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八卦紋香爐
宋朝是陶瓷美學的劃時代時期,美學追求是「意境」。龍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契合了中國文人對美的追求:含蓄、內斂、優雅、深沉。它靜默成景,卻又意境深遠。
龍泉香爐青瓷
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將青瓷推向頂峰。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南宋 龍泉窯青釉荷葉形蓋大罐
梅子青,釉層厚而透明,釉色瑩潤如玉,溫潤澤和,遠看如樹枝上掛著的梅子,「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故得此名。青色的梅子很快就會變軟發黃,「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情誼可能被歲月衝淡,那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女青春易逝,龍泉青瓷卻將這份青翠剔透定格下來,想來也是件極浪漫的事。
龍泉窯青瓷荷葉蓋罐
粉青釉,釉色青綠淡雅,釉面光澤柔和,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
粉青釉雙耳爐
龍泉青釉瓷的釉色之美,就是最直觀最表象最易被捕捉到的美。龍泉瓷器的釉色,翠青如綠梅子,粉青若淡藍天,寧靜、祥和、鮮活、張揚著勃勃生命力。
粉青如意洗
龍泉青瓷之美還在於其器物的造型,瓶、觚、罐、壺、碗、盤、杯、碟、燈、洗、硯、等等,大者尺,小者寸,或日用,或陳設,諸器無不匠心獨運,製作精巧,高矮長短比例諧調,實用功能與審美理念有機結合,天衣無縫。
龍泉印花卉(福祿如山)蓋罐
龍泉青瓷蓋碗
明 龍泉窯大盤
明 龍泉窯 劃花帶蓋執壺
龍泉弟窯粉青釉龍耳瓶
明 龍泉窯 劃花花卉大瓶
明 龍泉窯 帶蓋梅瓶
魚耳爐
冰裂紋雙耳爐
貼花葫蘆瓶
龍泉玉壺春
不同時代的器物造型又各有特點。北宋的龍泉瓷造型多是樸實穩重,大巧若拙之美;南宋多是俊秀輕盈之美,元代多是渾圓飽滿,粗獷大氣之美。正可謂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美,美為欣賞她的那個時代而存在。
南宋 龍泉窯青釉瓜稜瓶
元 龍泉窯龍紋大盤
宋 翠青琮式瓶
龍泉青瓷之美也表現在其器物的紋飾上,裝飾技法多種多樣,刻、劃、篦、捏、貼、印,各種技法無不爐火純青,反映著勞動者的智慧才能。裝飾題材豐富多彩,人物、動物、花鳥、魚蟲、文字,各種題材無不寄寓社會的文化理念,反映著黎民百姓的生活習俗和審美追求。
喜上梅梢
荷氣生財
宋人的心思敏感細膩,追求精緻。他們將更多的心力傾注到對文化思想的追求,對生活美學的堅持上,造就了靈秀脫俗的龍泉青瓷和那個時代含蓄靈性的美。
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瓷器 | 龍泉青瓷
更多龍泉青瓷器欣賞:
責任編輯:憶苦思甜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客服☞ 微信號/QQ:250955904
《金繕工藝,盡顯殘缺之美!》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