晉人形容甌窯青瓷為「縹瓷」,唐人稱越窯釉質「如玉似冰」,釉色為「千峰翠色」、「秘色」。但是成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則是宋代窯工創造的龍泉青瓷,它是巧奪天工的人工青玉,宋代龍泉青瓷每一個碎片,至今仍讓我們為它的美感所傾倒。

龍泉青瓷的燒造工藝為了對龍泉青瓷的燒造工藝進行科學的總結,1959年,中央輕工業部和浙江省輕工業廳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中央輕工業部矽酸鹽研究所、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美術學院以及龍泉瓷廠等單位,對歷代龍泉青瓷的原料燒制工藝、呈色、造型裝飾作了研究,他們收集了五代至明各歷史時期中較有代表性的青瓷標本,作了細緻的觀察和分析研究。他們研究了龍泉地區的原料,胎釉的組成,釉層厚度,燒成溫度,氣氛以及顯微結構等等因素對釉色的影響。

龍泉窯不少窯址裡也遺留有大量的標本,龍泉窯瓷器,其造型、花紋雖可與其他瓷窯標本比較,參考斷代,但若考慮到龍泉留興起較晚,在其未能進入遠地廣大市場與其他先進瓷窯爭勝之前,同樣的造型、花紋其實際生產時間可能要比其他瓷窯為晚,至於宮廷、官府燒造的「官樣」瓷器,流行亍民間與民窯大量燒造的時間,可能還要更晚一些。

相關焦點

  • 歷代龍泉窯瓷器賞析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口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局部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底    龍泉窯是宋代著名青瓷產地,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龍泉縣。龍泉窯早期以習見的盤、碗、壺為主,缽、罐也少量燒制,器物製作工整,器底修坯平滑。
  • 龍泉窯之美
    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這時,曾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零,唯有龍泉青瓷質量顯著提高,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並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
  • 淺墨染雪新文:男主腹黑如玉公子,女主彪悍女漢子,可能拿錯劇本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完結穿越古言寵文《撩夫記》 作者:淺墨染雪,男主腹黑如玉公子,女主彪悍女漢子,可能拿錯了劇本~【文案】婠婠怨念了
  • 北京禾穀2020年秋拍‖明–龍泉窯鳳耳瓶
    明 龍泉窯鳳耳瓶尺寸:H14.5cm起拍價:3,000RMB備註:日本同一藏家舊藏拍品因形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龍泉窯之精品,彌足珍貴,充分體現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審美意趣。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青釉清淡柔和。盤口,直頸,筒形腹,頸部對稱裝飾雙鳳形半環雙耳,雙鳳以模印成形,造型秀麗端莊。常作為茶道花插用器陳設一旁。
  • 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青瓷窯系
    人們本來不知該如何形容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的珍寶,現在知道了:「這種瓷器的顏色好漂亮,就像雪拉同的衣服一樣!」從此,龍泉青瓷被歐洲人稱為「雪拉同」。這個故事只是龍泉青瓷風靡天下的例證之一。2019年7月16日,「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上展示的龍泉青瓷。
  • 日本瀨戶窯仿製龍泉窯青瓷,深受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
    其中,中國青瓷一直是日本陶瓷生產模仿的對象,尤其是龍泉窯青瓷,甚至可以稱為日本人最喜愛的中國陶瓷。明龍泉窯凸花勾蓮瓶故宮博物院藏瀨戶窯仿造生產了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和白瓷、建盞(建窯的黑釉茶碗)以及江西贛州窯小壺(茶葉罐)等產品。
  • 王虹《雪染的風採》
    王虹《雪染的風採》專輯名稱:雪染的風採專輯藝人:王虹出品公司:月昇唱片公司唱片編號:MRCD-8026發行日期:1990年08月31日資源格式:WAV+CUE專輯簡介:《雪染的風採》雪柒的風採-王虹&常寬合唱02. 命運03. 你我的家-王虹&劉家昌合唱04. 童年小雨05. 熱雪頌-王虹&徐良合唱06. 野花上的淚07. 香雲空姐08. 草地露水09. 空嘆10. 仙境11.
  • 龍泉窯明代以後淡出歷史舞臺的原因
    可以說,明早期龍泉窯是中國青瓷發展歷史上最後的亮點。 1464年,剛剛即位的成化皇帝發布了一道命令:「江西饒州府、浙江處州府,見差內官在彼燒造瓷器,詔書到日,除已燒造完者照數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員即便回京,違者罪之。」龍泉窯位於浙江,皇帝命令從詔書下達到當地開始,不允許再燒制瓷器,違令者還會獲罪。
  • 青翠之間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嬗變
    北宋早期龍泉地區窯場也不列外,其遺蹟中發現器物裝飾有纖細的刻劃花,胎質、釉色也與越窯慈谿上林湖等遺蹟出土的青瓷相近,甚至普遍採用與越窯相同瓷質的墊餅和白色泥點間隔支墊的裝燒方法。這些都說明其宋代初期龍泉窯瓷器風格受到了越窯的影響。
  • 古風清雅的女孩名,出淤泥而不染!
    所謂人如其名,一個有意境感的名字,不僅能加大人物塑造,而且還能給人留下一個很深刻的印象,並且,現如今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喜歡一些有古典韻味的事物,所以,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古風清雅的女孩名,既會讓人覺得書生氣息十足,又能打動人心!
  • 宋代龍泉窯青瓷珍品
    宋 龍泉窯 菱花式洗圓口,直壁下斂,圈足。周壁稜起次序相間形如菊瓣。施青釉,滿布棕色及淡茶色細碎開片紋。圈足內滿釉,露胎一圈塗褐色汁。南宋 龍泉窯 青瓷鬲式爐取樣於銅鬲(lì)造形,侈口折邊,短頸碩腹,三乳足向外斜伸,肩部稜起弦紋一周,並接腹部三條直向至足的稜痕;釉色粉青無紋片,瑩潔滋潤,邊稜多呈淺白色。
  • 晶瑩剔透惟清雅,玉蕊芳菲譜冷華;七首詠雪律詩,留待東君喚百花
    晶瑩剔透惟清雅,玉蕊芳菲譜冷華。心中淨土,何須遠覓。本性不識,愛恨愁聚。又是雪花飄零的深冬,難捨一場紅塵眷戀。青絲染雪,朱顏憔悴,流年逝水,韶華遠逸。情懷依舊,夢境難期,心音猶在,香魂一縷。幽思綿綿,閒情若許。相思繾綣,何處緣系。一剎那的擦肩,碰撞出千年的緣。紅塵繁世,默守情懷。
  • 小孩子可愛又柔軟,起個不染塵埃的名字,好聽似精靈
    寶寶是墜落人間的小天使,同時,他們在生活中也如精靈般活潑可愛,所以,為寶寶起一個不染塵埃的名字,不僅能提升其外在氣質,而且還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之美,給人一種仙氣飄飄,絕美脫俗的感覺,因此,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不染塵埃的寶寶名,也讓你們看看,家裡的小寶貝是有多麼的可愛?
  • 油茶花開 滿山盡染「雪」
    初冬時節,湖南省各地油茶花迎冬綻放,漫山遍野素雅銀裝,潔白的花瓣、金色的花蕊,團團簇簇、層層疊疊、如雪如玉,在藍天映襯下,耀眼奪目,成了冬日裡最亮麗的風景。
  • 在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日本瀨戶窯對其仿造達到了頂峰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十三、十四世紀,被大量運至日本的中國陶瓷(包括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白瓷、黑釉瓷)以龍泉窯青瓷的數量最多,特別是南宋後期龍泉窯所生產的高檔粉青瓷在日本尤為珍貴,在室町時代後期到桃山時代深受茶師們喜愛。
  • 龍泉窯到底有多美?看完這10器物我驚呆了
    古代的龍泉窯器物多不多?多。
  • 北京禾穀上海秋季拍賣會——同一藏家日本回流之龍泉窯篇(一)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
  • 連線鑑寶 | 這件陶瓷爐會是龍泉窯器物嗎?
    藏友李先生說,他的這件爐子看上去特別漂亮,是之前他花兩千元買下來的,應該是浙江龍泉窯的青瓷。「你看它看上去特別的圓潤,而且這個瓷看上去又有玉的顏色,好像白玉一樣的,青色的玉,看上去特別的舒服,因為我的青瓷就是龍泉青瓷,就是浙江龍泉窯口的。」李先生這麼說道。讓藏友李先生這麼認為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覺得這個瓷爐有使用過的痕跡。
  • 妙玉:最不尋常的清雅女子
    妙玉:不尋常的清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