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瀨戶窯仿造:技術無法完美仿造龍泉青瓷,只能在外形另闢蹊徑

2021-01-08 紫禁城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三足香爐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十二世紀末,繼承了猿投窯灰釉技術的瀨戶窯在愛知縣瀨戶地區開窯,之後歷經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逐漸繁榮並發展成為日本最上乘陶瓷的產地。

明龍泉窯青釉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鎌倉時代:1192年左右至1333年,從後鳥羽天皇建久三年(1192年)源賴朝受封為徵夷大將軍並在鎌倉地區建立將軍幕府,到醍醐天皇元宏三年(1333年)北條高時滅亡為止。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尊形花瓶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室町時代:1336至1573年,是日本幕府政治時代的重要時期,以對鎌倉文化的傳承為基礎形成。日本在鎌倉幕府滅亡後,經過一段南北朝的對立和內亂,確立了室町幕府的政治統治。

明龍泉窯青釉花觚 高二二·五釐米口徑一四·七釐米底徑七·五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戰國時代:1493年至1573年,此時室町幕府其實已名存實亡。

北宋龍泉窯青釉刻魚紋折腰盤 故宮博物院藏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至1603年,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當權的時代,因織田氏的統治中心在近江的安土城,豐臣氏的統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見城(桃山)故名。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魚紋盤 高八·一釐米口徑三〇·四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雖然當時瀨戶窯已仿照龍泉窯青瓷的式樣生產製作出了鬲式爐(袴腰香爐)、尊形瓶、酒會壺(蓋罐)、盤、魚紋盆、花瓶等器物,但憑藉當時的灰釉陶(原始青瓷)技術尚無法做出完美的仿造品,因此當時瀨戶窯的工匠們在器形和紋樣上獨闢蹊徑,從而造就了與龍泉窯青瓷有著相當迥異質感和風格的產品。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四足盤 高一一·八釐米口徑四〇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瀨戶窯的產品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作為日本產的最上乘的陶瓷器,在當時被賦予僅次於中國陶瓷的地位。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酒會壺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這一時期的瀨戶窯陶瓷,除了在鎌倉時代的政治中心—鎌倉大量出土以外,在日本全境的武士的大型房屋遺址、古城遺址、寺院遺址等地相繼被發現,從而可以判斷出它受到了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並在當時的日本全國流通。

十四世紀瀨戶窯鐵釉環耳花瓶 高二六·二釐米口徑七·一釐米底徑八·四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明龍泉窯青釉雙環耳瓶 高二四釐米口徑七·一釐米底徑八·二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宋龍泉窯青釉貫耳弦紋瓶 高三一·五釐米口徑一〇釐米底徑一一·七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碟殘件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相關焦點

  • 在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日本瀨戶窯對其仿造達到了頂峰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十三、十四世紀,被大量運至日本的中國陶瓷(包括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白瓷、黑釉瓷)以龍泉窯青瓷的數量最多,特別是南宋後期龍泉窯所生產的高檔粉青瓷在日本尤為珍貴,在室町時代後期到桃山時代深受茶師們喜愛。
  • 日本瀨戶窯仿製龍泉窯青瓷,深受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
    明仿龍泉釉暗刻花紋碟故宮博物院藏此碟應為景德鎮仿龍泉窯產品另闢蹊徑的模仿十二世紀末,繼承了猿投窯灰釉技術的瀨戶窯在愛知縣瀨戶地區開窯,之後歷經鎌倉時代(一一九二年左右一三三三年)、室町時代(一三三六年一五七三年)和安土桃山時代(一五七三年一六〇三年),逐漸繁榮並發展成為日本最上乘陶瓷的產地。
  • 【大象視界東京現場即時視頻】經典傳承:被日本茶人視若珍寶的龍泉青瓷
    自古以來,日本人對於產於浙江的龍泉青瓷有著特殊的偏愛,以至於對於不同的龍泉青瓷,日本人自己都給與了自己的「冠名」,如把散布著褐斑的龍泉窯青瓷命名為「飛青瓷」,把南宋時代的粉青色龍泉青瓷稱為「砧手「,元明時期青綠色的龍泉青瓷為「天龍寺手」,明末與清的青瓷為」七官手」。
  • 為什麼日本人鍾愛龍泉青瓷?
    從日本人的角度來說,這些藝術除了帶給他們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之外,自然也充滿了禪意。那麼,這種禪意在被戲稱為「日本人手一件」的中國龍泉青瓷身上是如何體現的呢?接下來讓我們戴上「和風」濾鏡,一起來欣賞龍泉窯中的精品吧?要說到日本最著名的龍泉青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件以殘破之美聞名於世的「螞蝗絆」。(它的故事之前的文章有過精講,戳這裡看)。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九州博多出土的龍泉青瓷(13世紀)如今的日本考古實證顯示,日本人對於龍泉青瓷的進口至少能夠追溯到13世紀(南宋到元初),除了北海道以外,日本其他三大島都有早年的龍泉青瓷出土。另有一說,因鋦釘形狀像大螞蝗,日本人稱其為螞蝗絆。可能是後一種說法更靠譜一些吧。相傳足利義政得到此物十分鐘愛,甚至派遣使者攜帶此碗來到我國,懇請當時的大明皇帝照原樣再賜一個,可遍訪龍泉各窯,已再仿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明朝的時候龍泉窯已經開始沒落了,當然燒制不出宋代如此可人的顏色啦),因此,只能回去給它打螞蝗補丁啦!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
  • 宋元明龍泉青瓷市場行情走俏:參閱歷次拍賣天價排行榜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帶乾隆御題詩之龍泉窯青瓷弦紋貫耳壺,形制與本品極為相近,故宮博物院亦有同類藏品,宋代僅見官窯同器型製品。已故收藏家、萬野美術館創始人,萬野裕昭(Yasuaki Manno 1906-1998)是20世紀下半葉日本關西地區最著名的東方陶瓷收藏大家之一。他的收藏品全部經過細緻考證,嚴格挑選,納入收藏旗下時力求其完美,並在財力的支持下,建立良好的收藏環境。
  • 窯火千年 青瓷不老-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我們跟隨著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鄭建明教授的腳步,聽他娓娓道來——  自商周到戰國,浙江先民就在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燒制原始瓷,其中不少已經達到成熟青瓷的水平。漢代以降,在以上虞為中心的曹娥江中遊地區,成熟青瓷興盛,產量極大提升。完成原始瓷器和成熟青瓷這兩次技術上的飛躍後,到唐代,青瓷開始在上林湖越窯迎來她的巔峰時刻。
  • 龍泉青瓷:哥窯篇
    大窯龍泉窯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起步較早,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的陳萬裡先生,曾先後8次對龍泉窯遺址進行了調查,著有《調查龍泉青瓷報告》、《龍泉青瓷的初步調查》、《瓷器與浙江》等,成為中國古陶瓷考古的先驅者。
  • 全力打造「世界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
    ——訪市青瓷寶劍產業局局長盧士俊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蘭玲)「2014年,我們將牢固樹立『劍瓷興則龍泉興』的發展理念,實施『文創興劍瓷、科技強劍瓷、品牌立劍瓷』三大發展戰略,按照『文化產業年』的工作部署,全力打造『世界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
  • 「30秒懂幣」盤點常見仿造古錢偽造鏽色方法!
    想確定自己收藏的古錢是否是正品還是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的。因古錢造型不同,所以鏽色各有千秋,今天小編開課為大家梳理一下常見的仿造古錢鏽色做舊方法,歸納如下:偽造綠色方法出土古錢綠鏽包漿較為常見,下邊為綠鏽七種偽造方法:(1)將仿造的古錢埋入土中,埋藏地下幾年後取出
  • 龍泉青瓷:青綠淡雅,靈秀脫俗!
    龍泉八卦紋香爐  宋朝是陶瓷美學的劃時代時期,美學追求是「意境」。龍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龍泉香爐青瓷  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將青瓷推向頂峰。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單色釉,是單一的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茶葉末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稱,但它卻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之一。
  • 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
    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朝興01我們清晨從深圳出發駕車千餘公裡終於在深夜抵達麗水時,略微下著小雨,又是早春,單薄和偏遠的城市生出些許寂寞。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熊熊火焰中還原所致,徐朝興大師的跳刀與火焰共舞,造青瓷!
  •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據說,虎符乃是姜子牙發明的,其形狀大多為虎形並且一分為二,後來形制又越來越複雜,虎符的形制是國家最高機密,要做到真正的「符合」只能是擁有真正的虎符。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第一、兩半虎符均有子母扣,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並且虎符的樣式和材質多種多樣。
  • 多米尼加如此稀少,市場大多數竟都是人工仿造的假貨!
    1、開採難度大因為多米尼加是藍珀的唯一生產地,又因為這種琥珀開採難度大,但卻又不能依靠機械開採,只能依靠人工開採,而又因為開採技術相對落後,所以產量極其稀少。所以我們在市場上那些能常見的藍珀,可能就要小心了,98%可能都是人工仿造的。
  • 「中國龍泉青瓷之都」「 中國龍泉寶劍之鄉」特色區域通過專家複評
    龍泉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季丹)日前,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執行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山一行來我市,對「中國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特色區域進行複評工作。副市長馬斌參加匯報會。
  • 「大陸神秘基地1:1仿造臺灣清泉崗基地」
    臺灣「三立新聞網」今天(30日)報導稱,甘肅戈壁沙漠的「神秘」軍訓基地「竟1:1仿造臺灣清泉崗基地」。 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截圖 臺灣「三立新聞網」30日援引日媒報導稱,據最新衛星照片,大陸甘肅的沙漠地區出現神秘畫面,與美軍於日本衝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跑道近似,疑是解放軍用作飛彈射擊訓練的目標。
  • 龍泉青瓷大師苑|張紹斌藝術作品欣賞
    1957年,張紹斌出生於浙江龍泉的陶瓷世家,張家自天祖張明有於道光元年始建龍泉寶溪第一支「古龍窯」,傳至張紹斌已歷經六代。張紹斌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輩學習陶藝,從揉泥拉坯、點火焚爐開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不但學會了全套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更在制瓷上突破陳規。
  •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一定見過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抗日部隊武器裝備極其匱乏,一般都是扛著小米長槍,去對抗日本鬼子的飛機大炮。中國各地的抗日部隊面對武器裝備先進的日本軍,被打的幾乎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