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好萊塢MeToo社交媒體運動(受性虐待者大膽說出經歷)導致美國製片家哈偉·溫斯坦因涉嫌性虐待定罪,後來在全球推動電影等行業的女性參與了該運動。雖然幾個來自東南歐國家的電影、戲劇界的人承認性虐待的現象肯定存在,但到上周沒有人敢說出。
上周塞爾維亞演員米萊娜·拉杜洛維奇(Milena Radulovic)帶頭說出自身受虐待的經歷,由此掀起了怒潮。她在Facebook 等媒體承認,十年前在她17歲左右時,貝爾格勒著名演員學院主任米洛斯拉夫·阿雷科斯奇·米卡(Miroslav Aleksic Mika)強姦了她並多次對她進行性虐待。她也分享除她之外,她還知道有幾名女孩經受了類似的遭遇。接下來幾天,Facebook 群「Nisam trazila」 (我沒想要)成為MeToo運動的當地版本,幾十個女人隨著拉杜洛維奇說出自己的受虐故事還支持她,該群的關注者很快超過萬人。
接著,1月16日,塞爾維亞警方逮捕米卡·阿雷科斯奇,他涉嫌在2012-2020年期間對至少5名女學生進行過性虐待。他自己對這些起訴做無罪辯護,但被法院判決30天拘留。不久,塞爾維亞媒體刊登了許多關於「米卡」演員學院及其工作方式的新聞。這個「巴爾幹溫斯坦」似乎不僅性虐待突出,而且他所持的是有爭議的政見,且與犯下過「戰爭罪」的阿爾坎(Arkan)有密切關係。
Facebook以及後來主流媒體公布了幾十個演員揭露的米卡虐待的證據,很快牽涉到了克羅埃西亞、波赫等鄰國的電影界。克羅埃西亞國立話劇學院院長在學院官網激勵進行類似的說出運動,鼓勵演員等行內的人匿名或公開分享他們受虐待的故事。
根據幾個公布的故事,克羅埃西亞也有一些匿名但業內都認識的權威人士為幫助人們職業走紅要求過對方提供不適當互惠服務,甚至威脅若不願配合其事業將必死無疑。除了女人,還有一些男人也揭露曾收到這些要求和威脅。
根據巴爾幹媒體的評論,從拉杜羅維奇上周說出經歷之後,輿論對#MeToo運動的巴爾幹版持有極為不同的意見。就像2018年溫斯坦事件公眾的反響一樣,有些人提出受害者主要出於實用主義,認為「其職業面臨困境需要通過曝出虐待提高關注率」,有些批評公共輿論「在審訊之前已經將米卡判罪」,還有些人警告這種追溯指控打開了很多人不想打開的潘多拉盒子。許多行內的演員則表示支持,並指出,受虐待的人何時受害不重要,但讓他們敢說出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