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真經》
《列子》載: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箭術,盡得其傳。他想,天下能與自己匹敵的弓箭手大概只有自己的老師了。於是,謀殺飛衛。就這樣,師徒變成了仇敵。兩人舉弓互射,以性命相博,但兩人箭術相當,誰也殺不死誰。最後,痛哭流涕地結為父子。刺臂出血,互相發誓,絕不把修煉箭術的秘密告訴別人。世間技藝,尚且秘不示人,何況是人心的秘密,以及宇宙的大道?道不可名言,法不可輕傳。否則,必如飛衛傳箭,貽害自身,毀人道德,傷人性命。《列子》裡光怪陸離的寓言故事,也許都是修煉的秘笈,但我們只能一個一個地自己參,自己悟。飛衛教給紀昌修煉箭術的方法,簡單之至。先是練眼睛不眨。讓他躺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盯著踏板看,一直練到即使錐子快扎到眼睛也不眨一下。然後再練視小如大。盯著蝨子看,一直看到它大如車輪。以後,看什麼東西都像山巒一樣大。那麼,舉弓射箭,射什麼不能射中?
把最簡單的一點練到極致,這就是修煉的秘訣。妙的是,列子說了秘訣,似乎又不想讓人相信!他說:紀昌練到這個地步後,用牛毛把蝨子吊起來,能射中蝨子的心而牛毛不斷!
這種不可能的神話,誰會相信?人們看到了寓言,卻看不到秘訣。
相信可信,而後行之,每個人能辦到。但是,相信不可信,卻不惜代價而行之,需要極大的決心與勇氣,以及一種特殊的自覺與靈感。大道非常,唯非常之人方能得之。事實上,不僅修道如此,修煉世間任何絕技也都是如此,比如練武功。一位武林高手回憶,年輕時師父教他扎馬步,扔石鎖。一手扔石鎖,在空中轉圈,另一隻手抓住。再扔,再抓。師父說,石鎖在空中轉圈的次數越多越好!他日日苦練,忍不住問:他苦練幾年,終於練到了9圈,最後實在是練不動了。又不敢問師父,只好偷偷問另一位長輩,得到的回答是:「轉到十一二圈,你手上的腕力奇大,人的骨頭一抓就斷!用得著練到23圈嗎?」高人拿絕技騙人,不相信的是常人,相信的是傻子;高人教的就是傻子,有的人天生就是傻子。比如愚公。大凡傻子,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邏輯。愚公也有自己的「傻子邏輯」——他的子孫無窮無盡,而山無法增高。所以,以萬世不窮之人力,移千年不變之大山。人必勝,山必敗。第一、誰說山是沒法增高的?根據科學測算,珠穆朗瑪峰還每年增高1.27釐米了!第二、人的子孫一定無窮無盡嗎?萬一哪代突然絕後了呢?萬一人類滅亡了呢?第三、傻子的子孫後代,會像祖宗那麼傻嗎?他們會和祖宗一樣幹移山的傻事嗎?第四、就算山不增高子孫無盡,而且都能繼承傻子的遺志。但是,萬一哪天地球一生氣,來個大地震,一切不都前功盡棄?第五、山上的泥土可以挖,巖石呢?搞碎巖石,連炸藥都炸不開,何況是人?天馬行空的邏輯,一落實到具體,馬上漏洞百出!最後,愚公移山的故事只剩下人定勝天的堅定信念可以讚美。不過,這種讚美。一樣大有問題——既然大家已經論證,愚公不可能移山,那麼人定勝天的信念也是錯誤的。讚美一種錯誤的信念,又比傻子聰明多少?也有一些人,根本不關心愚公的移山做法能否實現,甚至對於人們所讚美的信念、決心、勇氣等,也不以為然。在愚公的「傻子邏輯」裡,他們總結出了兩點最具哲理的話:賈伯斯說:「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創新意味著變化,變化帶來的是顛覆。他改變了世界。張瑞敏說:「市場永遠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不停的變,真是海爾成功的秘訣。就像愚公的子孫一樣,生生無窮,他們都是愚公的子孫!這是很多高人的心裡話,但他們一般不會說出來。庸才是教不出來的。但高人們偶爾也會跟他們說幾句真話。《列子•天瑞》記載,窮人向富人請教致富之道。富人說:我的秘訣就是善於偷盜。偷一年,不餓肚子。偷兩年,生活小康。偷三年,成為富人。後來,錢財多得可以周濟州縣裡的貧民!窮人聽完秘訣,便開始偷人財物,結果被官府抓住,財產全部沒收,成了乞丐!他跑去找富人抱怨。富人說:「我偷莊稼、偷禽獸、偷樹木、偷牛羊、偷魚鱉、偷金銀財寶……但這一切,全都是天地自然所生。我偷天地自然的,所以沒有災禍。你偷別人的東西,當然要遭殃!」偷的真義不是偷,而是道。一個人,心裡若沒有道,必定會誤解。曹操說:「前方有一片梅林。」望梅止渴,無非是個激勵的方法。但有人說:這是奸詐!老闆說:「你得說真話,否則我不知道怎麼幫你。」有些人的反應是:他到底想給我下什麼套?窮人式的誤解,比比皆是。有時候是腦子太糊塗,有時候是心裡不乾淨。人類的窮,不僅僅在於錢財之匱乏,更在於智慧之低下、思想之齷齪、精神之猥瑣、心靈之狹隘!那個寓言中的富人,很願意向窮人傳道,但窮人認為,富人是在騙他。他找到了東郭先生,結果被狠狠地罵了一頓——「在你的身上,有哪一樣東西不是偷來的?偷天地陰陽之氣,你才能生成人形,擁有身體,更何況是吃的,穿的,用的!偷自然的,是天道,無禍。偷別人的,是私心,有殃!」偷天,偷地,偷萬物,才成就了智慧的人類。我們都欠了天地的債、自然的債、道的債!放下自己的私心和貪慾吧!你還想欠多少債?你還想遭多少禍?在道家學派看來,人的禍福天壽,天地,自然,環境要負一半責任,剩下的往往是自找的。鄧析擅長詭辯。一件事情,說東也對,說西也對。一樣東西,說好不對,說壞也不對。跟他辯論的人,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不知如何作答。他制定了法律——《竹刑》,在鄭國施行,與相國子產的治國理論發生了嚴重衝突。最後,子產利用手中的權利,以《竹刑》的條文,把制定《竹刑》的鄧析處死。鄧析講的是邏輯,子產有的是權利。最後,權利殺死了邏輯,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邏輯。「子產非能用《竹刑》,不得不用。鄧析非能屈子產,不得不屈。子產非能誅鄧析,不得不誅也。」如果鄧析的邏輯拐個彎,他就不會死。如果子產的邏輯拐個彎,他也不會殺鄧析。鄧析之死,並非死於權利。而是死於自己的邏輯。子產的罪過,也不在於權利,而在於自己的邏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然後,收穫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然後,創造失敗。《列子•湯問》載:巨人夸父追逐太陽的影子。最後,還沒追到,就饑渴而死。他的屍骨後來變成了幾千裡的森林。夸父逐日,真的是渴死的嗎?執著,創造了人類的命運!一切事情,不執著,不能成事,但一執著,勢必壞事。而聰明的人,既能成事,又不壞事。晉國有很多賊。郄雍很善於觀察偷盜者的容貌,被請去抓賊。不久,晉國的盜賊就全沒了。但後來,盜賊一起合謀把郄雍殺了。晉國的盜賊又多了起來。文子出了個主意:讓人們舉薦賢能做官,讓人們學會禮儀榮辱。那麼人人都反對盜賊,人人都罵賊、打賊、捉賊,這個政策,迫使所有的盜賊都離開晉國,跑到了秦國。冰箱裡沒東西,就不會貪吃。整天薰陶「高大上」,思想就不會下流。當人們眼中只有物質利益時,人人都是賊。當人們眼中有了廉恥,那麼,一切盜賊,將無處藏身。如果晉國早點這樣做,盜賊就不會這麼多,邵雍白白丟了一條命!孫叔敖當上了相國,一個老頭兒告訴他:「爵位越高,越遭人忌;官越大,君主越猜忌。俸祿越多,越被人中傷。你聽說過嗎?孫叔敖說:「我爵位越高,越表現得志向渺小。官做得越大,就越顯得心態卑微。俸祿越高,就越是要施捨出去。這樣就可以免除別人的怨恨嫉妒了吧?」一陰一陽之謂道。進之,必退之。得之,必舍之。執之,必脫之。該執著時,執著。該放下時,放下——這就是道!偃師做了一個能歌善舞的假人,給周穆王表演。不料,假人以眼神勾引周穆王身邊的侍妾。周穆王大怒,要殺掉偃師。偃師只好告知,這是假人。然後,把假人身體剖開,裡面全是皮革、木頭之類的東西做成的。摘掉心,假人不會說話了。摘掉肝,則眼睛看不見了。摘掉腎,假人不會走路了。周穆王怒氣大消,感嘆道:「人之智慧靈巧,難道真的可以與造物主一樣?」沒有什麼執著不可以破,人的智慧,真的可以與造物主相提並論嗎?可以,是執著;不可以,也是執著。一個比較安全的回答是:不積極地去開發智慧,怎麼可能會有正確的答案?杞人憂天被嘲笑了兩千多年。大多人相信,天不可能塌。小學課本就是這麼告訴我們的。《列子》書上不是這樣講的。在杞人憂天的寓言裡,那個教育杞人的「曉之者」,也就是一個明白人,論證了一番天不會塌,地不會陷的大道理。然後,便被長廬子,也就是另一個明白人,挖苦嘲笑:「天是氣所積,地是土所積,怎麼會不壞?整個天地都會壞!真到壞的那天,你會不憂慮?」也就是說,杞人憂天,還是很有科學道理的。天有電閃雷鳴,地有山崩土裂,誰敢拍胸脯保證,天一定不會塌,地一定不會陷?懷疑天會塌,可笑。相信天不會塌,就不可笑嗎?後來,長廬子的論證,傳到列子的耳朵裡。結果,這個懂「科學」的明白人,也被嘲笑了一番。「說天地會壞,錯;說天地不會壞,也錯!天地自然是我不能了解的。但是天地壞和不壞,我為什麼非要放在心上呢?」不去想,沒問題。一去想,馬上有問題。世上的事,就這麼奇妙。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錢,沒錢,也不會憂。等到長大,知道錢的用處了,沒錢,馬上就憂了!有憂沒憂,根本的問題不在於錢,而在於心。杞人不應該憂天。而應該憂憂。憂本身,就是他自作自受的心病!這就是道人開出的「心藥方」。對他們而言,即使下一分鐘就被槍斃,也會愜意的品完眼前的一杯茶。「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死?萬一不小心去了極樂世界了?」他們不屑地說。伯樂推薦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之馬,找了3個月,終於找到,秦穆公遣使者問:是什麼樣的馬?答:黃色的母馬。但送到眼前,卻是一匹深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生氣,指責伯樂說:「你推薦的九方皋,連顏色、公母都分不清,怎麼可能會相馬呢?」「這就是九方皋比我高明千萬倍的原因啊!他看到的是天機,他看到了精華而遺漏了粗陋,關注了內涵而忘記了外相。他看到了應該看的地方。這種本領,比馬還要珍貴得多啊!」作為「道三經」之一,《列子》無疑是一部天下之書,但要讀進去,恐怕得有一點九方皋的特殊本領,那就是:總而言之,不要以俗常之心,觀衡聖人之言。否則,必將與道絕緣!列子的老師壺丘子林,曾經讓他觀察自己的影子。最後,他發現,身子歪,影子也斜,身子正,影子也正,於是,列子悟出一個道理:一部《列子》,不是真正的列子。那些光怪陸離的傳說、寓言、故事,只不過是列子創造的影子。但是,這所有的影子,都指了向列子,提示了他的道。沒有一個神話會騙人。只不過,天下之馬不在馬,天下之道(哲理)不在道(言說)。一切事物,都像影子一樣,其根本,不在於自身。不管是列子,還是老子、莊子、張三丰,那些道家的聖人,都這麼說。文始法脈至道修煉公開傳授
1、傳統文化夏(冬)令營——少兒丹道百日築基;
2、傳統文化「生命與生死」研討會——道家養生之「道家大成淨土法」;
3、傳統文化「生命與老莊」研討會——道家修身之「羲黃老莊無為法」;
文始法脈——至真
手機(微信):182 63977976
下面練功時間請留言不要電話,謝謝!
早上:5:00-7:00 上午:10:30-12:30
下午 : 5:30-6:30 晚上:9:30之後
版權聲明:
1、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無明師指導,不建議自己練習。
2、本平臺旨在傳播好內容,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文始法脈真傳」!