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瀨戶窯仿製龍泉窯青瓷,深受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

2021-01-08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中國陶瓷對日本陶瓷的發展自古有著強烈的影響。其中,中國青瓷一直是日本陶瓷生產模仿的對象,尤其是龍泉窯青瓷,甚至可以稱為日本人最喜愛的中國陶瓷。

明仿龍泉釉暗刻花紋碟故宮博物院藏此碟應為景德鎮仿龍泉窯產品

另闢蹊徑的模仿

十二世紀末,繼承了猿投窯灰釉技術的瀨戶窯在愛知縣瀨戶地區開窯,之後歷經鎌倉時代(一一九二年左右一三三三年)、室町時代(一三三六年一五七三年)和安土桃山時代(一五七三年一六〇三年),逐漸繁榮並發展成為日本最上乘陶瓷的產地。

明龍泉窯凸花勾蓮瓶故宮博物院藏

瀨戶窯仿造生產了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和白瓷、建盞(建窯的黑釉茶碗)以及江西贛州窯小壺(茶葉罐)等產品。

十四世紀瀨戶窯鐵釉環耳花瓶高二六·二釐米口徑七·一釐米底徑八·四釐米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雖然當時瀨戶窯已仿照龍泉窯青瓷的式樣生產製作出了鬲式爐(袴腰香爐)、尊形瓶、酒會壺(蓋罐)、盤、魚紋盆、花瓶等器物,但憑藉當時的灰釉陶(原始青瓷)技術尚無法做出完美的仿造品,因此當時瀨戶窯的工匠們在器形和紋樣上獨闢蹊徑,從而造就了與龍泉窯青瓷有著相當迥異質感和風格的產品。

瀨戶窯的產品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作為日本產的最上乘的陶瓷器,在當時被賦予僅次於中國陶瓷的地位。

日本鎌倉今小路西遺址出土的十三世紀後期龍泉青瓷殘件鎌倉市教育委員會藏

這一時期的瀨戶窯陶瓷,除了在鎌倉時代的政治中心—鎌倉大量出土以外,在日本全境的武士的大型房屋遺址、古城遺址、寺院遺址等地相繼被發現,從而可以判斷出它受到了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並在當時的日本全國流通。

龍泉窯青瓷被替代

到了十六世紀,進入日本的中國陶瓷變為以景德鎮青花瓷為主流,青瓷則以十六世紀初期為分界點數量銳減。日本進口的青瓷中也幾乎不再是龍泉窯青瓷,而是以景德鎮窯青瓷佔據主體地位。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漳州窯青花開光碟高三釐米口徑八·七釐米足徑四·一釐米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前半葉,被帶到日本的青瓷被稱之為「七官青瓷」,其中一部分被認為是與「古染付(青花)」等一起由日本向中國訂購的。雖然「七官青瓷」以往多被視為龍泉窯青瓷,但筆者認為,實際上很可能多數都是在景德鎮窯生產的仿龍泉窯青瓷。

原文作者:森達也著,胡一超譯原文來源:《紫禁城》2019年7月刊《中國青瓷對日本陶瓷的影響》(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相關焦點

  • 日本瀨戶窯仿造:技術無法完美仿造龍泉青瓷,只能在外形另闢蹊徑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三足香爐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十二世紀末,繼承了猿投窯灰釉技術的瀨戶窯在愛知縣瀨戶地區開窯,之後歷經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逐漸繁榮並發展成為日本最上乘陶瓷的產地。日本在鎌倉幕府滅亡後,經過一段南北朝的對立和內亂,確立了室町幕府的政治統治。明龍泉窯青釉花觚 高二二·五釐米口徑一四·七釐米底徑七·五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戰國時代:1493年至1573年,此時室町幕府其實已名存實亡。
  • 在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日本瀨戶窯對其仿造達到了頂峰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十三、十四世紀,被大量運至日本的中國陶瓷(包括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白瓷、黑釉瓷)以龍泉窯青瓷的數量最多,特別是南宋後期龍泉窯所生產的高檔粉青瓷在日本尤為珍貴,在室町時代後期到桃山時代深受茶師們喜愛。
  • 龍泉窯青瓷歷史概況
    現有考古發現表明,龍泉及周圍地區有幾處唐代的青瓷窯業遺蹟,如現今慶元縣竹口鎮黃壇村、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青田縣臘口鎮石帆村、蓮都區呂步坑村,其中慶元在當時屬於龍泉管轄範圍。這一時期龍泉窯青瓷產業規模不大,屬於就近銷售模式。唐代龍泉窯青瓷撇口碗高4.8cm,口徑13.6cm,底徑6.4cm
  • 宋代龍泉窯青瓷珍品
    龍泉窯位於浙江省龍泉縣境內,窯址遍布於大窯、金村、溪口等地。浙江餘姚、上虞一帶自三國、兩晉以來,即以燒制青瓷著稱。因此北宋龍泉青瓷窯業的發展,深受鄰近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宋 龍泉窯盤口瓶燒造龍泉青瓷的窯室為沿著山坡修築的龍窯,北宋時龍窯窯身冗長,室內火候、溫度掌控不易,燒出來的青瓷釉色黃綠不齊。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日本鎌倉圓覺寺的14世紀的《佛日庵公物目錄》裡面,記載了佛日庵收藏的大量「唐物」,其中就可以查閱到當時的日本最高統治者對於中國龍泉青瓷的喜愛和使用。佛日庵是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墓所在地,佛日庵的唐物,便是日本幕府和當時的中國(元朝)貿易的實證。今天,我們就從美協秋拍的日本龍泉青瓷說起,繼續為朋友們梳理一下在日本傳世的龍泉「名品」。
  • 【大象視界東京現場即時視頻】經典傳承:被日本茶人視若珍寶的龍泉青瓷
    1975年,在韓國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出1萬多件瓷器,其中龍泉青瓷佔了9000多件,可見龍泉青瓷在當時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龍泉青瓷直接影響到了高麗的思密達青瓷,也被日本人大量的收藏甚至仿造,但是在海外,鼎盛時期的南宋梅子青一直被模仿,但卻從未被超越。
  • 窯火千年 青瓷不老-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很快,南宋宮廷用瓷的產地就轉到龍泉窯。兩大名窯在不經意間完成了歷史上最終的交接。  龍泉窯是中國歷代青瓷工藝技術發展的集大成者。龍泉青瓷那開創性的粉青、梅子青厚釉,失透如玉的效果,不僅在中國歷代備受朝野各界喜愛,更讓世界為之傾倒。16世紀的法國人沉醉於龍泉青瓷的瑩體玉質,將其與名劇《牧羊女》主角雪拉同(Celadon)的美麗青袍相比擬。
  • 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青瓷窯系
    上世紀60年代主持過龍泉大窯初步發掘工作的著名陶瓷學家朱伯謙曾說,在南宋皇城遺址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龍泉窯瓷器。據他分析,「雖然官窯的瓷器很出眾,也適合做陳設品,但它的實用性遠遠比不上龍泉窯」。在紹興南宋六陵遺址出土的瓷器中,龍泉青瓷也佔比最大。到了元代,朝廷詔令在江浙行省燒造瓷器,當時的龍泉窯和景德鎮窯,都屬於江浙行省。
  • 為什麼日本人鍾愛龍泉青瓷?
    從日本人的角度來說,這些藝術除了帶給他們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之外,自然也充滿了禪意。那麼,這種禪意在被戲稱為「日本人手一件」的中國龍泉青瓷身上是如何體現的呢?接下來讓我們戴上「和風」濾鏡,一起來欣賞龍泉窯中的精品吧?要說到日本最著名的龍泉青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件以殘破之美聞名於世的「螞蝗絆」。(它的故事之前的文章有過精講,戳這裡看)。
  • 龍泉窯之美
    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體較為厚重,但造型規整,釉色由淡青轉為青黃,產品多生活用具為主,有碗、盤、杯、壺、瓶、罐等,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蓖紋。圖案有花卉,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
  • 青翠之間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嬗變
    北宋以後,屬越窯產區的餘姚上林湖、上虞窯寺前、小白市、黃巖沙埠等窯址中開始出現刻劃更複雜、圖案紋飾更繁瑣的產品,這說明刻劃工藝在青瓷窯場間十分盛行。北宋早期龍泉地區窯場也不列外,其遺蹟中發現器物裝飾有纖細的刻劃花,胎質、釉色也與越窯慈谿上林湖等遺蹟出土的青瓷相近,甚至普遍採用與越窯相同瓷質的墊餅和白色泥點間隔支墊的裝燒方法。這些都說明其宋代初期龍泉窯瓷器風格受到了越窯的影響。
  • 北京禾穀上海秋季拍賣會——同一藏家日本回流之龍泉窯篇(一)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
  • 歷代龍泉窯瓷器賞析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底    龍泉窯是宋代著名青瓷產地,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龍泉縣。龍泉窯早期以習見的盤、碗、壺為主,缽、罐也少量燒制,器物製作工整,器底修坯平滑。  宋龍泉窯梅子青三足爐-底    南宋以後青瓷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燒成功粉青,梅子青等青翠嬌豔的釉色。
  • 【大象視界】迷人的千年青瓷漆器,告訴你什麼是高貴的傳承
    在日本珍藏的唐物中,龍泉青瓷和漆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品類,也代表著中國藝術品在日本的顯赫傳承。《佛日庵公物目錄》日本鎌倉圓覺寺的14世紀《佛日庵公物目錄》裡,記載了佛日庵收藏的大量唐物,從宋元禪畫書法、花瓶、茶盞、文房香具,幾乎全是中國文人的必備收藏品,其中就可以查閱到當時的日本最高統治者對於中國龍泉青瓷的喜愛和使用
  • 北京禾穀2020年秋拍‖明–龍泉窯鳳耳瓶
    明 龍泉窯鳳耳瓶尺寸:H14.5cm起拍價:3,000RMB備註:日本同一藏家舊藏日本十三世紀之後貴族階層流行茶道,龍泉青瓷花瓶作為茶席中不可或缺之物,備受追捧。從鎌倉、室町時代以來,大量龍泉花瓶流入日本,其中以日本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收藏的被定為日本國寶的「萬聲」和陽明文庫收藏的被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千聲」的最為有名。語出日本江戶時代的詩句「搗月千聲又萬聲」。意謂此瓶精美無比,能贏得萬口同聲的讚嘆。
  • 清雅如玉,不染塵世霜雪——龍泉窯
    北京故宮龍泉青瓷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帶康熙五十一年銘文的龍泉窯,這可以作為龍泉窯的資料,此後看不到清代龍泉窯的傳世器所見。都是景德鎮的仿燒品,文獻裡也有景德鎮仿燒龍泉釉釉料配方的記錄。龍泉窯燒瓷有八百年的悠久歷史。
  • 宋元明龍泉青瓷市場行情走俏:參閱歷次拍賣天價排行榜
    此器形制因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極為高級之瓶形一類,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窯所特有,普見鳳耳及魚耳兩種,摩羯耳較少。除了清宮舊藏數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睞。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
  • 龍泉窯明代以後淡出歷史舞臺的原因
    明早期龍泉窯在燒造工藝和製品面貌上都沿襲了元代的方式和特點。根據大窯楓洞巖考古發現,洪武、永樂二朝,龍泉青瓷與景德鎮瓷器一樣同為御用瓷器。除了在國內高端市場佔有重要席位之外,這一時期的龍泉青瓷仍是主要的外銷瓷品種,以主角身份參與世界經貿和文化交流,其產品流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