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

2020-12-23 師說春秋藝

跳刀舞青瓷,龍泉養清氣

——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朝興

01

我們清晨從深圳出發駕車千餘公裡終於在深夜抵達麗水時,略微下著小雨,又是早春,單薄和偏遠的城市生出些許寂寞。在酒店對面隨便選了一家小店吃飯,沒想到店家的鮮魚鍋讓我們吃出了滿滿的幸福感。吃飽了就有力氣思考,到此拜訪是因為水之麗?還是因為龍之泉?哥窯、弟窯又是個什麼親戚關係?「天青色等煙雨」就是青瓷帶給我們的境界和情緒?明天拜訪大師我該和他聊些什麼呢?

第二天才知道過多的思考都是多餘。徐朝興大師的作品、頭銜真的不需要在此提及,和他聊天,也不需要做任何無謂的思考,因為見到他,就已經被折服。

02

跳刀與火焰共舞造青瓷

跳刀自古是一門武林絕技,千米之外傷人無數,可見跳刀的靈活與精準。陶瓷界的跳刀手法源於中國早期原始陶瓷技藝中的紋飾刻劃,徐朝興大師把它發展成為陶瓷的一種藝術元素,使用起來輕鬆、隨和,就如同他的笑容一樣,親切而又縝密。

他為我們演示跳刀絕技。一個大大的拉坯已經成型,在他的工作間緩緩轉動,似乎在等待它的主人好急速飛舞。果然,徐朝興大師拿起刻刀貼近這個圓盤的剎那間,就聽見千萬隻蜜蜂迅速起航,飛往四面八方,可能處處都是花的海洋。飛出去的泥坯已經看不清軌跡,不斷在原坯四周飛閃,只看到一道道光線,不間斷的放射在空氣中。

刀呢?看不清刀在哪裡。手呢?看不清大師的手在哪裡。視線全被飛起的泥花搶盡風頭。等圓盤毛坯慢慢停下來,以為可以看看刀在哪?以為可以看看手在哪?錯!我們的視線已經被圓盤的變化牢牢吸引,只有驚呼的瞬間才明白,泥坯的圓盤已經脫胎換骨。

徐朝興大師像玩魔術一般將一個泥坯變成了藝術品,即便還是泥料,也已經有不可思議的手刻紋理遍布周身,這是一種密碼,可以打開藝術殿堂的大門。

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熊熊火焰中還原所致,徐朝興大師的跳刀與火焰共舞,造青瓷!

03

扳手腕年輕人都可能是他的手下敗將

我們一進入他家的院子就看到一個大大的客廳,各種漂亮的青瓷沒有任何規律的散落在桌上,他回身從背景牆上略作選擇取了茶招呼我們喝。說這是學生給他的茶膏,自己一個人時沒有泡功夫茶,茶膏既不用繁瑣的衝泡又功效十足。(茶葉與茶膏的比例是100:1,100公斤茶葉大約才能熬製1公斤的茶膏)。

當我還在感嘆茶膏的貴氣時,當我還在猜測背景牆格上的各種杯子哪一種是青瓷哪一種更罕見時,被大師拿出的一套茶杯深深吸引。沒錯,是一套茶杯,一人一套!

不是茶杯加杯墊,也不是茶託加高足杯,而是渾然一體,杯託和杯子離開了任何一方都可能價值盡失。我無法用語言描述它的美,只覺得杯墊高出了一絲一毫就好像將我們從紅塵出抽離而出,享片刻清淨。那一刻我明白,茶杯是有氣場的,第一次看到氣場十足的龍泉青瓷,有蓮花的影青,在茶水中若隱若現。

當徐朝興大師說到常年自己拉坯,和年輕人扳手腕時,我踴躍提出和他扳手腕,結果可想而知:我慘敗,說徐大師完勝更貼切一點。我笑問大師為什麼面色紅潤皮膚細膩,是否不曬太陽呢?畢竟大師是1943年生人。他說,「曬太陽,怎麼不曬太陽,每天要鍛鍊啊,你看」。他邊說已經走到窗臺邊,輕輕抬腿,腳已經放在了一米多高的窗稜上,還可以壓腿到貼前胸,每天堅持。我也試試,齜牙咧嘴地投降。

說到每天堅持,我想起他說的一句話:「其實我也沒做什麼特別的,就是一直在做這個,是時代造就了我!」

他在書房現場給我們寫字,在他手裡轉刀為筆,化瓷為紙,一人一副讓我們自己挑。看到兩個人同時拿到了「茶道」,他馬上對做出退讓的人說:「沒事,沒事,我再給你寫一個,於是寫了一個漂亮的「靜」字。

「茶道」一直掛在我朋友的茶道空間裡,每次見到,就想起徐朝興大師有氣場的茶杯,想起與火共舞的跳刀之美。

04

三代人的努力共同培育青瓷貴族氣質

我們臨出門碰到徐朝興大師的兒子徐凌,很想和他聊聊,沒想到他委婉拒絕了,陪我們站在院子的樹下聊了一會,接到他兒子的電話,才知道他兒子也在讀美院。我們說,將來徐大師的孫子也會是青瓷傳承人吧?徐凌說,看他自己的選擇吧!雖然他的每一句話都是拒絕,每一句話都在和青瓷刻意保持禮貌的距離,但是從他柔和的態度和三代人之間各自的選擇,我們感受到青瓷帶給他們的影響,估計此生割捨不掉。

很多人說,中國很難找到貴族,因為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氣,要過百年的氤氳。現在,徐朝興大師已經為青瓷工作了62年,超過一個甲子,徐凌和他的太太也在認真經營「造青」。

造青

每次看徐凌拍的光與影的圖片,就知道「美」已經在他們家生根發芽。徐朝興大師的孫子未來是否會選擇龍泉青瓷,我們不得而知,但龍泉青瓷的貴族氣息,我們在拜訪的過程中已經能夠感知!

相關焦點

  • 青瓷傳統技藝跳刀,以刀為具持刀起舞,韻律美的極致展現
    跳刀,是現代青瓷中的一種常用裝飾技藝。它來源於中國早期原始陶瓷技藝中的紋飾刻劃手段。是一個持刀起舞,以技展現,以刀為具的裝飾藝術。是我國古代裝飾技藝之一,神秘而又美麗。有意無意之間,陶瓷人在修坯利坯時,發現遊走於坯體的刻劃刀痕具有很寫意、很規律的圖案裝飾效果,對打破光素平板的坯體視效,作用十分突出,故此跳刀便逐漸被納入了青瓷,尤其龍泉青瓷人的視野,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裝飾技藝。在原始青瓷、陶瓷裡都有跳刀紋飾,原始的跳刀紋是由麻布敲打而成。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
  • 龍泉青瓷:哥窯篇
    此外,清乾隆皇帝曾寫下十首讚頌哥窯瓷器的詩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盤》一詩中曰:「色暗紋彰質未經,哥窯因此得稱名。」另一首《曝書亭集硯銘》贊道:「從臺澄泥鄴官瓦,未若哥窯古而雅。綠如春波停不瀉,以石為之出其下。」因此,哥窯製品歷來受到皇室、官宦、文人雅客、藏家、鑑賞家、考古學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
  • 龍泉青瓷:青綠淡雅,靈秀脫俗!
    龍泉八卦紋香爐  宋朝是陶瓷美學的劃時代時期,美學追求是「意境」。龍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龍泉香爐青瓷  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將青瓷推向頂峰。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 為什麼日本人鍾愛龍泉青瓷?
    那麼,這種禪意在被戲稱為「日本人手一件」的中國龍泉青瓷身上是如何體現的呢?接下來讓我們戴上「和風」濾鏡,一起來欣賞龍泉窯中的精品吧?要說到日本最著名的龍泉青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件以殘破之美聞名於世的「螞蝗絆」。(它的故事之前的文章有過精講,戳這裡看)。這種美應該可以理解為日文中的「侘寂」。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九州博多出土的龍泉青瓷(13世紀)如今的日本考古實證顯示,日本人對於龍泉青瓷的進口至少能夠追溯到13世紀(南宋到元初),除了北海道以外,日本其他三大島都有早年的龍泉青瓷出土。>名古屋德川美術館藏 這隻南宋龍泉青瓷香爐為經典仿古造型,是日本流傳的龍泉青瓷中最有傳奇故事的一件。
  • 全力打造「世界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
    ——訪市青瓷寶劍產業局局長盧士俊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蘭玲)「2014年,我們將牢固樹立『劍瓷興則龍泉興』的發展理念,實施『文創興劍瓷、科技強劍瓷、品牌立劍瓷』三大發展戰略,按照『文化產業年』的工作部署,全力打造『世界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
  •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單色釉,是單一的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茶葉末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稱,但它卻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之一。
  • 「中國龍泉青瓷之都」「 中國龍泉寶劍之鄉」特色區域通過專家複評
    龍泉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季丹)日前,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執行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山一行來我市,對「中國龍泉青瓷之都」、「中國龍泉寶劍之鄉」特色區域進行複評工作。副市長馬斌參加匯報會。
  • 龍泉青瓷大師苑|張紹斌藝術作品欣賞
    1957年,張紹斌出生於浙江龍泉的陶瓷世家,張家自天祖張明有於道光元年始建龍泉寶溪第一支「古龍窯」,傳至張紹斌已歷經六代。張紹斌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輩學習陶藝,從揉泥拉坯、點火焚爐開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不但學會了全套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更在制瓷上突破陳規。
  • 【大象視界東京現場即時視頻】經典傳承:被日本茶人視若珍寶的龍泉青瓷
    在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預展的現場,我們看到了一組涵蓋宋元明各個年代的龍泉青瓷,據大象深入了解的情況,這批青瓷大部分出自京都的一個世家。我們在預展現場巧遇香港古董鑑賞家翟建民老師,請他為我們普及一下龍泉的基礎知識!
  • 「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在湘潭市開展
    市民參觀龍泉古刀劍。湘潭在線12月2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旭東 實習生 王心慧 攝影報導)12月22日,「劍瓷龍泉——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在市博物館開展。這次展覽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龍泉市人民政府、湘潭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聯合主辦。地處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市因出產寶劍和青瓷聞名於世。
  • 龍泉青瓷與寶劍周五起將亮相上海中心
    7月31日-8月8日,由浙江省龍泉市政府與寶庫匠心合作,將在上海舉辦「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活動,這也是龍泉在上海的首次亮相。活動期間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展出龍泉青瓷藝術與寶劍文化的頂級佳作、舉辦系列非遺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焦點文化論壇。
  • 《龍泉青瓷》紀錄片首映 聽大咖共論非遺保護傳承的出路與未來
    紀錄片《龍泉青瓷》(中、意、英三語種)在上海市教委同濟大學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浙江省教育廳2011龍泉青瓷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的資助下,通過採訪龍泉青瓷傳承人、龍泉青瓷博物館專家、相關歷史學家、藝術史專家及義大利、法國的漢學家等,採集相關視頻素材,講述了龍泉青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歐洲各國的史實及所產生的歷史文化影響。
  • 龍泉青瓷走進《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浙江省人民大會堂首映現場!
    阿里大文娛優酷開放平臺總經理梁潔、阿里大文娛優酷網絡電影中心總經理谷芳芳、美視眾樂CEO徐志毅、龍泉劍瓷工場CEO季銀龍,主演謝苗、陳夢希、容爾甲及編劇周楓平、宋爭、李柔等電影主創人員和2200多位電影觀眾,參加了此次首映式。
  • 宋元明龍泉青瓷市場行情走俏:參閱歷次拍賣天價排行榜
    八百多年來,此類極品龍泉青瓷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常被視為傳家或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此外,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在藏家看來固妙至毫巔,但陶工卻視之為畏途。色澤、質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製、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揑得恰到好處,故上乘之作寥寥無幾。
  • 這裡是龍泉!
    (數據來源:百度百科數據)2006年,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雙雙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從111項申報項目中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76個項目,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 龍泉青瓷與寶劍結合再創經典,兩大非遺與雷火雙神鑄造神器
    浙江省和援荊前方指揮部向荊門市捐贈款物並贈送「龍泉青瓷刻畫盤」與"披荊斬疾"龍泉寶劍一把,龍泉兩大國家級非遺共同見證這光輝時刻。龍泉,因寶劍而得名,憑青瓷而生輝,每逢重要節點,總是聯袂出現。劍,剛正筆直,披荊斬棘,斬盡魑魅魍魎。
  •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將於12月10日至12日在麗水龍泉舉行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新聞發布會現場。陳煒 攝人民網麗水11月30日電(艾宇韜)今天上午,記者從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世界青瓷大會將於12月10日至12日在麗水龍泉市舉行。本屆大會將緊扣「天下龍泉·匠心開物」這一主題,分為「瓷韻匠心·論道篇」「雨過天青·品瓷篇」「好物大賞·樂購篇」「天下龍泉·賡續篇」四大篇章,共計安排30項子活動,其中包括6場論壇沙龍、10場展覽展銷、10場體驗互動、4場其它活動。
  • 展訊|這一次,我們把整個龍泉搬進了上海中心!
    相比龍泉寶劍,龍泉青瓷參展大師的陣容更加豪華,16位國家級工美大師裡,龍泉青瓷貢獻了10位以上,4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全部參展。在這個頂級配置的夢幻團隊中,處於絕對領銜地位的徐朝興大師,是當今龍泉青瓷界當之無愧的泰鬥和「祖師爺」,去年剛剛在故宮博物院舉辦過「天下龍泉」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