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三足香爐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十二世紀末,繼承了猿投窯灰釉技術的瀨戶窯在愛知縣瀨戶地區開窯,之後歷經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逐漸繁榮並發展成為日本最上乘陶瓷的產地。
明龍泉窯青釉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鎌倉時代:1192年左右至1333年,從後鳥羽天皇建久三年(1192年)源賴朝受封為徵夷大將軍並在鎌倉地區建立將軍幕府,到醍醐天皇元宏三年(1333年)北條高時滅亡為止。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尊形花瓶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室町時代:1336至1573年,是日本幕府政治時代的重要時期,以對鎌倉文化的傳承為基礎形成。日本在鎌倉幕府滅亡後,經過一段南北朝的對立和內亂,確立了室町幕府的政治統治。
明龍泉窯青釉花觚 高二二·五釐米口徑一四·七釐米底徑七·五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戰國時代:1493年至1573年,此時室町幕府其實已名存實亡。
北宋龍泉窯青釉刻魚紋折腰盤 故宮博物院藏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至1603年,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當權的時代,因織田氏的統治中心在近江的安土城,豐臣氏的統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見城(桃山)故名。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魚紋盤 高八·一釐米口徑三〇·四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雖然當時瀨戶窯已仿照龍泉窯青瓷的式樣生產製作出了鬲式爐(袴腰香爐)、尊形瓶、酒會壺(蓋罐)、盤、魚紋盆、花瓶等器物,但憑藉當時的灰釉陶(原始青瓷)技術尚無法做出完美的仿造品,因此當時瀨戶窯的工匠們在器形和紋樣上獨闢蹊徑,從而造就了與龍泉窯青瓷有著相當迥異質感和風格的產品。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四足盤 高一一·八釐米口徑四〇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瀨戶窯的產品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作為日本產的最上乘的陶瓷器,在當時被賦予僅次於中國陶瓷的地位。
十四世紀瀨戶窯灰釉酒會壺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這一時期的瀨戶窯陶瓷,除了在鎌倉時代的政治中心—鎌倉大量出土以外,在日本全境的武士的大型房屋遺址、古城遺址、寺院遺址等地相繼被發現,從而可以判斷出它受到了當時的武士和僧侶們的喜愛並在當時的日本全國流通。
十四世紀瀨戶窯鐵釉環耳花瓶 高二六·二釐米口徑七·一釐米底徑八·四釐米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
明龍泉窯青釉雙環耳瓶 高二四釐米口徑七·一釐米底徑八·二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宋龍泉窯青釉貫耳弦紋瓶 高三一·五釐米口徑一〇釐米底徑一一·七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十五世紀瀨戶窯灰釉碟殘件 愛知縣陶瓷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